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科学活动我身上的1和2

发布时间:2021-05-18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和说课稿 狼和鹿的故事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我身上的1和2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知1和2的数量,体验以自己为数量探索对象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我身上的1和2教案吧。活动目标:

1.感知1和2的数量。

2.体验以自己为数量探索对象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提供幼儿添画1和2的东西。

2.数量为1和2的点子卡。

活动过程:

1.带着1和2上幼儿园

(1)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的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有的能看见你们的笑脸,有的能听见你们的声音,还有的能紧紧拥抱你们。这些东西就在我身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教师边说边指向自己的这些身体部位,然后把它们画在黑板上)

(2)小朋友也带着1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们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1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3)小朋友带着2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2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4)仔细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1和2个的。(如一根小辫子、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朵胸花、两个发夹、两只口袋、两只袖子、两根辫子,如果幼儿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1和2,可以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互相寻找)

2.画出我的1和2

(1)翻到幼儿材料《数学》第二页,告诉幼儿:两个小朋友中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的朋友。请幼儿在身体轮廓图上画出自己和朋友身上的1 和2。

(2)鼓励幼儿在轮廓图上添画其他是1和2的东西。如果看到幼儿画了超过数量2的东西,不要生硬加以否定。

(3)和幼儿一起数身体器官,告诉幼儿:人的鼻子和嘴巴只有一个,眼睛、耳朵、手和脚都是两个。

活动反思:

在简单的数字1和2这个活动中,幼儿都已经认识数字,当看到教师准备的数字宝宝点数宝宝时,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来我也一一加以解释,很多幼儿还是似懂非懂,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有些小朋友马上转移了注意力去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去了。这点就要老师出新的事物来吸引孩子的眼球了。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科学活动会动的身体


小班科学活动会动的身体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会动的身体教案吧。活动目标:

1、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一盘磁带(迪斯科音乐)

2、各种玩具:皮球、鸡毛、气球、圈各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具,初步感受身体会动。

1、师:今天,顾老师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好,每个小朋友选一样你喜欢的玩具去玩吧!(幼儿玩,师鼓励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创造“一物多玩”)

3、提问:谁来说说,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幼儿示范、说,师引出如手动起来了等)

二、探索身体更多会动的部位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现手、脚、嘴巴会动起来,那想想,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呢?(幼儿想一下)

2、好,听着音乐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放音乐,幼儿动起来)

3、提问:开心吗?那谁来说说看,你身体的哪些部位也动起来了?(幼儿说,大家一起跟着做)

三、游戏:动起来。感受身体动了的快乐

1、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位都能够动起来的。

2、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吧!(师带幼儿一起做)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师,让她们的身体也动起来吧!(高潮,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课前可以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探索身上会动的部位在幼儿与家长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出问题,在其他方面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还比较积极,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探索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我们身上的123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2、手指游戏: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二、找找1231.教师: 1、2、3,这些数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2.幼儿数数,教师出示卡片(1)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2)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3)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5、趣味练习 找找图画里的1 2 3三、活动结束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2、小朋友回家以后数数你家里有哪些东西有1个,哪些东西有2个,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好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我身上的数字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数数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2、激发对自我的认同及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记录卡活动重难点: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意图:点五官游戏,了解自己的身体。

1、点五官游戏"眼睛眼睛在哪里?""眼睛眼睛在这里。"(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2、你最喜欢你五官的里的哪一个,为什么?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每个人的五官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眼睛大,有的眼睛小,有是招风耳,有的是小鼻子……我们都要喜欢自己的身体。

意图:寻找自己和周围人身上的数字,通过操作巩固6以内的数数。

1、寻找身上的数字关键提问:

(1)我们身上的五官分别有几个(二只眼睛,一张嘴巴,一只鼻子,两个耳朵,两条眉毛)(2)除了五官,身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表示?

