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老师,我来帮你揉揉吧
发布时间:2021-02-18 幼儿老师故事 幼儿园说课稿洗头吧小迪 幼儿老师教育笔记4月份的一天,早上上班时,被一车撞了腿,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只休息了两周就返回了幼儿园,因为一心想着那群可爱的孩子。
虽未造成严重的伤情,但是走起路来还是一瘸一拐。“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只休息了两周,过段时间会恢复的。”时常这样安慰自己。回到幼儿园一上课,班里的小朋友们热情地问好,嘴里不断地说:“想你啦,老师!”“老师,好想你!”
“我也很想你们,宝贝们!”我何尝不想那些朝夕相处的可爱的宝贝啊!
一次上课,由于腿疼的厉害,我不时地用手按摩一下,暂且缓解一下疼痛。下课时,杨阳小朋友跑过来:“老师,腿还疼吗?我来帮你按摩一下吧?!”说罢,蹲下来用手轻轻地抚摸我的腿。其他几个小朋友见状也纷纷跑过来,喊着:“老师,我来帮你揉揉吧!”YJs21.Com
此时,我心里好感动,眼睛湿润了。“谢谢你们!谢谢宝贝们!”“你们真是懂事的好孩子!”我心里暖暖的,有种无法言表的幸福感。
有爱天地宽,有爱人心暖,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一定会收获一个璀璨的未来!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给小板凳揉揉、吹吹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而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板凳,调皮的孩子胆子总会大那么一点,爱动一点,磕着碰着总是免不了的。而碰到凳子上那是经常事了,可是总是自己先哇哇的大哭起来!
有一天,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我们班的果果小朋友,突然哭了起来,我走过去蹲下来问:“果果你怎么了?”“呜呜…凳子磕着我了,呜呜…”“哦,原来是小凳子磕着你了,可是我怎么也看到小凳子哭了,你看他是不是在哭?它在说果果也碰到我了,好疼啊!呜呜…”这时候果果已经停止了哭声,认真的在看着小凳子。我赶紧接着说“平时果果磕着的时候是不是老师或妈妈给你吹吹,揉揉就好了?”“嗯!”“那你快给小凳子揉揉,吹吹…你看小板凳哭的那么厉害!”这时果果已经开始动了起来,嘴巴和小手都没有闲着,一边揉着一边安慰着说:“马上就不痛了,宝宝不哭了!”
本来小板凳是“加害”的坏蛋,这样做了以后两位还能成为了朋友,并且他还意识到了“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果果给小板凳揉痛时,也就忘记了自己的痛,情绪很快的好起来了。
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不止果果碰到是不哭了,连我们其余的小朋友都跟着果果学起来,开始当起了大哥哥大姐姐,碰到时先给小板凳揉揉,吹吹。自己的痛已经变得不存在。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淳朴的、善良的,调皮的孩子也是一样。因此我们更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和个性,善良和豁达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他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
老师,你来我们班吧
今天下午,难得的“清闲”又一次青睐与我,每在这个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来到户外看孩子们的活动,有幸的话还能和孩子们玩上几个游戏,也算是放松一下心情,寻找一下和孩子在一起久违的快乐。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分散到各个区域,有的将小手拉成大圆圈一起玩贴烧饼、爆米花;有的在画着各种房子的民间游戏区三五成群地跳房子、跑城;有的在抡起的大绳中跳上跳下;有的则用力将刚刚亲手折叠的纸飞机抛向空中……看着孩子们像花一样绽放的笑脸,听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爽朗笑声,我真有些应接不暇了。在整个活动场上窜来窜去,就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每到一处都有不同的感受包含在里面。当我看到中班的一位教师正用大绳训练孩子跳绳时,我顺势接过了一根大绳,从中间折起变成原来长度的一半,学着刚在淄博看到的一位教师的样子,弯下腰让绳子平躺在地上,以身体为轴心抡成圆,尝试着让孩子们从它上面跳过,孩子们显然感觉到了新奇,虽然仅是偶尔地才能跳过,有时甚至不小心让绳子给绊倒,但他们兴奋地不肯罢休,争先恐后地尝试着一次次地跳……
不知不觉其他班的孩子已陆续被带进了活动室,大门口也被前来接孩子的爸爸妈妈挤的水泄不通,活动结束的时间到了,我还真有些恋恋不舍,孩子们也是意犹未尽。这时,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老师,你到我们班吧!”我暗自欣喜,看来我的魅力还不减当年呀,孩子们竟然喜欢上了我。我将脸紧紧地贴到了孩子的小脸蛋上:“好哇!那我真是太高兴了。”
是呀,融入孩子的世界,便能感受到他们的纯真,用他们的笑声开启自己的快乐之源。谢谢你,我的孩子们!
