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婴不再抓“小鸡鸡”
发布时间:2021-08-25 老鹰抓小鸡游戏 幼儿故事小鸡 老鹰捉小鸡教案导读:婴幼儿男性因抓弄“小鸡鸡”造成发炎、感染而就医的病例,时常出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做简单的消炎处理。排尿出现困难的,要适当服药或注射。轻微的,我们就告诉父母,不要让孩子再抓弄了,过几天发炎反应也就消失了。
编辑就男婴爱抓“小鸡鸡”的问题,采访了北京有关医院的医生,医生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在医学上,没有“男婴爱抓‘小鸡鸡’”这样的结论。
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廖大夫介绍说,婴幼儿男性因抓弄“小鸡鸡”造成发炎、感染而就医的病例,时常出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做简单的消炎处理。排尿出现困难的,要适当服药或注射。轻微的,我们就告诉父母,不要让孩子再抓弄了,过几天发炎反应也就消失了。”
编辑问廖大夫,是不是男孩子就是爱抓“小鸡鸡”。廖大夫笑了,解释说:青春期的男孩子有手淫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男孩子自己主动的选择,我们可以从性生理、性心理的成长、发育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小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男性,爱抓“小鸡鸡”,很难说这是他“主动”的选择,因此也就不能根据这个现象,寻找什么生理、心理原因。就临床来讲,我们只能把这种行为称为不良行为或习惯,是不卫生的,容易引起病变,父母们不要听之任之。
正在北京儿研所临床实习的儿童心理学博士林阔枫大夫,听了编辑的问题,明确地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没有必然性,是一种养成性的模仿行为,是某种养育环境造成的。”编辑接着问:那就是说,男孩子抓“小鸡鸡”不是病症,而是模仿游戏了?林阔枫博士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这种行为本身不是病态,是模仿,是游戏,可以这么讲。但模仿、游戏的结果,往往出现病症,因此我们说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如何让小婴儿不怕洗头
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不用或少用洗发水。把婴儿的头抱在你一只手上,背部靠在你的前臂上,把婴儿腿藏在你的肘部。另一只手做成环状,轻轻将澡盆的水淋在婴儿头上,把他的头弄湿,如果是用洗发水,将你扶着他的那只手往前伸,倒一些洗发水在手掌上。
然后,用你的另一只手扶住婴儿的头,用洗发水搓他的头发。如果浴盆水中已加有皂液,只要用此水洗头发即可。
用专用的“宝宝洗头杯”冲洗头上洗发水,可有效防止洗发泡沫流入耳朵和眼睛。因为此杯的杯口是根据宝宝的额头弧度设计,材料可以紧贴宝宝头皮,防止洗发泡沫流入宝宝的眼睛和耳朵。冲水时舀半杯水,将宝宝头向后微仰,胶皮贴紧额头向后冲洗,水就不会流进眼睛耳朵。
无论给多大的宝宝洗头都要注意感情安慰。在洗头时让宝宝的身体尽量靠近你的胸部,较密切地与他的上身接触,宝宝的头部也不要过分倒悬,稍微倾斜一点,洗头同时,妈妈不断说:“宝宝乖,现在妈妈给你洗头,妈妈在身边……”等类似的话,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几次之后适应了,孩子也就不再哭闹了。另外,针对孩子害怕水进入眼睛的情况,可以在洗澡时让孩子自由玩水,这样,孩子就比较能够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
大班看图讲述不听话的小鸡
这是大班看图讲述不听话的小鸡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目标 :
1. 通过对图片观察能够讲出小黄鸡是因为不听话,离开了大家才险些被老猫捉去。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
2. 学习词: 难为情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1. 挂图一套
2. 母鸡妈妈头饰一个.老猫头饰一个.小鸡头饰若干
过程:
1.让幼儿听声音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新朋友,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听一听是谁来了。"教师模拟母鸡的叫声叫三声。再模拟许多小鸡同时叫的声音,让幼儿问答。
2.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并引导提问
让幼儿睁开眼睛,导入图片内容:"有一天,天气晴朗鸡妈妈带着鸡宝宝来到了草地上。出示图片
图片一: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鸡妈妈和鸡宝宝在做什么?鸡妈妈对鸡宝宝说了些什么?鸡宝宝怎么做的?小黄鸡在做什么?
