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第一次使用油泥
发布时间:2021-06-07 开学第一课 2020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节目简介 2020开学第一课背景: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了泥塑作为我班幼儿的民族文化培训项目。由于以前所用的橡皮泥在作品陈列几天后就会干掉,所以,我们选择了油泥作为幼儿刚开始开展泥塑活动的材料。
活动情景:
今天的活动中,老师在每个孩子面前的泥工板上放上了一团油泥,并请孩子们玩玩看“它和平时的橡皮泥一样吗?”。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拿起了泥,但是,一会儿,都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它和以前的橡皮泥不一样”,“怎么这么硬”,“好硬呀,捏不动”……。“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孩子们有的摇头,有的说“是橡皮泥吧”,“告诉你们,它叫油泥。”“油泥!”孩子们惊喜地说。“那油泥捏不动,怎么办?”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贝贝说:“放在手心里揉。”诗屿说:“两只手握住不停地捏。”许多孩子也纷纷回答,就是要捏得时间长一点,把它弄软了。看来,孩子们有这个经验。于是,老师又提供了一些动物印模,让孩子们在把油泥捏软后,自己尝试做一个动物玩具。
把油泥捏了一会儿后,孩子们每人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印模做了起来。但是,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威威把油泥都塞进了印模里,把它抵出来时,弄得不成样子了;菲菲把印模压在一团很厚的油泥里,旁边的油泥弄掉后也没成小动物的样子;心悦将印模压在油泥上但是压不下去;屹君把泥压下去后觉得已经做好了动物玩具。针对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与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到底怎么做动物玩具?”,能力较强的、以前用橡皮泥玩过印模的几个小朋友举起了小手,杨妍说:“应该用印模的另一边压。”她做给大家看,真的,印模的一面是细边,另一面是宽边,用宽边压当然要费很多力气了,要把细边放下面才行。佳盈说:“抵得时候要轻轻地、慢慢地把它弄出来。”丹妮说:“旁边多出来的泥要剥掉。”原来是这样,搞清楚了怎么做,孩子们又重新做了起来。这次做起来是得心应手。没多大一会儿,一只只小兔、小狗、小羊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把他们放在了玩具架上。
几天后孩子们发现:油泥做的这些小动物玩具不会干了,而以前用橡皮泥做的早就干了。原来油泥还有这么个好处。
分析与思考:
在二期课改理念引领下,泥塑作为一种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在活动中并不是单纯地要让孩子们学会制作一个物体造型,而是要在孩子们做一个物体造型的同时,探索发现一些与活动本身有关的有价值的知识与经验。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开始他们还处于无目的的感知材料阶段,这时,我们老师就要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材料,充分的探索机会,让孩子在用手接触泥土、用印模制作动物玩具的过程中,了解泥土的特性,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案例:一次自由活动
一、观察过程:
自由活动时,朱天承和几个要好的同伴在活动室的一角玩。玩着玩着,有一个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一看急了,赶过去想把他拖回来。那个孩子朱天承见追来,急忙快速躲闪。一来一去,结果变成了你追我逃。他们在孩子中窜来窜去,好几个孩子差点让他们撞倒。见此情景,我忙阻止了他们,要他们注意安全。听了我的话,他俩又到一边玩去了。也许是觉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许朱天承觉得刚才玩得没有尽兴,总之,一会儿,朱天承又建议玩追逃的游戏,看来他今天对捉人的游戏发生了兴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评都不是好办法,孩子可能会口服心不服,说不定还会产生逆反情绪。于是,我就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他各方面能力较强,我就请她送一样教具给隔壁大(3)班的王老师。她很高兴地接受“任务”到隔壁送东西去了。追人游戏就此结束。自由活动结束时,我在表扬朱天承能干,是老师的小帮手的同时,向他指出刚才奔跑的不足,并请大家讨论:室内为什么不要奔跑?室内奔跑会有什么后果?他听了连连点头。
二、存在问题:
1.孩子在活动中好动无序。
2.孩子在活动中自我控制能力差。
3.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差,缺乏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三、原因分析:
首先,上述事例在幼儿园孩子身上的反应是比较普遍的。它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1.由于孩子年龄小,所以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2.由于孩子经验少,对事件的后果往往无法预料,缺乏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3.孩子自控
能力不强,易兴奋,很容易失控,常常出现我们俗称的“人来疯”现象。
其次,家庭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1.该孩子的父母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欠关注。
2.该孩子的主要教养人是奶奶,而奶奶对早期幼儿教育的意义及有关育儿知识一无所知,教养以放任为主并伴溺爱。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于这种现象,一味的堵和呵斥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意运用有效的策略,让孩子在愉快接受的同时,不露痕迹地投入与另一个活动中去。
1.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我们可以运用《幼儿心理学》中的“注意转移”的策略。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注意的转移与注意分散不同。虽然表面上看来都是改变注意对象,但前者是主动的、有目的地改变注意对象,后者则是被动的、有无关刺激的干扰,使活动离开应该注意的对象。当然,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运用某种策略来指导孩子改正某种不良习惯,而应多种方法交互、灵活运用,以达到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从他律到自律,成为自觉的行动。
2.该幼儿是入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分析事物,逐步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理其因果关系,推理出因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而引领幼儿多做好事,少做和不做不好的事情。
3.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本案例中幼儿的父母亲都属于低学力层次,家庭环境较差,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很不重视,放任自流。对于幼儿园中组织的活动也不重视,对幼儿园的家园联系也不关心。对于这样的父母亲,作为教师更应重视家教辅导。我想:首先,必须提高家长对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视,让他们懂得孩子的将来要超过自己的唯一途径就是要从小抓起。其次,由于孩子父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设立家教预案,共同担负教育责任。最后,定期进行家园联系,反馈家庭教育的情况,总结育儿经验。
案例:一次手工活动
今天,我准备教小朋友尝试剪小鸟。经过一阶段的尝试,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剪纸经验,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示意图,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探索的过程中,第一次能成功的幼儿只是一半幼儿;第二次成功的有只有五、六个幼儿,还有幼儿仍会出现错误。这时候,我一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桌上的示意图,一边记下幼儿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并取了以下几个比较典型的失败作品备用。当发现大部分幼儿都是在此处卡住时,我便让幼儿集中来讨论一下所出现的问题。依照以前的传统来说,我会让幼儿全部集中,可我觉得对那些已经成功的幼儿来说,大家的问题已不是他们的问题。所以我告诉孩子们:“需要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这样小部分的人在边上自己制作并不影响大家的集体讨论,而有困难的孩子则因为相同的问题聚集起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孩子们之间的进一步观察讨论终于知道原来对称剪要画一半的小鸟,应该画在不开口的一边,剪下另一边的空白处。当他们再一次提起剪刀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成功了。当他们欢庆成功的时候,第一批成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份比较完整的作品。而这些正好又为其他孩子的创作提供了参照。
分析:
我想这个活动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无论是否在成功前经历过坎坷,至少他们获得了需要的,这份获得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的。这次的活动并不是一定要学会对称剪这个方法,而是让孩子们体验如何获得这个方法,如何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小学生第一次国庆旅游攻略范例
