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捕捉教育的细节进行正面疏导

发布时间:2021-03-01 如何进行幼儿园说课稿 爱的教育笔记 保育的教育笔记 今天中午吃完饭是看电视时间,小朋友们都拿着小椅子自觉的坐到绿线后面。电视机里放的是大家都喜欢的《加菲猫》第一部。在剧情快结束时,加菲找到了欧迪与主人回家了,男女主人公也表达了彼此的爱意,电视上出现了亲吻镜头,我转过头去观察班里孩子的反应,只见盛天瑞一手搭旁边小朋友曹驿澜的肩膀,一手去遮她的眼睛,说:“不要看。”我心里偷偷的笑,真有趣,这么小也知道难为情了。

下午起床后,我找来盛天瑞问:“天天,你中午看电视的时候,为什么要遮住曹驿澜的眼睛,说不要看?是不是有什么可怕的?”被我一问,天天不说话了,笑眯眯的看着我,我又问了一次后,他脸红红的,还把头埋进胳膊里,逃走了。呵呵!这个小坏蛋,心知肚明却不肯告诉我。

于是我又喊他来整理衣裤,边给他整理边说:“你中午是不是看到电视上的叔叔阿姨在亲亲,才叫曹驿澜不要看的?”他又一次红了脸:“嗯!”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亲亲吗?”他摇着头看我。(好工具范文网 FANwEN.hao86.cOm)

“因为他们互相喜欢,而且一起找到了加菲猫和小狗欧迪,很开心,所以要亲亲。就像你喜欢妈妈,想亲亲妈妈,喜欢爸爸想亲亲爸爸一样,知道吗?”这次,天天不脸红了,他没说话,只用闪亮的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哦!我明白了!”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接触此类事件,电视中或公园里,这些搂搂抱抱、亲亲我我的镜头,在他们的眼中已经觉得难为情了。也许天天在家中看电视的时候,妈妈也曾经这样遮过他的眼说,不要看。表面上的制止,会引发幼儿更强的好奇心,也增加了这些事的神秘感。我们不可能让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纯净的环境,孩子迟早会懂得这些事,在孩子遇到这些事的时候,不是逃避,而是要面对,帮助孩子解开他心中的好奇、疑惑,让他们觉得原来是很正常的,和我一样啊!我不用难为情的。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随时捕捉教育契机


最近一段时间,发现班内益智区里的串珠少了许多,问孩子们谁知道它们到哪里了,孩子们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都说不知道。其实,我心里有数,大概是坐在离区角最近的萱萱拿了,可我又怕直接说出来会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便没多说。

一天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小象要回家》的语言课。首先,我出示了小象玩具,模仿小象哭声,引出了故事;然后,我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一二三部分,熟悉了故事内容,让孩子们理解了小象的心情;最后,又引导幼儿观察了挂图四,讲述了故事的第二部分内容。讲完故事后,我问孩子们:“孩子们,你们说元元把小象带到哪里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带回家了。”“当元元把小象带回家时,小象乐意吗?”我又问。孩子们说:”“小象低着头,拖下了长长的鼻子,一声也不响.”“当元元想让小象睡觉时,小象睡了吗?”“没有睡,小象一面哭一面嚷,要回家,要找妈妈。”惠惠小朋友说。“那元元问小象的家在哪里时,小象是怎么说的?”‘小象说它的家在幼儿园,它的妈妈找不到它,一定会很着急的。”佳佳说。“那最后,元元把小象送回幼儿园了吗?”“送回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说到这里,我问孩子们:“那你们说幼儿园的玩具能带回家吗?”孩子们都说:“不能带回家。”我说:“为什么啊?”“因为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要一起玩的。”海月抢着说。

这时,萱萱突然低着头红着脸站起来低声说:“老师,对不起,是我把区角的串珠拿回了家,我想自己在家玩。”我说:“知错就改,就是个勇敢的好孩子。”我为她的诚实带头为她鼓起掌来,孩子们也都跟着鼓起掌来。。。。。。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捕捉教育契机,以积极引导幼儿,以达到教育目的。

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而这些初步的意识和情感。正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起来的。孩子们对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感兴趣,对可爱的小昆虫充满了好奇心。在阅读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中的《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一篇文章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深受启发。