图片二: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小黄鸡走到什么地方去了?发生了什么事?小黄鸡看到老猫来捉它,它表现的怎么样?(请幼儿表演)
图片三: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谁赶来救了小黄鸡?鸡妈妈是怎样救小黄鸡的?(引导幼儿做动作来想象鸡妈妈是怎么赶走老猫的,请幼儿表演。)
图片四: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鸡妈妈对小黄鸡说了什么?小黄鸡又对妈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妈妈小黄鸡时,小黄鸡是怎么表现的?
3. 请幼儿自由讲述四幅图,教师巡回指导
4. 请个别幼儿代表性讲述,教师引导鼓励
5. 教师总结性讲述:(参考)
有一天,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捉虫子吃,鸡妈妈对鸡宝宝说:"宝贝们,你们别乱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黄鸡不听话,离开了大家。
小黄鸡来到大树下面玩,忽然从大树后面跳出一只老猫,向小黄鸡扑去,小黄鸡吓的大叫:"妈妈,妈妈,快来啊!"鸡妈妈赶来了,救了小黄鸡,老猫逃走了。
鸡妈妈对小黄鸡说:"你以后要听话,别乱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黄鸡底下了头,难为情的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听话了,再也不离开大家了。"
6. 情景游戏
老师做鸡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做小黄鸡,另一个老师做老猫,其他小朋友做鸡宝宝,情景表演。
延伸:到户外请小鸡吃虫子。
课后反思:
这节活动主要是通过一张张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的进行讲述,然后再完整的讲述故事。幼儿对这些图片很感兴趣,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认真的去想去说,然后完整的讲述故事,同时还明白一个道理,幼儿知道了不能随随便便的离开集体,否则会发生危险,要学会保护自己。这节活动,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能够看图完整的讲述故事,还有个别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整的讲述。 活动是通过小黄鸡不听妈妈的话,离开集体自己独自出去玩遇到了危险,大花猫差点把小黄鸡吃掉,最后鸡妈妈把大花猫赶跑,救出小黄鸡的故事。意在教育幼儿不能独自离开集体,否则会有危险。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相关文章《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桥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幼儿了解桥的名称、外形等粗浅的知识,学习建立积累本的方法,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并能用汉字、符号、图画等方式进行表征、记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桥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长大了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生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等内容,能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尊重、关心、爱护、体谅他人,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我长大了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桥教案》: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结束等内容,感受桥的不同,体会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操作中运用记录、比较的方法,判定不同桥面的载重量的大小,激发幼儿研究桥的爱好,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桥教案吧。
怎样让宝宝不再随地大小便?
导读:不随地大小便是文明社会的要求,要从幼儿时开始培养。给小儿准备一个痰盂,一岁左右就能够坐盆大小便,父母要在旁边照看,每次不要让孩子坐在便盆上过久,一般5-10分钟,每天次数不宜过多,尤其是冬季,便盆不宜过凉,上面可放个棉圈或纸圈,盆口大小要适合,便盆固定在一个地方,放在墙角较为合适,比较牢稳些,要按时提醒宝宝大小便,养成习惯。
不随地大小便是文明社会的要求,要从幼儿时开始培养。给小儿准备一个痰盂,一岁左右就能够坐盆大小便,父母要在旁边照看,每次不要让孩子坐在便盆上过久,一般5-10分钟,每天次数不宜过多,尤其是冬季,便盆不宜过凉,上面可放个棉圈或纸圈,盆口大小要适合,便盆固定在一个地方,放在墙角较为合适,比较牢稳些,要按时提醒宝宝大小便,养成习惯。
每天于睡前、醒后、饭前、饭后、外出时训练孩子小便,夜间可摸摸小孩子的小肚子,如果有尿,肚子比较膨胀,叫醒孩子解小便,免得尿床。
大班主题金鸡冠的公鸡
这是大班主题金鸡冠的公鸡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设计思路: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听故事,对故事表演十分感兴趣,参加游戏的积极性十分高。平时的区角活动中有很多孩子都愿意选择表演区,在该区角内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行表演。但是在讲述的时候,语言欠连贯流畅,语句不够完整,为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连贯流畅的语言说一句完整的话,特设计此活动。
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及故事中人物特点,能运用“探”“黑幽幽”、“急腾腾”、“高耸耸”进行讲述。
2. 难点:能用连贯流畅的语言说一举完整的话。
二、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重复式的结构情节,知道公鸡贪吃狐狸狡猾的人物性格特征。
2. 能用完整连贯流畅的语言复述角色对话,并能通过动作表情来表现故事情节。
3. 丰富词汇:探、黑幽幽、急腾腾、高耸耸
4. 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5.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电脑。
2. 猫、狐狸、画眉鸟、公鸡的头饰、图片及胸饰、字卡。
3. 简单的布置出表演场景。
三、活动过程 :
(一)、开始部分:
课前导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公鸡狐狸猫鸟的模仿动作进入教室,突然出现公鸡的叫声. 小朋友们,听,谁在叫?让我们去看看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欣赏故事及动画,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谁?逐一出示猫、画眉鸟、公鸡、狐狸的图片及字卡,初步认识汉字猫、画眉鸟、公鸡、狐狸。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通过动画理解故事重复式的结构情节,了解公鸡贪吃、狐狸狡猾的人物特征,丰富幼儿词汇.
