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口耳目》课堂实录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1-09-24 有关教育的读书笔记 幼儿园有关纸的说课稿 幼儿园有关跳跃的游戏【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5个字,认识4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12个,会写生字5个,注意区分“目”和“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卡片) 生( 抢读生字)
师:读得真好!在上一节课,小朋友因为采用了多种识字的方法才把这几个生字记得有准有牢。现在识字王国里,又有极为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得等着跟小朋友见面呢。希望你们能交上朋友。
二、学习生字
师:(显示六个生字)现在,我们就从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六个生字中找出一个一起来学一学。 这个字笔画最多,我们就先把它所表示的实物请出来(显示兔和兔子的彩色图片)仔细看一看,它怎样读?
生齐读tù兔。
师:你是怎样记住它?
生:上面的“儿”字头像兔子的两只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头,下面像兔子的身体和爪子,一点像兔子的短尾巴。
师:对比着事物的形状来学习的,真不错。
生:免费的免,加上一点就是兔。
师:和自己认识的字对比着学,这个办法真好!
师:谁能给“兔”找个朋友?
生:兔子。
师:小白兔。
师:我们都知道兔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那你对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
生:它爱吃萝卜爱吃菜。
生: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真了不起!老师决定把剩下的五个生字交给小朋友自己学习。有信心吗?
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研究学)
交流自学情况。
师:你们学会了几个生字?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认读生字:
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三、指导书写
师:咱们认识了这么漂亮的字,现在让我们拿来起笔写一写它好吗?
师:在学写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2种笔画,第一种:“丿”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二种笔画“乀”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板书)。
生:(分别练习二种笔画,注意书写姿势)
师:看“木“字,我们先书空它的笔顺。(师生书空)(迷你句子网 JZ139.COM)
师:“木”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生:(练习写“木”)
师: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字写法相同。
生:(练习写“禾”字)
四、拓展延伸
完成课后练习,看看谁的眼睛最准,能把字和图正确连起来。之后学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学习汉字是不是给你们带来很多快乐呢?其实,小朋友不仅可以在我们的学校、课堂、书本中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当你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个美丽的标牌,当你在家中看电视、看课外书籍的时候,只要你留心、用心,同样也能认识许多的生字。
yjs21.cOm更多小学语文教案编辑推荐
有关《大家都快乐》课堂实录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
2、会写“众”这样的品字结构的字,写得正确、端正。
3、在语言环境里理解、积累词语“静悄悄、独自、折纸船、踢毽子、听广播、下象棋、打乒乓、丢手绢、赛拔河”等。
4、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到做游戏很快乐,大家在一块儿玩更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继续练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到做游戏很快乐,大家在一块儿玩更快乐。
教具准备:字卡、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师:昨天冯老师跟孩子们见了一面,发现一三班的孩子们非常可爱。冯老师能和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一起学习,我呀,觉得特别快乐!你们快乐吗?
生:快乐。
师:嗯,我们大家都快乐!(板书课题)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中、游戏中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学习生字。
1、自读诗歌
师:先请你自己读读这首小诗,感受一个人学习的快乐。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在下面打个小点。好,翻到语文书第93页,读吧。
2、范读
师:请你看到冯老师的大书,认真听老师读读这首诗,特别注意你刚才不认识的字,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师:冯老师从孩子们的眼睛和笑容里看出,孩子们已经喜欢上了这首小诗。那你听懂了,课文里的小朋友做什么感到快乐呢?
生:一个小朋友踢毽子、听广播感到快乐,两个小朋友……
师:哦,他们做了各种各样的?
生:游戏
师:所以心情特别快乐
4、开火车识字
师:这一课的许多生字宝宝都和游戏有关,你会读了吗?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注意看“乒、乓”,这两个字的样子特别像,不过一个点朝左、一个朝右。他们在连一起就是……?
