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哈利波特
发布时间:2021-04-07 狼和鹿的故事 本周末幼儿园工作总结 教案和说课稿幼儿园两三周前,合唱兴趣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看了《哈利波特和魔法石》,这些小朋友回来一宣传,豆豆马上来了兴趣。其实几个月前妈妈就给豆豆买了这套盘,向人家推介了一下,豆豆表示没兴趣。难怪哈利波特之母罗林说八岁以上的孩子才适合看这部片子呢。
周六我们通常过得比较懒散。早上先睡到自然醒,一般是8点左右,然后躺在床上读故事书或者听光盘讲英语故事,真正起床一般是在9点半以后了。人家说最幸福的事之一就是醒了,但是可以不起。有道理啊!每周这个时候,豆豆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好幸福啊!”接下来是洗漱、做饭、吃饭,再加上豆豆边玩边洗碗,等收拾停当就中午了。豆豆周末的作业一般需要两三个小时,完成之后就算自由了。这两周,豆豆都选择此时看《哈利波特》。哈片的情节十分具有想象力,而且扣人心弦。豆豆完全被迷住了,然而又有点害怕,非要妈妈在一旁陪着她看。这就像有些人吃麻辣烫一样,大呼过瘾的同时也被辣的直抹眼泪。哈片都挺长,一部要两个半小时,目前我们已经看了两部,准备以后每个周末看一部新的。按照我家的规矩,第一遍是可以看汉语版的,此后就都看英文版,估计豆豆对这套盘的兴趣应该能持续一两年。
上周日,约了幼儿园时的好友雪宜一起去玉泉路的国际雕塑公园玩,雪宜还约了她的一位小学同学,三个小姑娘在园子里从12点半玩到下午5点半,期间玩了蹦蹦床,充气床,秋千等等都很消耗体力的游戏,回家的路上豆豆说有点累了,想先回去休息一下,接着还要赶个晚场——每天晚上都要和阿诺、亚非玩滑板呢!可是雪宜力邀豆豆到她家再玩一会,豆豆也就同意了。后来两个小姑娘又一起来到楼上的另一个朋友小戴家。玩了不久就快7点半了,于是豆豆带领两个幼儿园同学和两个小学同学会合……
晚上八点半,豆妈去叫豆豆回家时说今天她一定玩得太累了,而且只正经吃了早饭,豆豆还逞能说自己不累也不饿。然而跟小朋友分手没几分钟,豆豆就一副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说:“困死了,只想马上睡觉。”周日这天,玩得有点过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周末怎么带宝宝?周末带宝宝玩什么?
周末大家都怎么带宝宝?
网友开心豆丁:我们家周末两天一般是一天出去一天在家,出去去孩子(22个月)的游乐场所,然后外面吃饭;在家就陪孩子做游戏讲故事看漫画搭积木听歌等等的......我们家的外出以吃为主,我家豆丁对各大菜系都很有兴趣,玩就是那种小宝宝的游乐场,很多大超市旁边都有,旋转木马、滑梯、什么的。我们原来在麦优麦办卡后来又换过一个,很多这样的地方。
网友天上没有乌云:我们一般都会带孩子去外边走走,但是不会走太远。现在这么热的天出去不太好,主要看去什么地方,我们一般这个天气就是去室内的,春天或者秋天去公园或者郊游。公园、游乐场转转,一般都是户外的。
周末带孩子首先是放松好,其次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1。带孩子去动物园。
2。跟宝宝去商场
3。开车带宝宝去远郊区,
4.与宝宝在家做一餐美味,
5。带宝宝去儿童希望看望孤残孩子
6。与宝宝一起看场木偶剧,
7。与宝宝去爷爷奶奶家
8。与树友妈妈约好去采摘,
9。带宝宝去早教中心上课
关于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作文
春暖花开,乘着明媚阳光,正是放飞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时的心情,就像风筝一样,渴望天空,向往自由。你知道有哪些放风筝的小学作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作文【篇一】
星期天,太阳高照,万里无云,天气格外得好,我的心情就像今天的天气一样好,不过我有更开心的事,就是今天我要去放风筝。
爸爸妈妈带我去广场放风筝,还没到广场,已经发现天空飞着很多各式各样的风筝了,远远望去,有小燕子风筝在飞来飞去,蝴蝶风筝在左右摇摆,蜈蚣风筝在扭来扭去,老鹰风筝威风凛凛地望着地面……我都等不及要放风筝了,我的风筝是大红色鲸鱼,我以为很难放起来,结果爸爸深藏不露,竟然是放风筝高手,不一会儿我的大红鲸鱼风筝就摇摇摆摆地飞起来了。
看着爸爸放得那么简单,我决定亲自把风筝放起来,在爸爸这位高手的指导下,我的风筝终于升上了天空。我放风筝的体会是:先拉着风筝线往逆风的方向跑,风筝就会在风力的作用下飞起来,飞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不用再跑了,只需要在风大的时候放线,风小的时候就可以收线,这样风筝就会越飞越高了。
通过放风筝,我发现,放风筝和做任何事都是有规律的,只要多加练习,就一定能做好!