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需要撰写越来越多的文档,在我们撰写前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文能够在短时间内为我们提供写作的思路和方向,你有培养起阅读国庆旅游攻略的意识吗?你也许需要"小学生第一次国庆旅游攻略"这样的内容,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小学生第一次国庆旅游攻略 篇1
马尔代夫让你停不下来的美食
马尔代夫不仅是一个全球性的旅游胜地,同时还是一个美食国度。各种热带传统佳肴、海鲜鱼类、水果、小吃都能让你大开胃口。不管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种传统小吃,还是所有酒店岛屿上汇聚的全球性质的特色餐厅,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在这里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美食之都,所有你见过的,未见过的你都能享用到你所喜欢的美食。
马尔代夫淑女
很有当地风情的一种强烈:香醇的无酒精鸡尾酒,在每个旅游岛屿的酒吧都有各自不同的配方调制这种鸡尾酒。到了马尔代夫,可别错过了这种没有酒精的酒。
杜法意翅泰
风靡当地的一种小食,椭圆形的槟榔果切成小块,加入丁香和酸果混合物,包在槟榔叶里,便成了马尔代夫式的薄荷糖。当地人很爱在吃完饭或点心后嚼着吃。
海鲜
海鲜是在马尔代夫最常吃到的美食。以鱼类为主,不吃贝类,有多种鱼类做出花样菜色,像烤鱼:咖喱鱼:鱼汤:煎鱼。除了做主食,还有很多用鱼为原料做出的小吃,如fihunumas(涂满辣椒的鱼片):gulha(馅料是鱼和辣椒的炸面团):keemia(炸鱼肉卷)和kuliboakiba(辣味鱼糕)。
咖尔迪亚
马代很多美食光看名字根本认不出这是什么,比如咖尔迪亚,其实这是真正的马尔代夫料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常出现在马尔代夫人招待宾客和节庆祝典的宴会上。咖尔迪亚并不是一道菜,更像是一组套餐,“咖尔迪亚”的主食部分是蒸香焦、薯类或面糕,菜的部分是切碎的洋葱、椰肉和青柠檬汁等,此外,还有松鱼肉片汤,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去马代不妨尝一尝。
甜香多迪
甜香多迪是马代特有的一种饮料,从棕榈树干榨汁制成,色泽有点像红茶,再配上新鲜的柠檬片,在当地街头巷尾的一些小店里都可以买得到,冰镇过的尤其清凉宜人,非常有名,如果你是第一次了解,可以尝个新鲜,不过我可不敢保证你一定会喜欢它的味道。
金枪鱼
马尔代夫渔业发达,因此特产也以丰富的海洋水产品为主,当地盛产金枪鱼、鲣鱼、马鲛鱼和贝类,游客可以在所住的酒店品尝到这些特产。金枪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脂肪含量很低,深受女士们的欢迎。金枪鱼最经典的吃法是生鱼片,沾上特制的酱料,非常爽口。
小学生第一次国庆旅游攻略 篇2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NationalMuseum)位于马累市中心,苏丹公园内。该馆是原苏丹王的府邸改建的,是一座三层楼房。馆内陈列着苏丹王朝的宝座、皇冠、古炮、刀枪、砍斧、长矛和从入侵者手中缴获的武器,还有古老的制作精良的手工艺品,如石刻、木雕和漆雕等。
马累市场
繁忙的马累市场是你可以真实体验马尔代夫的地方,这里摆放着大量的多种多样的产品。只要四处闲逛,看看叫卖的小贩和买家就已经很迷人了。
不容错过的是鱼市场(fishmarket),尽管令人作呕的味道可能会让你对一桶桶内脏或周围正在进行的开膛破肚很反感。但这就是马累的灵魂。观看捕获物是如何从邻近的渔港被带入市场的,这个过程非常有趣。那些巨大的金枪鱼、章鱼和石斑鱼,捕鱼和做生意的男人,来来往往的外国游客,各自忙碌,自得其所。
小学生第一次国庆旅游攻略 篇3
中国上海
外滩上一整排昔日上海租界时代留下的各国风格特色建筑还矗立在那里,各显风华;田子坊内上海老式老式弄堂的风韵犹存,而在注入了艺术与创意的新生命力后,不但居民的生活与创意的小店和平共存,这里也成了游客最爱前往的新兴艺术市集;而在多伦路名人街漫步的一下午,就好像突然回到了那一段动荡的年代,百年上海滩,历历在目。
韩国全州
201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州“美食之都”称号之后,除了全州拌饭,与之齐名的丰盛的全州韩定食、减轻宿醉常吃的料理之一豆芽菜汤泡饭,及韩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酒马格利,这座“石锅拌饭”的发源地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
每年的10月下旬,在全州美丽的韩屋村里,上万名游客会聚集于此,参加大型试吃活动“味拌饭”、文化公演“兴拌饭”,全州传统文化“形拌饭”,体验著名厨师的料理课程、亲手制作拌饭、看拌饭历史展,还会有营养师为游客们特制适合自己的营养拌饭。除了拌饭之外,还有很多的韩国传统公演等,人们在这里一边享受拌饭,一边感受韩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想想都觉得有趣。今年的拌饭庆典将在10月20—23日举行,欢迎进入韩食的世界!
