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随笔:让生命淋淋雨
发布时间:2021-05-17 幼儿教师随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教师随笔“我、强强、平平同住在一个苗圃里,我又矮又瘦,歪着脖子,强强枝大叶茂,英俊挺拔,平平如其名,比我强点,但也平平常常。有一天,强强被一有钱人请到院子里,吃喝不愁,逍遥自在。平平被请去公路旁,天天风吹日晒,但他有同伴们的鼓励,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顶着灰尘越长越结实,越长越高大。我随便被人插在小山上,没人搭理。吃不好,睡不好,炎炎烈日,咆哮的风雨,狰狞的雷电。但每天早上,我能真切的感受到朝阳的活力与热情。它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希望。于是我变得坚强起来了,学会了在风中微笑,与风雨斗争也充满了乐趣。多年过去,强强的主人败落,无心管他,养尊处优的他失去了呵护,不久枯枝败叶,根死干休。平平长得笔直结实了,被人安放到屋中央做了栋梁,一位艺术家发现了我,赞不绝口把我移去坐了盆景…..”
这是晚上阅读到的一篇文章《让生命淋淋雨》,感慨颇多,想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三棵树不同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们多数像文章中的强强一样,在家人百般的呵护下,养尊处优,不仅吃喝不愁,个别还骄横任性,成了蛮不讲理,惹是生非的熊孩子。而熊孩子一旦离开了大人的呵护,便和强强一样很难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还记得曾读过的另一篇文章《教师的“责任心”,请适度》说的是孩子们在家里和幼儿园期间,有家长和老师悉心照顾,事事提醒,而去了小学之后没有了提醒,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灌满水的水壶依然滴水未减,衣服丢三落四,而孩子们的回答是“我不渴”“我不会开水壶盖”“我忘记穿外套了”,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瞬间崩溃。这些都说明我们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在照顾孩子时把握好尺度,要责任有度。而文中的平平和我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在与风雨日晒的斗争中不断成长,磨练了意志,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与昂扬斗志,磨难让它们的生命变得更强大。其实我们孩子们的成长何尝不需要逆境和挫折,适时地挫折能够更锻炼孩子。只有经历过逆境和挫折磨练的孩子将来才会有更强的适应社会不同环境的能力,才会更强大。YjS21.coM
生活的磨难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也是一种财富,它能使孩子更坚强,使孩子将来的人生更精彩。亲爱的老师和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别忘记,让生命淋淋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2020教育随笔:请给我一个冰激淋
请给我一个冰激淋
○
在户外游戏时,孩子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小车,在院子里骑过来,骑过去,这个时候,可可突然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请给我一个冰激凌!”当时,我一愣,“什么冰激凌?”我心里这样想,可是,一下子我就反应过来了,但是,当时我并没有在意,随口问了一句:“你要什么味道的?”
“我要草莓味的!”
听到她这样说,我就假装打了一个草莓味的冰激凌递给了她,“给你,可可!”
可可拿过冰激凌,高兴地开着小车离开了,可就是她的这一举动,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力,孩子们一窝蜂的开着小车,冲我狂奔过来,“我要一个冰激凌!”“我要两个!”
“好的好的,别着急,请你们一个一个来!你要什么味道的?”我问甜甜。
“我要草莓味的!一个!”
“好的!请你等一等!”说着我便假装从身后的箱子里拿出了一个蛋卷,然后又举向旁边,假装打冰激凌,“给你!下一个!”给完甜甜之后,她也高高兴兴的走了,我向后望去,孩子们的车有横着的,有竖着的,乱糟糟的一大片,我有点不开心的说道:“你们的车停的太乱了!把我的冰激凌店前面的路都挡住了!别人怎么过去啊!我的冰激凌店要关门了!”
孩子们一听说要关门,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接着,有的骑着小车往后排队,有的索性拖着车往后跑,都生怕来晚了,不排队,我的冰激凌店会关门似的,不一会孩子们就排好了队,整整齐齐,连我自己都有点惊呆了,“好吧,我的冰激凌店这下可以开张了!”
“我要巧克力味和草莓味的!”帅帅骑到我面前对我说。
“好的,你要几个呢?”
“我要两个!我要给馨怡一个!”他高兴地说。
“好的!请稍等!”我好像是一下子变成了真正的冰激凌店老板一样,草莓的机器靠下面一点,巧克力的机器靠上一点,分别打了一个递给了帅帅,“请给钱!”
