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
发布时间:2021-05-31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教育问题我班幼儿乔怡霏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知道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兄弟姐妹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联,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联,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兄弟姐妹,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钟爱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领悟、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wwW.YjS21.com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就应用心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潜质,在任何时候,都不好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愉悦,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坚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乔怡霏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联。”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的问题意思,让孩子多思考问题,多解决问题。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孩子的平等意识
教育随笔:孩子的平等意识
这是发生在一个新来的孩子身上的事情。一天中午,孩子们都躺下睡觉了,我开始吃中午饭,因为彬彬的爸爸要来接彬彬回家,彬彬没有睡觉,坐在我身边,小眼睛很仔细的看着我吃饭,过了一会,彬彬问我:“老师,我喂喂你吧。”当时稍稍一愣,我回答说:“不用了,彬彬都自己吃饭了,不用老师喂了,老师可以自己吃饭了。”彬彬很坚定的点头说:“恩,彬彬长大了,都自己吃饭了。”“恩,老师也长大了,老师也自己吃饭。彬彬可以去帮助小弟弟,他们如果不会吃饭你可以喂喂他们。”彬彬的心理认为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他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伙伴,老师可以喂我吃饭,为什么我不可以喂老师吃饭呢?这个事件发现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希望家长可以平等的对待自己,认为大人做的事情,自己同样可以去做。同样,孩子也很乐于助人,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给孩子提供这种机会,比如说帮忙分餐具,分发食品等等。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已经进去中班的第一个学期我发现谢东烨小朋友上课打不起精神,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回答不上来还经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课,他特别喜欢疯闹。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面对他,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和他谈心,他告诉我他的妈妈在布匹市场做生意每天工作到很晚,总是让他一个人玩也没人管,妈妈忙妈妈的,他和市场里的孩子们一起玩。有一天我尝试了,让他到第一排坐。他还是不学习。第二天,我就让他回答问题,他还是不会回答。第三天,我就特别对他运用了丰富的面部表情,他偷偷笑了,他以为我不知道。我看他有兴趣了,马上让他回答问题。他还真回答对了。于是后来的学习中,我就总是对孩子们时而皱皱眉毛,时而开怀大笑,果然孩子课堂上的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通过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感觉老师离我很近,让孩子能接受我。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愉快的情绪,感受知识的乐趣。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师要用激情去点燃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去表达,用爱去照亮孩子的心灵。让所有孩子快乐才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给所有孩子知识的乐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辛勤培育下快乐、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提高幼儿发问意识小结
针对幼儿的思维特点,探讨了培养和激发幼几儿提问意识的方法,并简要总结了教师应对幼几提问的重要策略。幼儿提问意识教师能力策略
引言由于受智力水平和表达水平的限制,幼儿虽然有很强的欲望或想法,却无法表达出来。作为幼儿教师要设法启发、帮助他们把想法表达出来增强他们的提问意意识,以此来提提高幼几的表达能力。由于幼儿的心理特点与成年人不一样,教师在应对幼儿提问方面,培养幼儿提问意识的意义
1.提问问意识是孩探究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孩子的提问意识,可以增加孩子语言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表达内心的想法,增强幼儿与教师和教学环境的互动,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而这也恰恰是幼几儿探究世界、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重要途径。对于这些提问的正确回答和应对,都会让孩子获得很大的荣誉感,并成为他们下一次提问和探索问题的动力和起点。教师如果能够营造宽松和开放的教学环境,与幼儿形成良好互动的氛围,使幼儿敢于提问教师则要以同伴的眼光和身份介入到他们的世界,和他们建立一种共同探素知识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鼓励孩子及时把心中的想法和问题表达出来,就能够有效地创设、鼓励幼几提问的意识,使孩子们涉及到的内容更加丰富,获得知识的范围就越大。