在主题活动《有趣的昆虫》中。我班的幼儿也是对小昆虫特别感兴趣,在班级门口出现了许多的蚂蚁,孩子们兴奋极了,蹲在地上不停地观察,因此我们抓住时机,开展有关“昆虫”的主题。在主题刚开始时,小朋友开始搜集有关的资料。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们陆续带来许多有关动物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图书,在周末他们还同家长一起捕捉到许多的昆虫,装在小瓶中,带到幼儿园参加“展览”,小朋友就在区角活动时互相交流起来。在主题活动中,我让幼儿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昆虫,让幼儿尽情地观察,有的甚至让幼儿与之“亲密接触”,孩子边玩我边提问“你带来的是什么昆虫?”“它长得什么样?”“它有什么本领?”“你喜欢哪种昆虫?”等等,逐渐过渡,层层深入。在饭后散步时,我带着幼儿来到紫藤树下休息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的西瓜虫。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话题,大家趴在凳子两边,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一个劲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好多昆虫啊!”大家一下都围过来说:“蜘蛛、瓢虫、螳螂等。”于是七嘴八舌的说起来,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幼儿的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只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有意识地积极引导,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

教育随笔: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晨间活动时,大班的几个男孩正十分投入地踢着足球,突然有幼儿跑过来反映说:“老师,踢球的小朋友影响我们游戏,他们总是乱跑乱撞。”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群孩子不守规则破坏规矩,但实际蕴含着很多的教育点,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于是,我让踢球的那几个孩子先听一听受他们影响的小朋友的心声,然后我对他们说:“你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玩的游戏,可是现在你们相互影响,大家都不能尽兴玩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呃……那踢球时快要碰到他们的时候就停下,或者绕过他们。”一个男孩说。虽然我明白问题没这么容易解决,但还是决定让他们自己去试一下,而自己继续关注活动的进展情况。

不一会儿,有孩子又来“告状”了。为此,我又把孩子们召集起来进行讨论。看得出双方都很委屈,“哼,他们还是会把球踢过来。”一个女孩满脸不服气地说。“那我们踢球时你们也总是跑过来。”另一个满头大汗的孩子说。我笑呵呵地说:“原来是你们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啊,我看大家一兴奋就会满操场乱跑,那还有什么办法呢?”一个男孩建议说:“我们可以划分区域,在自己的区域玩游戏。“对对对!”其他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我继续追问:“那用什么来划分区域呢?”“我们用轮胎吧。”一个孩子赶忙回答。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认为用轮胎当作隔离线很靠谱。于是,孩子们就分工合作用轮胎了围一个大正方形在里面踢球。这下终于可以不相互影响了,而且还省去了捡球的麻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我园一直提倡以幼儿的生活为教育切入点,以游戏为教育手段的教育理念。围绕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其不断地研究、学习和感悟,充分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并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教育随笔:捕捉幼儿的敏感区


教育随笔:捕捉幼儿的敏感区

儿童在各个阶段都会经历最近发展区,而中班幼儿也就是5岁左右的幼儿所经历的敏感期是在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上。

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是指他们开始积极的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培养更多的合作意识。

处于社会性行为敏感期的孩子们,他们渴望更多的认识社会,渴望更多的了解社会规则,渴望更多的学习社会行为,渴望更直接的体会社会性情感······

他们会主动扮演社会角色,并建立规则来感受角色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学习如何在角色中与其他成员接触和相处。

他们还会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来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感情。尽管有时他们也不知道他的行为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有效的,能否带来一个好的预期和结果,他们没想过甚至不在乎,但不可否认他们通过这些行为得到了更多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还有愉悦。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心灵上的安抚和慰藉,我们要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中,对每个孩子都进行简单的对话沟通,让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行为人来与他人进行社会性的行为交流,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我们要给他们学着处理问题的机会,在与同伴发生小摩擦时,能尽可能的自己想办法解决,减少“告老师”的次数并且更多的尝试与他人进行合作式的活动,建立简单的游戏规则来减少冲突,让大家更好的游戏到一起,无论是体育游戏还是角色游戏都能找到共同的方法,更好的解决问题。

幼儿就是这样不断的扩展认知,在自我成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儿童在各个阶段都会经历最近发展区,而中班幼儿也就是5岁左右的幼儿所经历的敏感期是在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上。

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是指他们开始积极的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培养更多的合作意识。

处于社会性行为敏感期的孩子们,他们渴望更多的认识社会,渴望更多的了解社会规则,渴望更多的学习社会行为,渴望更直接的体会社会性情感······

他们会主动扮演社会角色,并建立规则来感受角色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学习如何在角色中与其他成员接触和相处。