(有5只手指,头上有3个发夹,裤子上有2个口袋,衣服上有3颗纽扣……)(3)找找同伴和老师身上的物品用数字表示。

小结: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充满了数字,数数的时候可以从左往右数,也可以从右往左数,还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数数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数,这样就不会数错啦。

2、每人一张记录卡,记录图片中的数字,可以用点来表示。

"这是刚进幼儿园的一位小妹妹,请哥哥姐姐们帮她数数身上的东西,并用点填写在表格里"3、作品展示,共同验证。

意图:通过数字对应游戏,感受数字游戏的快乐游戏规则:每个人身上都贴有一个6以内的数字,当ppt中展示出来的是3个橘子,那么贴有数字3的小朋友马上站到最前面,成功的可以获得一颗五角星。

结束语:我们把这个游戏一会儿交给班级里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和春天1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和春天1

一、 综合分析

(一) 主题的预知分析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可以说设定“我和春天”这一主题紧密结合了《规程》中“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观作用”的组织要求,并为我们有效的实现这一预定课程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对于给定的主题“我和春天”,我觉得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而我对该主题可能指向的内容进行粗略的分割(如图),并从中提取预期的幼儿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安排,但同时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为渗透,融会贯通。因为只有这样该主题才能有机地整合,并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充分地交互作用中获得自主地发展。

动物(如:蝌蚪、春蚕等) 春天 植物(如:桃树、马兰头、白玉兰等)

饲养 我(人) 种植、照料

(二) 班级的情况分析(中班年龄段)

通过对本班幼儿观察与交谈,发现他们对四季有基本的认知经验,成人提示下能说出明显季节特征,并对季节变化感兴趣。且在日常活动中已渗透了一些有关春季的知识(如:日常夜短的变化,认识桃树,马兰头等)。班级大多数幼儿表现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也发现部分幼儿缺乏专注力和耐心,注意力易转移;还有部分幼儿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活动中或不敢将自己的发现进行表述等等,因而立足该主题,我们将从幼儿实际出发,把握幼儿发展层次的差异,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交互作用,以达到幼儿自主参与,自发生成,在其自身认知结构基础上向更高一阶段发展。

(三)前期的调查分析

为更深入了解“我和春天”这一主题活动内容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中所存在的层面,我们除对幼儿在园时进行观察外,还通过与家长访谈及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全方位地把握幼儿的发展情况。调查表明:家长在假日都会有意识地带幼儿到户外踏青,并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感受春天,并且通过家长反映幼儿所关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树等),春天的动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们的活动(如:郊游、放风筝等)。我们立足从幼儿兴趣出发,从中提取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促使“我和春天”主题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 “我和春天”主题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活动,对春天植物、动物的生长有兴趣;在老师引导下,观察、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并愿意表述。 进一步观察发现春天的特征,认识春天生长的植物、动物;观察并学习简单记录它们的变化。

2 会用多种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动、植物的认识和情感;学习照料春天的植物(如:向日葵等)、饲养春天的小动物(如:春蚕等)

3 在成人引导下,参与班级里春天的环境布置. 能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参与班级春季环境的创设。

4 有观察的兴趣,感受春天的变化、喜爱春天。 愿意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体验季节变化的乐趣。

说明:

1、 由于班级幼儿存在发展层次的差异,因而在制订目标时对有些项目进行了层次 划分,以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参与该主题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

2、 由于是预定的计划,因而对于目标以及活动设计有可能会在今后实践中根据幼儿发展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三、“我和春天”主题活动教育计划及效果分析

(一)“我和春天”主题活动——前期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效果分析生成内容

认识马兰头

1.了解马兰头的外形特征,知道它是一种野菜,有营养。

2.学习按根—茎—叶的顺序观察马兰头。

3.喜爱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野菜。

对于野菜,成人都常区分不了,而它是春天里一种较为典型的生物,所以我们抓住了这一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活动,除了对具体的马兰头进行了认识,还开展了一次“野菜自助餐”品尝活动。在品尝的过程中,让幼儿对其它的春天的野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认识桃树

1.初步了解桃树的外形和用途,并能用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

2.学习有序地观察方法。

3.欣赏桃树,体验人与植物的和谐情感。

由于春天的植物变化很明显,因而教师必须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学习连续观察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时间让幼儿连续进行比较观察,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细致的品质,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关心植物生长的情感。

[NextPage]

认识小蝌蚪和它的妈妈

1.初步了解小蝌蚪、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用比较的方法发现蝌蚪在外形上的不同。

3.知道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要爱护青蛙。

活动室中已出现春天有代表性的动物——蝌蚪,孩子们在自然角里喜欢谈论有关蝌蚪的话题。这样,我们灵话地设计了“小蝌蚪和它的妈妈”的活动,并主要以观察、讨论为主要方法,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还把了解的知识用美工活动的形式表现在墙饰上,春天的观察本上,并制作小图书等,同时提供有关青蛙的图书,引导幼儿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学习。