关于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作文【篇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不仅叫醒了大地,让万物复苏。还招来了强强和明明来到草地上放风筝。
他们来到草地上,强强拿着燕子风筝,高举过头顶。明明右手拿着线轴,左手拉着线。风来了,强强说:“你准备好吗?我要放了!”明明说:“放吧。”强强放了风筝,明明也飞快地跑起来。可风筝像醉汉一样,飞得东倒西歪,一会高,一会低,不一会儿就“啪”的掉到草地上了。他们试了一次,就飞的很高了,风筝在天上飞来飞去,跟白云玩捉迷藏呢!
旁边的小姑娘拿着一个蝴蝶风筝,羡慕地说:“你们真厉害,能帮我放一下吗?”“当然可以!”强强说,不一会儿,小妹妹的风筝也飞上天空。不远处有一家人,孩子放着一个三角形的风筝,她的爸爸妈妈依偎在一起,欣赏着美景。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有可爱的金鱼,有可怕的蜈蚣,还有展翅高飞的雄鹰……,草地上的笑声也越来越多。
关于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作文【篇三】
今天风和日丽,我和父亲母亲一起去操场放风筝。
到了操场,父亲拿出新买的风筝。我一看,这个风筝是一个立体的栩栩如生的老鹰风筝,有黄色的爪子、黑色的翅膀、红色的嘴和眼睛。
父亲安装好后,就开始按照说明书上的做法开始放风筝。父亲把风筝举过头顶,然后手一松,使劲跑,一边跑还一边放线。可是,试了好几次,风筝就是飞不起来。后来,我就想自己试试,看看能不能让风筝飞起来。但是我试了几次后,风筝照样飞不起来。这时,一个路人说,可能是左翅膀偏重了。于是,父亲就把翅膀调节了一下,风筝终于飞起来了。我就一边跑一边放线,但不知为什么,风筝又掉了下来。我又试了好几次,直到脚都跑麻了,但风筝还是飞不起来。边上一个人说,可能是风筝太重,而今天的风又太小,因此产生不了足够的升力,风筝才飞不起来。
虽然今天风筝没有飞起来,但通过放风筝,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和与大自然亲近的快乐。
正确利用玩具的特有功能
玩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情趣,丰富知识,开拓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玩具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
父母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目的地选择玩具,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会有积极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好动,坐立不安,你可以选择一些静态性的智力玩具,像积木和插塑玩具,让孩子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会控制物体,并进而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使好动的个性有所修正。>>>你的宝宝有橡皮泥吗?
