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展示的机会
发布时间:2020-12-14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故事展示 新宇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时话很少,总是和那几个小朋友玩,很少参与到别的孩子中去。上课时也不爱举手回答,常常需要老师提醒,这时她才会小声的说出答案,不是新宇不会,而是她不善于表现自己。有时我想:难道新宇身上就没有优点吗?在今年的八个一活动中,我们玩的是呼啦圈。长时间的训练下来,孩子们已玩得很不错,但有些技巧性的玩法,只有那么几个孩子玩的好,新宇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就让这些孩子示范给别的幼儿看,轮到新宇时,她不慌不忙的拿起呼啦圈,熟练的玩了起来,表演了好几种玩法后孩子们自觉的鼓起掌来,新宇显得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我在她的额头上贴了个小贴画以示表扬。
第二天,我发现新宇额头上的贴画还没有拿下来,看来新宇很重视这个贴画。以后再玩呼啦圈时,只要身旁有人,新宇就会使劲得转,还往别人面前移动,每当得到别人的肯定时,她就感到非常的满足。
渐渐地,我发现新宇主动去找新朋友了,也主动跟老师交谈了。从新宇身上我发现她越来越自信了,这也是我一直想看到的。我体会到:给予孩子适当展示的机会,也会促使他们变的自信起来。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多给孩子机会
在本周的周末活动中,我请孩子们自己大胆地表演节目,通过努力来争取获得小红花、小食品。能力强的小朋友都跑到台上大声地唱着歌。这时,我听见了身边的涵涵小朋友和着音乐轻声地唱着,唱得很好很有节奏感。于是我就请她也来表演一下。她扭扭捏捏地走了上来,一个词也唱不出来。还不时的紧张地扯自己的衣服。
从事幼儿教育也有十多年了,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些在班级里显得特别乖巧的孩子,他们从来不会惹是生非,似乎不用做老师操多少的心思。而这些孩子大多属于那种内向,不善表现自己的个性。他们也是集体生活常常被忽视的弱势群。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一些个性明显,活泼好动的孩子和敏感,能力较差的孩子会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较多的关注。
在平时的游戏中也是如此,那些活跃的孩子往往会在你还没有把问题说完就高高地举起了手,兴奋时候,他们还会把手举到你的面前。和这些孩子不同,象涵涵这样的孩子他们明知道答案,也不会大胆地举手表示自己知道,他们只会乖乖地坐着,或轻声地在嘴里说着。
而老师也常常把发言的机会给那些积极举手的孩子。
如果在平时能有技巧地把机会多给这些孩子,结果会怎样呢?慢慢地他们会乐于表现自己,会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机会会变成自信的翅膀,插上翅膀的他们就能自由的飞翔于未来的成长天空。
给孩子认错的机会
刘慧华是我班表现很出色的孩子,所以在“星星榜”栏中她的小星星最多。一天,刘慧华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也奖给你一个小星星吧?”“谢谢,那是老师对你的奖励,好孩子的见证。”“老师,我有好多的小星星”她又说。“你真棒,但不要骄傲,继续加油,争取得到更多的小星星。”
粗心的我并没有发觉小星星的“秘密”。
第二天,刘慧华的妈妈拿了许多的小星星给我,说是在为孩子整理书包时发现的,我慌然大悟,为什么会跑到她的书包里?怪不得昨天……经过和刘慧华妈妈商讨,我们决定让孩子自己承认错误。
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故意叫了起来:“不好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的小星星不见了。快帮老师找一找。”孩子们找遍了室内的每个角落。“是不是小星星怕冷躲到小朋友的书包里了。”在我的提示下
,孩子们各自打开书包细心地找着。这时刘慧华打开书包又慢慢地拉上了拉链,又拉开了书包边一个小的拉链口,根本没有把星星交出来的意思。“老师知道,小星星交了一个朋友,它躲到她的书包里和我们捉迷藏,它的好朋友会是谁呢?”我又启发到。“是谁呢?”孩子们互相疑问起来。“是我,不过这是奶奶给我买的。”刘慧华很不情愿地从书包里拿出了小星星,也没有承认错误的意识,我决定再给她一次机会。
课后,我给她讲了《匹诺曹》的故事,并问她:“匹诺曹为什么会长个长鼻子?”
