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户外活动教育随笔:小兔跳圈圈
发布时间:2021-06-01 小班教育笔记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教育笔记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夏季晨间锻炼的时间大致在30分钟左右,随着小朋友陆陆续续的来园,“小兔跳圈圈”游戏开始了!一个个扮成小兔子,兴趣盎然参加游戏,嘟嘟小朋友正在尝试跳圈动作,双腿微屈双手向后摆,用力向前面的圈里跳,这时送她入园未离开的妈妈看见了,就用手指着她说:“嘟嘟,你看明明跳得多好,你怎么还不会跳,快跟他学学!”听了妈妈的话,嘟嘟更显得手忙脚乱。一会儿晨练结束了,他无精打采的收起呼拉圈,整个上午他一直闷闷不乐,户外活动时也没有再练习跳圈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想这一定是早上她妈妈说的话,让嘟嘟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孩子处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怎能学会跳圈呢?想到这儿,我决定找她妈妈谈一谈。傍晚离园时,我对他妈妈说:“早上你对嘟嘟跳圈说过后,他就再没有练过跳圈了。其实嘟嘟学东西很快,练习连续跳圈时特别认真,现在几个分解动作已经练熟了,只差一点儿就能连起来跳了,你那么一说,他就不练了”。嘟嘟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是的,我太心急了,现在怎么办呢?”我建议她:鼓励孩子,加强练习的次数,可用比赛形式与孩子比一比,看谁先学会跳圈,谁跳得多,增强嘟嘟尝试练习的兴趣。妈妈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以后几天中,嘟嘟对我说:“老师,我要赶快练习跳圈,争取超过妈妈。”平时晨间活动中,都可看到他练习跳圈的身影。几天过后,嘟嘟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会连续跳圈了,你看。”边说边轻松地跳了起来。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户外活动《木头人》
大班幼儿学习认识钟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孩子好奇:“那5分钟到底是多长时间呢?”“十分钟呢?”……在游戏活动时,孩子们提议玩《木头人》的游戏,我突然有了主意!于是在“木头人”定格时,我拿出手机说:"孩子们,你们不是想知道5分钟到底有多长时间吗?我来定个5分钟的闹铃,铃声想起表示时间到,在此期间你们要保持木头人的造型,否则视为游戏失败!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有”“好!没问题!”规则就这样全票通过,可是坚持5分钟不动,似乎对于他们来讲没有什么挑战性,于是他们“叫嚣”着说:“要100分钟”!哈哈,如此好的教育契机我岂能错过?!好吧,考验他们耐力的时候到了:“孩子们,考验你们耐力的时候到了,比比谁坚持的时间更长?”他们被我的话激的更兴奋了,7分钟的定格造型依然可以一动不动,8分钟的定格仍然不动,10分钟的定格还是没有人动,天呐,出乎意料啊!在12分钟的时候,终于有人动了!
我感慨颇深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设计符合他们兴趣的游戏,抓住合适的机会就一定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意志品质!况且,今天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幼儿依然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如果改天一次性挑战较长的时间呢?孩子们会是怎样的表现呢?不妨试试!我们拭目以待吧!