表二:

集体活动内容 活 动 目 标 效 果 分 析 及 生 成 内 容

故事:小花籽找快乐

1.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了解故事中小花籽找“快乐”的过程,感知“想寻找—寻找—找到”的结构;学习句式:快乐、快乐、我给大家……大家喜欢我。

2.运用设问、欣赏表演等方法,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3.知道为别人做好事,让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该活动是以语言活动为切入口,从中又有机渗透了科学的内涵,让幼儿在理解作品的同时了解花籽的传情方式,生动而又形象。教师将幼儿对小花籽喜爱的情感与种植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家中、幼儿园中让幼儿亲自种上小花籽,并在今后的观察活动中,丰富对春天更进一步感性经验。

诗歌:

小雨点

1.学习诗歌,在音乐的衬托中,理解其快乐的情绪特征。

2.运用动作等非语言化行为,表现音乐欢快的情绪,同时通过相同的动作,感知相同的语言。

3.体验春天在悄悄的来临。

立春已过,天气还较冷,自然界中植物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可以把这个活动作为春天主题的切入口,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春天点滴的变化,仔细体验春天在悄悄的来临。

童话:

三只蝴蝶

1.感知童话故事,理解并复述出童话中花与蝴蝶的对话,丰富相应的词汇。

2.通过积累迁移形象,动作和多次重复暗示的语言进行故事的学习活动。

3.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

这个故事,虽然小朋友都耳熟能详,但在活动中仍能较专注的学习并讲述,特别是在表演部分,幼儿心里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为了满足每位幼儿的需要,教师将道具、头饰等投放至表演区,在提供给每位幼儿参与的同时,促使幼儿更加关注春天的事物。

诗歌:

春天的朋友

1.学习诗歌、理解蝴蝶,小草小花和春天的关系。

2.在游戏中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3.有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这首诗歌是自由体式的诗歌,语言生动,动作性比较强,适合作为表演活动的内容。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可以把自己对春天的认识迁移到诗歌中,再加上自已的表演,创造出新的表演内容。

集体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效果分析及生成内容

浮雕:

春天

1.用压、搓、捏等方法,表现出春天的树、草、花等。

2.通过观察图片、录像,感受春天的动、植物及人物活动等。

3.萌发对春天美好的情感。

幼儿对用油泥表现春天较有兴趣,表现的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地体现美。这样,我们向幼儿提供了玻璃瓶、彩瓶、酒瓶等,让幼儿在操作时感受不同的效果。适合本班幼儿求新鲜、多变的心理。

折纸:

青蛙

1.初步学习看图折纸青蛙。

2.通过比较观察,能辨别并折出青蛙的外形。

3.每折一步,用手把折痕抹平。

随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孩子们把小蝌蚪带到了幼儿园,并在观察蝌蚪的同时,开始谈论蝌蚪的妈妈。为此,我们在墙饰一角准备了一个小池塘,将孩子的青蛙折纸贴于墙上,既强化了孩子对春天动物的认识,又增强了孩子的成就感。

[NextPage]

韵律活动:

母鸭带小鸭

1.学习踵步走,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动作。

2.根据乐句为歌曲前两句创编相应的手脚动作,并用表情或动作表现出小鸭的快乐心情。

3.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律动的快乐。 在韵律活动中提及了小鸭子的一些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为以后饲养小鸭子提供知识的铺垫。

歌曲:

我是一只小青蛙

1.学习歌曲,掌握XX|XX X|的节奏。

2.根据青蛙的生活习惯和外形特征,记忆歌词。

3.能和同伴愉快的歌唱。

这个活动采用形象夸张的青蛙教具和具体形象的节奏图谱,幼儿较快熟悉歌词,很快地把握了节奏,其中还运用已经了解知识,并根据图谱的变化,迁移和改变唱歌的方式。这首歌在表演游戏《小蝌蚪找妈妈》中,丰富青蛙的表演内容。

(二)与主题相关的活动设计及分析(案例)

活动内容:童话“春天的电话”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清楚小动物之间打电话的顺序,并初步掌握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了解小动物的活动,理解各种动物与春天的联系。

3、体验春天的到来给大家带来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运用图片,了解春天里的小动物的活动

提问:春天到了,小黑熊(小松鼠、小白兔、小花蛇、小狐狸)喜欢做些什么?