帅帅嘿嘿一笑,假装拿起了钱放到了我的手上,高兴地离开了,接下来,我的冰激凌店的生意可是相当好,一直爆满,味道也从草莓味、巧克力味等等几个常见的味道,演变出了榴莲味、火龙果味、山竹味等等,孩子们也从“不给钱”改为了主动给我“钱”。
“今天冰激凌特价!一元一个!一元一个!喜欢冰激凌的小朋友,不要错过!”我对着孩子们喊道。
“我要一个哈密瓜的!”海洋对我说。
“好的!请稍等!”我转身“打了”一个冰激凌递给了他。
“给你钱,老师。”
“恩...你要给我几块钱呢?”我问道。
“一块钱,是吗?”他一边说一边假装递钱给我。
“是的!谢谢光临!”我笑着说。
后面的孩子来买冰激凌的时候,我也都问了他们同样的问题:“你要给我几块钱呢?”很多孩子都帮我算出了价钱,几个不知道的孩子,也在小伙伴的帮助下,顺利的帮我算出了价钱。
“今天时间太晚了,冰激凌店要关门了!明天再开张!”说完,我便做出了关窗户的动作,“那我们明天再来吧!”好几个小朋友恋恋不舍的说。
第二天户外游戏时,我刚站到门口的台阶上,阿呜就来到我面前问我:“李老师,冰激凌店开张了吗?”
“开张了!冰激凌店,开,张,了!”我大声的说。
听到这个,孩子们一窝蜂的冲了过来,我叹了一口气说:“算了,我还是关上我的大门吧,外面的马路上太乱了!”
“别关别关!我们知道,我们知道!”阿呜赶忙说道,很快的,孩子们就排好了一队,我的冰激凌店,终于又开张了。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自发的这种游戏是最有教育价值的,可是这更加需要的就是老师的细心观察,与正确的引导的方式,在游戏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卖冰激凌的举动,能有如此多的教育价值,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没有规则,到后来主动排队买冰激凌,从起初的几种常见口味,到后来十几种口味,从不主动给钱,到后来能够自己算出价钱,这么多的进步,其实都源于可可最开始的一句,老师请给我一个冰激凌,所以,尊重孩子们的自发游戏吧,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给他们一些空间,学着去迎合他们的想法,这样所收获到的结果,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
幼儿教师随笔:美术让生活更精彩
这段时间,我听了很多不同老师执教的美术课并且自己也执教了一堂美术课,使我对美术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一堂好的美术课,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的绘画灵感,使幼儿创造出一幅幅富有想象与童真的美术作品。
本月,自己执教了一堂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盘》,青花瓷盘是最富有古代中国浓郁气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调为蓝色和白色,图案有山水,鸟兽,人物等,栩栩如生。青花瓷来源于生活,现如今也还能在很多地方看到青花瓷的身影,而且盘子也是幼儿经常能见到,用到的东西。通过这次活动,要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青花瓷,并且大胆的设计青花瓷花纹,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从前期的收集资料,精心准备教案再到试教,再从试教中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所在,知道了美术课教师的引导讲解部分要做到言简精练,并且要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幼儿自己创作。通过欣赏青花瓷盘,了解青花瓷盘的花纹特点,幼儿也创造出了一个个漂亮的青花瓷盘,把它们收集在一起在教室的一角进行展示,感觉我们的教室也变得特别美了。
青花瓷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本月我还听了其他三位老师的美术课《青花瓷》,她们分别引导幼儿将青花画在白纸上,再通过折,剪,黏的方式制成青花花灯,一个个青花花灯整齐的放在桌子上,特别的立体,非常好看。还有的画在镂空的蛋糕纸上,蛋糕纸上的镂空花纹与幼儿画的青花花纹相呼应,显得特别的美丽。还有老师引导幼儿将青花花纹画在瓶子上,但这个瓶子不是普通的玻璃瓶,而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塑造的纸泥,这又是一个富有创意的表现手法,课前教师就与幼儿用纸泥共同塑造了各式各样的瓶子,课上幼儿将青花花纹画在自己塑造的纸泥瓶上,创造出了许多独具一格的青花瓷瓶,在自己的青花瓶上插一朵之花,整齐的放在教师的窗台上,给我们的教室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本月,我还在新多艺术幼儿园倾听了一堂大班的美术活动《我的环保袋》,环保袋又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教师选择在环保袋上作画,又给美术活动增添了少的乐趣。记得教师是让幼儿在环保袋上画各种菊花来美化自己的环保袋,教师先请幼儿整体观察菊花的形态,再局部观察菊花的形态,引导幼儿发现菊花的花瓣是呈放射状展开的,幼儿还可将菊花画在环保袋的各种不同的位置上,教师有效的引导,使幼儿创造出来的作品,富有想象与特有的美,每个幼儿都高兴的拎着自己设计画的环保袋给在场的老师看,相信如果有一天他们拎着自己的环保袋出去买东西,就一定会自豪的跟别人说,这是我自己设计的环保袋!这也从侧面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突然发现,自己所听的这几堂美术课,取材都来源于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物品,但这些却能够经过幼儿之手,变成如此不平凡的东西,而且不仅美化了我们周围的环境,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得不感叹,美术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精彩。
幼教随笔:幼儿教师写随笔
