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蝴蝶修好了
发布时间:2021-04-2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蝴蝶修好了
户外活动开始了,院子里一片热闹景象。建构区各种造型的“建筑物”亭台水榭、轮胎区里宝宝们玩法不断更新、特色区里布绳翻腾毽子飞舞……
在运动区边有一个穿粉色裙子的小女孩蹲在地上没有参与活动,一个人专注地低头做什么,她在干什么呢?慢慢靠近小女孩,原来是中班的小慧,她裙子上蝴蝶结中间的蝴蝶翅膀(一块方布)掉了她在尝试把掉下的蝴蝶翅膀通过中间的小孔穿进去。试了三次,可是由于蝴蝶的翅膀太大而蝴蝶结中间的孔有点小,没有成功。小慧拿着蝴蝶翅膀用手甩了甩、撇了撇嘴打算收起来。我问:“小慧,你在干什么呢?”“嗯,老师我的蝴蝶结上面的翅膀掉了,我想穿上去,可是这个孔太小了,穿不进去。”“哦,孔太小了,那怎么办呢?有了,如果让翅膀变细是不是就穿进去了?可是怎样让这块布翅膀变细呢?”小慧的兴趣又来了,又开始了尝试。终于找到了好办法:用手搓一搓布,拧一拧,翅膀变成细条,用手捏着一头小心的穿进小孔,另一只手马上接住一拉。终于成功了,小慧高兴地笑起来,看着小慧兴奋的笑脸,我也被感染得竖起大拇指喊了一声“成功了,你真棒”。
事件的主人小慧遇到心爱的蝴蝶结坏了的困难,自己尝试解决并修好蝴蝶,可以看出小慧开始很乐意、有兴趣想把蝴蝶结修好,具有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意识。可是尝试了三次都由于幼儿年龄小,解决问题的经验有限,都没能成功,就在打算放弃的时候。对老师抛出的问题“怎样让这块布翅膀变细呢”又产生了兴趣,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把布变细了,修好了蝴蝶。 通过小慧修蝴蝶的事件,让我体会到,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乐意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要细心观察,当幼儿在遇到问题、很难自己独立地解决时,抓住契机,及时、有针对性地跟幼儿一起探讨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此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家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在幼儿自我解决问题方面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帮助他们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幼儿期,喜欢探索、乐于尝试是他们的优点。这个时候,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积极加以引导,在幼儿出现困难时给予暗示或提示,帮助幼儿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如果幼儿在自己的尝试中,能经常取得成功,就会产生自信心,从而激起他对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对于幼儿老师来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充满契机---既有孩子的成长契机又有老师能力提升的契机,就看我们是否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好奇的心。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美丽的蝴蝶
李**是个腼腆的男孩子,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他选择了美工区,美工区里分绘画区和手工区,李**走进手工区,在超轻黏土和剪纸前面停留了一会儿,选择了剪纸。剪纸在我们班才刚刚开始实施,李**对于剪纸并没有多少经验,至今都没有剪出像样的作品。
在活动中,李**拿了剪刀和纸坐在桌子前专心地剪着,还不时凑过头去看旁边的小伙伴是怎么剪的,他先是看了看小伙伴怎样使用剪刀,手转不过来的时候就像别人请教,在剪了几条歪歪扭扭的线条之后,他停下来,看了看自己的作品,似乎发现了什么。他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画了什么,再拿起剪刀开始剪,剪着剪着,本来想剪的大作品剪小了;剪着剪着,本来要剪的小作品变没了,结果还是什么也没有剪成。于是他又拿了一张纸剪了起来。
我很想走到他身边去教教他,可是想了想还是再观察一下。所以我没有走近他,但是仍时时留意着他的表现。
“老师——”身边传来李**微小的声音,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张小纸片对我说,"蝴蝶!"我连忙走过去。只见他手中的纸片又小又粗糙,但确实很像蝴蝶。我装作不相信地问:"是你自己剪的吗?他用力地点头,并自豪的说:“是的”。"剪得不错!你真能干!再剪一个好吗?"我边说边抱了他一下,还把他的作品贴到美工区的展示墙上。他羞涩地笑了,赶紧埋头又剪了起来。