教育随笔:有趣有序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
教育随笔:有趣有序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到动作情节、规则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的显性影响,还要注意到活动中物质材料、心理环境、人际关系,还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知识经验,活动能力等对幼儿发展的隐性影响作用。
小班幼儿思维是直觉行动性的,喜欢假扮,喜欢趣味化、游戏化、情节化的活动。因此,我们注重在日常活动中以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激发小班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总目标中,有这样一个目标“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步培养幼儿自觉参与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身体锻炼中,机械的动作练习和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我们把幼儿难以理解的动作和单纯的素质练习变成具体的、有趣的游戏动作,然后编成游戏情节,使其成为小班幼儿模仿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有趣活动。促进小班幼儿特别愿意和喜欢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自然的、轻松的进行身体运动练习。
另外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准备一定要充分,选择适合本班幼儿身体发展水平的活动,看这项活动的器械与场景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儿锻炼是否具有锻炼价值,是否需要改变。还有活动后一定要分析,幼儿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与否,原因是什么,通过这项活动,幼儿能否获得某种积极的情感。
还有在体育活动种,为幼儿创设最大空间,开发器械包括:1.老器械新玩法:如绳可穿绳、钻绳、堑子可叠高叠放,相叠交叉;引导幼儿自己创造玩法。
2.大胆使用新器械,发挥双主体功能,调动幼儿动力系统。
户外活动也同样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两个老师商量好这周玩什么,怎么玩,分几次玩,每次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小班玩球,第一周总目的是让幼儿喜欢玩球,能控制球,第一天让幼儿抱球跑,第二天让幼儿滚球,第三天传球,第四天拍接球……)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他主张给孩子游戏的机会,通过游戏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应努力创设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的户外活动,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育随笔:灵动圈圈
教育随笔:灵动圈圈
又到了户外混合大游戏的时间,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就欢呼雀跃起来,就像放飞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我想玩轮胎、我想骑自行车……”孩子们按着自己的意愿选择了自己想玩的游戏。而我负责的是圈圈,大班的孩子主见性很强,游戏一开始就迅速拿起摆放在地上的圈圈带着小中班的小朋友到自己的领地去玩了。我一般习惯性的先让幼儿自己一人或二三人结伴玩圈圈,然后再组织集体玩。今天孩子们在自主玩的时候我观察到:
情景一:开火车跳圈圈
只见小朋友们把圈圈一个个摆放在我们平时做操的圆上,然后快速在外圈开起小火车来,其中一个大班的小朋友说:“快跳进绿色的圈圈”。结果中大班的小朋友都迅速找到了绿色圈圈,小班的小朋友正小火车开得起劲呢,还没搞清楚啥状况,这时大班的小朋友说:“没找到绿色圈圈的快表演一个节目。”小班的小朋友二和尚摸不着头的唱起了歌来,虽没明白怎么回事,但也笑容满面,很开心啊。
情景二:打地鼠
孩子们玩了一会儿觉得没劲了,都坐在各自的圈圈上休息了,翟康馨说:“还有什么好玩的吗?大家想想办法?”过了一会儿,朱俊泽说:“你们看我蹲在圈圈里,像不像小地鼠。”翟康馨说:“那我们玩打地鼠吧!”大班的一个小朋友马上跳出来说:“那我来打地鼠,你们一个个都是小地鼠。”大家一致赞同,做地鼠的要一会儿一站起来,一会儿蹲下去,一上一下的,可不好打,翟康馨还不断挑衅说:“来呀来呀,你打不到我。”几个回合,大班的小朋友累了,可还是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只见他眼珠一转,做出一副要打另一个小朋友的样子,紧接着向后一个转身打到翟康馨这只“小地鼠了”,大家一阵拍手叫好。
在这次玩圈游戏中,我作为一名观察者,如何在幼儿的游戏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让一个小圈圈能玩出更多的花样来推进游戏,我觉得:
一、给幼儿充分自主游戏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要将游戏的决策权和使用权回归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做主,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对于一样幼儿已经非常熟悉的玩具,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情景中萌生出来的玩法是不相同的。就如圈圈虽然是幼儿从小班就开始游戏的一种玩具,但在不同时期孩子的玩法却是不同的。小班年纪的小朋友也许只会跳跳、转转;中班的小朋友就会想花样了,如:几个圈圈滚出花样来,或者几个人拿着圈圈一起来钻山洞;而大班的小朋友就具有组织能力,带动小中班一起玩,一起探索新花样了。真正的让圈圈灵动起来。此外幼儿对一种玩具的探索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教师要留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支持,耐心等待,不随意打断或介入。