(二)学习理解童话“春天的故事”

1. 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小动物打电话的顺序。

2. 教师摆放放图片,幼儿再次听故事磁带,了解小动物的对话。

3. 师生共同讲述童话故事

(一) 讨论活动:春天,其它动物可以做些什么?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

效果分析及生成内容:

该故事所包含的认知点较多:一、是春天动物的活动;二是与同伴间相互关心的情感,三是数字的排列与变化。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把握递增的“序”,从而在引入活动目标的同时,挖掘幼儿的兴趣点。通过观察,大多数幼儿的关注点在拨号打电话,及与同伴的对话等,产生了一定的表演愿望,所以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表演游戏又可增添新的内容。

活动内容:创造性韵律活动“春雨和小花”

活动目标:

1、丰富有关春天的乐曲,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用下雨和小花喝水并成长的动作分辨A、B两段的结构。

2、通过回忆日常对春雨、小花成长的观察,创编不同的春雨落下和小花喝水、成长的动作。

3、乐意以身体动作表现春天的雨和花。

活动准备:有关身体动作表现春天的雨和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春天的歌

指导语:你们会唱哪些有关春天的歌?

(二)学习韵律活动“春雨和小花”

1.欣赏乐曲,感知旋律、结构

2.通过图片提示,了解除乐曲旋律和结构

3.创编A段、B段动作

(三)进行韵律活动“春雨和小花”

效果分析及生成内容:

幼儿通过师生互动性的活动,能愉快地参与活动,大胆地创编动作,在活动中有一位幼儿提出:小花要喝水,蚕宝宝要吃桑叶,教师根据幼儿喂养蚕的已有经验进行了灵活的调整,运用原有音乐,充分让幼儿尝试仿编“蚕吃桑叶”的情境。

活动内容:春游“我眼中的春天”

活动目标:

1. 感受春天的温暖气候,进一步观察、了解在春天里,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2. 通过郊游、放风筝,为植物浇水等活动,了解春天“我”和人们的活动。

3. 喜爱春天,乐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

[NextPage]

活动准备:

1、春游必备物品。

2、每位幼儿带二张报纸,一只小塑料袋,穿着适量衣服,合脚的鞋子。

3、晕车幼儿上车前半小时,给晕车药

4、联系参加春游的家长志愿者人选,让家长明确春游的任务和要求。

活动过程:

1.谈话

(1)提出春游观察的要求

(2)讨论春游中的规则和自我保护方法。

2.前往中山植物园

(1)参观欧洲花卉展

(2)参观温室花卉

(3)师生共同野外进餐。

(4)餐后散步参观蔷薇园。

(5)亲子、师生分组游戏活动——放风筝;为小花、小草浇水。

3.返园休息整理

效果分析及生成内容:

外出的活动总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在兴趣热情、好奇中,孩子们走进了中山植物园。游玩时孩子对成片的郁金香发出欢呼声,这与孩子周围的环境中较少见到这样的景象有关,孩子对着成片郁金香花,说出赞美的话,孩子对美的环境有一定的感悟。参观“温室花卉”时,孩子的问题提得很多,“这是什么”,“为什么长刺”“和我们幼儿园的有点像”……,孩子们提问兴趣高,思维比较活跃。

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班级的环境创设,设计一些能反应春游见闻的活动,以多种形式来反应,孩子在春游中最喜欢是什么,最关心是什么,最有兴趣是什么?并从家长的反馈中获得必要的信息。

活动内容:我看春天的蚕宝宝

活动目标:1、观察蚕的外形特征,并愿意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2、初步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3、进一步萌发喜爱、关心蚕宝宝的情感。

活动准备:有关蚕的实物、图书、标本、光盘;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蚕的实物,谈话导入活动

指导语:1、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2、你是怎样喂养蚕宝宝的?

(二)观察蚕的外形,并学习使用放大镜

指导语:仔细看,蚕宝宝是什么样子?还有什么新发现?

(三)进行讨论,丰富有关蚕的知识

指导语:1、你知道哪些关于蚕的知识?

2、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提出问题,尝试多种学习方法

1.教师引发问题,幼儿讨论并产生研究兴趣。

指导语:1)你还有哪些不知道的?

2)谁能回答?他们说得对不对?