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国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许多幼儿园都要求幼儿教师写教育随笔,并将它作为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她们写随笔仅仅是为了应付园领导的检查,因此在写作时,要么是记流水帐似地简单叙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关幼教资料,从中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这种走过场的做法使写教育随笔丧失了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认为幼儿教师要写好教育随笔,首先应充分认识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其次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述而且作。我们一些教师常把写教育随笔认为是一种负担,一听说要写教育随笔,她们就说:“我们平时忙得不得了,哪有时间写东西!”每当教师有这种想法时,园领导就应在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有关文章,让教师认识到“述而且作”的重要意义,让教师明白教育教学与写好随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为只有经常写,才容易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与欠缺,才能对各种纷繁的教育教学现象、问题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性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经常认真写随笔的教师,她总是时时留心有关教育教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和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案例,能自觉地、创造性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运用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有新的起色和突破。只要教师有心,我想教师作文的时间,总是有的。
二是有感而写。一些教师知道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也想写,可一旦写起来,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也许一些教师会说,自己每天带孩子,事小又繁琐,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其实写作应该是有感而作,这样写的东西才有血有肉,才有价值。因此,教师在写随笔时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是点滴体会,将它写出来,也比东抄西摘来的东西有价值得多。教师要写出真情实感,也须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幼儿生活琐事到活动组织过程,从幼儿园教育到幼儿家庭教育,教师都应注意观察、分析,不断地拓展教育随笔的内容。
三是为用而写。教师要对自己做的事,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转变观念,把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是写随笔的最终目的。当整个幼儿园的教师都形成一种乐写、会写随笔的气氛后,园领导就要引导教师朝写的终极目标方向去努力,即便写随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了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达到为用而写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师的每一篇随笔上写批语,要么肯定优点,要么直言不足,以帮助教师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和教师一起探讨随笔的写作技巧;三是在业务学习时学那些
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国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幼教随笔:赏雨
清晨,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雨中雀跃的孩子们,我灵性大发,便与孩子坐在走廊里赏起雨来.
清晨,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雨中雀跃的孩子们,我灵性大发,便与孩子坐在走廊里赏起雨来.
“看,小雨会跳圆圈舞啊!”喜爱舞蹈的悦悦伸着胖嘟嘟的小手,指着池塘里那串串荡漾开来的涟漪。自己随之也打着小花伞旋转起来,真的像一朵会跳舞的小花呢!
“不对,那是柳树姑娘头发上的水滴,小雨在帮柳树洗头呢!”滔滔摸着自己沾了点雨丝的湿润头发,憨憨的样子让人有点忍俊不禁。我伸出手去,捋了捋滔滔的头发,“真的很像啊,看,小雨把柳树的头发洗的嫩绿嫩绿的,多美啊!”“小雨还把桃花的脸洗红了呢!”平时特别害羞的韵儿此刻小脸儿也红红的,眨巴着晶亮的大眼睛,拉着俊俊的小手低声说了一句。我赞许的亲了他一下,“韵儿观察的真仔细!”“还把梨花的脸洗白了。”“还把……还把……”刹那间,一阵喧闹充溢了走廊。那一双双急切寻找的眼睛四处搜索着,孩子的思维随之开阔起来,表达也丰富起来。
一阵微风吹过,倾斜的雨丝湿润了孩子们的小脸儿,“哗”的一声,孩子们纷纷后退,长长黑黑的睫毛晶亮晶亮的。“小雨像天空妈妈喷出来的烟一样,她在给小草、小树、小花们打摩丝呢!想象力特别丰富的新新总是一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架势。
“听,小雨在和我们说什么呢?我轻轻地说。此刻的我,真的沉醉到了他们的世界中。“丁冬丁冬,我好快乐啊!”余洁听到的是屋檐上的雨滴落在石阶上的声音。“滴答滴答,你们好吗?”“沙沙沙沙,多喝点水,葡萄快长吧,长得又大又甜。”晴晴自言自语地说。“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唱起歌来。看着那漫天随风飘舞的雨丝,听着孩子们那清脆的歌唱,我的心都醉了。
非常欣赏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的那段话: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此刻的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涵义!我欣喜,我的路途色彩斑斓;我浪漫,因为孩子诗一般纯净的心灵将我感染;我快乐,因为我与孩子四季同在!