如果你的孩子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你可以选择动态玩具,如惯性玩具和声控玩具,让孩子在追逐汽车、飞机、坦克的过程中,产生愉快和自信的感觉,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
如果你的孩子粗枝大叶,性情急躁,你可以选择些制作性玩具,如纸模玩具,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养成学习的习惯。>>>开启停留在宝宝指间的智慧
如果你的孩子不合群,不愿和别人交往,你可以选择参与性玩具,如水上玩具,或让孩子参加集体游戏,使孩子逐渐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父母应有计划地使用非专门玩具,如棒子、钮扣、橡皮泥、绳子等,让孩子自由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孩子掌握这些材料的特征和使用这些材料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对手中的材料进行整体组合,并逐步过渡到有主题、有情节的组合,以发展孩子的独创能力。有关实践已经证明,非专门玩具对孩子健康个性的发展会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撕书:我对书很有兴趣
游戏结束后,父母要督促孩子把玩具收拾整理好,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收拾整理玩具中,同样要求孩子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合理的排列来完成管理任务,这对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
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利用玩具的特有功能,就一定能引导好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记录周末和爸爸妈妈放风筝趣事作文 【必备】
现在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机,是时候出门活动活动筋骨了。天上的风筝飞啊飞,地上的人追啊追。你在写放风筝的小学作文吗?请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记录周末和爸爸妈妈放风筝趣事作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记录周末和爸爸妈妈放风筝趣事作文【篇一】
早上,我起得很早,因为我约了我的同学一起去公园放风筝。
我和同学一进公园就看到空中有各种各样的风筝。有展翅的老鹰,有威武的蜈蚣,还有可爱的卡通人物等等。
稍作准备我就迫不及待开始放风筝了。一开始我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拿着线慢慢地跑。后来我发现风筝慢慢飞起来,我就跑得更快了,不一会儿风筝就好像便和风成为了好朋友。只见风带着风筝自由自在的在空中嬉戏呢。瞧!风筝一会儿扭扭腰,一会儿甩甩头,帅气极了。当我的风筝再次投向天空的怀抱时,风好像变得更温柔了一些,正抚摸着它的头呢!
看着风筝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我也开心地笑了。太阳下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
记录周末和爸爸妈妈放风筝趣事作文【篇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今天,天气晴朗,风又大,是个放风筝的好日子。
我们来到“钱王射潮”,拿出买来的风筝,七手八脚地组装了起来。凭着我妈妈小时候的丰富经验,不到半分钟就装好了。
我拉着线,表弟拿着风筝,爸爸找准时机,大声喊:“放!”表弟连忙放开风筝,我飞快地跑起来,不断地放线,风筝也随着放线的速度慢慢升起。舅妈、妈妈和表姐那满怀期待的眼神使我更有信心了。我们的目光随着风筝“飞行”,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的它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蝴蝶,真漂亮。
它就像是一个大力士在和我拨河比赛,一会儿往那飞,一会儿又往我这撞,怎么也控制不了它。突然,我手中的线加快了速度,我的手就要被那锋利的线割断似的。爸爸见了,连忙跑过来,夺过我手上的线,说:“放之前,一定要把里面的线头系在线盘上,不然放得太快,你的手就会被割伤,它还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走,再也找不到了。”说着,他飞快地把线系好,交给了我。
一阵乱风吹来,吹得我东倒西歪。忽然,我惊讶地发现,风筝正飞快的往江里坠。我急忙收线,可还是控制不住风筝,它就像离弦的箭一样掉进了江里。这时,它像一只残废的蝴蝶,真难过。
最后,我们硬生生地把它“救”了上来。没过多久,顽皮的它又飞到了树上玩去了,一会儿又卡在钱王的铜像上。
唉,这个风筝真是个淘气的娃,希望下次不再那么调皮捣蛋啦!
记录周末和爸爸妈妈放风筝趣事作文【篇三】
今天我们三年级师生去运河公园放风筝。
下午1点左右,我们不行来到绿树成荫,古色古香的运河公园。同学们兴奋极了,一个个拿着风筝跃跃欲试,我也不例外。
我带了一只红色金鱼风筝,金鱼代表“年年有鱼(余)”,而且风筝上带有一个“福”字,所以我最喜欢这只风筝了,我希望这只风筝能把我的梦想和祝福带上瓦蓝瓦蓝的天空。
开始放风筝了,我让妈妈拿着代表吉祥的风筝,我拉着风筝线和妈妈保持一段距离后,就让妈妈用力把风筝抛向天空,我拉着线疯狂地跑,一边跑一边放线,等到风筝在天空中稳定了,我就停了下来,来回抽动线,控制风筝。看着风筝在空中稳稳地飞翔,我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妈妈伸出大拇指夸我真聪明。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很快带着风筝高高兴兴地回学校了。
记录周末和爸爸妈妈放风筝趣事作文【篇四】
5月3日,我父母带我去世纪公园放风筝。在路上,我看到许多风筝在天上飞。虽然看不清楚,但是我想快点到世纪公园。