二、及时分享和交流
《指南》指出:“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在幼儿结束玩法后,教师可以请他们把自己创意的玩法介绍给大家,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小班幼儿玩圈圈的经验和了解玩法的规则,又可以在和同龄孩子的思维碰撞中创造新玩法,就像情景一中,结束的时候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下次玩的时候小班的小朋友也会懂得规则怎样玩了,不会在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跟着傻玩。真正的让一种玩具在幼儿手中玩“活”,玩“火”,促使同伴进一步自主尝试的欲望,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与快乐。除了分享玩法之外,教师还可就此游戏场景中存在的问题与孩子讨论。如讨论:“大家游戏时该不该保护自己,注意什么?”提醒他们在游戏中不忘进行自我保护。
从这次游戏中还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自主意识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游戏中大班的孩子带动着小中班的幼儿,大班的孩子会出主意,中班的孩子会和他们探讨、配合,小班的孩子会融入进去一起玩,通过自己想主意,商量出玩圈圈的规则,并互相遵守着。喜欢挑战自我,激发他们一起合作玩圈圈的兴趣,这就是混合大游戏的好处
教育随笔: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孩子天生就是小探索家,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他们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所以磕伤、碰伤是难免的事。另外,在孩子们身边总是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甚至还有一些意外,所以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常规习惯开始。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但他们的身体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影响,若不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
一次在户外玩大型玩具---滑梯,我在一旁看护。眼前的情景真是热闹非凡。孩子们什么玩法都有:头朝下滑的,从下往上蹿的,倒在滑梯上擦的,很多人挤在一起的……看到这些,我极力强调方式,注意安全。但是没几个听的。我只好让他们停止回到了班里。孩子们都不懈地问:“老师,怎么刚玩一会儿就不玩了呀?”我说:“因为你们没有好好的玩。”在班里我结合实例告诉他们怎样玩安全,并让他们讲出了刚才自己不对的地方,孩子们终于懂了,如果不注意安全,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
户外活动的玩攀登架、滑梯、跷跷板等大型玩具很容易出危险,我们应提前教给孩子正确的玩法。此外,平时多带孩子玩一些锻炼协调性的游戏,让他们逐渐学会控制好自己的身体,让每个孩子都安全健康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教育随笔:小班户外器械一物多玩
教育随笔:小班户外器械一物多玩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器械的一物多玩,引导幼儿快乐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
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提供幼儿感兴趣的运动器械,供幼儿自主选择,自主组合。幼儿对各种新奇的、颜色鲜艳、有趣味性的器械特别的感兴趣,而活动的积极性也特别的强。如: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喜欢的是与自己生活经验和需要密切相关的体育器械,对色彩、形状有较高的要求,如:赶小猪、打地鼠、摇摇乐、报纸球等体育器械,但是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且在体力和智力上有较高的要求,选择一些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富有挑战性的体育器械,以培养幼儿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动作发展的协调性。
2.提供探索活动的机会
陈鹤琴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他的真世界”。让幼儿通过探索,尝试以及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不断地寻求的活动方式,为幼儿创设和投入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器械,是为了提供幼儿去挑战困难、解决问题的机会。运动中,在注重幼儿自身经验的习得的同时,还应充分给幼儿探索提供机会,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启发者和引导者。如孩子们在玩飞盘的时候,一开始孩子们一会飞着玩,后来孩子们通过想象,把飞盘想象成汽车的方向盘,做开火车的游戏,后来我把飞盘加入到了晨间活动中,孩子们玩出了更多的花样:如:S弯道、过小河、乌龟运粮等等。孩子们通过亲自体验,不断捕捉、感觉、摸索出更高难度的玩法,注重让幼儿共同分享经验,创造条件让孩子把各自经验给予展现、迁移,获得器械一物多玩的乐趣,身体动作得到进一步锻炼。
中班户外活动随笔:麻雀