生读“乒乓”。
5、指名读。
师:老师相信,你现在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了。谁愿意来读?这首诗一共有四个小节,我请四个孩子来读。其他孩子看到大书,认真听他们把字音读准没有。
生分别读四个小节。
师:你读得挺好。
你读得真好。
6、师生合作读。
师:你们读得这么快乐,冯老师也想来和你们一起读书呢。欢迎吗?想和冯老师一起读书的孩子赶快看到大书,冯老师读每一小节开头的一行,你们接着往下读。我们这次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师生合作读。)
师:一起读书的声音,就像乐器合奏,真好听。
三、品读课文,读中识字学词,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1、师:一起游戏真快乐,一起读书也快乐。但是现在的小朋友呀,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经常独自在家。那一个人玩什么游戏呢?(贴头像)
师:谁来读读第一节,其他孩子看到大书,边听边找找一个人玩了什么游戏。
生:折纸船纸马、踢毽子、听广播。
2、师:这些游戏是什么呀?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
3、师:除了这些游戏,你独自一人还玩过什么游戏?赶快想想,能不能再给我们推荐一个你觉得最最好玩的游戏?让冯老师把这些游戏带回我们学校,让大家都和你一样,一个人也能快乐的玩耍。
生:我喜欢一个人看电视。
师: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呢?
生:我喜欢动画片《蓝猫虹兔七侠传》,我觉得很有趣。
师:还有谁来推荐最好玩的游戏?
生:我觉得跳绳最好玩。先往前面跳,再往后面跳。
师:哦,原来你是咱们班的运动小健将。还有谁来?
生:我一个人喜欢过家家。
师:你过家家的时候,扮演谁呢?
生:我是姐姐。
师:那谁是妹妹?
生:我的洋娃娃。
师:你怎么照顾妹妹呢?
生:我给她穿好看的衣服,还有好吃的奶油蛋糕。
师:你把妹妹照顾的这么好,她一定很喜欢你呢!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游戏,真快乐!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游戏就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忘记孤独,给我们带来快乐。
师:冯老师小时候呀喜欢一个人看书,和灰姑娘、白雪公主交朋友。这时周围——(出示词卡静悄悄)。谁会读这个词?(生读)
师:(出示静):我把这个字宝宝单独请出来,你还认识吗?(生读)
6、师:我看看哪里是静悄悄的,我就请那里的孩子来玩个游戏。(指一人上讲台)
师:(贴“青”和几个偏旁)你瞧,“静”里边的“青”加上别的偏旁,就会变成什么字?其他孩子静悄悄(出示“静悄悄”)地看哦,看她怎么独自一人玩这个字形小魔术。
生:“青”加上言字旁,就是“请”。“青”加上三点水,就是“清”。“青”加上日字旁,就是“晴”。“青”加上目字旁,就是“睛”。
7、师:哎呀,你静悄悄的一个人变了个字形小魔术,真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啊!冯老师奖励你读读这个小节,把你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
8、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节吧,读出一个人游戏的快乐。
(二)学习第二节:
1、师:一个人游戏挺快乐,但有些事儿啊得两个人做,合作起来才能把游戏做好呢。(贴头像)同桌两个孩子,想不想来作个读书的游戏?(想)你们俩悄悄商量一下,怎么样分工合作,才能把第二节读好呢?
(生商量,练读第二节)
2、师(指一对同桌):其他孩子静悄悄地听,他们合作读书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生读第二节)
师:他们一人读一行,合作得真快乐啊。
(再请一对同桌读)
师:他们一人读两行,把快乐融进了声音里呢!
(三)、学习第三节:
1、师:冯老师呀想和你们合作玩个猜谜的游戏,好不好?聪明的孩子如果猜到了谜底,不要说出来哦,马上举手,冯老师要看看谁是我们班的猜谜大王。听好了,第一个——一人站在两人上!
生:众!
师:(出示“众”)恭喜你,猜对了!一人站在两人上是众,所以我们常说——(出示“三人为众”)。谁来读?
生读。
师:那怎么才能把众字写好呢?请你注意看老师写。(范写)观察,怎么把这个字写好?
生:一个人放在上半格,写得大一点。下面两个人比较小,左下的人捺变成了点。
师:这样的字叫品字节构的字。请你在书上描一描。
2、师:老师又要和你们玩猜谜的游戏了,准备好了吗?听清楚,啊。“手分手,成两半”!生:掰。
师:(出示“掰”)哎呀,一三班的孩子个个都是猜谜大王。(出示“掰手腕”)如果你能
大声正确地读出这个游戏的名字,我就奖励你来玩这个游戏。
师:(指一男生)你读得又准确又响亮,你来当男生的代表。哪个女生想来和他比比?