李**虽然渴望自己能剪出好看的作品,但由于技能上的局限使他多次面对失败。刚开始他在剪刀的使用上遇到困难,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仔细观察别人的正确使用方式,并像别人请教,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面对失败时,并没有轻易低头,而是选择了努力再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他开始向其他小朋友学习,并且一次次地进行尝试,直至剪出一件作品。也正是这件作品激发了他的自信心。所以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变化与成长。
教育随笔:喜欢蝴蝶的瑶瑶
教育随笔:喜欢蝴蝶的瑶瑶
区域游戏开始了,瑶瑶很快将区角牌插进数学区,生怕进不了数学区玩的样子。进入数学区后她开心的对小伙伴说:“我终于可以玩这个蝴蝶的游戏了。”(因为她每天排练幼儿园的舞蹈,很久没有玩到区域游戏,她非常喜欢美美的蝴蝶)瑶瑶看了会蝴蝶的图案,又看了看其她小朋友以前游戏时完成的作品,好像非常清楚明白该怎么做了。她立刻拿来了水彩笔,开始给蝴蝶涂上对称的颜色。没一会功夫,她便完成了两幅了。她看了看同伴,有的在剪蝴蝶,有的在玩给蝴蝶排队(看了好一会),她问我:“老师要把涂好的蝴蝶剪下来吗?”我点点头说:“当然了,剪下来才能有更多的蝴蝶去玩排队游戏啊!”她有些不情愿地拿起剪刀,开始剪蝴蝶,没一会就来找我:“老师,我剪不好,我怕把这些漂亮的蝴蝶剪坏了,这样小朋友就会说我的,她们就没有蝴蝶玩排队游戏。”看她情绪不好了,于是对她说:“没关系,等你练好使用剪刀的本领了,我们再来剪吧。”这一下她开心了,和旁边的吴超一起玩蝴蝶排队游戏了,瑶瑶很厉害,很快就按标记给蝴蝶排好队,吴超问她:“你是怎么摆的呀?”瑶瑶看了吴超一下摇摇头,又接着去给蝴蝶排队了,一直到游戏结束她一直也没回答吴超的提问。(排序时发现有部分蝴蝶已有一些损破损)。
1、活动中可以看出瑶瑶对“对称”的含义基本理解了,她能很快找到蝴蝶的对称图案,按照蝴蝶一边的颜色涂出对称的颜色,而且操作非常熟练。对瑶瑶来说玩法一很容易就做到了。接下来的剪蝴蝶,把她难倒了,剪刀使用不熟练,她当时也显得有些着急。
2、在玩法二中,瑶瑶对按标记排序操作比较感兴趣,能较快发现排序规律,并接着往下排。但她在描述排序方法时,不敢说出来,是典型的属于心里清楚,表达不出来的孩子。
3、刚剪下的蝴蝶孩子们在进行排序操作时,容易破损,应塑封下,就可以反复使用了。
1、加强幼儿练习使用剪刀,增强其自信心。
2、将幼儿涂好剪下来的蝴蝶进行过塑,方便幼儿反复操作,不易破损。
3、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排序规律,下次玩时可安排她的好朋友和她一起玩,这样她也许会更愿意表达出来。
通过本次游戏,瑶瑶小朋友对蝴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发现并表现蝴蝶的对称美,并能发现蝴蝶大小、颜色、形象的不同,根据蝴蝶的两个、三个特征进行排序,在后来的自由排序中也能做到很好。并且在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鼓励中,瑶瑶能大胆地说出排序方法,很好地使用剪刀了。
幼教随笔:春风吹来“花蝴蝶”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一会儿,一只只美丽的“海棠花蝴蝶”就在作业纸上飞舞起来了,有的小朋友们在蝴蝶的周围装饰了美丽的花纹,有的小朋友添画了好看的风景,我们选出了最好的作品装饰在教室里,大家一起看着自己的作品别提多高兴了,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小手让教室变得更美了。
济南的春天一向是短暂的,而且变化无常。头一天也许是阳光灿烂,热得让人汗浸衣衫,可是没准到了第二天就变得凉风瑟瑟,让已脱掉外套的人们不得不又将厚重的棉衣穿在身上。
清明节过后,有几天温度很高,可是谁知一夜过后,天又变了脸,灰蒙蒙的,还下起了小雨。这又是风,又是雨的沉闷了一天。第二天阳光终于出来了,伴着阵阵的凉风,把我们班门前的海棠花的花瓣吹落了一地,淡粉色与乳白色交织在一起的花瓣,在风中飞舞着,盘旋着……孩子们趴在窗边,一边看着,一边高声的惊叫着:“老师,老师,你看,下雪了!”,我抬眼望去,可不是吗,这漫天飘舞着的海棠花瓣,像极了一朵朵雪花,轻轻地在空中肆意张扬着自己的美丽,看着这“空中飞花”的景象,我不禁冒出了一个想法:孩子们可以用这些花瓣做些什么呢?怎样和我们的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呢?有了!就粘贴蝴蝶吧!(本周的主题活动是:可爱的昆虫)
我一声令下,孩子们涌出了教室,大家在塑胶场地上贪婪地捡拾着海棠花瓣。我迅速取来了作业纸、胶水、油画棒,我和孩子们商量着把胶水在作业纸上涂成蝴蝶的样子,再粘贴上花瓣,最后再用油画棒进行装饰。方案出炉了,大家开始分组行动,负责捡花瓣的小朋友们怕捡来的花瓣被风吹跑了,于是在小朋友的衣柜里找来了方便袋,他们挑选最大、最好看的花瓣放在方便袋里;涂胶水的小朋友怕胶水被风吹干了,就自动围起了一个圆圈,一个小朋友在中间涂,边上的小朋友负责粘贴,粘贴好了,传给最后一组小朋友用油画棒进行装饰。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一会儿,一只只美丽的“海棠花蝴蝶”就在作业纸上飞舞起来了,有的小朋友们在蝴蝶的周围装饰了美丽的花纹,有的小朋友添画了好看的风景,我们选出了最好的作品装饰在教室里,大家一起看着自己的作品别提多高兴了,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小手让教室变得更美了。