他们还会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来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感情。尽管有时他们也不知道他的行为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有效的,能否带来一个好的预期和结果,他们没想过甚至不在乎,但不可否认他们通过这些行为得到了更多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还有愉悦。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心灵上的安抚和慰藉,我们要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中,对每个孩子都进行简单的对话沟通,让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行为人来与他人进行社会性的行为交流,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我们要给他们学着处理问题的机会,在与同伴发生小摩擦时,能尽可能的自己想办法解决,减少“告老师”的次数并且更多的尝试与他人进行合作式的活动,建立简单的游戏规则来减少冲突,让大家更好的游戏到一起,无论是体育游戏还是角色游戏都能找到共同的方法,更好的解决问题。

幼儿就是这样不断的扩展认知,在自我成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捕捉幸福


转眼间,来到幼儿园工作已半年有余,多少个日出与晨昏,我工作着,收获着,思考着,幸福着。 初到幼儿园时,面对又哭又闹的孩子,我曾是那般的无奈与六神无主,同时,反复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幼儿教育是什么?幼儿教育应如何做?几乎每天,我都会这样追问自己。 我俯下身去,把最爱哭的小欣怡抱在怀里,为她擦去泪水,洗净泪痕,摊开精美的小人书,带她进入故事的王国。渐渐的,精彩的故事内容使她忘记了哭泣,初入园的焦虑感在一点点的消退。一周后,她已经面带笑容,同站在幼儿园门口的妈妈挥手再见,一声甜甜的“老师好”使我从心底陡生一种幸福感。 暑气渐渐褪去,早饭后的跳操时间见证着孩子快乐的童年时光,和着欢快、活泼的乐曲,孩子们尽情的蹦着、跳着、唱着,舒展着肢体,愉悦着身心,成长着欢乐,收获着自信。 “老师早!”几个大班的孩子来到我面前,模仿军人的姿态,行了一个军礼,孩子们夸张的表情逗乐了我。我深知,从建园之初倡导的养成教育已融入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着孩子幼小的心灵,文明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心底已经绽放。 “老师,你画的真漂亮!”“老师,你穿的衣服真好看!”“老师,你真帅!”……孩子们不加掩饰的赞誉,充盈着灵性,更丰富着我的情感。原来,职业的幸福感可以这么恣意的流淌在心间! 每日,迎着初升的朝阳来到幼儿园,惊喜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收获着孩子们对我的问候与祝福……孩子们是那样的神奇,我的快乐扔进去,会快速复制,一变二,二变四,几何级疯长;我的苦恼扔进去,则会快速消亡,直至归零。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生存状态——幸福会在不经意间降临,任你捕捉。 感谢这些精灵古怪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在学习、拼搏、奉献、思考的行程中,时时浸润着快乐,捕捉着幸福。

正面指导孩子的任性行为


一天早上,瑶瑶的妈妈拿着一盒奶来到幼儿园:“张老师,我们家瑶瑶特别任性,我用尽了所有办法,她就是不愿喝了这盒奶,她最听你的话了,麻烦你让瑶瑶把这盒奶喝了吧!”瑶瑶的妈妈一走,我拿着奶来到瑶瑶身边握着她的小手说:“瑶瑶,奶的营养可多了,它可以营养大脑,使你变得更聪明。奶还有……”,还没等我说完,瑶瑶拿过奶很快就喝完了。

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有的家长就会找到老师,让老师来帮他们解决;有的家长则采取强硬的措施逼迫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还有的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这些举措久而久之都会导致任性行为的形成。任性的孩子难以与别人合作,难以与别人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跟孩子讲道理:如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法、磨练法、激将法、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家长要耐心的指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时而放松教育,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让孩子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是坚决的,那么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会随着良好的环境和教育而消失。

教育随笔:捕捉孩子的创新火花


教育随笔:捕捉孩子的创新火花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潜力。

这天上午,在组织综合活动欢乐的元宵节时,许多孩子都把逛花灯的欢乐场面和感受透过美术表现出来,当我走到佳音身边发现她画的尽是坦克车、大炮、战斗机等,我似乎有点不满意,心想这么欢乐、祥和的节日,你的画火药味怎样这么浓。但是我转念一想还是听听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轻声地问她为什么这样画,她兴奋地说:"老师,这是解放军叔叔开着坦克在里面点灯庆祝元宵节;这是空军把战斗机的灯都开着把天空照亮了,他们也在庆祝元宵节;还有……"。听!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我真的很庆幸刚才有耐心倾听佳音的想法,才没有伤到她的自尊心,同时也让自我倾听到其内心的语言。因此,教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切忌说"你怎样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真傻!"等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话语。当孩子提问题或与你谈话时就应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