小学生第一次国庆旅游攻略 篇4
情侣路
情侣路又被誉为珠海的“万里长城”,几十公里的路面全是由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砾岩铺成的,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始终如一,秀雅恬静:它雄伟,由始到终不论是碰到大山,还是遇到巨石,从不间断,蜿蜒的石栏杆,日夜经受着风吹浪打,可几十年来,从没一处被巨浪摧毁过,一根根,一排排犹如哨兵傲然挺立:它美丽,峰回路转间,南国的树依然故我翠绿整齐,路旁始终茂盛着花草,蜂蝶环绕期间,翩翩起舞。
最美最美的风景还是路上双双对对漫步的缠缠绵绵情侣恋人,牵着手,偎依着,脸上荡漾着甜蜜的笑容情侣路下便是苍茫大海,近岸的地方有许多小海岛和大礁石,对着岸上的大山近看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十分漂亮,近岸的山上亭台楼阁,星罗棋布:索道上的缆车参差不齐,来往穿梭。人们把欢声笑语洒落漫山遍野。
小学生第一次国庆旅游攻略 篇5
泰国董里群岛
董里群岛其实是泰国董里府附近无数小岛的总称,和与它们共享一片安达曼海的邻居——皮皮岛、兰塔岛相比,董里群岛显然更小众、更清净,也更适合亲近大海。因为几乎没受到商业进步的影响,邻近的47个小岛都有这水清沙幼的海滩和碧绿色的珊瑚海水。只需要前从曼谷搭乘飞机到达董里机场,然后再乘坐快艇或长尾船往返小岛与陆地之间,你就能在这片静谧的土地之中,找到大自然最原始的美态。
在这47个岛中,KohKradan最著名,上面有个需要游过刺激的黑暗洞穴,到达隐藏於内陆的沙滩的绿宝石洞穴;奈岛(KohNgai)海滩非常奇特,美丽的白沙滩和椰子林、棕榈林完全保持原始状态。
案例:一次成功的游戏
游戏“谁拿走了鸡蛋?”:用塑料的鸡蛋做道具,幼儿围坐在一起,选一个幼儿当小鸡坐在中间,并将鸡蛋放在他面前,然后“小鸡”闭上眼睛,另一幼儿将鸡蛋拿走,所有的幼儿手放到背后问:“鸡蛋、鸡蛋、谁拿走了鸡蛋?”“小鸡”有三次机会可以猜拿走了鸡蛋。
游戏开始了,我没有提出所有的幼儿把手放在后面的要求。但上来的“小鸡”还是没有猜出来,请了文文,结果他猜对了,我们问他是怎么猜出来的?他笑着说:“看见哪个小朋友把手藏在后面。”我们恍然大悟。于是,接下来的“小鸡”都变聪明了,也利用这个办法猜出了拿鸡蛋的人。玩了一会儿,“小鸡”又猜不出了。我仔细一看,发现有些孩子也故意把手放在后面来迷惑猜的人,而拿走鸡蛋的小朋友更厉害,把鸡蛋藏在背后,把手放到前面来了。这样一来,难度大大增加,“小鸡”们一一惨败下来,一时间大家都不愿做“小鸡”了。
于是,我自告奋勇当了“鸡妈妈”来猜,第一次猜的时候,我故意猜错了一次。到第二次猜时一次过关,孩子们激动极了,文文、小宇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表扬我真厉害!我“偷偷”地告诉了他们我猜到的小秘密(看小朋友的表情等),鼓励他们再猜。结果,他们果然也很聪明地猜对了,然后我再鼓动他们把秘密再传给小朋友,这样游戏又进入了一个高潮。
在这个案例中,我的收获:
1、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可以用多种方法介入游戏。
在这个案例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有了变通性和灵活性。他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细微。当同伴获得成功后自动增加难度,刺激着同伴,让他们需要进一步动脑筋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时,我紧紧抓住孩子所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建议、欣赏和鼓励;当出现难度后,孩子们觉得难以获得成功时,我又作为孩子们的玩伴参与到游戏中去,让孩子一起为我的成功激动,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游戏的欲望。