幼儿教师随笔:老师让你赢一回
刚开学没几天,班里来了一名新幼儿叫小文,这孩子沉默寡言,几乎不和其他孩子交往,每天怯生生的蜷缩在座位上,上课时他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了让小文早日树立信心,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教育班里的其他孩子不要歧视他,并主动找他玩,在提问时,我总是不失时机的叫他起来,由于紧张,他说话的声音很小,有时还会前言不搭后语,但班里没有一个孩子嘲笑他,渐渐地小文举手的次数多了,手也举得高了起来,我欣喜的关注着他的变化。
有一次活动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并把输赢的次数用玩具表示下来。我对孩子们说:“我要找一个小朋友来和老师玩石头、剪子、布,孩子们都激动地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这时我发现小文的手也慢慢举了起来,于是,我大声叫:“小文,咱俩来做这个游戏”。小文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怯生生的走过来,游戏开始了,刚开始小文赢少输多,下面的孩子不停地为他加油,小文神情专注,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我的手,几次之后,我摸清了他的出手规律,他出石头的几率比较大。于是我故意多出剪刀,这样一来,小文赢的次数变多了,孩子们为他加油的声音也更响亮了,小文的脸由于兴奋变的通红,十次很快结束了,看着玩具统计结果,我赢了四次,小文赢了六次,我大声宣布:“小文赢了”话音刚落,小文景忘情的双手握拳放在胸前,大喊一声:“耶”。这一下,孩子也都被感染了,纷纷为小文欢呼起来,我笑着对他说:“小文,瞧,你有多棒啊,连老师都不是你的对手。”
我看着小文满脸洋溢着幸福,头高高的抬着,和小朋友交流起自己打赢老师的经过。
从那以后,小文真的变了。我知道,那节游戏已经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这颗种子正在适合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但愿在今后的日子里,它能在孩子的心中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幼教随笔:下雨了
当孩子们出现问题时,当老师的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弄清问题出在何处,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到户外活动时间了,我刚要组织孩子们出去,同班老师说:“外面下雨了。”我走近窗前一看,果然地面都湿了,雨还在悄悄下着。
“哎,真没劲,怎么会下雨呢?”“就是啊,为什么呀?”孩子们议论着,眼巴巴看着窗外。
我知道,此时孩子们并不是真想知道下雨的原因,而是觉得玩不成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我理解孩子们的想法,也接受孩子们沮丧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我要设法引导孩子们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于是,我也跟着说:“就是的,怎么会下雨呢?”我的话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的目光一起转向了我。抓住机会,我的话锋一转:“不过,春天下雨有没有好处呢?”
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有好处,刚发芽的小树喜欢下雨。”
“小花也喜欢下雨,下雨小花才开得多呢。”
“对呀,小动物也得喝水。雨下在地上,小蚂蚁、小蜗牛就有水喝了。”
“下雨还能让空气变干净呢!雨停了咱们再去玩,对身体还有好处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说起下雨的好处,刚才沮丧的情绪早已烟消云散。
当孩子们出现问题时,当老师的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弄清问题出在何处,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幼儿教师随笔:让感谢成为习惯
我在幼儿园担任体育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临时安排到大班带生活活动。自主游戏后便是喝牛奶时间,我请孩子们排队来我这里打牛奶。我有个习惯,就是要等孩子说“谢谢老师”后,我才把牛奶递给他,这是几年前当保育员时形成的习惯。这倒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第一个来打牛奶的小男孩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拉我手中的杯子,表情疑惑,似乎对我的举动很是不解。我也没说什么,只是对着他笑,杯子在空中僵持了一阵,我小心地松开手,叮嘱他回坐位的时候要小心。接着第二个孩子将杯子递过来,第三个、第四个……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等孩子们喝完牛奶后,我忍不住举起紧握在手中的杯子,对孩子们说:“刚才可能不少小朋友已经注意到,老师在给你们打牛奶的时候,没有把牛奶马上递给你们,是吗?”孩子们都注视着我,表情疑惑。