2.教师提供材料(实物、图书、标本、图片等),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有关蚕的图书,引导幼儿进行喂蚕宝宝的比较性实验。

3.小结几种学习方法

(五)分散活动

1. 装扮蚕宝宝的家:运用多种方式装饰盒子,激发关心蚕宝宝的情感。

2. 给蚕宝宝喂桑叶:知道蚕宝宝爱吃桑叶,愿意照料他们。

3. 观看光盘,丰富有关蚕的知识

活动设计思考:

1、活动目标的制定,我们不仅仅局限为有关蚕的认知点,还将引导幼儿尝试多种

学习方法,敢于置疑作为重点内容,以让幼儿学会学习为出发点,通过亲身参

与,进行研究性学习。

2、在活动的组织上,我们以分组形式开展活动,目的是为了保证师生互动频率和个别指导的质量,使幼儿有充分地探索、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活动内容:谈话:春天里人们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实践、练习、学习轮流说的方法;

3、养成倾听同伴讲话的习惯。

活动准备:春天里人们的活动调查表

活动过程:

1创设环境,引出谈话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2(1)冬天和春天比一比,春天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春天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做什么?

(2)幼儿两两结伴讨论。

(3)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引出轮流进述的方法。

(4)用轮流讲述的方法两两结伴再次讲述。

3、延伸讲述

春天里大人们又做一些什么?

4、小结

讲解表格的使用方法

延伸活动:

家长、幼儿共同填写《春天里人们的活动》调查表

效果分析及生成内容:

(1)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每个孩子都有充分的发言机会,发言次数最少的幼儿也发言二次,发言最多的高达五六次,特别平时几乎不发言的姜欣悦在这次活动中也发言了五次。从发言的频率和发言的自主、充分程度上,以分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优于不分组的形式。

(2)谈话的内容多数集中有我们进行过的活动,如动物的饲养、春游、衣着、水果方面。李再膺小朋友提到春天明显的变化是冬眠的小动物苏醒了,把理性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

四、“我看春天的蚕宝宝”系列活动(二级主题)

设计意图:

在开展“我和春天”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将具有春天代表性的动物蚕进行活动。在实物投影的前期,幼儿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更验证和确定了它的教育价值,因而我们从预定的内容出发,尝试开展生成性活动,即“我看春天的蚕宝宝”系列活动。

时段 活动内容 方 式 幼儿行为分析及生成内容

前期 我的春天朋友 调查表(另附调查表“我的春天朋友”) 幼儿关注于春天的动物及植物,从而确定了我们预定计划的教育价值,教师在自然角提供蝌蚪的基础上,有目的下放春天的“蚕”,从而观察幼儿的行为及反映。

[NextPage]

喂养蚕宝宝 亲子活动 每位幼儿将老师提供的两条蚕宝宝带回家,很细心地进行喂养,并且常常到幼儿园来和老师、同伴交流,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因而我们产生了一棵有关蚕的 “聪明树”。

聪明树(关于蚕的问题) 版面 “聪明树”本身名字的产生就来源于幼儿,当老师提出“让我们给大树起个名吧!”李再鹰说:“爱提问的小朋友都很聪明,我们叫它聪明树”,于是教师将幼儿有关蚕的问题以树叶的形式展示于版面上,并进行了相应的整理,找出幼儿关心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并进行归类(另附统计表)

中期 观察蚕 亲子活动(另附问卷“我家的蚕宝宝”) 在家庭喂养蚕的过程中,我们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家长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激发幼儿学会有序观察蚕的外形,从而解决他们所关心的有关蚕的外形结构的问题

测量蚕宝宝 谈话及连续性记录(另附记录表“我的蚕宝宝在长大”) 日常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和老师说:“老师,我把蚕宝宝照料得好,它都长那么大啦!”教师发现幼儿对于蚕的生长变化有一定的兴趣,于是组织了引导性的谈话活动,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蚕宝宝在长大?并引发幼儿在家中进行连续性观察

我看春天的蚕宝宝 分组教育活动

我的问题(关于春天的蚕)

1、关于蚕的生长变化

陈子锟:(问)蚕宝宝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呀?

钟天睿:(问)为什么蚕会蜕皮?

徐文轩:(问)蚕是怎样长大的?

K K: (问)蚕是怎样长大的?

秦鉴然:(问)蚕宝宝是怎样长大的?蚕宝宝是怎样生活的?

姜安多:(问)蚕宝宝怎么变成蛾子?

展 晨:(问)小蚕为什么要脱皮才能长大?

