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李开复教子经:创造不需要处罚孩子的环境

发布时间:2021-10-04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笔记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创造不需要处罚孩子的环境

不过,处罚还是会的。我大女儿比较小的时候,可能是六、七岁的时候,在计算机上与陌生人讲话。我们那时与她约定,如果你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讲话,还是上了一些比较不好的网站,被我们发现,就可能……比如说,两天不可以用计算机。这是他们比较小的时候,现在已经不管那么多了。

但我觉得,任何的惩罚应该都尽量地不要做。我会宁愿让她没有犯错的机会,而不是让她犯错、被发现…然后受到惩罚。【wWW.JYm1.com 句怡美】

每一次孩子违背规矩受到惩罚,其实对她的心灵都是一种打击。孩子违背规矩的话,可能都有理由。也许她是抱着侥幸的心态;也许认为这件事只要不被捉到就可以做;也许她说,你订的规矩,我不同意,我就要叛逆。不管是什么理由,最后孩子违规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被捉到或没被捉到,对她都是负面打击。

所以什么是我们在乎的?宁愿营造一个环境,让她没有机会犯错。比如说,我们会把计算机放在家庭厅里,位置就在厨房,餐厅,客厅中间,每天我跟我太太,总有一个人会在这三个地方走来走去。这并不是监视她,我们也不会走到她跟前,看她正在做什么事,但她知道我们在她旁边。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为孩子创造益智的环境


孩子是否很聪明,先天并不是决定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后天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长来说,为幼儿积极创造益智的尤为重要。那么,怎样为孩子创造益智的环境呢?

第一,要经常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强他们的接受能力。

孩子刚出生不久,家长可摇铃铛给他听,挂彩色气球给他看。因为婴儿正是在不断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接受与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提高了大脑和各种器官的灵敏性,进而加速了智力发展的进程。婴幼儿的生活环境较狭窄,但其智力发展速度又甚快,这就要求家长应经常带他去看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逐步扩大他的眼界和经验。例如,可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看各种动物,或带孩子去儿童游乐活动场所。由于孩子走出了家门,看见听到各种各样的新颖的东西和声音,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激起孩子的兴奋点,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他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为其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不宜过分限制他的活动。

幼儿的智力主要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志,限制孩子的活动就意味着限制了他的智力发展。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动的东西,都可能成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里,自称在“种树”;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搅,说是“捞鱼”。这在许多家长看来是“胡闹”,因为家长只要求孩子干净、整齐、听话和守规矩,结果使孩子变得怯懦,不敢说、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这种过分限制幼儿活动的教育方法是极为有害的。家长应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玩耍,多让孩子在操场上、公园里自由地做游戏,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跃。

第三,要精心为孩子提供“精神营养”——玩具与图书。

但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长应视孩子的实际水平,选购最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玩具,如小积木、拼插车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家具等。这些玩具可帮助孩子辨别不同的形象与颜色,认识物体,对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均大有益处。

图书对于激发孩子智力有其独到功能。图书中的故事的基本特别是以图为主,为幼儿提供了生动的直观形象。但由于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长应帮助他理解作品的内容,可先给孩子讲一两遍,然后让他自己重述其内容,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李开复教子经:孩子愈大规矩要愈少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

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罚;

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如果你不告诉他原因,孩子不会因为你说的一件事是对的或是错的,就在心里深深记住。设立规矩却又不讲为什么,一方面,小孩子就无法学习自律;另外一方面,孩子会把父母亲定位为独裁者,没有通融的余地。

如果你订了一个他无法接受的规矩,他不是认为你不好,就是会叛逆性地想去做什么。

这些规矩,如果你把它订得像是监狱般的死硬,如果孩子违背了,我就要来处罚,孩子听话就会变成一个他律性的,而非自律性的,他律性的规矩恰恰就会让孩子变成消极被动的,只有自律性的才可能变成积极主动。

我觉得孩子愈小的时候,可能愈需要这些所谓的规矩,但随着孩子长大,可能父母要学着信任孩子。违规要惩罚,但规矩要愈少愈好,而且孩子愈大,愈需要愈少愈好。

李开复教子经:做孩子的朋友


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没有被惩罚的威胁

我两个女儿喜欢逛街,我也培养自己去逛街的习惯,她们喜欢台湾年轻的歌手,我也跟着听呀!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计算机游戏,我都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学习他的语言,他们是不可能会来学你的语言的。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你就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把孩子当作朋友,和他谈心。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他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如果他有点不敢讲时,先对他保证不要生他的气。

