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随笔:香蕉怎么有手啊
发布时间:2021-01-18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小班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小班的幼儿从接触现实中的事物到转变到书本的图画都得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在现实与书本之间他们经常提些让我措手不及的问题。在认识水果娃娃这一课中,我先把准备好的水果实物让幼儿认识。因为这些水果都是生活中接触到的幼儿并不感觉陌生,当让幼儿认识图片中的水果娃娃香蕉时,张梦娟小朋友说:“我妈妈买的香蕉怎么没有手啊?”我一下子愣住了,是啊,我摆着的香蕉实物也没手啊。我赶紧说:“我们吃的香蕉为什么没有手,图上的香蕉为什么有手啊,咱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好吗?”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有的说是香蕉妖怪,有的说香蕉孩子,有的说是外星香蕉人,有的说是香蕉娃娃。最后我们决定这是香蕉娃娃最合适。
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们经常从他们的角度发现很多对于他们惊奇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我也要跳舞
每年的“六一”我园都要选送一块节目到镇上参加全镇的六一汇演,每年都是舞蹈节目,所以女孩子很高兴,到大舞台上表演节目都觉得是一种荣耀。今年我又排了一块舞蹈,照例只选女孩没选男孩。
排练时,男孩站在一边当观众,杨明清小朋友说了一句:“你看只有女孩才可以跳舞,男孩只能看。”【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我说:“男孩和女孩一样可以跳舞。”
“那你为什么不用我们跳?”
是啊!我给孩子造成了什么样的误区,舞蹈只属于女孩吗?为了取得成绩,为了能在排练时迅速出效果,我们只用了女孩,男孩调皮不容易约束。我们只顾着自己的成绩,却扭曲了舞蹈这门艺术的概念。
望着一双双渴望与好奇的眼睛,我的心揪疼了。从今以后的汇演男孩女孩一块跳。男孩们兴奋的不得了。相信今年的汇演我一定排的更好。
咱不坐这车
我们村一共有60名幼儿,两辆学生车来拉,早车拉20名学生,提前10分钟走,然后再拉上营子的18名学生。今天张新洋小朋友来的特别早,愿意做早车。孩子上车后,他奶奶看副驾驶没人,上车就拉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上,说:“这儿宽敞没人跟你挤。”我刚要跟她说,副驾驶孩子不能做,她看到车门口的两个座的座位没人,接着转身拉着孩子坐到车门口第一排的座位上,我说:“两个座的座位是给营子的孩子坐的,我们官台的小朋友坐三个座的座位。”“还要拉营子的孩子,咱不和营子的坐一辆车,车上再和咱打架,”说着拉着孩子下了车。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管,自理,自立能力差,没主见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造成孩子变成这样又是谁呢?当孩子长大以后,家长发现了孩子的种种缺点,家长只会埋怨孩子,他们也许根本不会想到就是自己一手造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香蕉开花了
教育随笔:香蕉开花了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一天上午水果餐时间,班级的保育老师给孩子们分发了香蕉,很多孩子跑来说:“这怎么吃呀?”一旁的小老师很是诧异:“赵老师,他们都不会剥香蕉皮啊?”她一边说一边就要帮助孩子们剥,我轻轻地制止了她。我拿起一根香蕉对孩子们说:“看,我的香蕉会开花哦1说着我把香蕉剥开了,很像一朵好看的小花,孩子们都高兴极啦“我的香蕉要开花1我笑着说:“好啊,我来教你们哦1我一边剥一边交代:“先从头慢慢撕开一条,不要撕断哦,一条一条,慢慢剥,看哦,香蕉开花啦。”能力强一些的孩子,跟着我一起剥好,都开心极了。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我们就鼓励他们,他们的香蕉也能“开花”啦,孩子们吃着自己动手剥的香蕉,无比香甜。
孩子的年龄较小,刚刚离开父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小班就是要逐渐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以往多年带小班的经验,很多事情在老师有趣的引导下,他们是非常愿意尝试的。早晨天气凉一些了,孩子们开始穿长袖了,洗手就不大方便啦,我就教他们:“长袖要变短袖啦1这样有趣的引导,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还互相说:“我的长袖变短袖了。”小朋友们在洗手的时候,都没有弄湿袖子,非常棒哦!