高承思:(问)蚕宝宝是如何变成蛾子的?

李再膺:(问)蚕变成蛾子是不是很可怕?

沈 杨:(问)蚕是怎样长大的?蚕最后变成了什么?

朱冠秀:(问)蚕宝宝为什么会结成茧?

蚕宝宝为什么不动?

2、关于蚕的生活习性

李兆坤:(问)我想知道蚕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大 龙:(问)蚕宝宝有没有眼睛?

3关于蚕的喂养

姜欣悦:(问)桑叶这么大,为什么小蚕能吃这么多呢?

张榕榕:(问)杯子里蚕和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李兆坤:(问)蚕宝宝每天吃多少桑叶?

罗嘉慧:(问)为什么蚕宝宝喜欢吃桑叶?

展 晨:(问)小蚕为什么只吃桑叶不吃蔬菜?

小 龙:(问)蚕宝宝除了吃桑叶,还吃不吃其它的树叶?

唐天辰:(问)蚕为什么不吃干的桑叶?

甘 地:(问)蚕为什么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东西呢?

乔凌婕:(问)蚕为什么喜欢吃桑叶?

郭启嘉看见细小的蚕附在桑叶的边缘吃着桑叶:(问)为什么蚕不能喝奶?

4关于蚕的其它

李再膺:(问)蚕吐的丝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蜘蛛网一样的?

罗嘉慧:(问)为什么蚕宝宝会吐丝?

邹舒婕:(问)蚕宝宝为什么会吐丝?

周丽凡:(问)蚕宝宝为什么吐丝结茧?

李 朗:(问)蚕宝宝长大为什么会做丝茧?

吴 杰:(问)蚕是怎样吐丝的?

五、“我和春天”主题活动——渗透性日常活动

内 容 层次 目 标 及 指 导 材料及准备

环境创设 层次一 在老师帮助下,愿意共同布置班级的环境,体验运用自己的作品装扮班级的乐趣。在老师引导下,能认识班级自然角,并关心它们的变化。 各种班级环境创设的制作才料。自然角(植物、动物)

层次二 迁移已有经验,较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创设班级春天的环境。愿意丰富班级的自然角,并能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区角活动 美工区 层次一 愿意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美工活动。(如:制作糖纸花、折纸“青蛙”等)。 笔、颜料、彩纸、油泥。糖纸、瓶、餐盘、果冻盒等。剪刀、浆糊。

层次二 尝试选用多种材料表现春天的事物,装扮班级环境。

阅读区 层次一 在老师引导下,愿意阅读有关春天的图书。 提供有关春天的图书

层次二 结合自身感受春天的经验理解有关春天图书的内容。

游戏活动 表演游戏 层次一 理解一些与春天有关的文学作品,并愿意表演。 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

层次二 积极参与表演游戏,并乐意以动作和语言表现文学作品的角色。

角色游戏 为娃娃家的“娃娃”更换春天的服装。知道春天要预防传染病,并在医院的角色游戏中丰富相应的情节。

生活活动 层次一 在值日生工作及散步活动中,通过老师引导,观察自然角,并愿意表述。 自然角及幼儿园环境

层次二 关心班级、幼儿园春天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愿意照料它们。

社区活动 到社区附近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了解春天人们的活动(郊游,放风筝等) 与附近公园联系。

相关推荐

  • 幼儿园科学活动会动的身体 小班科学活动会动的身体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适合幼...
    2021-05-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我们身上的123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2、手指游...
    2019-12-2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我身上的数字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数数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2、激发对自我的认同及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记录卡活动重难点: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意图:点五官游戏,了解自己的身体。 1、点五官游...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和春天1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和春天1 一、综合分析 (一)主题的预知分析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可以说设定“我和春天”这一主题紧...
    2020-08-1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隐身水果 小班科学活动隐身水果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不同果味的饮料,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料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
    2021-05-18 阅读全文

小班科学活动会动的身体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适合幼...

2021-05-1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2、手指游...

2019-12-2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数数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2、激发对自我的认同及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记录卡活动重难点: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意图:点五官游戏,了解自己的身体。 1、点五官游...

2019-12-12 阅读全文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和春天1 一、综合分析 (一)主题的预知分析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可以说设定“我和春天”这一主题紧...

2020-08-14 阅读全文

小班科学活动隐身水果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不同果味的饮料,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料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

2021-05-1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