(选一女生)
师:冯老师当裁判,其他小朋友当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预备,开始!
(男女生掰手腕比赛)
3、师:我宣布这次掰手腕比赛女生赢了!那么读书比赛女生能不能赢呢?(能)男生有没有信心在读书比赛中赢回来?(有信心)
师:小选手们快快看到大书,男生读第三节的前两行,女生读后两行。
(男女生分别读)
师:男生女生都读得好,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四)、学习第四节:
1、师:(贴头像)三个人玩很快乐,三人成众玩法多。(课件出示第四节,贴头像)许多人玩,更快乐。一起接着读。
2、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个许多人的游戏吧——“找朋友”。(发卡片,拍手,上台)
3、拿卡片的孩子读词语。
4、师:要做好这个游戏呀,需要全班孩子和冯老师一起合作。冯老师来读课文,当老师读到游戏的时候,拿着卡片的小朋友就赶快把这个游戏的名字贴到黑板上,全班孩子认真地听,看看他们贴对没有。
(学生边听边贴卡片)
5、师:这些孩子真能干,这么多游戏都贴对了!一起游戏真快乐,一起读书也快乐。你的声音、他的声音,汇成一支快乐的歌,让快乐的声音响起来吧。我们来看着黑板,一起背背课文吧。
(师指黑板,引导背诵)
6、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老师送你的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7、师:孩子们,快乐呀无处不在,它藏在游戏里、它躲在课文中、它写在小朋友的脸上,它住在小朋友的心里。冯老师最后要送你们一份礼物,到那里去寻找属于你们的快乐吧!(放录像)
最新教案《口耳目》教材简说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竖、撇、捺”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最新教案《口耳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等12个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识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3.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教学难点:“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四、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口”、“耳”等6个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识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3.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识字,读准字音
1.我们许多小朋友已经认识不少字了,今天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
出示汉字:口、耳、目、羊、鸟、兔
请你拿出笔,在纸上圈出你认识的字,读一读,再把这些你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互相教一教。
2.采用各种方式认读生字,重点认读课前学生认识不多的字。
3.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二)探求象形字规律,了解形与义的联系
学“口、耳、目”
1、出示:口、耳、目、
我们祖先最早造出来的汉字并不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古文字)你能通过观察给它们配成对吗?
2.交流反馈
“口”
(1)理解字义。“口”是指什么? (课件出示嘴巴图片)是呀,“口”就是指人的嘴巴。
(2)了解字形。(课件出示古文字“口”)你发现了什么?
(3)了解汉字的演变。(课件出示:将古文字与事物进行重叠)随着人类的进步,为了书写的方便,“口”的字形就逐步发生了变化。(出示“口”变化的系列字体
“耳”“目”的学习同“口”
3、小结:我们的祖先真聪明,造出这么有趣的汉字。我们把根据事物的形状或者样子造出的这类汉字叫做象形字。我们一看到这类字,就会想到这一事物,从而也就知道了字的意思了。
4、分别给“口、耳、目”找朋友,聊聊“口、耳、目”。
例:我们来聊聊“口”,说说班中谁的小嘴巴很美?怎样说话大家喜欢听?
5、读儿歌。
hǎo hái
zi
zhēn cōng minɡ
好 孩 子, 真 聪 明。
xiǎo zǔi
ba
yǒu
lǐ mào
小 嘴 巴, 有 礼 貌。
xiǎo ěr duo
zhūan xīn tīnɡ
小 耳 朵, 专 心 听。
xiǎo yǎn jing
liàng jīng jīnɡ
小 眼 睛, 亮 晶 晶。
(1)跟师读儿歌。
你能从儿歌中找到生字宝宝的影子吗?
(2)用各种形式读儿歌
学习“羊、鸟、兔”
师:“口、耳、目”习是象形字,“羊、鸟、兔”也是象形字。
1、看书上:羊、鸟、兔、
观察图读读字,你觉得哪个字很有趣?看看图和字有什么像的地方?
