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观察是一种美德
发布时间:2021-04-24 幼儿美德故事 什么是教育笔记 幼儿园种说课稿 记得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幕,有一位家长带着他的女儿在公园玩滑梯,当她的女儿明泽玩的高兴时,旁边走来一位小男孩踹了她一脚。明泽一不小心从滑梯上掉了下来,旁边的妈妈看到这一幕赶紧跑过去把她的女儿扶了起来,对着旁边的孩子说:“你这个孩子这么喜欢打人”?说完就带着她的女儿离开了。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一幕,她的妈妈看到男孩踢了自己的女儿的一幕,并且带着自己愤怒的情绪,没有冷静的考虑,便做出了这个孩子喜欢打人的判断,其实想想也情有可原,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这样想。
可是反过头来再来看这件事情,这名男孩是真的喜欢打人吗?凭借着一次偶然看到的一幕,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吗?也许男孩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想说的或者是想跟明泽一起玩的想法,但是他却没有具备并掌握好良好的交往方式?
回想一下他是否有攻击人的行为,可以观察他在不同时间里的交流行为和交往方式,并在进行总结和结论。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幼儿观察记录:认真听讲
在今天的语言活动开展之前,我把宇宇请到了身边,拉着她的小手,亲切的与其交谈。我问:“喜欢上老师的课吗?”他微笑着点点头,“老师可喜欢宇宇上课时认真的样子呢,老师一直希望能看到你举手发言,好想听宇宇回答问题,你愿不愿意呀?”他说:“愿意。”“恩,老师最喜欢在课上积极动脑,大胆举手发言的孩子了,你认真听清问题,想到了什么就可以举手说,大声的告诉大家,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大胆地表达就是勇敢的好孩子,懂吗?”他点点头。
在活动中,当问及:“你刚才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和“如果请你把云朵画下来,你准备怎么画?”时,宇宇也积极举手,终于能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大的突破,我及时奖励了他。
分析评价
宇宇是个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平时就默默无闻,多数只与固定几个幼儿交流。在教育活动中,更难见到他举手发言,有时被点到名字后,就一副害羞的样子,站着不说话。平时我也力图不断的引导她大胆回答,却多是以失败告终。
支持策略
1.我为他的进步感到欣慰,当然今后我也会继续持之以恒地鼓励支持他,帮助他形成积极动脑,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相信他的自信心会在教师的一再鼓励下逐渐建立,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不同发展、表现、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支持,才能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
2.借助这个实例,鼓励教育其他不敢大胆表达的孩子也要积极勇敢,参加各项活动,增强自信心。
和孩子对话,真是一种享受
每次去幼儿园看活动,总喜欢看张贴在墙上的孩子们的作品或记录什么的。这次也一样,刚进入大班活动室,就被主题墙上孩子们有关“特别的我”的调查记录所吸引,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我和孩子的对话也就随之展开。
幼:老师,这是我的。
师:哦,原来你叫李周俊啊。让我来猜猜,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
幼:好啊。
师:(充满自信)你最喜欢吃冰激凌,对吗?
幼:哈哈,不是的,我最喜欢吃饭,我画的是饭呀。不过冰激凌我也喜欢吃的。
师:啊?这上面一粒粒圆圆的东西是饭啊?
幼:对啊!
师:我再来猜,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数数?或者是写数字?(这次有点不太自信了)
幼:你又没猜对啦,我最喜欢做的事是玩捉迷藏游戏。
经他这么一说,再仔细看看记录,还真是在玩捉迷藏游戏呢。你看,他用两手蒙着眼,嘴里数着“1、2、3、4、5……”,数到10就去找躲起来的朋友。一点没错啊,还真是游戏经验的写真呢。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孩子真是太有才了!