类似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小五班,孩子们排队要出去玩,我们会引导“来接火车啦。”孩子们就会很整齐地来排队;我们教育孩子离开小椅子,要学会把小椅子“藏”起来,孩子们的好习惯就这样慢慢养成了。
很多老师都感概带小班孩子很辛苦,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其实,老师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能听懂,而且很乐意听,很愿意做,慢慢地,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就培养的非常好了。
孩子们就让一颗颗小苗苗,需要我们耐心地养育,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孩子们也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幼教随笔:有香味的手
教师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还使孩子成为一充满爱心的人,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所努力的方向吗?
一、有香味的手
有段时间孩子们擦手用的毛巾很脏,尽管我一再提醒孩子们,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再用毛巾擦,但情况依旧,倒是孩子们之间的一场争议,使我班的毛巾状况有了改观。
一天,昊昊气鼓鼓地来告状,“老师,芊芊没有用香皂洗手。”我带着质疑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奶奶说:“用香皂洗手手是香的,不信,你闻闻”。他伸出一双稚嫩的小手让我闻,我弯下腰,闻了闻,果然有一股淡淡的香皂味。从那开始,我们班便有了一个小秘密,每次洗手后,老师不再唠唠叨叨,只轻轻的说一声;我要闻闻谁的小手是香的,孩子们便为了这个“香”而忙碌了。
自然,班上的毛巾也就从此变的干净了。
二、巧用智慧语言
用拟人化的语言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前在大班、学前班总是一味地用传统的方式点名,结果是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可秩序却还是一塌糊涂,今年,接手小班后,我运用了智慧语言,情形就大不一样;同样是点名,我模仿小鼓的声音叫每个幼儿的名字,被叫到的名字的幼儿上来,用小手轻轻的拍拍小鼓,你会惊喜的看到、一张张小脸有的瞪大眼睛,有的充满好奇,还有的则在偷偷窃喜……,这时,我也被幼儿的情绪所感染,并轻松的融如到了幼儿当中去。
用趣味性的语言教育幼儿,给孩子带来益处,当玩具被丢在地上时,我会引导他们,故意说;“哎呀,玩具宝宝哭了,原来是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帮帮它,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好吗?”孩子们都回乐意为玩具们效劳。让他们一个个都回家。你听,有的幼儿还轻轻的拣起玩具宝宝、并对它说;“玩具宝宝别哭了,我帮你去找妈妈。”这是多麽动人的画面呀!
教师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还使孩子成为一充满爱心的人,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所努力的方向吗?
三、“粉碎机”启动了
顺顺入园已经一个月了,可还是哭闹着不愿意吃饭,其实顺顺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家里已能自己进餐,顺顺家园间截然不同的表现是因为他未适应集体的生活,拒绝进餐是他排斥心理的一种表现,所以解决顺顺的进餐问题还得讲究方法。
这天,进餐时间到了,顺顺仍是那么执拗,任凭我怎么劝说都无动于衷。这时,我看见成成正在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饭,嚼得有滋有味,就故意说:“呀!成成的嘴巴真像一只粉碎机,那麽多的饭菜都被他嚼的烂烂的,还吃的挺快,小朋友,你们的粉碎机在哪儿呢?”孩子们听了纷纷张大了嘴巴。“谁的粉碎机最棒,能把嘴里的饭菜嚼得烂烂的?”“我能”说罢,孩子们快乐地模仿开了,我微笑着一一表扬,孩子们更加投入了。当然,我也时刻留心顺顺的表现,他虽然没有参与进来,但小脸明显舒展了,还有了一丝笑意,于是,我走过去,徉作惊奇地说:“哎呀,我说顺顺的粉碎机怎麽不动呢?原来是开关没打开。”说完,就在顺顺的头上点了两下,顺顺便开心地张开嘴巴,表示启动了。我就趁机握住顺顺的小手喂上一口饭,紧接着,顺顺的小嘴巴里发出了咀嚼声,就这样,顺顺的“粉碎机”欢快的工作起来。
香蕉为什么没有籽?
香蕉为什么没有籽?
