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相信孩子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1-05-11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教育随笔:相信孩子的能力
今天下午跟往常一样播放起床音乐。随着音乐的旋律孩子们陆陆续续地都爬起来。有的孩子眼睛还没有睁开就坐起来了,有的在眯着眼睛伸懒腰;还有的已经下床入厕了。真是一群可爱又搞笑的孩子呀,看到他们这些个神态心里真是不觉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大部分孩子都下来准备穿上衣外套,我在帮孩子穿外套。有个弱弱的声音点醒了我,他说:“老师你看我自己会穿衣服,让我自己穿就可以了。”这话让我反思了一会,想到了曾经参加蒙台梭利蒙氏教育培训时听到的一句话“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我为什么不给孩子这个穿衣服锻炼自己穿衣能力的机会呢?我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穿,或者让他们找同伴互相帮忙穿;这样一来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初步培养了孩子之间的合作意识。何乐而不为呢!结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孩子都穿上了衣服,只有几个比较难穿的,我帮的他们。
现在的孩子真是很聪明,有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适当的放开手,多多的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试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会收获很多,成长很快。
在孩子的心里他们渴望我们的脚步慢下来等等他们,让他们自己动手做;而不是快起来节省时间等不及替孩子做了;因此作为成人的我们要梳理好心态;我们家长或老师给孩子的是爱而不是溺爱。相信孩子的能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十月教育随笔:相信孩子的潜力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孩子的能力有多强,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他所承受的家庭教育。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孩子们潜力有多大,能力有多强,从另一角度看着取决于成人对他们的信任和放心程度。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有很多的小朋友对幼儿园又陌生了,不过经过这几周的锻炼,他们都已经适应了。我们班的甜甜小朋友已经五岁了,是个聪明、性格开朗的小女孩,但是却什么都不会做,鞋子、衣服都不会自己穿,我也想过: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会什么都不会做呢?这应该与她的家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吧!而我们班的晨晨小朋友比她还要小,她在幼儿园却学什么都很快,她妈妈经常说:“老师,你不用管她,她能行的。”听她妈妈说,孩子在家里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吃饭一般不需要大人帮忙,有时还会帮着大人拖地什么的,全家人也都放心大胆的去锻炼孩子,慢慢的一个好的习惯就养成了。
有一部分家庭就相反了,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怕没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都给孩子包办了,孩子根本就得不到锻炼,无意识的就让孩子形成了依赖的心理,以至于进入新的环境很难适应。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孩子们并不是不行,也不是没有潜力,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做家长的总是对孩子抱有一种不放心的心态,不敢大胆的让孩子去尝试,现在我们是该放手的时候了,只要做家长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就不必太担心他们,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孩子,他能行!
教育随笔:相信孩子
班里的孩子因为是小班刚入学的关系,所以有很多的宝宝的自理能力较弱,在家长有的家长包办的较多,导致孩子依赖性较强。
下午区域活动过后,小朋友们都在收材料盒子,浩浩坐在建构区的地垫上,他两只眼睛直直的、懒懒的坐在那,我走过去说:“浩浩咱们把鞋穿上好吗?”浩浩说:“我不会穿。”“老师帮你好不好?”“好呀!”只见浩浩费劲的蹬鞋,也蹬不进去,最后穿了鞋穿了10分钟,才把鞋穿好。我们因为这个事情,也跟家长做了沟通,浩浩妈妈说:“他就是不会穿,还得麻烦老师帮忙。”我们说:“我们肯定是要帮忙的,可孩子的自理能力咱们也得提高啦!”
过了一个星期,浩浩不会穿衣服,说:“老师帮我穿衣服~”我说:“你可以让轩轩帮助你。”浩浩高兴的说:“好哇!”浩浩穿完衣服,跑来跟我说:“老师,轩轩帮我,我帮轩轩把衣服也穿好了!”我说:“你真是个爱帮助人得好孩子!”浩浩很高兴,他还说,我帮晴晴穿衣服去!
又过了一个星期,放学的时候,我想要帮浩浩穿衣服,浩浩说:“老师,我自己穿。”只见他把自己的衣服穿好,走过来说:“老师,你看我把衣服穿上啦!”我笑着说:“浩浩,你真能干!衣服穿得很整齐啊!”