(1)狐狸想抓公鸡它是怎么骗公鸡的?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狐狸夸公鸡漂亮,还要给它吃的,公鸡上当了,探出头,结果被狐狸抓走.
(2) 公鸡被救回来后猫和画眉鸟是怎么叮嘱公鸡的?狐狸一开始是怎么骗公鸡的?公鸡上当了吗?狐狸见公鸡没有上当又想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狐狸用旧办法骗公鸡不成又想了新办法骗公鸡,说不给它吃的,公鸡贪吃就上当了,结果又被狐狸抓住.
(3) 当猫和画眉鸟再次出门是怎么叮嘱公鸡的?公鸡记住了吗?它为什么又上当了?引导幼儿说出狐狸很狡猾,它知道公鸡贪吃,用旧办法骗不了公鸡,就又想了一个新办法骗它,结果贪吃的公鸡又被抓了.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公鸡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
(4)最后猫和画眉鸟是怎样救出公鸡的?
3.通过角色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角色,其他幼儿和老师讲述故事.
四、结束部分:集体表演故事.
延伸活动:通过手偶表演木偶戏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掌握角色对话。
反思:
《金鸡冠的公鸡》是幼儿园语言教材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生动、形象,是幼儿所喜欢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故事 的提问时能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引出问题讨论,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我班幼儿能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渐渐对这个故 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关文章《大班主题:如何庆祝生日》:大班主题活动如何庆祝生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关注过生日所造成的浪费行为,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知道生日的来历,了解纸的“今生”与“再生”,能将环保讯息伸延至身旁的朋友。亲人。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如何庆祝生日教案吧。
《大班教案:探密眼镜厂》:大班主题活动探密眼镜厂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初衷,座客教师,活动对象,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了解眼镜的生产过程。启发幼儿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探密眼镜厂教案吧。
《大班主题教案:小记者》:大班主题活动小记者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内容与要求,过程与指导等内容,学习主动、大胆地开展采访成人与小朋友的活动,并记录自己的采访结果。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采访经过与结果,大胆地表现自己。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小记者教案吧。
如何让宝宝不再抠鼻子
导读:宝做事情的意识性还不强,抠鼻子往往是不知不觉的行为,你的大惊小怪反而会提醒他:原来这样做能得到妈妈的关注,反而不利于习惯的改正;更不能呵斥,甚至打骂,这样做会打击宝宝尚未成熟的自尊心,阻碍身心的健康发育。能怎么做呢?装作没事的走过去,拉着他的手去做游戏。
宝宝又不自觉地把手指塞进鼻子里,又脏又难看,如何才能改正这个坏毛病呢?抠鼻子,宝宝这个坏习惯可真是让人发愁,既不卫生,又不美观;强迫他改正,还怕伤害小家伙的自尊心,该怎么办呢?看来只有了解行为的原因所在,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冷静找原因
宝宝的行为都是有因可循的,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来看,抠鼻子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1、生理兴趣
宝宝的好奇心很大,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不例外,会用他独特的方式去探索,体验身体器官的神奇,也许鼻孔对于他来说,就像一个小山洞,一定要知道里面有什么!