“他撒谎了,老师,我也撒谎了,小星星是老师的,不是奶奶买的,我会长长鼻子吗?”
“主动承认错误的孩子不会长长鼻子,答应老师,永远不再说慌,做小朋友的榜样。”我随机教育到。
“好。”刘慧华郑重地点头。
刘慧华终于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如果老师直接翻孩子的书包或向孩子们说出她拿了老师的小星星,事态的结果不但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刘慧华在孩子们面前失去往日的风采,更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犯更大的错误。在以后的日子里,刘慧华真的改变了很多,我能感觉到她在努力做大家的榜样,看着刘慧华一天天的进步,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不行的,给孩子机会,让他们主动承认错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磨炼与考验中成长。
给孩子创造的机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一切!”想象确实是创造思维的翅膀。
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许多饮料盒子,让他们想办法玩,等他们尽情玩乐一会儿以后,让他们说说对这些罐子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滚着玩,可以顶在头上走平衡……。
这时,汪博闻高兴地说:”罐子可以做操,也可以玩“房子游戏”。
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
这时幼儿兴趣大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尝试,怎样利用罐子玩跨跳,幼儿又一次得到了尝试,三三两两摆罐子,结果跨跳的方法各不相同,魏思成直接跨跳,张煜小跑后跳,小朋友想想哪种方法最好,大家都觉得张煜的方法最好,于是我让所有的孩子来试一试,这样孩子很快地掌握了跨跳的要领。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老师应充分提供幼儿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开发。
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最好的礼物
昨天傍晚放学,幼儿由家长陆陆续续地接回家了,只有阳阳小朋友的家长迟迟没来,阳阳好像要哭的样子。我看到了,连忙蹲下来,微笑地把她抱在怀里,亲切地说:“来,阳阳,老师抱抱。”说完我把她紧紧地抱了一会,只见她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时,来接她的妈妈看到这一情景,高兴地说:“阳阳和老师真好,老师真像妈妈呀。”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拥抱,但从中让我深深感觉到不管是哪个幼儿,他们都渴望跟老师亲近,而作为家长他们也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爱护有加,希望老师能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幼儿。给予孩子一个真真实实的拥抱,不仅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更能加深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我想,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吝啬对孩子的拥抱,哪怕只是轻轻的抱一下,对于孩子来说那是老师给他们最好的礼物,让每个孩子在我们的爱护下快乐地成长,健康地发展。
勤俭节约
这天,在组织孩子们画画时,我无意间发现桌子下边有一截断掉的蜡笔。我刚要提醒是谁丢了蜡笔,没想到又发现了几截。不用问,这一定是孩子们没有用完扔掉的或是不小心弄到地上的。这样的事情在班里经常出现,每次发现每次提醒、强调,可事情还是不断发生。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脸,我冷静下来,要想办法,让孩子们改掉这个浪费的习惯!
