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孩子上幼儿园就生病
发布时间:2021-09-25 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 幼儿园如何预防中暑教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幼儿园开学的前两个星期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妈妈来说真的不容易。刚开始要想尽办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等孩子好不容易适应了,却突然生病了,发烧、拉肚子……让妈妈们心力交瘁。而且很多妈妈会发现,并不是自己家孩子生病,好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生病了,甚至有的平常很少生病的孩子也没能逃过,为什么孩子刚上幼儿园容易生病呢?
1.开始集体生活,接触病菌的机会增多,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表示,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从单纯的家庭环境进入人员众多的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接触病菌的机会也相应增多,生病的机会自然也会增多。
2.上幼儿园之前生病太少
家长对孩子的看护尽心尽力,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前都很少生病,有的甚至从未生过病。但这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孩子生病的过程实际上是免疫系统的学习过程,孩子早生病免疫系统也会早成熟。如果孩子上幼儿园前很少生病,那么也表示他的免疫系统还不够成熟,上幼儿园后接触病菌的机会增多,却没有足够的免疫力来抵抗,也就更容易生病。
3.上幼儿园前生活环境太干净
为了不让孩子接触病菌,有的家庭非常注重环境卫生,宝宝用品、家里地板都经常用消毒液消毒,孩子外出也很少接触大自然,在这样几近无菌的环境下长大,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等孩子到了幼儿园,受到复杂环境的刺激,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咳嗽、流鼻涕等过敏性疾病。
4、孩子分离焦虑影响免疫功能
知名育儿专家张思莱在其博客表示,孩子的情绪也会影响健康。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等不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也往往促使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或者消化道功能紊乱,陌生的环境会促使孩子不敢在幼儿园大便和小便,常常出现憋着大便和尿的情况。因此,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很容易出现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腹泻、手足口、便秘等。
孩子生病了,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孩子每生一次病,就产生了对抗这种疾病的抗体,在机体和疾病的抗争中孩子的免疫机能逐渐健全,家长要做的就是对症护理,让孩子早日康复。同时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孩子上幼儿园容易生病就放弃让孩子上幼儿园,当孩子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后,这种状况自然会消失。
预防孩子上幼儿园生病,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提前做好入园准备
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吸收的卫生习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先熟悉一下幼儿园环境,如参加亲子班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入园时产生分离焦虑等负面情绪。
2.周末不要暴饮暴食
有的家长担心宝宝在幼儿园没吃好,因此一到周末就做一大桌好吃的,让孩子随便吃,而孩子自控能力差,很容易暴饮暴食,从而引起消化不良或其它消化道疾病。
3.孩子生病时应做好隔离
当孩子生病时(特别是传染性疾病),要做好隔离各种,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要注意,以防止交叉感染。
4.按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如水痘、麻疹、流感等。(备注:幼儿园入园一般会检查在的免疫情况,因此家长一定要按免疫计划按时接种相关疫苗。)
5.提高孩子免疫力
注意孩子营养均衡,多参加体育活动,多接触大自然,提高孩子免疫力。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为什么孩子上了幼儿园就爱生病
昨日一位家长回复说:我宝宝今年刚上幼儿园半个月就发烧感冒3次,很是纠结,平时在家时很少生病,怎么一上学就爱生病呢?
许多孩子初上幼儿园,会经历一段恼人的生病期,这段生病期有长有短,甚至反复发生,孩子生病不光孩子受罪,家长也倍受煎熬。怎样应对这种情况使孩子感染的机会降到最低限度呢?
