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你是“迷失”的家长吗?

发布时间:2020-12-14 什么是幼儿园的游戏 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 什么是教育笔记

处于“我执、惯性、迷乱”这几个阶段的家长能量比较小,执教能力也不够,心量也不够大,可以说是处于迷失状态。

所谓“我执”就是我们说的“常有理”,处在这个阶段的家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大事小事都是“我的观点最有道理,其他的都不行”,都得“按我的要求和标准来”。

他们普遍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对孩子要求往往十分严苛,见不得孩子的缺点和失误,对孩子吹毛求疵。当遇到教育问题的时候,他们不但不会轻易求助于人,而且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劝告,因为在他们眼中“我”肯定是对的。

处在“我执”这个阶段的家长,他们霸道地控制着孩子的一切,自以为是地付出所谓的“爱”,殊不知孩子已经快要窒息了。

要跨越“我执”阶梯,关键在转变爱的方式。每一个家长都对孩子有着深深的爱,只是有的家长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表达爱子之情。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体验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爱孩子的方式是错误的。

大多数惯性已经成为我们模式中最坚固的一部分,自己很难觉知。被惯性和模式控制着自己的思维、行为甚至是情绪。就好像自己被别人在大脑中植入了一套系统,自动化运转,而自己毫不知情,其实很可悲。

有些家长,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更没有认真想过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干嘛操这个闲心!”或者是:“等到长大自然就会好了。”

仔细想想,他们也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个不错的结果,可是没有考虑作为父母应该在过程中做点什么。没有因、没有过程如何结出果来啊!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家长身上,一是不知道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二是不在乎孩子生命的走向。这样的家长其实是一种无意识性的责任逃避,就像一些事业型爸爸,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孩子的事情你问他妈,我只管挣钱,教育是他妈妈的事情。”

如果你细心观察,处在这一阶段的家长,往往缺乏感受力,离孩子的心很远,孩子也离他的心很远。可往往当事人却没有痛苦感,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也没有想法。

反观自己的教育段位,如果你是正处于这些状态的家长,那就真的需要跳出原来的模式,积极充电、进阶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你是淡定、谨慎的家长吗?


孩子的表现时好时坏,家长的心情也处于共震状态。这基本上就是现今家长的普遍反应。

我倒觉得,家长更多的是避免出现共震状态,而要与孩子的表现反向而行。

一、孩子出色时家长淡然

当孩子顺风顺水,取得成绩时,作为家长要淡然,淡然并不是毫无表示,毫不在意,而是根据孩子的表情来及时稀释快乐的心情。

允许开心甚至带些夸张,但注意控制时间,多者一周,一般一二天,少者一会儿,过份的庆祝会降低成绩带来的刺激作用,及时冷却激动的心情,记孩子记住,成绩是过去一段时间好的习惯和表现的产物,这个产物一般不请自来,成绩不是目的,养成习惯才是最终的目的。家长的淡定是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前一阶段这么努力,成绩自然会跟你而来,即使成绩不佳,我也相信你终会有所斩获。

而淡然的目的是及时把愉悦的心情转移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让孩子有归零意识,就是获得了成绩后,一切又都归零,一切又都重新站在了起跑线上。

历史上著名的一局棋是东晋谢安棋局,当远在淝水边上的侄儿谢玄领八万东晋将士面对前秦百万大军时,后方的谢安正在与友人对弈,前方战报忽然送至,谢安拆开信封阅后,继续安静地与友人下棋,友人不解,问信里说些什么,要知道这可关系到东晋小朝廷的安危。谢安若无其事地答道:子侄之辈已经破敌了,然后继续下棋。等棋下完了送走客人之后,谢安高兴地手舞足蹈,转身过门时,一脚踢在门坎上,把木屐的齿都碰断了!

淡定面对,自个儿透着乐就行了。

二、孩子糟糕时家长谨慎

人无完人,同样孩子也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总不可能出现每科学习都落单的状态,个把学科成为困难学科也属正常,这个时间千万不要死抓着薄弱学科不放,把所有的优点都抵消在某个缺点上面,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我们对孩子的评价经常用贴标签的办法,贴标签根据所贴内容分两种,一种是正标签,另一种是负标签。正标签就是给孩子正面的评价,负标签就是给孩子负面的评价。我们经常以为实事就是就是评价孩子的好办法,做对了表扬,做错了批评。其实不然,做对了当然要表扬,但是做错了却并不是一定要批评,批评往往就属于负标签,如果经常给孩子贴负标签会给孩子心理暗示:我就是这样(差)的人。

当孩子的糟糕是因为犯错而产生的,并不一定就用批评的办法来解决,许多时候可以无视,用行动来表示家长不喜欢这样的行为即可,极大多数孩子犯错后都知道自己错了,这时候,他们会用讨好大人,多做事情等来弥补自己犯的错,因为他们怕挨批评或是挨打。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自己说出来,因为总是这样做,感觉是很不好受的。这时再教育,让他说说错在哪,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以后应该怎么做就行了。家长用肯定来陪衬错误行为的不妥当,是理智的解决办法。