我捡起蜡笔说;“这是谁的蜡笔,怎么躺在地上睡觉偷懒了呢?”孩子们纷纷说;“老师,不是我的。”“老师,不知道是谁的。”……
听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我的心情很复杂: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对掉在地上的东西置之不理呢?这种视而不‘捡’的冷漠态度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捧起这些蜡笔,用凄凉的语调说;“小朋友们,我们蜡笔本来是高高兴兴来这里,陪在小朋友的身边,帮助小朋友画画的,虽然我的身体一天一天的小,但是只要小朋友们进步了,我们再辛苦也感到非常高兴。可是,我们的小主人却不知道珍惜我们,我们多么难过啊!”这时,活动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都静静地望着我,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平时对小蜡笔的态度,会对小蜡笔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过了一会,孩子们一个个都似有所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乱丢东西了,我们会爱惜小蜡笔的!再也不随便扔了。”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这个美德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奢华和浪费。作为老师,应该让孩子们知道,一支蜡笔、一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都是应该被珍惜的。
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每天课间操时间,我总会从小朋友中选出一名小排头,领着大家站队,做操。我总是让那些聪明,听话的幼儿来当小排头,而很少让那些调皮和默默无语的小朋友当排头。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当排头。忽然,我听到了一个很大的声音:“老师,让我当一次排头好吗?”我回头一看,是平日里很调皮的基基。我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
以后的几天里,上操时我都会听到基基要求当排头的声音,也会看到他那乞求的目光。我想,也许该让他试一试。那一天早晨,我对基基说:“今天,老师选你做排头。”基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天早操时,基基做的特别认真。下操后,我把一个象征奖励的小红花贴在了基基的头上。基基那天特别遵守纪律,比以前听话多了。
第二天早晨,我发现基基的头上还贴着那朵小红花。也许是平时我们不重视他了
把机会留给孩子
最近几天在幼儿园老师的公开课中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机会留给孩子。当孩子高高举起了他的小手就请给他表现的机会,即使有些差强人意,也要为他的勇气鼓掌。当孩子想要帮助我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们不要觉得那些事情那些活他不该做或做不好而阻止他,请给他一次锻炼的机会。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充满灵性的,在这个纯真美好、清澈透明的世界里,孩子们拥有着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的纯真注视与梦想,涌动着不尽的激情。在与幼儿一起活动的时候,老师不妨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加入到孩子中间,变一个滔滔不绝的讲师为幼儿忠实的听众,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孩子,去聆听他们独特的见解,欣赏他们的独出心裁,支持他们的异想天开,鼓励孩子们尝试、研究、探索、创造的行为。在家中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机会,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当然,我们所说的“放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放手,我们应该明白:“教师不是一个说话者,要做一个说适宜的话的人。”在整个活动中老师还是不要忘记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们有茅塞顿开的喜悦,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老师们的公开课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哪怕是小班的孩子,我们也要相信他们的能力,把机会留给他们。老师更应适时地、积极地、主动地引导他们,让孩子们在不断地摸索与尝试中,各种能力得以磨练,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满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量给孩子留有一些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给孩子更多机会
阳阳小朋友进园时不到两岁半,个子又长得比较矮小,走路也不稳,一不小心就会被同伴碰倒。因此我和孩子们常常帮助他,对他格外的关心。
阳阳吃饭特别的慢,经常吃到班上最后几个或一个。特别是冬天经常吃到饭菜变得冰凉。每次我看见了忍不住会帮助他。久而久之,给阳阳喂饭便成了我的“例行公事”。听到阳阳的每一声“谢谢”我的心里总是甜甜的,家长的每一此微笑更是坚定了我的行动,我觉得自己做得对。