老师和家长都不能成为孩子解决问题的“阻拦者”。要让幼儿真正掌握并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和家长要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多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
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能力
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孩子来说,学习自己独立地穿.脱衣服也可称的上是一个新的挑战。我班有一个男孩子,平时不爱说话,活动技能掌握的较慢,于是我对他格外注意,每次午睡或起床时,看到他动作笨拙,半天都穿不好衣服,就忍不住上前帮助他脱衣服.穿衣服。久而久之,他穿.脱衣服这件事就被我和阿姨代替了。偶尔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要尊重孩子的能力”,事后我反省这样的“帮助”不但没有使他获得帮助,反而养成了他依赖成人的毛病,每天睡觉时他都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正时我的帮助剥夺了他学习脱衣服的权利。我应该把这个权利还给他,于是我先清除他的依赖心理,用语言去鼓励他帮助他,让他在实践中觉得自己行,一定行。渐渐地在我的帮助下,他自己能脱衣服了。有一天,当我再要去帮助他时,他说:姚老师,我自己脱!听了这句话,我发现他的自信心在萌发。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应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育随笔:孩子,老师相信你们
教育随笔:孩子,老师相信你们
很快,大班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爽爽为大家演奏了“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乐曲悠扬伤感,在弥漫着离别.不舍的空气中,孩子们含着泪与我拥抱告别,与我互赠着纪念品。我的心暖暖的也酸酸的,感动着这一年来的“我相信你们”,因为互相信任,才让我们彼此这样贴近,师生情谊才这样融洽,我现在不仅更加的相信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因为不论在何处,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孩子,你将会是一名赢得孩子心灵的教师。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的生活都是孩子们的欢笑和泪光串成的,做“孩子王”是一份艰辛而神圣的工作,但我却无怨无悔,每当我累的时候,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一双双满怀希望的双眼就辉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幸福无比!
我热爱这一行,在与孩子们相处中我常常这样勉励自己,“我相信你们,我相信自己。”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会心平气和的说上一句:“我相信你,你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对吗?”孩子们进步了,我会满怀欣喜的对他们说:“我一直相信你们的进步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我相信你”不仅成了我的口头禅,也成了我和孩子沟通的纽带!
爽爽一直是班里无声无息的“含羞草”,她的存在只是静静的,没有反抗的。但清晨,爽爽的到来不是无声无息的,今天她真的反抗了,她小声的呜咽着,小手死死的抓住奶奶不放,我走过去轻轻的揽过她,她敏感的避开我,奶奶一直安抚她说:“爽爽今天不是挺高兴的么?董老师多喜欢你,你不是也一直喜欢董老师么?乖,今天奶奶第一个接你!”但爽爽还是不肯进屋,我一碰她,她就躲开我,最后,奶奶终于熬不住了,要把孩子带走,我用眼神制止了她,故意大声说:“爽爽,你都上大班了,而且你是全班最懂事的小朋友,我不强迫你,我相信你,你会自己走进班的对吗?”说完爽爽真的走进去了,她的好朋友围住她,但她还在一直哭……
“您放心,孩子大了有心事很正常,我来和孩子聊聊,很快就会没事的!”我对家长说。
“对您我是信任的,但是她老哭,我怕她今儿一天都会不高兴!”家长一边说一边瞟向爽爽。
“她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您把她带回家,也许她今天真是没白哭,如愿回家休息了,事情到底怎么回事,我们还是没闹清。我想,我来帮助您也帮助孩子,彻底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同意了,但还是很不放心的走了!
“爽爽你好点了么?”她点点头,红肿的眼睛里又渗出了泪,孩子一定很委屈,我继而又问:“是因为什么事告诉我好么?”“我想回家,董老师求求你,你让我奶奶接我走吧!”这时她疯狂的哭喊着,一声一声的撕扯着我的心肺,瘦弱的小身躯扑进了我的怀里,我紧紧的抱住她,使她渐渐平静下来。这时我说:“晚上再去奶奶家好吗?你想想,奶奶在家也要干一些活,你去了奶奶又要照顾你,多累呀!奶奶有心脏病,你不愿意她累坏吧?”这一句话起了效果,她边哭边说:“不愿意,不愿意!”看见她哭,我又换了个话题:“你算算,还有四十天咱们班就毕业了,我们只有抓住现在的时间在一起,不然你们走了,我再想你们也没机会在一起了。”她伤感的向我投来一瞥,对我说:“不是的,我想休息一天,我不想练小提琴,我想回家!”现在我终于明白爽爽的心事了,我语重心长的对她说:“练提琴是很苦的,但是不怕苦,有毅力才是最棒的,付煜一直在练钢琴,你看他哭了吗?休息一天可以,但能永远躲着不练琴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练好,练好了为我们全班表演一个好吗?”她勇敢的点点头。
我这时大声的向全班宣布:“小朋友们,爽爽在家一直在练小提琴,她告诉我马上就会练好一首曲子为我们表演,你们欢迎不欢迎?”“欢迎!欢迎!”“爽爽你真棒!”“爽爽我回家也要学!”这时,爽爽的小脸兴奋得通红,不好意思的笑了。
晚上接时,我向爽爽的奶奶讲了今天这件事的原委,家长很赞同我的方法,并约好下周五让爽爽来表演,而现在爽爽则急不可耐的要拉奶奶回家练琴呢!