近来到了麻雀的繁殖旺季,我们学校的屋檐上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今天我们在户外活动时,看到孩子们在围成一堆讨论着什么,我悄悄地走过去,听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到底这只小鸟在干嘛呢?男孩们就说:‘我们抓住它吧,。珂珂说:它好可怜啊,它找不到妈妈了。不知谁说了句老师来了,孩子们回头看着我,各种期待的眼神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忽然听到树上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一声比一声焦急,抬头一看原来是鸟妈妈。我对孩子们说:“小鸟在学飞呢,你看鸟妈妈在看着我们呢,它怕我们会伤害小鸟”,孩子们一致说;它为什么把小鸟扔在地上不管呢?不是不管小鸟的妈妈要小鸟自己学飞,是我们的到来影响了它,小鸟它会害怕的,我们藏起来看看小鸟怎么学飞好吗?孩子们都同意了。我领着孩子到距离小鸟很远的树林旁边孩子们坐在那一动不动的看着小鸟的动向
,果然不负所望鸟妈妈飞到小鸟的上方唧唧的叫着,好像在说孩子加油加油-----小鸟在一次次跌跌撞撞中飞了起来,当小鸟飞起来时孩子们高兴地大叫起来,小鸟真棒。
通过观看小鸟的学飞过程孩子们懂得了坚持不懈就是胜利,比在课堂中通过老师的解说和PPS懂得的还多,而且更有趣。
教育随笔:户外活动重在灵活多变
教育随笔:户外活动重在灵活多变
《指南》中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体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形式,而是需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时间有效开展。
晨间的户外活动: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来园的孩子们精力充沛,适宜的运动可以为孩子一天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孩子来园时间的不一样,因此自主游戏更符合孩子的需要。踩小车、跳方格、大型玩具、扔沙包、拍皮球、转呼啦圈、跳绳等等都是他们的最爱,老师需要在之前做好器械的准备,方便孩子自主选择,还可以鼓励孩子一物多玩,比如皮球可以转、可以拍、还可以滚;跳绳可以单脚跳、双脚跳、拉力赛等等。在晨间的户外活动中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还可以发展孩子们之间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健康活动:以设计一些好玩的游戏活动为主,如“小拳手”,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来活动自己的腿脚,活动中穿插游戏,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在游戏《嘿嘿拉力赛》中,让幼儿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比赛,最后是班与班的比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户外游戏活动:为孩子创造民间游戏的天地:坐花轿、丢手绢、扎手绢、切西瓜、揪尾巴等等,还有好多好多,说也说不清。孩子们可以边唱歌边做游戏:捕鱼、套圈。有时连我们老师都会忍不住参与进去与他们一起游戏。
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户外活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情绪,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发展幼儿身体,还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器械“活”起来,让我们的户外活动“活”起来。
小班教育随笔:跳房子
小班教育随笔:跳房子
说起“跳房子”的游戏,对于我们老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甚至是老一辈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跳房子也叫跳方阵、跳方格,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其玩法更是多种多样。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种游戏正慢慢的被我们所遗忘。为了让如今的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爸爸妈妈儿时的游戏,因此,在户外活动时,我带着孩子们玩起了“跳房子”游戏。
站在“房子”前,孩子们按照自己的乐趣或是双脚并跳、或是单脚跳,有的小朋友还能一口气连续地单脚、双脚交替把整个房子跳完;“跳房子”游戏的出现不仅仅只获得了女孩子的喜欢,就连班级的男孩子也主动的加入到游戏中来,并且他们完成得还不错呢!游戏中孩子们脸上荡漾的笑容以及发出的阵阵欢笑交织在一起,在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们感受和体会着传统游戏带来的别样乐趣!接着我教孩子们带玩具(就用泡沫积木或幼儿喜欢的玩具等)跳,就是用脚踢着玩具走,这又将是个新的挑战,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们会做到的。刚开始要求幼儿边踢玩具边跳格子,他们觉得难度还是较大,玩着玩着就没有什么兴趣了。要么是玩具踢不到规定的格子,要么是脚踩到了边线,真正能顺利完成游戏的幼儿基本上没有。于是我又降低难度,给幼儿创编出了一个新的跳房子游戏,具体玩法和规则附在后面。降低了要求和难度,大部分幼儿就能顺利完成游戏了,他们对这个游戏也更感兴趣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不断增加跳房子的难度,或者让孩子们自己去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把这一传统民间游戏继续发扬光大,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