有一天吃完饭后,我像往常一样走过去准备给阳阳喂饭,可阳阳说什么也不把手中的饭碗递给我。嘴里还嘀咕着什么。我坐到他的身边也摸着他的头说你:“阳阳,你想说什么?”他想了想,小声的说:“老师,让我自己来。”我的心为之一颤,阳阳见我有些迟疑,拉开我的手说:“老师,我自己吃。”我马上同意了他的请求。他那瘦小的脸上马上因为兴奋二显得通红。
看到这一幕,我后悔极了。我因为他吃饭太慢而天天给他喂饭,未曾想到反而遏制了他的自由,剥夺了他生活自理的权利。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让阳阳自己吃饭,并在旁边督促他,关心他。虽然有时他还会吃到最后一个,但我从不责备他,而是鼓励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此,对于有些方面发展缓慢的孩子我都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慢慢学习,慢慢进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发展。
给孩子一个机会
我所在的班级是小班,小班的孩子各项自理能力普遍都很差,尤其是中间插班的孩子,一是不熟悉环境,而且需要自己去熟悉其他的孩子和老师;再有他们很孤立,别的孩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和自己熟悉的孩子在一块玩,即使一些孩子主动去找他们玩,因为刚入园心情不好,他们也会不耐烦的拒绝。还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不耐烦的拒绝老师递来的饭菜。其实说句实在话,这是在让老师很头疼!我们班里就有一个叫萱萱的孩子,是中间插进来的。早晨从来不在幼儿园吃饭,一开始有几次在家里吃了,她妈妈主动告诉老师说:“萱萱在家吃饭了,她要想吃就吃不想吃就算了”。萱萱这孩子很聪明是个明白人,一听妈妈说这话,她就知道老师不会强求她吃饭了。后来,连着几天萱萱进教室后就告诉老师说在家里吃饭了。我们也有点大意了,因为萱萱经常会在家里吃饭,所以我们都相信了。之后我们也觉得不大对,就悄悄地把这件事情反映给了萱萱妈妈,她妈妈说她在家里根本没吃呀。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萱萱为了不在幼儿园吃饭,而对老师说谎了。我们几个老师就想办法先让孩子在这吃饭,说谎的事情以后再处理。后来我们对孩子说:“以后孩子们在家吃饭的话,早晨就让妈妈亲口告诉老师,你自己说的可不算的啊”。这句话对萱萱这种很明白事理的孩子一点就通,第二天,萱萱就主动到桌子旁边等待就餐了。早晨饭萱萱吃得不多也不快,也不和小朋友们比赛,自己慢悠悠的吃。一次偶然的机会,萱萱竟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是小朋友们如厕时间,孩子们和往常一样进了卫生间,为了让孩子的速度快一点,而且能喝到足量的水,我就想了个办法。我对孩子们说:“谁要是尿完尿,喝完一大杯水第一名的话,谁就可以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接水,并且管着别的小朋友喝水奥”。正好这个时候是萱萱第一个尿完尿的,我就趁机大声的说:“我看是萱萱第一个尿完尿的,咱看看是不是第一个喝完水的呀”。其他孩子听见后速度也快起来了,萱萱一听完我的话,看到别的孩子也积极起来了,就急急忙忙的接上满满一杯水,还举到我面前让我检查之后,就咕咚咕咚的喝完了并且大声说:“老师我喝完了”。我顺势就说:“好,现在萱萱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接水”。从此,萱萱做什么事情都很积极。而且吃饭我们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吃饭快的孩子可以当小老师为那些吃得慢的孩子。萱萱经常吃得又快又多又干净,积极帮着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我们班里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很积极。可见我们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孩子更大胆更自信,那就得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多观察,也许你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萱萱妈妈见了我们都说:萱萱变化可大了,每天都迫不及待的来上学,而且还把这一套带到家里,还给家里人分配任务呢!我们听了也很高兴。当然萱萱说谎的事情也没有人再提。
给孩子一次机会
一次,我让幼儿逐个进行节奏练习时,到了亚琪时,我不由愣了一下,因为琪琪平时对于老师组织的游戏或活动都经常是摇头拒绝参加的,我该怎样说服她练习这次活动呢?这时我看到了一旁的照相机,于是我对所有孩子说:“我要邀请拍节奏最好的一位小朋友来给大家做一个表演,而且老师还要给她录像呢。”孩子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很希望我所说的那个孩子就是他自己。这时,我把琪琪轻轻的拉到前面,这次她没有反对,只是朝我羞涩的笑了一下,我鼓励琪琪:“琪琪,刚才我看你拍得很好,做给大家看看。”琪琪沉默了一小会,然后用很小的声音,把节奏型正确的拍对了,我拿着录好的视频让她看,看的出她很高兴也很兴奋。从那次以后,我发现琪琪渐渐变得原来更开朗、活泼了许多,而且参与活动的时候也更主动了。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里是最好的,也都希望听到老师的表扬和赞美,如果老师能适当的利用自己手里的“特权”,给孩子创造一次成为“明星”的机会,孩子会因此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