我来帮助你吧、拔裤腿
今天下午起床,你很快的穿好了衣服和鞋子。你看到其他小朋友还在穿衣服,就开心的说:“你看,我已经穿好了。我帮你们拿衣服吧。”你从放衣服的大框中找到了好朋友的外套,你把外套递给好朋友说:“看,我找到了你的外套。”好朋友对你说“谢谢”,好朋友衣服也穿好了,和你一起帮忙给小朋友分外套。一个小朋友不会穿外套,你看见后对他说:“没关系,我来帮助你。你是小妹妹,我是大姐姐,我会帮你穿外套。”你把小朋友的外套拿在手上,然后一只手拿着衣服一只手拉着小朋友的手说:“衣服这个是前面,因为有纽扣,你的这个手先穿进去。”小朋友在你帮助下顺利穿好了外套。你说:“你会扣纽扣吗?我会扣纽扣。”当听见小朋友说:“我只会一颗”
,你就说:“没关系,我来帮你吧。”你和小朋友一起扣完了纽扣,拉着她的手说:“衣服穿好了。”小朋友开心的说:“我也穿好了。”
老师的声音:
你是个非常温暖的小朋友。你很有礼貌也很喜欢帮助同伴,在同伴遇到不会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很耐心,也很细致。你说自己有一个弟弟,在家也会帮助妈妈给弟弟穿衣服,还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你这么能干,真的很棒哦!
拔裤腿
中午午睡时间到了,所有的小朋友都在为午睡做准备。有个小朋友说:“哎呀,我的裤子卡在脚上了,脱不下来。”你说:“我有办法。”你走过去,两只手拿着小朋友的裤腿开始拉,可还是脱不掉。你突然轻轻地唱歌“拔萝卜,拔萝卜,哎呦哎呦拔不动,哎呦哎呦拔不动。”你的好朋友说:“我也来。”好朋友和你一样,拉住了另一只裤腿。你和好朋友一起用力往外拉,裤子还是没有脱掉。另一个小朋友在旁边激动地说:“我知道了,你们要拉住这个地方”。你和好朋友一起,一人一只裤腿的边边,然后用力一拉,裤子脱下来了。你和好朋友一起坐在了小床上,开心的笑着说:“哈哈哈,裤子被我们拔下来了。太搞笑了。”想出办法的小朋友说:“我就知道,肯定能脱掉的。”脱掉裤子的小朋友在被窝里面说:“谢谢你们,我要睡觉了哦。”你和好朋友说完“不用谢”后也回到自己的小床上开始准备午睡。
老师,我来帮你好吗?
今天早上我在打扫教室时,身后传来一句:“老师,我来帮你好吗?”,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笑笑,我说:“当然可以了!”,我就问她:“你想帮老师干什么呢?”“抹桌子”她说道,还没等我说,她又说:“我很喜欢帮妈妈抹桌子,可妈妈嫌我抹不干净,又怕我弄脏衣服。
”我说:“好了,你去抹桌子吧!”,笑笑高兴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却反映出我们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的。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事事都由家长包办,这样以来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比较差。
还有不少家长在家里不许孩子做这个,不许孩子做那个,生怕孩子做不好,就算孩子主动要求做点家务,家长还是生生地把这种积极性给扼杀了,到后来,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了就埋怨自己的孩子,却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们在幼儿园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一回到家,孩子们又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深思。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我们幼儿园和家长多沟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两者的密切配合,只有两者密切配合好,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全面的发展。
老师,我帮你
老师言语的准确性,不仅仅关系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关系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在组织生活活动的时,我常常采用问答的形式开展,如:教师说“我请?”引起孩子的注意,幼儿反问“请谁?”幼儿进一步参与对话。“我请某某小朋友帮我做什么事情。”把劳动任务进一步进行安排。本以为这种方式是完美的,直到佳琪的一句话,“老师,我帮你整理玩具吧。”“不,佳琪,整理玩具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帮的是自己。”
佳琪只是在简单的模仿我的话,但这一句话让我明白,不是我帮你,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服务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活动实践,也应该贯穿于语言教育。成人的语言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隐性的环境。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方式,当语言渗透到思维模式中时,幼儿的内心就会觉得是我帮助你,而不是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需要成人的呵护,但也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的意识。许多家长反应映孩子在家的自理能力差,在园里的自理能力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幼儿自我服务的机会被家长剥夺。从自己叠衣服的事情来看,许多家长会把孩子的衣服叠好再走,而不是请幼儿自己叠。你也会看到家长背着孩子的书包,而不是幼儿自己背着书包入园。