很快,大班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爽爽为大家演奏了“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乐曲悠扬伤感,在弥漫着离别.不舍的空气中,孩子们含着泪与我拥抱告别,与我互赠着纪念品。我的心暖暖的也酸酸的,感动着这一年来的“我相信你们”,因为互相信任,才让我们彼此这样贴近,师生情谊才这样融洽,我现在不仅更加的相信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因为不论在何处,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孩子,你将会是一名赢得孩子心灵的教师。
教育随笔: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可是我们作为老师往往不能完全放开手,让孩子大胆的想象创造,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投放了新材料《脸谱装饰》,给孩子交代了要求之后,我就走开了,但是虽然走开了但是我心里总放心不下,担心没有说清楚,心里很是矛盾还要不要给孩子再说一次,纠结半天之后,于是我还是来到了孩子跟前又给他们说了一遍。我才放心的走开了。过了一会之后我去看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没有一个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完成的,他们的方法和想法都是与众不同的。之后我就在反思,是不是我对孩子的思想干涉过多了,这样是不是局限了孩子的能力发展,对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扼杀。
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同样的材料,我这次只是投放了材料和提示卡,只是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我发现孩子们的路数很清楚,她们先看了看提示卡,然后看了看我提供的材料,便很快的动手操作起来,还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方法,整个活动我没有干涉,孩子们自己玩的有声有色,作品也是各具特色。
通过这两次活动的对比,我认识到自己教育孩子还是放不开手,总担心孩子做不好怎么办?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探索学的方法,美术教学就是发展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大胆表现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所以,我们只要相信孩子能创造世界,那么他们就能创造出世界给我们欣赏。
教育随笔:宝贝,相信你能做到
教育随笔:宝贝,相信你能做到
从四月份回来以后,各个班都在准备着区角游戏的材料,我们班也在积极的准备,考虑着投放哪些新材料,如何吸引孩子,提高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我和姚老师就商量,在益智方面投放一些拼图,于是,我们就和孩子们说了,让孩子们把家里闲置不用的拼图带入园,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着玩。
第二天,有很多的孩子都带来了拼图,可是,我和姚老师一看,孩子们带的拼图大部分都是那种特别小,而且分的特别细,小块特别多的,相对大班的孩子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姚老师就说了,这个对于孩子来说太难了,根本完成不了,就准备让孩子把拼图带回去。
下午,在自由活动时,很多孩子都在看书、画画。这时,我看见孩子们带的哪些拼图,突然就想,何不让孩子来试一试呢,说不定,孩子们就能拼出来呢,于是,就和孩子们商量了一下,孩子们都很乐意,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情,准备投入到新的游戏中来,我把拼图分配给了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块数较少的两个人一组,较多的三个人一组,分完以后,孩子们就投入到自己的游戏中来,在拼的过程中,还能听到,孩子们三三两两的争执声,孩子们都在相互合作进行拼图,时间过的很块,四十分钟后,就听见谢思怡和田富艺这一组在喊:“老师,我们拼好了。”过去一看,果然,已经成功的拼出了拼图,很块的又有一组成功了。
后来,我们就将这些拼图投放到了我们的区角游戏中,孩子也都很感兴趣,他们勇于区挑战有着一定难度的游戏,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不要看扁了孩子,他们的潜力是很大的,要相信他们,能做到。
教育随笔:鼓励带给孩子自信的力量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扔飞盘、有的拍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尧尧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由于尧尧小朋友是经常生病缺勤,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户外活动时,他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
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他的小手,摸摸他的头,蹲下身来倾听他,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他。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尧尧会拍皮球了!”于是我高兴的抱起他:“你太棒了,继续努力!”孩子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拍皮球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尧尧时不时不地展示拍球的本领,慢慢地学会了很多花样技巧,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集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
教育随笔:玩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班孩子年龄小,依赖性比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长忽略;尤其是爷爷奶奶,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可是在幼儿园中,一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怎能照顾得过来,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在蹦蹦床上玩,鞋子在地上脱了一大堆,立刻意识到:可以“在玩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为何不来一次穿鞋比赛。于是,我忙招呼孩子们,跟孩子们讲明了比赛规则。
比赛开始了,只见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兴地跳起来,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侯智涵小朋友了,只见他哭腔着脸说:“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别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侯智涵不会穿鞋,他哭了”。我说:“没事,智涵很棒,一定能穿上”。他听到我的鼓励后说:“我能穿上的”。我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在喊:“侯智涵加油,侯智涵加油……”他在我的鼓励下、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慢慢的学习穿鞋。就这样,智涵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把鞋穿上了,并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家为他欢呼、为他鼓掌,我冲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老师不吝啬鼓励、表扬和夸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