2、缓解压力
宝宝在不断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往往会有一些让他感到困惑不解的事情,这个时候,为了缓解内心的压力,安抚自己焦躁的情绪,宝宝可能会寻求某种动作来排解,比如咬手指、抠鼻子等。
3、病理原因
因为季节变化、环境卫生等因素,宝宝的鼻子会出现过敏症状,痒痒的、干干的,让宝宝忍不住去抠:还可能因为感冒,导致流鼻涕,鼻腔充血不通气,鼻涕凝固粘在鼻孔里,让宝宝感觉不舒服,刺激他用手去抠来摆脱不适。
恰当找办法
了解了宝宝抠鼻子的真正原因,该如何对症下药,帮助他克服不良习惯呢?
摆正心态要冷静
宝宝做事情的意识性还不强,抠鼻子往往是不知不觉的行为,你的大惊小怪反而会提醒他:原来这样做能得到妈妈的关注,反而不利于习惯的改正;更不能呵斥,甚至打骂,这样做会打击宝宝尚未成熟的自尊心,阻碍身心的健康发育。能怎么做呢?装作没事的走过去,拉着他的手去做游戏。
快让小手忙起来
宝宝天生就爱玩,抠鼻子那是无聊时候做的事情,小手忙起来,谁还顾得上小鼻子!
言当玩具。手偶可是摆脱坏习惯最有效的玩具,戴在小手上,还有空抠鼻子吗?坐车、走路的时候,可以和宝宝一起互动,打发无聊的时间;
少点空闲。宝宝一闲下来,难免会重操旧业,多安排些亲子游戏,让宝宝在玩积木、捏面团的游戏中,慢慢忘记自己的小动作;
及时叫停。玩游戏的过程中,宝宝也舍不自觉地去抠鼻子,及时地抓住小手,把它放在玩具上面,自然而然地化解“危机”。
教会宝宝学干净
鼻子里有脏东西,当然不舒服。要时常给宝宝进行清洁,注意生活环境的改善,保证鼻腔的通畅,也是抑制坏习惯的途径之一。
定期吸鼻子——用漂亮的吸鼻器吸引宝宝的注意,养成定期吸鼻子的好习惯。
随时擦鼻涕——在宝宝的胸前挂一块小手帕,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证空气湿润——天气干燥的时候,要保证生活环境的湿润,多吃水果多喝水,必要时可以借助加湿器来帮忙。
卫生好习惯——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细菌的快速传播。
小贴士
如果宝宝的行为没有好转,甚至有加剧的状况,要及时咨询医生,检查鼻腔是否有炎症,或者是否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怎样让宝宝不再吃被子?
导读:幼儿时期,孩子精力旺盛,上床睡觉时很难从兴奋状态过渡到睡眠状态,加上自控能力差,上床后睡不着就很容易通过“吃”被子或其他一些奇怪的嗜好来使自己入睡。
幼儿时期,孩子精力旺盛,上床睡觉时很难从兴奋状态过渡到睡眠状态,加上自控能力差,上床后睡不着就很容易通过“吃”被子或其他一些奇怪的嗜好来使自己入睡。很多父母为此尝试了很多办法,但是很难彻底让孩子放弃这一嗜好。一位有多年幼儿园工作经验的老师指出,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习惯,家长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1、坐在孩子旁边,轻轻地给他们讲一些卫生常识的小故事,告诉他们“吃”被子是不卫生的。这要考验家长的技巧,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办法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吃”被子的小孩容易生病,生病身体就不舒服,就要打针吃药。小孩子知道“吃”被子是不好的,慢慢从心里认识到这件事的危害,利于日后慢慢改正这个坏习惯。在这点上,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毕竟不如成人,他们可能不会马上改变固有的习惯,这时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做更多的努力。
2、在临睡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每天睡觉前给孩子讲一些故事,或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催眠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干净的毛绒玩具,让他抱着入睡,这样容易让孩子的注意力从“吃”被子转移到和毛绒玩具玩上来。转移了注意力,时间长了,孩子就可以逐渐忘掉“吃”被子的习惯。
3、白天适当增加一些室外活动,加大活动量,使孩子在入睡时感到倦意,这样有助于孩子尽快入睡。白天多带孩子出去玩玩,和伙伴一起做做游戏,不要让孩子总是呆在家里不活动。白天的运动会消耗掉很多能量,到晚上自然而然容易感到疲倦,上床睡觉也不会再精力充沛睡不着觉了。孩子上床就能睡着,就不会再“吃”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