有的人说:“西瓜、葡萄、桔子都有籽,我不喜欢吃。”
现在,听见街上卖水果的都在叫:“无籽西瓜哟!快来买哟!”
这是人类努力研究出来的。
人们还研究出来无籽葡萄、无籽桔子。
当然这些研究出来的新品种,数量还不多,大家还不容易看到、吃到。
很久、很久以前,香蕉也有籽。现在的香蕉却没有籽了,同样是人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研究出来的。
现在我们种的香蕉树,会从根部长出新苗来,没有籽,还是一样会长出后代来。
为什么花有甜甜的蜜?
现在,轮到我来考考你了。
“树朩、花、草为什么要开花?你知道吗?”它们要结种子
,所以才要开花。
树朩、花、草,它们总有一天会枯死。
不能用根生出新苗来的树朩、花、草,如果不结种子,枯死了就没有后代。
这样怎么行呢?
为了要有后代,它们就要结种子。
现在我们来研究花朵怎样结种子吧!
蝴蝶、蜜蜂快快乐乐地到处飞,闻到了香香的花,就都飞过去尝。
“啊!这些花朵的蜜,香香甜甜真好吃。”
当它们忙着吃花蜜的时候,身上就沾到雄蕊上的花粉。
“嗡,嗡,真好吃!”
它们吃得真高兴。身上的花粉又沾到花的雌蕊上面了。
这样,经过几十天,花朵就结成种子了。
有了这些贪吃的蝴蝶、蜜蜂帮忙,花才能结种子。
花朵很不好意思,蜜大概就是它送蜜蜂、蝴蝶的礼物吧!
当然啦,蜜蜂、蝴蝶还以为它们的运气特别好,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帮了花朵一个大忙。
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为什么会被云彩遮住?
咱们每个人的手很小,可是把手挡在眼睛前面,能遮住整个天空。人看东西的时候,总是在近处的显得大,在远处的显得小。
太阳虽然非常大,可是它离我们很远很远,我们看见的太阳,就像一个圆盘。一块云彩虽然小,可是它比太阳离我们近得多,看起来就显得很大。这样,近处一块看上去很大的云,就会把远处看上去很小的太阳给遮住了。
教育随笔:香香的小圆子
“哎呀,这个怎么这么难搓啊”,闻声过去,看到小小的你正聚精会神地搓着小圆子。我问:“怎么了?”你不紧不慢地说道:“徐老师,我发现用你的教的方法搓小圆子会散架,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什么办法呢?”只见你拿来一块糯米粉,放在桌上搓啊搓,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小圆子就诞生了,并很骄傲的跟我说:“你看,这个方法不错吧,你看我搓得圆不圆?”我笑了笑表扬了你,并让其他小朋友也尝试用你的方法来制作一下,果然受到了很多好评。
什么样的学习故事在发生
首先,看到你做小圆子聚精会神的样子,说明你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孩子。然后,你又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小圆子,说明你敢于挑战困难,不仅能积极思考解决办法,还能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别人。在实际操作中,你能够发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你还有着很好的行动力,能把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愿意且有耐心地去尝试,最终实现目标。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性
老师可以为你创造更多解决问题、展示你的行动能力的机会。也期待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你能把你的经验分享给别的小朋友,让大家也能试试你的想法。
教育随笔:小鸟怎么了?
教育随笔:小鸟怎么了?