孩子上幼儿园后确实容易生病,这是由于3岁左右的孩子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孩子长期生活的家庭环境以及与此环境相适应的心理、精神、习惯等就是孩子的生物钟,当第一次离开家庭呵护,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进入陌生的托儿所,就破坏了他原有的精神/心理上的生物钟,必然有恐惧,焦虑的心情,心理压力而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使他的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生病。其次,幼儿园孩子多,接触各种病毒、细菌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多,于是得病就不可避免了。
以下一些因素更易诱发疾病:
1、偏食、不爱吃蔬菜,容易引起贫血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所以抵抗力下降。
2、家长担心孩子在托儿所受屈宝宝回家就给孩子加餐,吃过多的肉、油炸等精制食品,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久之孩子就容易生病了。
3、有的孩子睡前要喝一瓶奶,喝完也不刷牙或漱口,口腔中的细菌最喜欢牛奶,细菌就隐蔽的咽喉部繁殖,于是,就容易诱发孩子呼吸道感染。
4、睡眠充足是孩子健康发育的先决条件,一些孩子回家即贪玩,睡觉晚,孩子疲乏过度就生病了。
所以,要让孩子少生病,就要注意平日加强营养,保证宝宝充足睡眠以增强体质,并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入园前后均要按规定接种相关疫苗。另外,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卫生管理,消毒措施要到位,保持室内通风。如果孩子生病频繁,就变通一下先上半天幼儿园,慢慢适应后再上全天。对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疾病的孩子,这样的咳嗽就不一定是感染,就要注意回避引起过敏的因素。还要强调,孩子偶尔感冒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会逐步建立完善自己的免疫系统。不过,感冒频率以全年不超过6次为宜,过量则应引起重视了。
还可以采取一下预防方法:
一是家长要给要上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在上幼儿园前,要灌输给孩子一些幼儿园的概念,把托儿所的生活程序告诉孩子,叫他知道在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和他一起生活,学习和玩耍。最好带孩子去幼儿园看看,比如,幼儿园做早操时,可以让你的宝宝在外面看,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尽快适应新环境,降低恐惧的心情,心情好了,生病的几率也相应的下降了。
另外,上幼儿园前一定要教孩子说两句话:一是“老师,我要喝水”,渴了让孩子主动的告诉老师,多喝水会减少生病的几率。二是想尿的时候要勇敢的说出来,“老师,我要尿尿”,防止孩子因为胆怯而尿裤子。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幼儿园是儿童的乐园,是现代人成长的必经之地,但是,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拘无束,自在惯了,突然被送到幼儿园接受管制,有些孩子都不适应,因而会哭闹,不想上幼儿园,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呢?幼儿园的学生是小孩,他们的内心世界与成人不同,不能强行他,只能引导他们,方法有四点。
一、带他玩幼儿园的游戏,他会玩了,他就乐意上幼儿园了;
二、带他交好朋友,邻居不是有小孩在幼儿园吗,常带他去玩,这样他在幼儿园就有了玩伴,在幼儿园中就有了乐趣;
三、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买一些幼儿教材,指导他读,他懂了,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四、多鼓励,他在幼儿园表现好的时候,获奖的时候,家长多表扬,让他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期望方向。
另外,多听听孩子讲幼儿园的趣事,并表示很想听,很关注,让他感到上幼儿园是很光荣的事情。
家园共育:家长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三月了,紧接着而来的四月不管是天气还是温度等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值得人期待的!不过,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样也是病毒细菌的最爱,各种春季流行病一个接一个,而其中最令父母头疼的大概就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手足口病”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手足口病呢?为什么需要家长们格外注意呢?
简单来说手足口病就是一种由肠道病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发病迅速,一般情况下,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之所以叫手足口病,主要是因为一旦感染这种疾病,孩子的手脚和口腔部位会出现红色的小丘疹,除了影响孩子外貌以外,这些小疱疹还会引起孩子不适,因为疼痛甚至还会影响孩子进食活动等等!
当然,当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时,除了上述的特征外,还有一种最明显的症状,那就是发烧(38°以上)。虽然说手足口病患者在痊愈后,并不会在出现疱疹的地方留下疤痕,但并不代表着就不需要特别看护。事实上,手足口病会引起的并发症非常多,常见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头痛等以外,非常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脑膜炎、肺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等,总之,在照顾孩子方面,我们永远不能抱着侥幸的态度,因此大家一定要多观察孩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就医!由于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空气中飞沫、饮用被该类病毒感染过的食物水或接触了病人的粘膜疱疹液而感染,因此在预防方面,大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
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习惯,一定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其次,告诉孩子要勤洗手,不管饭前便后,还是出门之前都要把手洗干净,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们还要注意千万不要让孩子将不干净的手放入嘴里吮吸
再次,家里要注意多通风,衣物被子等都要保持干净。
还有,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又差的地方去
最后,请极力避免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
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多给孩子食用由紫草根、绿豆、赤小豆、粳米、甘草混合熬制的粥,也是一种预防疾病的良药哦!