2、在游戏前对游戏仔细斟酌是必要的。
本来,在游戏过程中有一个“所有的孩子都把手放在背后“的要求,但是我考虑到对小班孩子来说,也许难度太大了,也许孩子会因为不容易获得成功而放弃。结果证明我的调整是正确的,因为我没有提出这个要求,能猜出的孩子也不多。
案例:有趣的彩泥
第一次材料投放:红色、绿色彩泥,塑料垫板,塑料盘子。
孩子们对新的彩泥的兴趣很浓,张天宇一下就把红色罐里的彩泥和绿色罐里的彩泥揉在一起;嘉晟也把剩下的彩泥丢的桌上、地上到处都是;有的把彩泥直接放在桌上搓,使得桌上一团糟。
我看见这一现象,我说:“彩泥宝宝哭了,我们问问他,为什么哭?”有几个托儿走过去对彩泥说:“彩泥宝宝,你为什么哭?”:“我回不了家了,妈妈在找我?”“桌子宝宝也脏了?”“谁来帮帮我们的忙?”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我们来帮忙。”说捡起地上的彩泥,那么,我们下次玩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不把彩泥宝宝搞在一起;”“不把彩泥宝宝弄到地上;”玩好彩泥宝宝回家……
“那么桌上该怎么弄干净呢?”
“用抹布擦”
“真是好办法,以后在玩以前,先把桌布铺在桌上,象这样(教师示范)然后再玩,也可以把彩泥放在这种垫板上面搓,这样桌子还会变脏吗?”
“不会了。”
“谁愿意来试一试呢?”
分析:
托儿在接触新材料时有一段匆忙、探索的时间,以形成对材料性质的一般认识。他们往往还没有形成牢固的活动常规,对新活动需要遵守的规则也没有很强烈的意识。教师在允许孩子自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和活动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示范给幼儿正确的良好的做法,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提醒和督促,以帮助幼儿巩固好的行为。
案例中我就采用了和幼儿讨论、示范、尝试去做等办法帮助幼儿理解和形成常规。
有趣的彩泥
第二次材料投放:红色、绿色两种彩泥,塑料垫板,塑料盘子,塑料小刀。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孩子们已经能形成在玩之前铺桌布,玩后整理玩具的习惯,我又在原来材料的基础上添加了黄色和塑料小刀。
金宇轩第一个到彩泥角,拿起塑料小刀看看,摸摸。他打开盖子,拿出一小团彩泥,用刀切了下去,切成了许多块,有大有小。然后把它们放到盘子里。之后,开始把切好的小快拿出来搓。他的力气小,搓成地泥团有裂缝,而且不圆,但是他很专注,小小的脸上都是泪珠。
我走过去问他:“你做的是什么?”他说:“是圆子。”;“哇,这么多,了不起。”我说:“你做的圆子给谁吃?”他说:“给宝宝吃,给老师吃,给小兔吃。”我说:“你还会做什么?”他说:“会做油条,大饼。”我抱了他一下,给了他一个亲吻。
评析:
我逐渐增加新的材料和工具(盘子和塑料小刀)保持幼儿对该区角的兴趣,扩展幼儿的活动和思维的空间。
幼儿探索型的区角中,不会拘泥于教师预先设定的活动目标和活动方法,各种开放性的材料、工具为幼儿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提供了条件。但是,我在仔细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形成对自身活动的进一步的认识。案例中的幼儿主动利用了新工具,做了很多重复的活。他可能一对“做圆子”的一系列动作感兴趣,而并未意识到活动过程和结果中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