当我到达世纪公园时,我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风筝,包括蝙蝠和蝴蝶.就在这时,我看到父亲把两根又细又长的棍子插进风筝的小孔里。然后我看到爸爸把风筝放在地上,一阵微风把风筝吹向天空。随着风筝飞得越来越高,爸爸一直控制着线的方向。我渴望看到它。希望是我放的风筝。突然,风筝的线断了,爸爸去捡风筝。当我捡起来的时候,我说:“爸爸,你能教我怎么放风筝吗?”爸爸说:“好的。”然后,爸爸开始讲解放风筝的要领。我按照爸爸的教学方法放风筝,突然我的风筝和别人的风筝缠在一起了。我的风筝掉到了地上,父亲解开了缠绕它的线。多亏了我们的努力,风筝终于再次飞入蓝天。
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放风筝。
周末的收获:做“玩伴”
与孩子的交流很少,总找借口说工作忙,这是不称职妈妈的表现。想到这里,儿子的要求一定得满足。今天下午和儿子一起打乒乓,活动结束后,孩子的文章就是很好对妈妈的教育。正如孙云晓说的:我们既要做好“医生”(父母的角色),还要做好“护士”(玩伴),后者的角色我们小时候都是兄弟姐妹所替代的。其实对孩子来说,护理工作很重要。
附儿子的日记:
周末的收获
今天下午,阳光普照,万里无云。我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哼着小调,心情格外舒畅,也十分兴奋,因为今天妈妈要带我到学校打乒乓了。好久不打乒乓了,我的手有点痒了,想痛痛快快地和妈妈杀上几局。今天我一定要打赢妈妈,我心了默默地想着。
来到了学校的乒乓房,我们开始了乒乓大作战,规则是打11球,看谁获胜。我先发球,发了一个同学教我的“超级无敌跺跺球”,第一招跺跺球的奥秘就在发的近,发的快,一下子妈妈就接不住了,败了一球。我有点沾沾自喜了。第二回合,妈妈发球,她说:“请你瞧一瞧这球。”只见她把球往上一抛,再将板一打,一个“极速奔球”打过来,我连忙用乒乓拍去挡,用手一推,那股力量太大,球飞出界了。妈妈得意地说:“怎么样,尝到我的厉害了吧!”
我说:“这种绝招我也会,看招!”我也学着妈妈刚刚的样子,也想发个“极速飞奔”,可谁知道。我的力量太大了,“极速飞奔”变成了“缓速高球”,球打的老高老高,但妈妈还是接住了,眼看球快打过来了,我眼疾手快,马上将竖板换成了横板,来了一个抽球,打了回去,妈妈更猛,轻轻一挡,球回来了,但我却没接住。
接着我还是来个“跺跺球”,但是这一球的力量很均匀,这均匀是一妙计,我已经想好了下面的策略了。固然不出我所料,妈妈上当了,她也用均匀的力量接了这一球,当球飞过来时,我再一次的将竖板换成横板,用力一扣,妈妈反应超快,接住了这球,这时候飞过来的球速度更快,我马上学着妈妈的样子,来个“发抽”,这次总算让妈妈的板落了个空。我高兴的手舞足蹈,还不时地做了几个鬼脸,痛快极了。……
一会儿11:5,妈妈获胜。后来,我又和妈妈打了几局,最终,我还是输了。
今天的比赛,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打乒乓技巧的知识,比如发球的招术,接球时手的用力、方向和速度。我再继续练习,有一天会赶上妈妈,还会超过妈妈。
蒙特梭利:把握孩子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八个月大的东东,喜欢在地上爬行,但他老爱捡拾地上的小东西,往嘴里放。妈妈十分担心,只好打他的手心,威吓他不行。
王家上个月搬家後,两岁的宝宝却是一进屋子就啼哭不止,不论妈妈如何哄骗都无法安抚。
上述的现象,是否在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似曾相见?可惜许多父母不是没有发觉,便是觉而不察,亦或觉而不知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以致错失了幼儿期独有的生命力。
何谓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後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无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蒙特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蒙特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特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语言敏感期(0至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後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秩序敏感期(2至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至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籍著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一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检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钜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0至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特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
·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至9岁)
蒙特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於三岁:但到了六一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①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著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②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③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④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⑤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於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心灵的火焰蒙特梭利形容"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