孩子糟糕时并不一定是孩子故意犯错,特别是在学习上,许多时候恰恰是孩子很努力,但是情况却很糟糕,这个时候,家长就更应该谨慎,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帮助孩子调整方法和心情,而不是把原因归究在不认真,不努力上。而应更多地找孩子存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上的问题,帮助孩子突破瓶颈。

淡定和谨慎的心态,也即是一条振幅不大的曲线,而孩子的心态振幅或许会很大,以不变应万变,以小振幅中和大振幅,这样孩子的心态也会更平和,也更易自我调整。

调查问卷:你是合格的家长吗?


调查问卷:你是合格的家长吗?

1.当众批评孩子()

2.很少去表扬孩子()

3.常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为例批评自己的孩子()

4.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教育孩子()

5.总对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他或她()

6.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家教上()

7.常依自己的标准给孩子定目标()

8.把物质刺激当成激励孩子的重要方法()

9.对孩子的困惑不闻不问不感兴趣()

10.对孩子的事什么都想知道()

11.不愿鼓励孩子或不会鼓励孩子()

12.经常斥责孩子的缺点()

13.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意见不统一()

14.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15.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16.你的情绪跟着孩子的分数走()

17.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努力学习()

18.认为孩子能听懂你讲的道理,却故意不去做()

19.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

20.孩子学习成绩与自己文化水平有必然联系()

21.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认为是处处关心孩子()

22.相信各种速成班()

23.认为孩子学习必须有人看着是正常的()

24.教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在他人面前说谎()

25.认为一味的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骄傲()

26.限制孩子玩,自己却经常出去玩()

27.当孩子不听话时常打骂孩子()

28.常在孩子面前评说别人长短()

29.认为孩子的缺点必须用批评才能改正()

30.常说:“你怎么这么笨?”()

31.常在生气时斥责孩子“你啥也不是”()

32.你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33.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条件都答应你”()

34.认为孩子学习的好环取决于他的聪明程度()

35.认为孩子将来的命运是他自己造成的()

36.认为人的性格是不可改()

37.认为成年人是不可改变的()

38.当孩子说一件得意事时你却警告他别骄傲()

39.认为自己该做的事都做了好坏全在孩子了()

40.认为孩子在学习上一点不着急自己却急的团团转()

以上问题:

A、如果您有5项,你应该加强学习了

B、如果您有10项,你必须警惕了

C、如果您有20项,你必须改变,否则将毁了孩子前程

育儿心得:你是失败的父母吗?


育儿心得:你是失败的父母吗?

学习内容:从《父母最大的失败:你愤怒,他“淡定”》一文中,对照自己是不是失败的父母?(参考《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1卷P95)

每次看到《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之后,感悟都不一样,每一个情节都给我们平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细节一样,只是处理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我家的这位宝宝是个“天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吗?因为每次我说她不好听的话她都会装作听不见,然后不理你说的话。最近发现些小小的细节,老师说她在学校注意力不集中,要叫她好几遍才能听到老师叫她,在家里也是那样,我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问她什么都不讲,我就很来火,说要打她这当脾气一上来火气就控制不住了,我拿了衣架要打她,而她呢不理会你,自己该干嘛干嘛,静一下想想是不是我自己所做的行为对她不行,该换一招?在很多事情上宝宝做的事情都让我无法接受然而对她大发雷霆一般,但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用!我感觉我就是一个失败的父母,她对我的不尊敬都是取决于我的教育方式所以我承认……所以以后我会经常看下关于教育方面的书本来改变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看看《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这会让我的思想观念有所改变,对于教育方面的一些情况我以后会认真对待。

家长是一种职业,你真的做到了吗?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了!错!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质关系的建立,只需要每天专注的陪伴孩子15分钟便足够!

所谓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跑神,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固然这些都存在。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听段音乐唱唱歌;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讲解大自然的知识。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

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的,静静聆地听孩子诉说。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等回应。

在陪伴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拥抱孩子等等。还有,很欣赏的眼神也很重要。

方法还有很多,而最关键的就是:在那个片刻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不多,每天只要15分钟!