2、幼儿的自主性差,家长的语言提醒较少。幼儿自主性较差,家长多数是代劳,而不是语言上的提醒。孩子的鞋带开了,多数的家长是蹲下给孩子系鞋带,而不是提醒幼儿自己系鞋带。
自我服务的教育不仅仅在于幼儿的自主活动的实践,还要贯穿于语言教育,教师的提示语要规范,要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自主意识,做一位合格的老师,从规范自己的语言开始。
老师我帮你
今天下午离园时,孩子们陆续的被家长接走了。
只有性格内向的维涵还没有人来接,我把他领回了活动室,忙着打扫卫生。
心想:还好,维涵还没哭,以前家长不来时早就哭开了。
我偷偷看了看他,只见维涵不时的向外看,低声的说:“妈妈怎么还不来呀?”我不断地安慰着,给她讲故事。
想转移她的注意力,可她都不感兴趣,还是心神不定的样子,眼里已经有了泪花。
我灵机一动就用这个方法吧。
我放下手中的工具,捶了捶腰自言自语的说:“哎我好累呀?要是有个帮手就好了。
”维涵一脸认真的样子:“老师我帮你,你就不累了。
”我说:“好哇,老师谢谢你了”。
维涵拿起了拖把,麻利的干开了。
我俩一边干,一边聊,好开心。
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维涵妈气喘吁吁的跑来了,急忙说:“今天我有事,实在赶不回来了,急死我了,我以为孩子在哭闹呢。
”维涵高兴地说:“妈妈我在帮老师干活呢。
”家长看到孩子高兴地样子,悬着的心平静了下来。
我趁机表扬了维涵,还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
娘俩高兴的离开了幼儿园。
今天虽然我晚点回家了,但心里却很高兴,维涵帮助了我,她也从中体验到了助人
老师 我帮你
今天下午离园时,孩子们陆续的被家长接走了。只有性格内向的维涵还没有人来接,我把他领回了活动室,忙着打扫卫生。心想:还好,维涵还没哭,以前家长不来时早就哭开了。我偷偷看了看他,只见维涵不时的向外看,低声的说:“妈妈怎么还不来呀?”我不断地安慰着,给她讲故事。想转移她的注意力,可她都不感兴趣,还是心神不定的样子,眼里已经有了泪花。
我灵机一动就用这个方法吧。我放下手中的工具,捶了捶腰自言自语的说:“哎我好累呀?要是有个帮手就好了。”维涵一脸认真的样子:“老师我帮你,你就不累了。”我说:“好哇,老师谢谢你了”。维涵拿起了拖把,麻利的干开了。我俩一边干,一边聊,好开心。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维涵妈气喘吁吁的跑来了,急忙说:“今天我有事,实在赶不回来了,急死我了,我以为孩子在哭闹呢。”维涵高兴地说:“妈妈我在帮老师干活呢。”家长看到孩子高兴地样子,悬着的心平静了下来。我趁机表扬了维涵,还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娘俩高兴的离开了幼儿园。
今天虽然我晚点回家了,但心里却很高兴,维涵帮助了我,她也从中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在愉快的情绪中等来了妈妈,我的教育目的达到了。
我是‘小大人’,老师让我来帮你
不知不觉,我来到七幼这个团体已经有小半年的时间了。在这里有辛苦、有烦躁,可是最多的还是欢乐。因为我的周围有一帮可爱的孩子们!
以前我一直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不能让他们去做一些大人认为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对于孩子,就要爱护加呵护。可是跟着我们小二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的是太愚蠢了。
记得一天是我的早班,我来到教室后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刘永浩和尚永浩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我不能这么做!我笑着对他们说:“没关系
,你们两个就安静的坐在板凳上,老师一会就忙完了。”看着他们失望的走回板凳上坐好,我的内心又开始犹豫了,毕竟他们是热心,愿意帮助!我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我走到他们两个的面前,问他们:“你们真的想帮老师吗?”他们抬起小脸用天真的眼神望着我说:“真的!”“好,老师让你们来帮我,可是前提是你们必须要小心,如果做不来就要告诉老师,好吗?”“好!老师我们来啦!”说完他们两个就很兴奋地跑到桌子旁边,而我在一旁帮忙并且指挥着他们,没一会我们三个就齐心合力的把桌子摆好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在想,是不是我太过于保护他们而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呢?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我总是压抑着他们的这种欲望,使他们因为能力不被重视而感到失望!
经过了这一个早上的事情后,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他们有热心肠,他们都有想展示自己的心理。并且我还发现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在受到重视之后总是表现的很棒,很听话!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别人的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很满足,很快乐!这样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
我喜欢这一帮孩子,这一帮总是在我面前拍着自己胸脯对我说:“我是‘小大人’,老师让我来帮你!”的可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