2.增强提问意识,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最近几年,创新能力和意识越来越受到关注。有人说,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有意争力、是否能在世界之林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因素。而培养孩子们的提问意识和能力,正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为如果头脑中没有问题,一个人就一定不可能有所创造所以,教师应该将提问意识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问题作为孩子们接受知识的纽带,作为现代幼几教育的最佳要求和目标。
幼儿思维特点分析幼儿时期的孩子,在思维上既有直觉行动的特点,又有具体形象性的体现,因为他们经常用直觉上的各种感观来认识和参与周围世界的活动,获得知识和相关的体验。特别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处于这一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对周围环境和各种知识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和不解。同同时,由于孩子们没有很多心机,表达能力也受到限制,所以,对于心中的许多问题不是以成年人的方式提出来,虽然他们随兴所致,提问看似简单而有趣,但是往往是从成年人所想不到的角度表达出来,毫无顾忌,有时会令人相当难堪和无言以对,这正是幼儿的思维和语言的魅力表现。
激发幼几提问意识的方法要想有效激发幼几的提问意识,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路.营造民主化环境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放下教师的权威和僵化的秩序,努力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诸的环境和氛围,用信任和欣赏的态度来鼓励和诱发孩子提出问题,尊重和重视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思维和行为方式,对于幼几提出的同题,一定要给以热情的回应,绝对不能置之不理。教师对幼儿问题的热情评价,不在于问题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兴趣和敏感程度,激发孩子探索新事物时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即使孩子的问题可能是漫无边际,对成人来说甚至可能毫无价值或笑皆非,要知道,在孩子的意识中,这些问题是他们认识和探究新知识的重要窗口。所以,教师一定要以宽松、民主的态度,来接受并鼓励孩子们提出更多的问题。
教育随笔:幼儿提问问题意思教育笔记
现在孩子们也已经步入到了大班的学习生活中,但是最近发现上课的过程中有时孩子们发现了问题可是不会主动提出来。有的时候要老师追问,才会提出来,发现这个问题我反思了以下几点,如何怎样调动孩子上课的积极性:幼儿园里环境是教师提供的,确切地说是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进行创设的。真正有价值的环境,不仅能吸引幼儿的关注,还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不断向前发展。
1.确定幼儿喜欢的学习内容,为其提供可选环境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尽量考虑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或者是其他各种方式,例如手工作品、视频动画展览、卡通形象等等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主题环境创设变得让孩子感兴趣。
2.提供幼儿喜欢的材料,让孩子在自由玩耍中发现问题
在他们玩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抛下问题的种子,引发幼儿意识到并发掘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总之,我们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时,一定要提供给幼儿可以操作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使幼儿能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3.关注需求,提供动力和源泉
首先,孩子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愿望、爱好和接受能力也是各不相同,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一幼儿的发展需求,因人而异地为他们提供相应帮助。
4.有问必有应
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当他们提出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却又得不到教师或者周围人积极的回应,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沉默,会逐渐放弃提问。因为他们会认为提问是徒劳,根本不会得到答案,不如放弃。长此以往,孩子的好奇心也会逐渐泯灭,最终只会接受灌输的知识,而不知道去主动发现问题。有问必有回应,这里的回应是指积极的回应。
5.应答亦有方
应答有很多种方式,并不只是简单的告知答案,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欲望,启发他们进行下一次更有价值的提问。
教育随笔:适当的提问能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保护并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培养幼儿乐于探索的问题意识。这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行为,不仅要善于建立鼓励儿童发问与探索的物质环境,更要注重宽容、平等的心理环境的创设,能够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与教育活动中捕捉到幼儿的问题意识,并鼓励他们提问与寻找答案。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与认知品质的过程,老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的热情,并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我发现孩子会对很多事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规则的要求,有时会对他们的问题加以抑制,久而久之孩子对问题的探索就不是那么积极了。有一次我们班的壮壮问了我一个问题。他问:为什么会有影子呢?