其实父母亲要做孩子的朋友,定义就是无话不说。你要让他对你无话不说,前提是他要对你有足够的信任,“说了以后你不能骂我,不能批评我,不能认为我很坏,很不好”,最多你是听我倾诉,或帮我开导,而不是一听就要处罚。

我的为人处世很多是学自我的父亲母亲,但是父亲在世时,他没有和我很亲近。在他过世之后,我只能通过我的母亲、兄姐来理解他的想法或为人。我想这是中国常见的父子关系。我感觉到,父亲是很了不起的人,但没有机会更多认识他,因为这份遗憾,我尽量花时间陪我的小孩,而且尽力做一个可以和她们说心里话的父亲。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他是否成功、我的教育是否成功,我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把我当作朋友。

只夸奖不惩罚的环境,能教出“好孩子”吗?


该不该夸奖或者惩罚孩子,是许多父母在询问的困惑,对此我有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

伦敦政府曾出台过一项对于9-12岁孩子的管理措施,它要求孩子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否则要收回政府发给他们免费乘车卡。

我至今记得,有记者评论这条管理措施说道:“虽然还不知道这项措施会有什么效果,但是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真的如评论所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吗?或者说,通过夸就真的能培养出“好孩子”吗?这也是很多父母都在纠结的问题,我确实无法同意这样的说法。

“夸奖”和“批评”是类似的,它们都表达的是个人看到对方行为的一种反应。对于行为方来说,“夸奖”表达的是赞同,“批评”表达的是否定。

而对于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是非观念,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同于他们对自己行为正误的判断。也就是说,孩子们会通过别人的“反应”来认识自己行为是好是坏。

因此,如果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是正面的,积极的,进步的,那就得夸;但如果他的行为是负面的,错误的,那就需要批评惩罚。实事求是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惩罚和夸奖对于个体的感受有本质的差别。

就用伦敦的这条措施来说,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让座,那么他接受的是惩罚,也就是说他没有做到他应该做的;而如果一个孩子让座之后接受的是夸奖,就是在暗示让座是额外行为,不让座也没有错,但是让了可以得到表扬。

想到多年前看的一个笑话,一只母鸡下蛋,结果被表扬。就如同官员的廉洁被表扬是一样,廉洁难道不是他应该做的,应该履行的责任吗?

伦敦的孩子拥有的免费公共交通卡是社会给予的,每个个体不论年龄都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主动让座给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因为,个体成长的环境不仅仅是学校,更重要的是社会。终究个体是社会的,那么从小被社会环境评价也是搭建他们融入社会的第一步。我们经常说“工作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其实,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迈入了这个社会。

我们的教育中把孩子的大多时间都封闭在学校里,已经让我们的成长都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部分——社会,这可能也是造成成年后的人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原因。

正是教育中缺乏的这一部分让我们不了解社会,不理解社会的基本规则,不知晓从小社会赋予我们的机会和福利,也就不懂得需要承担社会发展的责任。

我很赞赏伦敦的措施,不仅因为它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中的个体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更加因为通过这项措施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福利是来自于社会,如果自己不能履行社会的要求就会被社会剥夺福利。

一个只生活在家庭中的个体永远无法独立于社会,一个成长于只有赞赏的个体也难以经受独立之后的生活。

所以,给孩子实事求是的“惩罚”或者是“夸奖”,不仅是在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念,更是在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懂得如何独立生活。

李开复教子经:只是听话不是优点


教养子女有许多需要重视的原则,但如果我只能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会说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有了积极,其它的特质如理智、快乐、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随之掌握。

主要的理由是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消极被动,只是听话,或害怕处罚(的孩子),他们进入社会往往会觉得非常地迷茫,不知所措,会习惯性地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但当一个孩子有积极性的时候,无论是要读书,要实践学习如何找工作、找兴趣,其它的事他都可以自己安排,当你有了积极性之后,就可以自己设计了。

只是听话不是优点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听话,听话就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绝非是我培养小孩的目标。但如果乖是善体人意、懂礼貌,这些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不听我们的话,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有权力来跟我们讨论一些事情。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那不就是我们所要的吗?