冬天如何接送孩子上幼儿园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有些家长愁着怎么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作为父母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是责任也是义务。那么,怎样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呢?家长们的常见做法是:一、遇到天气骤冷,怕孩子着凉,等天气暖和点再送。二、孩子不肯起床,便让孩子睡个懒觉。三、家中一有事,或来了客人,或单位组织娱乐活动等,便不送孩子上幼儿园。四、如果孩子说:“爸爸妈妈早点接我。”父母便不顾离园时间,就早早去接。五、按时接送孩子,让孩子感到上幼儿园不是一件随便的事,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要守时、守纪律。这些做法哪一种好?肯定的回答是第五种。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不要以为这仅仅是去不去幼儿园的事情,如果经常强调客观原因不去幼儿园,会养成孩子怯懦、娇气、任性、自由散漫的不良品德和行为。这些品德和行为形成以后,对他一生都有不利影响。长大以后,他会把这些品德和行为不自觉地带到学校乃至工作中去。因此,家长要按时接送孩子,培养他的纪律性,同时也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二、如果家长工作忙,单位制度比较严格,那么可请家里其他人帮助接送。有条件的单位会安排“幼儿接送车”,帮助接送本单位幼儿。这样既可节省家长的时间,又让孩子上幼儿园有伴儿,从而更乐意上幼儿园。三、对于孩子“早点来接我”的愿望,家长不能盲目满足,应养成准时接送孩子的习惯,尽量不要破坏常规。万一不能按时接送孩子,要及时向孩子解释原因,免得孩子误解。总之,作为父母既要养成按时接送孩子的习惯,也要培养孩子每天按时入园和离园的习惯,让他觉得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一如既往,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底,而不能退缩或半途而废。
4招避免孩子去幼儿园就生病
白露过后,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不少小朋友易发感冒、咳嗽等秋季常见病。
近来,一些幼儿园中特别是刚入学的小班学生生病的比较多。如何防治,这是家长们特别关心的话题。因此小编做了以下建议
一上幼儿园会生病这种情况,对于刚开始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比较常见。因为孩子在三岁之前一般被保护得比较好,相对来说跟其他很多孩子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少,所以一旦上幼儿园后,孩子暴露在比较多的外界非家庭环境中,病原体比较多,而且每家每户的病菌不一样,就容易生病。同时刚上幼儿园,孩子会比在家里时感到紧张、劳累,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这是个必然经历,这一问题也需要解决,不然孩子的抵抗力一直会不佳哦。
人体的抵抗力是在长期进化的历程中形成的,家长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协助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帮助他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看招
一、孩子刚入园,要避免持续紧张、疲劳性活动,这会使孩子的抵抗力下降,回家后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二、孩子发烧感冒,患有小病的时候,家长自己在家里给孩子服药,要注意按照疗程对症用药,不清楚时要及时咨询医护人员,要注意不要给孩子随意服药。
三、在饮食上,孩子偏食、挑食,营养不均衡,都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可以参照一些幼儿食谱,做些既营养又口味好的食物给孩子吃,会对抵抗力的增强有辅助作用。
四、要注意孩子的体育锻炼,选择一项孩子喜欢的体育运动并且让其坚持,不但对抵抗力有所助益,对孩子注意力的发展、身体协调发展也都大有好处。
最后,要让孩子多喝水,因为水可以调节免疫力,让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健康,教给他们合理的宣泄情绪、对抗压力的方法,必要的时候家长要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
孩子胆怯怕上幼儿园如何是好
孩子上幼儿园出现退缩的现象,不愿意上幼儿园怎么办?相信这样的情况是存在一些家庭的。有些孩子在外人面前非常的“胆怯”,遇到外人不敢说话,在陌生的环境会感到害怕,因此,对于幼儿园这样的陌生环境会出现害怕的情况。
有对夫妻,两人的工作都特别忙,儿子从小由奶奶带大,奶奶身体也不太好,儿子时常只是一个人在家玩。如今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才把他接回家里来住。但近来儿子却常拒绝上幼儿园,他害怕与老师、小朋友接触,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说话,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显得与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在幼儿园他整日惶惶不安,可是一回到家里,和父母却有说有笑,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只是一见陌生人就很害羞,常常不敢说话,躲在一边。通过心理医生对他作了全面检查,确定他的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退缩心理。
退缩心理是儿童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之一,指孩子胆怯,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常一个人独处而无其它精神异常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有退缩心理的儿童尽管有上述种种特征,但他们在家里却很懂事,有礼貌,和大人也有说有笑,还能作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扫地、洗手帕、帮助检菜等。故做父母的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常常会因为被误认为是“老实”而未被重视,只有待上幼儿园甚至上小学以后问题才会暴露出来。
儿童退缩心理的形成与发生和后天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教育方式不当,不但会使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产生恐惧,还会从精神上退却,迫使孩子放弃其他的心理防御形式,而仅仅采取退却方式进行适应。
本来,与同伴交往是儿童学会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但有的家长往往忽视儿童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对一些体质较差的儿童,家长不仅担心自己的孩子胆怯会受欺负,而且怕孩子们在一起时会吵嘴、打架、或者怕孩子与其他儿童交往会学坏,因此就尽量限制,当孩子提出要到外面去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总是会说:“不行!”缺乏交往的孩子容易养成胆小、退缩、孤僻、内向、冷漠等不健康心理。
还有的家长以封建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孩子,忽视儿童喜爱活动,好奇心强,什么事都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生理心理特点,常常对其正常的提问或要求表示心烦,甚至强行阻止。孩子稍有过失或不遂心愿,就训斥打骂。这样,孩子成天提心吊胆,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形成自我退缩心理。
另外,父母本身的行为与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行为。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性情古板,生活单调,平时寡言少语,不善交往,很少参与集体活动,而仅仅喜好单独娱乐,如书法、读书、养花等。通过言传身教,也会使自己的孩子胆怯变得沉默而内向。
对于儿童的退缩心理如不能及时处理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父母和老师要正确地自待这些孩子,耐心教育并改进教育方法。对孩子既不溺爱,也不能粗暴,更不能冷漠,要鼓励他们热爱集体,培养积极、热情和开朗的性格。特别是作父母的要以良好的风范去影响、塑造孩子。对已有孤僻、退缩行为的儿童,父母及老师都要耐心的逐步引导,使之与其他儿童建立信任而亲密的关系,在集体活动中改变退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