那么同住的家人有谁呢?我继续猜测。
师:你家里有奶奶、爷爷、妈妈、爸爸,对吗?(我一次指图)
幼:这次你都猜对了。
记录表中的四个人虽然画得稚拙,但每个人的细节特征都很明显。如妈妈和奶奶的头发都是花瓣形的,女性特征明显;奶奶嘴巴瘪瘪的脸上还有皱纹,妈妈笑脸灿烂如花。慈祥的爷爷,长着胡子的爸爸(下巴上都是点点)。
我和这个小胖墩的对话真是充满趣味、充满挑战呀。
马拉古奇说,孩子是由一百种语言组成的,他们有一百种表达的方式。孩子的记录和作品中,蕴含着他们很多有趣的想法,成人唯有真心倾听,站在孩子的角度认真解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奥妙。
解读孩子的作品,和孩子对话,真是一种享受,充满愉悦。
教育随笔:等待也是一种美好
美术活动开始了,希希小朋友马上坐到了美工区的画架旁边,“老师,我想画一个彩虹。”我点点头。刚画没几笔,硕硕跟秋语就搬着椅子坐在蛋蛋旁边。“希希,我们可以看你画画吗?”硕硕试探性的询问,得到的是希希肯定的答复:“可以啊。”硕硕跟秋语凑的更近了。“哇,这个彩虹真漂亮!”“这个是什么?”三个好朋友不停的询问着。不一会儿希希的作品就完成了,小伙伴们称赞了一番。硕硕迫不及待的重新拿起一张纸开始画起来。安静的秋语一直坐在旁边继续等待硕硕的创作。旁边的达达停下了自己手中正在画的小人,也加入了欣赏等待的大队伍。硕硕很有耐心的拿着画笔,欣赏的人也很有耐心。就这样,几个好伙伴轮着,每个人都在画纸上创作了自己的作品。生活中的等待环节必不可少,等待分为消极等待和积极等待。在美术活动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也是美术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欣赏活动如果是被动的,很容易造成消极等待现象。本次活动中,这几个小朋友主动的扮演欣赏者的角色,在等待的过程中还不停的进行语言上的交流。
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一直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这种个别化的教育形式既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小游戏的特点是游戏规则简单,可以随时开展,并且幼儿可以自由组合,自主游戏,如开展猜谜游戏、表演游戏、手指游戏等。教师还可根据幼儿建议编出新的游戏,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也可让幼儿自己编出一些简单游戏,安排合适时间进行活动,这样既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小游戏适合在过渡等零散的时间来玩耍,来替代幼儿的消极的被动等待。
一日生活中无论教师怎样避免,等待的现象只能减少,还是不可避免。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如何积极的等待,鼓励和支持一日生活中出现的积极等待的想象。
观察记录:我是王后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建构区
观察对象:
观察者:**
注意: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一涵、点点、淇淇、涵涵四个人来到建构区,四个人站在玩具柜前商量道:“我们今天来搭个什么呢?”“搭个王宫吧!”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最后决定搭“王宫”,开始动工啦!