春天来了,幼儿园里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一天下午,我带孩子们去幼儿园医务室检查身体。在离医务室不远的地方,小萌指着前面大声说:“看,那里躺着一只小鸟”,话音刚落,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拥向前去,只见那只鸟,眼睛紧闭一动不动,尾羽无力的耸拉着躺在地上。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议论:“这只鸟可能已经死了吧!”“是怎么死的?”“可能是饿死的吧!”“从天上掉下来摔死的?”“病死的?还是猎人打死的?”“不对,因为小鸟身上没有受伤,没有流血呀!”“就是,而且幼儿园里没有猎人。”“一定是这只小鸟的爪子没有抓住树枝,不小心掉下来摔死的。”“也有可能是撞到飞机了。”“不会是老鹰杀死小鸟的吧。”“杀死了会留痕迹的,这里好像没有什么痕迹嘛。”“也许是小鸟在睡觉时,刮大风掉下来了。”“我知道,肯定是老死的,小鸟的年龄大了,所以死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俨然一个个小侦探,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倩倩说:“幼儿园有很多这样的鸟,好像叫灰喜鹊。”“对,幼儿园里经常有灰喜鹊飞来飞去,树枝上、房顶上、操场上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仔细看看这只鸟长的什么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尖尖的嘴巴,灰蓝蓝的羽毛,翅膀上的羽毛有的长,有的短,还有小小的斑点。头是圆圆的,脖子的羽毛有点黑、又有点灰,羽毛看起来很柔软,爪子是红色的,很锋利的样子,因为它的指甲很尖,它还有4个脚趾头,和人不一样。”看着眼前躺着的小鸟,孩子们观察得十分细致。我接着问:“你们怎么看出这只鸟死了,它的眼睛闭着不动,看到这只鸟你想到了什么?”“这只鸟死的好可怜,我们要好好保护小鸟,不让幼儿园的小鸟再死了。”“我们帮助小鸟盖房子,保护鸟宝宝、保护鸟蛋,让它们不受到任何危险。”“在幼儿园可以给小鸟准备食物,给小鸟喂食、喂水,照顾他们”“不拿棍子打小鸟,不拿石头砸小鸟。还有也不能用弹弓打小鸟,如果我看见有人抓鸟,就会劝他放了小鸟,不能玩鸟。”“就是,也不能玩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看到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地场面,我又提出:“我们怎么样做让其他人也不伤害鸟?和我们一起爱护鸟呢?孩子们说:“我们可以画保护小鸟的图,贴在幼儿园里,大家看见了就会和我们一起保护鸟。”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鸟类,可以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爱护鸟类,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不抓小鸟,不打小鸟,为小鸟做窝……这时,亮亮说:“小鸟好可怜,我们把它埋在树下吧!”他的建议赢得了大家的赞同,于是我们一起将小鸟埋在了一颗树下,许多孩子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绪,还双手捧在胸前为小鸟祈祷:“亲爱的小鸟,祝你好运!”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动物的生命也一样可贵,面对小鸟的死亡,孩子们纯洁的内心充满了对小鸟的同情与不舍,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会真正体会到爱护生命的意义,从而演变为保护小鸟的实际行动。
教育随笔:有快的,有慢的,怎么办?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孩子们外出活动的时间便相对减少了,于是我们几个老师商量着增加了美工活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当然这也源于他们用自己的小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精致的小物品:漂亮的蝴蝶花、好玩的魔术房子、喜庆的鞭炮串、红通通的小灯笼……他们的小手还真的很巧式呢!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每次活动都有一部分孩子先完成,他们把“作品”教给老师后,就“无事可做”了,其中有些孩子便去无意识的干扰那些没有做完的孩子们:和没有完成的孩子聊天;想帮助那些没有完成的孩子,但是人家没有接受就硬去帮,结果越帮越忙;甚至和没有做完的孩子打闹等等。
后果:
那些完成慢的孩子受了完成快的孩子的干扰,结果越来越慢,甚至有的干脆不去完成,而是去干了别的事情。渐渐的,那些完成得慢的孩子便形成不专心完成任务习惯;而那些完成快的孩子也形成了习惯故意捣乱的习惯。
采取措施∶
1、建立“好朋友互助”小组,快的孩子带动慢的孩子。
孩子们在美工活动中,完成的速度总是参差不齐,完成快的孩子也总是无意识的干扰完成慢的孩子。面对这种状况,在我们班建立了“好朋互助”小组,组内的成员由平时完成快的和慢的孩子组成。在进行美工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快的孩子帮助完成慢的孩子,这样孩子们的完成时间就几乎一致了。
2、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培养孩子专心做事的习惯。
由于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控能力、抗干扰能力较差,因此,我针对这一共性特点,在游戏的趣味中增强孩子的抗干扰能力,以培养孩子专心做事的习惯。例如游戏“哨子司令”,让孩子排除各种各样的哨子干扰声,只有听到属于自己的哨子声才能活动;又如游戏“送小动物回家”,让孩子排除各种环境的干扰,把小动物们正确送回家;还有“色块飞行”的游戏,让孩子从五彩斑斓的色块中,排除其他色块的干扰,快速的选择出事先预定的色块。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排除干扰的重要性,趣味中使幼儿愉快地培养专心做事习惯。同时,自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整合家庭、社区的教育作用,增强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孩子们能在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需要发挥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合力。我积极与孩子家长取得联系,交流孩子在园与在家的表现,并对家长告知不注重孩子专心做事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老师和家长在思想及行为上必须保持一致。出现问题,我们主动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共同采取行动,增强孩子抗干扰能力,并定期对家长做针对孩子近期情况相应的家教指导和策略。
实施效果
经过老师不断地努力和家长地配合,孩子们在美工活动中表现得更加出色,几乎能够同时完成任务,他们的抗干扰能力进一步加强,从而培养了专心做事的良好习惯。现在,不管是活动室的墙饰,还是孩子们的成长档案都变得丰富起来,这些让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孩子们,你们真棒!