这可是个深奥的问题啊,我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让他先去思考,或者是询问更多的人。后来,还没等我告诉他。他就自己将答案告诉我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货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问题,新的可能性,就要从新的角度去出发,看待旧的问题。当幼儿意识到教师是支持并鼓励自己提问的,那么幼儿所问的问题就会增多,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智力水平也将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孩子的问题意识是通过引导者适当的提问以及孩子自己积极的思考来一起完成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更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教育随笔:从孩子的内心看问题
今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疏杰突然大声说:“老师,钰涵吐了。”我急忙走过去,询问钰涵哪里不舒服。钰涵胆怯的望着我,小声的说:“肚子疼。”当时我以为她是肠胃不舒服,心里想着尽快与她家里联系。我一边找电话,一边寻思着:不对呀,一般肠胃型疾病呕吐脸色是苍白或蜡黄,为什么钰涵现在的脸色是粉红的呢?想想她那胆怯的眼神、微小的声音,让我心中犯疑。
我正思索着,一阵微风吹来,夹杂着萝卜炖鸡的味道。我心中一动,难道是钰涵不喜欢吃萝卜?我又来到钰涵身边,温和的对她说:“钰涵,你是不喜欢吃萝卜还是真肚子疼?”这一次,钰涵爽快的回答:“老师,萝卜的味道太难闻了,我从小就不喜欢吃,但是,在幼儿园里我不敢说,因为你常说不许挑食,样样蔬菜都要吃,所以我吃下去就想吐……”
听着孩子真诚而无奈的话语,看着孩子纯真而委屈得面容,想想自己都不喜欢吃萝卜,我的感受是何等的爱怜和揪心呢?此时我真在为自己在某些教育情景中的霸权和专横行为感到羞愧、自责。尽管许多教育行为是善意的,但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却没有落到实处。
我重新给钰涵盛了一晚饭,看着她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我很满足,这种满足发自心底。让我们都站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看问题,让他们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意识
9点10分到9点13分喝完豆浆,你搬起小椅子来到学习区,放下椅子后,拿出七巧板在椅凳上拼了起来。你不停的翻转着七巧板,嘴里说着:“这个辫子是怎么拼出来的呢?”。你把半圆形的七巧板翻转了一下“哈哈,跳舞的小女孩终于拼好了!”
10点40分到10点45分
今天你是值日生,餐前活动时,你看到阿姨消毒完桌子,你就走向餐桶旁,数了六个盘子,摆到了桌子上,接着你又数了6个碗,每个盘里摆了1个碗,检查了一下后,又去拿了毛巾,把毛巾叠整齐放在了盘子的右边,“好,任务完成!”你笑着会倒了自己的位置上。
14点30分到14点33分
下午的绘画活动要开始了。你从大象建构区抱起桌布往你们的桌子走去。你把桌布竖着放在桌子的一头,然后把桌布往另一头铺了过去。看到中间凸起了,用双手往两边抹平。你又来看看桌布,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我的思考:
LL最近的进步还是比较大的,宝贝是一个爱劳动,好学习的孩子。早点后你能主动地进行七巧板的练习,相信你在七巧板比赛中会有收获的。作为值日生,你的责任感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希望宝贝在其他各方面也能如此!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中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发明千千万,起点只一问”,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将对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师是幼儿发展的领路人,我认为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领路人才能培养出敢问、擅问、会问的幼儿。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
一次区域活动中,在户外的戏水池中的塑料玩具和海洋球竟然漂着,我就装作不知道的说:“快来看,宝贝们,水池里这么多东西,怎么漂着?”小朋友们都好奇的过来看,并用他们稚嫩的想法解说,“他们有奥特曼的功力”“他们会魔法”“怕淹死”“它有翅膀”等等,随之我引导孩子们在水池中开始了实验,找来了很多材料,孩子们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感悟,一次次获得成功的快乐,回到活动室后,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一本正经的拿了本说:“告诉大家海洋球和塑料玩具真正漂浮的原因吧……”
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常常发现问题,并向幼儿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告诉幼儿正确的答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慢慢的,你的幼儿也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老师们也应该积极的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