一涵说:“我当王后,点点,你来当公主,你们俩当侍卫。”大家对一涵的分工表示赞同。
“点点,不对,这个不是放在这里的。”“淇淇,把那个三角形的拿过来。”“涵涵,这边,到这边来。”一涵不停的指挥着,起初淇淇还有些不乐意,一涵说:“我是王后,必须听我的。”淇淇也就不再反对了。
在一涵“王后”的指挥下,一座漂亮的王宫建成了。
识别:
《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在活动中已经能够与同伴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幼儿在分工合作中,可以体验到不同工作的不同乐趣,更加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游戏,激发幼儿参与人际关系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在与别人交往时,会讲究一些方法,运用某种策略,会主动变换角色巧妙地加入游戏当中。
回应:
故事中的一涵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而点点、涵涵、淇淇,也都配合的很好,虽然一开始淇淇对于一涵的分工还有些不满,但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放手放手、再放手,把孩子的事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玩也是一种学习
在和家长谈话时,常常可以听见家长建议老师要多要求幼儿,多学几首儿歌,多写几个数字。他们把超前的知识学习当成早期智力开发,以为这才是成材之道,殊不知,这恰恰是幼儿教育的误区。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我们幼儿园教育,更注重给幼儿游戏的机会,也就是玩的权利。幼儿园的孩子,其年龄特征就是要让游戏成为孩子的主要活动。以前一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认为,上课才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只要通过上课来学习各种知识,而忽视了通过游戏活动,通过幼儿主动的玩,来让幼儿发现、尝试、探索以及积累知识和经验,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更好的、更自然的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的游戏内容,它让幼儿有机会,有条件,通过玩的方法,去模仿成人的活动,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以很好的发挥。有时,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的语言交流,能让我们教师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
家长们,玩也是一种学习,幼儿的智力发展可塑性是很大的,超前的知识训练也许会有短期效应,但其后的发展未必像某些家长所期盼的那样超乎寻常。
所以,尊敬的家长,请让你的孩子多玩一会吧,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玩的条件,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鼓励是一种动力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鼓励是一种动力”,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今天,课间活动,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风车、有的玩皮球……操场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点点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
由于一个小朋友小时候很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性格内向,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儿童一般的活力,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课外活动时,她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
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她,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风车、玩球等。
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她会玩沙包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她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
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玩沙包给大家看,从此以后,时不时不地展示玩沙包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玩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鼓励可以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前进动力。
不知道本文“鼓励是一种动力”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累也是一种乐趣
我园开展了“花样玩球”这一活动,我们挑选了几名能力强的幼儿,让他们玩球,并要求他们掌握一定难度的动作,孩子们在练习这些动作时感到有难度、很累,个别孩子练习很短的时间就不想做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每天都坚持让他们练习。
一天王伟迪的妈妈来到幼儿园跟我说,不要让王伟迪玩球了,如果再让她玩球她就不来幼儿园了。听到这些后,我感到有些不理解,经过我的询问,原来王伟迪回家跟妈妈说玩球很累,她的妈妈听到孩子的这番话后,就决定不让孩子玩球了。这时我想到了:怪不得这几天,王伟迪经常请假,说是肚子痛,并且做操时也很不用心,做值日也不积极,并跟小朋友说很累。玩球这一活动来培养她的吃苦、受累精神。
我以身示范与孩子们一起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在腰上不会转球,只跟孩子们讲述转球的要领,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跟孩子们一起转球,孩子们休息的时候,我继续练习,累的我满头大汗,衣服湿透了,这时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七嘴八舌地说着,看,老师练的多带劲、我们也练吧,”在她的带领下,其他小朋友也拿起球转了起来。这时我对孩子们进行了随机教育,让他们知道了:虽然老师的年龄大了,但是不怕累,学会了腰上转球,他们也要象老师一样坚持练习。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劲头大了,使她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并表示今后在家中也要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
王伟迪每天都抢着做值日,做操时也很用心了,每项活动都积极参加。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孩子吃苦、受累的精神。
中班随笔:观察各种标志
今天,我们带小朋友去大街上观察各种标志。一路走来,小朋友的兴致很高,自从孩子们了解了今天的参观目的后,他们的眼睛紧盯着周围的标志图。有的孩子不放周边的每个标志,一有新发现就嚷嚷着说:“这是联通的标志,我爸爸的手机就是这里交钱的。”“这是药店的标志吧,里面都是卖药片的。这个标志和医院的标志有点差不多。”“但是颜色不一样,医院的是红色的,这个是绿色的,下面还有两条叶子呢!”“老师,这是银行标志吧,我和妈妈来过。”“这是什么标志?很漂亮。”“这是卖彩票的标志,我们幼儿园游戏里也有卖彩票的。”“那我们也做一个这样的标志吧?”“。。。”
从他们七嘴八舌的交流中
,我觉得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一事一物都有着自己的经验与想法,只是在老师提供的这个平台上能有更多交流与表现的机会,如果有多一些像今天这样能让孩子们自由交流的活动,我想:孩子们相互之间不但有着广泛的交流,也会互相提高对生活常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