教育随笔:老师,我画好了
今天的美术活动是一节涂色活动,小朋友们观察了美丽的毛巾图片后,开始给自己的小毛巾涂色,孩子们个个全神贯注的完成自己的创作作品。可是刚过一分钟,辰辰就拿着他的画给我:“老师,我画好了。”我一看,毛巾形状上随意的被涂了几笔,画面十分的不完整。我以为辰辰还不明白怎么涂色,就又更加仔细的讲解了一遍,涂色要涂满。辰辰听到后,又坐在位置上画了,刚画了两下就又拿给了我,画面看起来并没有改变多少,嘴巴里还不停嘟囔着说:“老师,我已经画好了。”“可是,你这里还有白色的地方没有图上颜色。”我反问到。辰辰这个时候突然表情有些得意起来,语气也更加强硬了:“我喜欢白色,我的毛巾这里是白色的。”我及时的肯定了辰辰的创作思路,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欣赏的时候也表扬了辰辰独特的创作能力和想法,辰辰笑的很开心。
小年龄的幼儿经常会“乱画”,这些画往往与实物相去甚远,1-4岁幼儿处于涂鸦期,他们从无控制的乱涂鸦到有控制的命名涂鸦。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观察幼儿此时处于涂鸦期的何种阶段,等待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能够控制好画笔,顺利度过无控制的乱线涂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学会观察、倾听幼儿想要绘画的内容是什么,而不是仅仅关注绘画的技巧。
小年龄的幼儿在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上都不足,但是他们很喜欢跟老师表达自己的绘画内容,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我们要耐心的等待,不要过早的干预幼儿的创作,鼓励幼儿口述绘画的内容,及时追问,帮助幼儿丰富绘画的语言。通过绘画中传递的信息,恰当时机追问幼儿,甚至可以延伸到家庭,家园共育,共同倾听幼儿的绘画语言,肯定幼儿的创作能力,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小班的幼儿虽然年纪小,观察力跟想象力的能力还不够,但教师不应该是美术活动中的主导者,我们应该把观察、想象的权利和空间的权利还给幼儿,幼儿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发现。当我们不再过分强调绘画的技能技巧时,教师不再范画时,我们会发现幼儿的绘画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更加富有灵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奇妙世界。
教育随笔:小学,我们准备好了
户外活动后,孩子们排着队准备喝水。这个等待接水的时间也是我们大班孩子们讨论各种话题的时间。这时的我就是个安静的听众,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原来,今天大家的话题是“关于上小学”。大壮说:“上小学能戴红领巾,可威风了。”晶晶说:“只有好孩子才能上小学呢!上小学能学很多知识。”“我听我哥哥说,小学生作业可多了,一回家就得先写作业。”楠楠委屈的说。“嗯,小学上课坐着可累了”“小学的老师可不跟我们玩,也不跟我们做游戏。”……
听了这些,让我很吃惊,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对孩子进行引导:上小学很好,能学很多知识,是件很棒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孩子们交流的话语中,对于上小学还是有如此多的恐惧和担心呢?原来,他们很焦虑自己能不能够适应小学生活。
于是,我决定和孩子们聊一聊,怎样才能让他们真正了解小学生活呢?我们一起搜集了许多小学生在小学的生活的视频和图片,还有小学生在家的生活片段。和孩子们进行讨论小学生的生活。能够正确认识小学生活。并且让孩子们说一说大家的焦虑和担心。让孩子们知道未来的小学生活会有高兴的事,也或许会有困难,遇到问难不要害怕,要勇敢地面对,不要逃避。我们一起努力迎接上小学的那一天。
让孩子们从心理上准备好进入小学也是幼小衔接非常重要的一点。其实,仔细想想孩子们对于上小学有担心也是正常的。就算是一个成年人对于未知的新环境也是会有些焦虑的。有些问题不要逃避和孩子们一同去面对、去解决。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孩子们的一切,和他们一同度过。使孩子们能够自信的面对一切,小学,我们准备好了。希望也祝愿孩子们能够快乐、自信的走进小学。
教育随笔:“他跟我分享好吃的了”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总爱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于是我对他进行了细心的观察,有时候当别的小朋友拿了好玩的东西时,人家不给他,他就会去抢或者有动手现象。户外活动排队时,前面的小朋友挡住了他,他就直接把那个小朋友推倒了。
史**妈妈有一次跟我沟通:“史**说,××总是欺负他,睡觉的时候用脚踢他头;区域活动时,用手捶他肚子,我家孩子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分析及解决:
我和××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原来他在家中由爷爷奶奶带大,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少带他出去玩,很少与别的小朋友接触,自然也不会与小朋友交往。而且他有个哥哥是学跆拳道的,经常会说:“我哥哥可厉害了,他会跆拳道,特别帅。”他的心里很崇拜哥哥,于是就会模仿一些武力的动作。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了交往的欲望,但是孩子缺乏交往的技巧和经验,于是在班上就会出现以上现象。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给她妈妈建议了一些交往规则,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如果你想要,就要礼貌去借;谁先拿到的谁先使用,要学会等待;要让孩子知道打人是粗野的行为,不可以那么做;在家庭中多抽出时间带孩子出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有一次放学时,史**和××都接的晚,××手里拿着蛋糕,我说:“你要不要跟史**分享一下食物呢?”“好吧,我给他分享一块儿大的。”史**开心地接了过来,“以后,你们还是好朋友吗?”两人点了点头,××说:“我以后再也不打你了,还给你带好吃的。”就在这时史**妈妈来接了,他高兴地把事情告诉了妈妈,两人开心地走了。
教育随笔:州州变了
州州这个学期活泼了不少,可以说是“活泼过头”了。以前安静,不吵闹的州州现在变了,不仅爱讲话、上课开小差、跟顽皮的孩子一块吵闹,即使睡觉的时候也很爱玩,开学到现在没有一天是睡着的。州州的座位是在第一个,今天的活动课上,我看到州州又转过去趴在桌子上和对面的永福吵闹,打乱班内常规。
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应该是朝着前面的,不会受到后面小朋友的影响。州州为什么会转过去呢?刚开始,州州告诉我是永福在跟他吵,但是我观察了几次,都是州州自己转过去的,而且还隔着一个桌子的距离。这样子上课怎么可以呢?每次的儿歌、歌曲,州州都背的疙疙瘩瘩,不熟悉。
为什么从前惹人爱的州州现在会变成这样了呢?现在似乎州州的信心“爆满”了,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男孩子顽皮的一面开始显现出来,并且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下课时,跟其他幼儿吵闹,这股劲意犹未尽总是带到上课时——上课的时候还想和小朋友们吵闹就发生了上述的情况。
教育随笔:宝贝笑了
教育随笔:宝贝笑了
在家访中了解到:辰辰一直是由妈妈一个人带,很少与其他人交流,喜欢一个人玩耍,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
开学了,小班的宝贝们都来上幼儿园了,基本上都是爸爸妈妈抱着来了。当家长们抱着孩子跨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接过每一个孩子。“宝贝,让老师抱抱!宝贝真乖。”“不哭不哭,老师带你玩好玩的玩具好吗?”……大多数孩子在老师阿姨的安抚下都能比较安静的吃早饭了。只有辰辰,无论老师阿姨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他双手紧紧勾住妈妈的脖子,哭的大汗淋漓,嘴里还不停的说:“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不上幼儿园……”一直哭的妈妈的也泪水夺眶而出。好在妈妈还是比较配合工作的,放在孩子就走了。一连几天辰辰都是如此哭闹舍不得妈妈。这样以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着其他的小朋友。
从入园前的家访中了解到辰辰一直是由妈妈一个人带,很少与其他人交流,喜欢一个人玩耍,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对妈妈依恋程度非常高。对面这种情况,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的来对待宝贝的哭泣。这样才能使宝贝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老师们积极引导,关心辰辰,逐渐成为他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使他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他的不安全感。经过两周的时间,辰辰宝贝早晨入园时终于能笑着的和妈妈说再见,开心的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了。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幼儿园中的每一天。其实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也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