2、反馈交流“羊、鸟、兔、”
(例羊:比较图与字,给“羊”字找朋友,说说你解到有关“羊”的知识)
3、读儿歌:
xiǎoniǎo xiǎoniǎozhāzhājiào
小 鸟 小 鸟 喳 喳 叫。
xiǎo tùxiǎo tùbèngbènɡtiào
小 兔 小 兔 蹦 蹦 跳。
xiǎo shān yānɡ miēmiējiào
小 山 羊,咩 咩 叫,
ɡāoɡāoxìnɡxìnɡchīqīnɡ
高 高 兴 兴 吃 青 草。
dònɡ wù yánɡ lǐ zhēn rè nào
动 物 园 里 真 热 闹。
(四)课堂小结,激发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1.今天我们认识6个象形字,齐读“口、耳、目、羊、鸟、兔”,
2、师:看了这些古代和现在的汉字,喜欢哪一种写法?
师小结:古代的字很像这些实物,现在的字又十分简单、好记,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千姿百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
3、再来认识几个象形字:人、大、鱼
4、作业设计:
小朋友回去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你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五)板书
口 耳 目 羊 鸟 语 兔
2025教案《口耳目》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认识9个字“口、耳、目、日、月、火、木、禾、竹”,以及认识3种新笔画“︱ノㄟ”,并学会书写。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文字的内在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认识9个字,2种笔画。
2.学会“木、禾”两个生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
1、出示象形字,学生猜。
师: 这是什么?(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答:这是眼睛。 我看到了一只眼睛。
师: 这是什么?现在你看到的是什么
学生答:这也是眼睛。
师版画竖着的目,这是什么?
这还是眼睛。
师再版画一个象形的字,小朋友们,猜猜,这个是什么字?
这是 目 字。
师:(出示目)看看,这是古代的字,小朋友们
仔细瞧瞧,你看出了什么?
生:原来目字是从眼睛变化来的。
目的意思 就是 生:眼睛。
师“”:有趣吗?再出示
“日”,
谁能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这就是“日”字?
日就是太阳
日就是太阳变过来的。
(生汇报)是的,古时候的人们就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像这样模仿一个东西造出来的字,是很有趣的汉字,就叫象形字(读得慢而清楚)。跟老师读“象形字”。(跟读两次)
5、师:你们想学这么有趣的字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口耳目》。老师来写课文的题目,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
(板书课题:口耳目;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学习“口、耳、目、日、月、火”。
1、(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口 耳 目 日 月 火)贴到黑板上
师:好下面我来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 边手做举手的形状
老师知道有很多小朋友一定都认识了,不着急,先自己在下面认真的大声念一念好吗?
2请几个能干的小朋友来认一认,做做小老师。
生读口,
师:什么口?还要给生字宝宝找几个好朋友(大口 开口的口),请你给它组组词。
小老师,你能拼一拼吗?
学生拼。
真能干!你是一个很棒的小老师。
小朋友们一起跟她读一遍:拼音kou 口 口 口 开口的口。
奖励他一个笑脸。
还有谁也来做做小老师?老师要请一个坐得最端正、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
停顿一两秒。
3请一生像第一个学生一样做小老师。
4 看来我们班能干的小老师真不少!
这样吧,每个人都做一次小老师,像第一个小老师一样,把还剩下的几个生字宝宝介绍给你的同桌。
老师待会看看哪一桌小朋友最能干,最像小老师。
学生自己教剩下的 目 日 月 火
2分钟后,检查
我们来开个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哪里开,生:火车火车这里开!(生做举手状)
轮流两遍。
这一关,咱们班里出了这么多能干的小老师。还剩下的几个生字宝宝等不及也要出来了。(出示课件图片)
认识这几个字宝宝吗?木、禾、竹
有这么多小朋友认识他们,真了不起!
(好奇的样子)你们都是在哪里认识他们的?
学生说:书上、 图片上、 电视上、拼拼音认识的
原来在生活中认识字,你就能变成小老师了,小朋友们不要错过认字的机会,明天把你们新认识的字带来给老师瞧瞧?怎么样?
好!
我们也来读好他们
跟老师读,看哪个小朋友坐得最像小老师!老师待会请他读。
停一秒,看纪律。
生跟读一到两遍
看来第二关还是难不倒能干的小老师。
(放在第二课时)
下面有几道关卡,看看你们能闯过去吗。
猜字谜、编字谜。
(1)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
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月)
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 (日)
(2)请学生自己围绕本课生字试编字谜让大家猜。
(3)加一加、变一变。
“口”字加一笔成什么字?加两笔呢?