又如:《奇妙的绳子》创新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选取了自我喜欢的绳子随处玩,任意在手中摆动,一会儿变成摇摆的树枝、一会儿变成风吹的小树在晃动、一会儿变成小朋又在跳舞,一会儿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一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绳中探索积累,层层拨开层层发散,由一点向多点想象,采用层层递进的时光让幼儿层层创新层层发展,有体验到模仿到创新的结构动静结合,给予孩子充分想象、创造和自由表现的空间,充分错金幼儿的创新潜力的发展,尝试绳子的多种玩法。

幼儿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驱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自我最忠实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应了解、认识、尊重幼儿,使幼儿感到老师是能够沟通的,是对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从而大胆地去创造,激发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更加自信、用心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萌发创造的激情,表现自我的感受。

捕捉孩子的兴趣


如果我有一对会飞的翅膀多好啊!在这样一种自发、积极的愿望后,我提供制作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美好的愿望。在活动一开始,我请幼儿说说自己有了翅膀会干什么?有孩子说:“要飞到宇宙中去看一看。”有孩子说:“我想到哪里去就能到哪里去了。”还有孩子说到:“姐姐在宁波上学,很想念姐姐,有了翅膀就能飞到宁波去看姐姐了。”孩子们说的不亦乐乎。于是我出示准备好的材料,给孩子们示范如何做一对美丽的翅膀,孩子们都非常激动,兴致特别高。等到他们动手时,各个都不含糊,虽然有个别男生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不过他们都主动要求再试一次,最后都成功了。通过相互帮助,孩子们把做好的翅膀粘在背上,他们一个个都把自己当成了小天使、小蝴蝶,开心都在走廊里飞来飞去,仿佛自己都成了有翅膀的精灵,体验着有翅膀带来的欢乐劲。

下午放学时,孩子们还过来让我把他们亲手制作的翅膀粘在身上,看来他们是真喜欢这对美丽的翅膀。这也让我感受到在教学活动中,捕捉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真情投入是很重要的。

相关推荐

  • 随时捕捉教育契机 最近一段时间,发现班内益智区里的串珠少了许多,问孩子们谁知道它们到哪里了,孩子们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都说不知道。其实,我心里有数,大概是坐在离区角最近的萱萱拿了,可我又怕直接说出来会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
    2021-11-20 阅读全文
  • 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而这些初步的意识和情感。正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起来的。孩子们对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感兴趣,对可爱的小昆虫充满了好奇心。在阅...
    2020-11-2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晨间活动时,大班的几个男孩正十分投入地踢着足球,突然有幼儿跑过来反映说:“老师,踢球的小朋友影响我们游戏,他们总是乱跑乱撞。”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群孩子不守规则破坏规矩,但实际蕴含着很多的教育点,恰恰是一...
    2021-06-2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捕捉幼儿的敏感区 教育随笔:捕捉幼儿的敏感区 儿童在各个阶段都会经历最近发展区,而中班幼儿也就是5岁左右的幼儿所经历的敏感期是在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上。 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是指他们开始积极的了解自己和他...
    2021-05-01 阅读全文
  • 捕捉幸福 转眼间,来到幼儿园工作已半年有余,多少个日出与晨昏,我工作着,收获着,思考着,幸福着。 初到幼儿园时,面对又哭又闹的孩子,我曾是那般的无奈与六神无主,同时,反复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21-12-06 阅读全文

最近一段时间,发现班内益智区里的串珠少了许多,问孩子们谁知道它们到哪里了,孩子们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都说不知道。其实,我心里有数,大概是坐在离区角最近的萱萱拿了,可我又怕直接说出来会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

2021-11-20 阅读全文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而这些初步的意识和情感。正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起来的。孩子们对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感兴趣,对可爱的小昆虫充满了好奇心。在阅...

2020-11-25 阅读全文

晨间活动时,大班的几个男孩正十分投入地踢着足球,突然有幼儿跑过来反映说:“老师,踢球的小朋友影响我们游戏,他们总是乱跑乱撞。”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群孩子不守规则破坏规矩,但实际蕴含着很多的教育点,恰恰是一...

2021-06-2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捕捉幼儿的敏感区 儿童在各个阶段都会经历最近发展区,而中班幼儿也就是5岁左右的幼儿所经历的敏感期是在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上。 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是指他们开始积极的了解自己和他...

2021-05-01 阅读全文

转眼间,来到幼儿园工作已半年有余,多少个日出与晨昏,我工作着,收获着,思考着,幸福着。 初到幼儿园时,面对又哭又闹的孩子,我曾是那般的无奈与六神无主,同时,反复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21-12-0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