孩子成功最需要的三种成长环境


【人际环境】——民主、平等、亲爱、和睦、欢快、恬静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不要娇宠溺爱,也不要冷落他。一家人要做到互相关爱,分工劳动,遇事商量,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家人还要互相赞美良好的行为表现,运用礼貌语言和幽默;一家人可以经常开故事会、朗诵会、运动会,表演各种节目,还可请亲戚、朋友、小伙伴来家里玩,尽情享受亲情和友情。【智慧环境】——丰富、整洁、优美、爱阅读、提问、爱操作

父母要给孩子准备好小书桌、小书柜、玩具柜、科技百宝箱、大地图、地球仪、科学实验器具,再给孩子一个植物园、动物园就更完美了。生活环境要整洁优美,特别是孩子的生活环境要有色彩鲜艳的图案,美丽的风景画,优美的书法作品,“好宝宝表扬栏”更对孩子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当然别忘记给孩子设立一个锻炼身体的环境,如沙包等。一家人要经常读书、讨论,一起动手做玩具小实验,并不断鼓励孩子。对于2岁半以后的孩子,父母可以每天设立20分钟的“静悄悄”时段,各人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专心做事情,不说一句话,事后评定孩子的表现情况。【意志环境】——按时起居、规律生活、自我控制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种作息时间,如早起、早锻炼,制定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吃饭、洗漱、排便、睡眠、劳动、看电视的习惯,逐步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力。3岁以后的孩子看什么电视,父母要事先与孩子商量好,以儿童节目为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多看也不少看。3岁以前的孩子每天以10分钟为宜,3岁以后每天20~30分钟为宜。当孩子逐渐长大,还要教给他怎样用钱,怎样节约,怎样存放,鼓励他买书和智力玩具,援助他人等。

李开复教子经: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的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脚,这样却导致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PeterDruke-r)指出,“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进入了社会后,孩子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创业还是加入公司,学工还是学商……,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孩子需要独立性、责任性、选择能力、判断力。

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

我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事,是我五岁的时候,告诉父母亲说我不想读幼儿园了,大部分的父母亲可能会说“好呀,好呀,我认为你应该继续读。”或“不,不,不,你不该再读了”。但我的父母就是把这个决定交到我的手上。

他们一方面告诉我说,你去读的话,可能是全班最小的学生,与你同龄的人在一起,有什么不好呢?另一方面也告诉我,当然,你要去读也可以,我认为你可以学得更快,成长得更好,还告诉我如果考试过了就可以读。讲清楚事情的利弊,让我决定。

当Google创办人布尔(SergeyBrin-)与佩吉(LarryPage)接受记者访问,到底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曾经就读过的哪个学校时,他们的答案并不是斯坦福大学,而是蒙特梭利小学。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相关推荐

  • 为孩子创造益智的环境 孩子是否很聪明,先天并不是决定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后天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长来说,为幼儿积极创造益智的尤为重要。那么,怎样为孩子创造益智的环境呢? 第一,要经常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增...
    2022-02-10 阅读全文
  • 李开复教子经:孩子愈大规矩要愈少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 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
    2021-10-04 阅读全文
  • 李开复教子经:做孩子的朋友 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没有被惩罚的威胁 我两个女儿喜欢逛街,我也培养自己去逛街的习惯,她们喜欢台湾年轻的歌手,我也跟着听呀!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计算机游戏,我都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如果你要做孩子的...
    2021-10-04 阅读全文
  • 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导读: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语言和阅读的环境,在那里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都是生活中很自然的部分。 阅读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开始于儿童第一次接触语言、书、和故事。它扎根于家庭环境,其它环境是它的...
    2021-10-27 阅读全文
  • 只夸奖不惩罚的环境,能教出“好孩子”吗? 该不该夸奖或者惩罚孩子,是许多父母在询问的困惑,对此我有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 伦敦政府曾出台过一项对于9-12岁孩子的管理措施,它要求孩子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否则要收回政府发...
    2020-12-19 阅读全文

孩子是否很聪明,先天并不是决定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后天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长来说,为幼儿积极创造益智的尤为重要。那么,怎样为孩子创造益智的环境呢? 第一,要经常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增...

2022-02-10 阅读全文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 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

2021-10-04 阅读全文

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没有被惩罚的威胁 我两个女儿喜欢逛街,我也培养自己去逛街的习惯,她们喜欢台湾年轻的歌手,我也跟着听呀!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计算机游戏,我都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如果你要做孩子的...

2021-10-04 阅读全文

导读: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语言和阅读的环境,在那里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都是生活中很自然的部分。 阅读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开始于儿童第一次接触语言、书、和故事。它扎根于家庭环境,其它环境是它的...

2021-10-27 阅读全文

该不该夸奖或者惩罚孩子,是许多父母在询问的困惑,对此我有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 伦敦政府曾出台过一项对于9-12岁孩子的管理措施,它要求孩子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否则要收回政府发...

2020-12-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