“木”字加一笔成什么字?加两笔呢?
同桌互相考一考。
(师板书:日、田、古、叶、本、禾、未、休)
三、复习巩固汉字
既然大家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记住了这么多汉字,我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1、“给字宝宝戴帽子”。
(1)出示12个生字宝宝和15项“帽子。(即生字和音节,多3 个非本课生字的音节。)这里都是我们刚刚认识的生字宝宝,看看你已经和它们成为好朋友了吗?
(2)指名给“字宝宝”“戴帽子”。
(3)开火车读上述带拼音的生字。
2、找朋友。(组词)
师:我们都喜欢交朋友,汉字也不例外,交了朋友之后,这一个字可能就能代表好几种不同的意思。例如:口,我们可以组词:开口、门口、口子,像这样两个字或者两个以上的字连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词,代表更丰富的意思。谁想来试一试?引导学生简单进行口头组词。组的好词领学生们说一遍。
(这段话在教授时没有提及)
学生组词练习
四、指导书写
师:汉字这么有趣,还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我们想表达的意思,现在我们就来动动我们的手指,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竖的笔画卡片,介绍其笔画名称。
(2)教师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悬针竖、垂露竖)
学生书空。
2、书写“十”。
(1)分析笔画:有几个笔画?
(2)介绍笔画顺序:先横后竖。
(3)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4)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两边较均等,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写。
教学板书:
2、口耳目
书写田字格中的“十”
课后反思:
教学完本课,给我自己留下的感觉就是两个字“不好”!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没有做好。
第一,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应该说在课堂,我自己调控的教学环节并没有掌握的很熟练,以致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没有凸显出来。
第二,自己在准备过程中,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教案。可以说,自己有个环节并没有准备好,以致在课堂教学中有短暂的空隙,我在回想教学安排。这是很不应该的!
对于本课教学中,我首次尝试了丁老师给我建议的贴近儿童化的教学风格及儿童化的教学言语。只是在课堂实践中,我并没有把它好好发挥出来。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还是我自己有点严肃,中规中矩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的说话声音有点轻,以致坐在后排的听课老师有时都不能听得清楚。小学低段的课堂用语,尤其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说话时一定要吐字清晰,表达的语速不能过快。这是我需要改进以及平常需练习的地方。
而本次教学最大失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有点本末倒置,以致还有写字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在识字这一教学安排中,太过于侧重识字巩固这一内容了,把“闯关游戏”进行的很繁琐,(其实没有必要的)。其实,对于一年级的来说,刚刚接触识字教学,应该把这一巩固识字的教学环节放在第二课时进行。那么,我在进行这个环节时,还出现了一个错误。就是:在(3)加一加、变一变。“口”字加一笔成什么字?加两笔呢?“木”字加一笔成什么字?加两笔呢?这一教学中,把学生说出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时,没有根据汉字的书写笔顺来写,而是直接在字上面加上一笔这样子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其实,这样子的板书,反而误导学生写汉字时可以凑笔画,或者学生容易记住老师的书写笔顺,而不知这个笔顺是错误的。这个是我自己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却在课堂是上造成重大失误。由于这一环节的教学时间大概花了10分钟,所以导致后面的写字环节没有时间开展。最重要的写字环节没有开展,对于本课来说,有点失误。
还有,在对于课前准备,也没有做很充分的准备,与学生的交流太少了。例如,在进行导入时,有学生提出“甲骨文”的说法,由于自己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做一在课堂处理中,就忽略了。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还没有事前了解,当时也没有及时挖掘这个教学时机。又例如,在让学生进行加一加,变成新字时。有个学生提出,给“日”加一竖,要出头,是个“由”字。当时由于没有听清学生的发言,再加上没有事先考虑到这个字,所以没有给予学生肯定的鼓励。这对于学生来说,容易使他产生在课堂上胆怯发言的感觉。所以,没有处理好着两个实例,说明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没有好好思考过这方面的情况。以后有待于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另外,就是相对于上个月所上的公开课而言,在课堂调控、把握学生这一方面,还是有点进步的。至少,能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各种形式提醒给吸引过来。而且,在指名学生读拼音时,发现了读三拼音节“huo”时,能及时纠正发音,并提醒全班同学的发音。在引导学生说话时,应注意引导说完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