没哭怎么会有眼泪啊?
我带的是幼儿园中班,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星期一的午睡时间,凯瑞特别兴奋,就是不愿意睡觉。我忍住困意,陪他玩游戏,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随即,泪水充满了眼眶。凯瑞看见了:“老师,你怎么哭了?”
“我没哭。”
“没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泪啊?”
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会有泪呢?”
凯瑞挠挠头:“是因为我不愿意午睡吗……对了,你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你流泪了。”
“对,乖凯瑞,观察的可真仔细。”我拍拍他的脑袋。为了防止他要为我为什么打哈欠会流泪,我赶紧先问他问题:“打哈欠是会流泪,你知道还有什么情况下会流泪吗?”凯瑞兴奋起来:吃辣椒是会流泪;丢掉西奈的东西会难过得流泪;生病很痛苦是会流泪;哈哈大笑事业会流泪;做错事挨批是会流泪;还有妈妈看电视有时也会流泪……在我的启发下,凯瑞说了许多不同情况下流的泪。
我又接着问他,喜欢什么时候的泪,不喜欢什么时候的泪?为什么?这下凯瑞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他自己明白了该如何减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泪,如,生病时要坚强,小伙伴之间要友好相处,没做错一件事,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说到这里,小家伙想起累了:“老师,你是打哈欠流泪的,打哈欠说明你困了,咱们睡觉吧!”
“嗯!”在心底为凯瑞懂事儿高兴的同时,我决定午睡后赶紧找资料查阅一下泪水的成因,以准备回答凯瑞可能要提到的问题。
教育随笔:没有玩具该怎么办
观察实录:早晨来园以后,基本上早来的孩子我们总是以桌面玩具居多。那玩什么玩具的决定自然就落到最早来的小朋友手中。尧尧小朋友每天来园都不怎么早,等他来时,玩具已经分的差不多了。尧尧看了一眼桌上的玩具所剩无几,便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没有玩具了。你们谁分我点吧!”似乎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手中搭好的玩具拆下来。尧尧火了,直接把边上小朋友搭好的积木破坏了,然后拿了一部分到自己身边。这时的边上的小朋友当然不依了,来老师处告状。尧尧不甘心被告状,就说:“那我玩具这么少,谁让你们都不分我一点的。”听了尧尧的话,我便当着全班的面说,尧尧来的晚,没有玩具完了,我们该怎么办呀?这时组里的小朋友都腾出了一小部分玩具给他。同时,我也告诉尧尧,没有玩具的时候不仅仅只有破坏别人的玩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许会有更多的好办法。
分析:
解决同伴争执,培养幼儿化解冲突的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尧尧小朋友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语言表达与动作能力不同步。总是话没说完直接插手。引起其他幼儿的误会。尧尧也不太愿意和同伴分享,因此别人也不太愿意和她成为朋友。孩子对如何交往和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老师提醒一下他就能明白抢夺不是一种好的行为。通过语言解决矛盾,很关键。
措施:
运用一些故事和其他表现好的幼儿作为榜样来感化尧尧。让他从故事和其他幼儿身上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当遇到问题发现错误及时批评和纠正。在家长方面:则可以告知家长幼儿园的教育方法,请家长积极配合。相信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交往方面的能力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