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无论儿女,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的,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你家孩子是敏感型的吗?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反应阈(阈和育同音),提反应阈这个词儿,家长肯定有点儿陌生,我换成敏感度,你就好理解了。孩子的5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些感觉器官再加上社会觉察,需要多少强度的刺激,才能被启动,并有所反应已经在出生以前就确定了,而且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这个差异性没有好坏之分,却决定了一个孩子日后独特的学习方式。科学育儿的粑粑麻麻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体察自己孩子的独特性,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视觉敏感度高比如孩子睡觉一开灯马上就醒了,在室外稍微被太阳晒到眼睛,就会皱起眉头,甚至睁不开眼睛,这就是敏感度高的反应。这样的孩子学习主要靠视觉,很多孩子对于pq分不清楚,视觉敏感度高的孩子来说就非常轻松。视觉敏感度低这样的孩子,就是灯光直接照在脸上,也不影响孩子继续睡觉。这就是视觉敏感度低的反应,这样的孩子以后如果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就需要选择那些字体大一些的书,否则他就没啥兴趣阅读了。听觉敏感度高大家还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听风》的吗,里面的主人公的耳朵特别灵,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信号。这就属于典型的听觉敏感度高的。还有那些音乐家都属于这个类型的。听觉敏感度低的如果听觉敏感度低的话,敏感度高的人有些歌词听一遍二遍就记住了,那要是敏感度低的,听很多遍也是记不住的。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继续反复的听,直到孩子能够记住为止。触觉敏感度高低的反应人类视觉学习占83%,触觉学习占11%,其余的学习方式占6%。可见触觉的重要性仅次于视觉了。敏感度高的最明显的反应就是对贴身的衣服反应非常敏感,稍微有点儿不舒服就会哭泣,有的时候大人还觉得很奇怪,为啥无缘无故的就哭了哪,其实很多原因是你不能觉察的。而敏感度低的家长就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多的做抚触,让孩子的触觉得到充分的发展。嗅觉敏感度高低那些做品酒师的人,一定是嗅觉敏感度高的人了!孩子要是对一些气味反应的比较强烈,那他可能就属于这个类型的了。同样也有一些孩子在嗅觉上就是反应的比较弱了。味觉敏感度高低这个还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敏感度高的孩子对各种味道的分辨能力就会很强,有家长说,孩子不吃葱,包在饺子里面的一点儿葱花都能被孩子吐出来。还有的孩子从小就酸甜苦辣咸的一概不排斥。社会觉察度敏感反应有一种孩子心思就会非常细密,很善于察言观色,而相反就有一种心特别宽的孩子,天都快塌下来了,他也没啥感觉。科学育儿的粑粑麻麻也可以自己回顾一下,小时候自己通过那种方式学习效果最好,品品自己是哪方面敏感,哪方面不敏感。然后通过认真的观察,帮助自家的孩子找到最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这样的教养才是有的放矢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各种反应,不至于总想着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家的强!那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遗传,来自于天生的气质特征的差异!所以,你真的没什么好抱怨的!育儿即育己,从自己的学习改变开始,用爱、自由、规则、平等的方法来建立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

  • 你是淡定、谨慎的家长吗? 孩子的表现时好时坏,家长的心情也处于共震状态。这基本上就是现今家长的普遍反应。 我倒觉得,家长更多的是避免出现共震状态,而要与孩子的表现反向而行。 一、孩子出色时家长淡然 当孩子顺风顺水,取得成绩时,...
    2020-12-28 阅读全文
  • 你是孩子眼中的合格家长吗? 导读:和孩子沟通要注重方式,做全面了解孩子的好爸妈,做孩子眼中的合格家长。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
    2021-09-10 阅读全文
  • 调查问卷:你是合格的家长吗? 调查问卷:你是合格的家长吗? 1.当众批评孩子() 2.很少去表扬孩子() 3.常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为例批评自己的孩子() 4.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教育孩子() 5.总对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他或...
    2020-09-29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你是失败的父母吗? 育儿心得:你是失败的父母吗? 学习内容:从《父母最大的失败:你愤怒,他“淡定”》一文中,对照自己是不是失败的父母?(参考《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1卷P95) 每次看到《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之后,感悟...
    2020-09-22 阅读全文
  • 家长是一种职业,你真的做到了吗?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了!错!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
    2020-12-31 阅读全文

孩子的表现时好时坏,家长的心情也处于共震状态。这基本上就是现今家长的普遍反应。 我倒觉得,家长更多的是避免出现共震状态,而要与孩子的表现反向而行。 一、孩子出色时家长淡然 当孩子顺风顺水,取得成绩时,...

2020-12-28 阅读全文

导读:和孩子沟通要注重方式,做全面了解孩子的好爸妈,做孩子眼中的合格家长。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

2021-09-10 阅读全文

调查问卷:你是合格的家长吗? 1.当众批评孩子() 2.很少去表扬孩子() 3.常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为例批评自己的孩子() 4.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教育孩子() 5.总对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他或...

2020-09-29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你是失败的父母吗? 学习内容:从《父母最大的失败:你愤怒,他“淡定”》一文中,对照自己是不是失败的父母?(参考《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1卷P95) 每次看到《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之后,感悟...

2020-09-22 阅读全文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了!错!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

2020-12-3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