我用平静的目光从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一一滑过,说道:“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思考题:你怎么才能让老师将打好的牛奶马上递给你?”话音刚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趁老师不注意,一下夺过来!”一个铜铃般的声音。“那如果牛奶泼出来烫伤人怎么办?”我否定了她的回答。“挠老师的痒痒,这样老师的手就松开了。”坐最后一排的小男孩大声说道。“这个小朋友动了脑筋,但要思考怎样才能让老师心甘情愿地把牛奶递给你?”我示意他坐下再思考。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个扎羊角辫的高个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手犹豫地举到半空又怯怯地缩了回去,反复了几次。我慢慢走过去,一边微笑着用眼神鼓励她,一边示意她回答。“……亲亲老师的脸…”她站起来怯怯地说。孩子们一听,顿时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这个回答还真出乎我的意料,我示意孩子们安静。“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那你为什么要亲老师的脸呢?”“因为……因为老师帮我打了牛奶……”小女孩一边说,一边挠着耳朵。我连忙接过她的话:“因为老师帮你打了牛奶,你心里很……”“感激!”孩子们抢着帮她回答了。我满意地笑了笑,示意她坐下。
接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答,什么帮老师捶背,帮老师捏胳膊,话音此起彼伏。等孩子们的声音逐渐减弱时,我说:“刚才你们所说的方法都是想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其实有一种方法更简单也更有效,那就是对老师说一声-一”我故意拉长了声音。“谢谢——”孩子们积极应答。我笑着说道:“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打牛奶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
这事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孩子们接过牛奶时那理所当然的眼神时常在我脑中闪现,他们对这一切似乎已经习惯了。我并不贵怪他们,因为他们毕竟还小。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去教孩子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则是失职。
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因为口渴,叫一个孩子帮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过来,喝完后又叫他放回去,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向孩子说声“谢谢”;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因为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弹珠蹦了一地,孩子自发地停下手中的“工作”,争先恐后地去捡拾弹珠,而教师却木然地站在一边或忙着张罗其他的事情。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不正指向教师肩负的责任吗?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幼教随笔:让幼儿懂得"分享"
我班一个叫贝贝的小朋友生病了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来幼儿园拉,我和另外一个老师按照惯例拎着一些水果去他家看望他。
我班一个叫贝贝的小朋友生病了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来幼儿园拉,我和另外一个老师按照惯例拎着一些水果去他家看望他。
一进门,就看见贝贝在门口玩,我唤了声他的名字,他一看见我们开心的跑了过来,我随手把手里的西瓜递了给他,他开心的接了过去,连声叫“老师好”。
他的叫声唤出了妈妈,他妈妈连声感谢我们的探望,他妈妈引着我们进了客厅,我随手把另一袋水果放在了茶几上,贝贝乖巧的坐在我旁边眼睛盯着面前的水果袋问:“老师这里面是什么?”我听了随手拿出一个大苹果递给他,他乐了,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这时他奶奶进来来拉,对一旁的贝贝说:“贝贝,过来把两瓶牛奶拿给老师喝。”只间他接过了牛奶,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牛奶,迟缓了一下,最后还是乖乖的把牛奶递给了我们。
接着他奶奶又从另外一个箱子里取出四个大的喜之郎果冻,对着贝贝叫道:“贝贝,过来把果冻也拿过去给老师。”只见他快步的走了过去,蹲在纸箱旁边楞了楞说:“没了啊?”他妈妈看出了他的不舍,笑了笑说:“贝贝不可以这么小气的哦,快拿给老师啊。”可是他充耳不闻,依旧呆呆的蹲在纸箱旁边。他奶奶心疼的说道:“乖孙子,你看下面不是还有那么多吗?这些都给你吃的!”说完用手掀开了下面的一层纸板,露出了好几排的果冻,此时他才心甘情愿的把四个果冻放在我们面前。
贝贝是个乖巧孩子,平时特别的有礼貌,各方面表现的也特别的好,可是他今天的表现却让我大跌眼镜。
如今的社会响应着国家的政策,几乎没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各种好吃的,好穿的,好看的,好玩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独享的,所以很容易给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眼里容不下别人,更不要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了。
当今的社会拼命的抓教育,努力的抓成绩,大家通常把成绩的优秀与否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于是素质教育就却大家渐渐的忽略了。“我是最大的”、“我的东西就是不给别人”、“我是家里的唯一宝贝,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思想,日积月累,就想病毒一样渐渐的吞噬着孩子原本阳光而白净的心灵。
我们作为培养祖国花朵的启蒙老师,随时都要记得两手抓;一手抓素质,一手抓成绩,两手缺一不可,这样才能高声响应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这样才能培育祖国未来所需要的全方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