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怎么对孩子进行语言启蒙训练
发布时间:2020-12-10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教育孩子笔记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怎么对孩子进行语言启蒙训练,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训练方法
(1)连续音节训练:大部分的宝宝会在4个月左右发出第一连续音节,通常情况下都是“hai-hai-hai”,妈妈可以在宝宝有兴致的时候,对宝宝说[hai-hai-hai],在宝宝学会以后再教导宝宝说第二连续音节[ba-ba-ba],第三连续音节[ma-ma-ma]。
(2)和宝宝“交谈”“说话”,平时要经常和宝宝说说话,不管是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了什么都可以跟宝宝说。
看到外面在卖气球就跟宝宝说“气球”,可以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和宝宝玩耍,如“逗一逗”:小宝宝,怀里抱,一逗他一笑,给宝宝哈气,逗宝宝笑,或者让宝宝跟着音乐摆动身体。
评估:宝宝发出响亮的笑声、在远处叫他,他能够回头找到你。
注意:
①妈妈要用比较温柔的声音,用不一样的语调跟婴儿说话。可以说一些现在看到的事物。
②可以结合宝宝的生活规律,在宝宝空闲的时候让宝宝听音乐。不过也不能让宝宝一直被音乐声包围,不然会造成听觉疲劳,甚至讨厌音乐。
相信从小对宝宝进行相应的语言启蒙教育,孩子以后一定会赢在起跑线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怎样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
导读: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和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音乐是最普遍的艺术,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如果孩子长期受到音乐的熏染,音乐的和谐浸润到整个身心,习惯成自然,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透着和谐。我经常在家里放些舒缓优美的音乐,与儿子共同聆听,有时还一起观看高雅的歌舞表演。每年元旦,我们会与儿子一道,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这里,他知道了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等许多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和小泽征尔、梅塔等著名音乐指挥家,学会了欣赏《蓝色多瑙河》、《小夜曲》、《拉德茨基进行曲》等世界名曲。
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美育形式。欣赏绘画作品,能使人的感官获得美的享受,创作绘画作品,则使人的精神超越现实的束缚,获得解放。儿子喜欢绘画,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他参加了美术素描班,正逐步把绘画发展为一项特长,从而体验创造美带来的愉悦。儿子在绘画中,要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等,还要考虑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合理选择适宜的创作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自由表达个性和自我的想法,全方位调动感官,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关照自己心灵深处的种种体验。
大自然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的丰富源泉,因此父母要经常带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蔚蓝无垠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瑰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动听的音响、神奇的变化会使孩子感到其美无比、其乐无穷。为了让儿子充分感受自然之美,我们每年暑假都带他外出旅游。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俊秀奇绝的张家界,水波浩荡的八百里洞庭湖……所到之处,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使我们叹为观止。通过旅游,儿子认识和欣赏了自然美,这些广博恒久的美永远驻足在他的心灵中。
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我与儿子共同布置了一个整洁有序、美观舒适、充满艺术情趣的居住环境。我们居住的房间不大,但阳光充足,我把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并在阳台上种植了许多花草,一年四季生机盎然。儿子喜欢画画,他的不少作品都在我的鼓励下挂在了墙上;儿子喜欢读书,我又专门为他买了一个书架,由他自己管理书籍。我还尽量为儿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儿子时时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家庭的温馨,家庭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渗入儿子心灵深处。
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从孩子整体成长和发育规律来说,教养孩子是有科学合理的顺序的。首先,先培养孩子的习惯。这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理习惯、道德习惯等等,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对待身边事物的一个习惯。第二是培养孩子的品格:乐观、自信、积极、正直、善良、感恩、孝道、遇到问题敢于解决,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等。在这些习惯和品格建立的基础之上,我们再给孩子进行第三个能力的培养。这就包括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孩子的学习习惯,品格和学习能力培养好了,他学习知识就快了,学习能力就提高了。第四点就是给孩子灌输知识。教他识多少字,背多少首唐诗,数学概念及运算等。现在家长们的教育意识提高,都希望孩子能多方面综合发展,就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这就是教养孩子的最后一个顺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当孩子的习惯,品格,能力,知识培养起来了,再给孩子学习兴趣班就会事半功倍,起到一个好的训练效果。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能够引导家长培养孩子成为有责任感、人格完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帮助孩子成就完美人生。
怎样对新生儿进行感觉训练
孩子降生到世界上,会感觉到许多变化:用肺呼吸,用嘴吃奶,用哭声发表意见,用身体皮肤感受妈妈的爱抚。他们用感官把这些感觉信息不断地传递到大脑中去,使感官—大脑—身体—行动逐步协调起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速训练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非常重要,早期缺乏训练会影响今后的学习能力。而零至三岁是对孩子进行感觉训练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意对孩子的六感(视、听、嗅、味、触、重力感)方面的训练。对于一个月的孩子应该注意那些训练呢?
运动能力
每次喂奶后,要将孩子竖抱,轻拍背部,预防吐奶。然后让头部直立几秒钟。在孩子空腹时,让孩子趴在床上,逗引他抬头,反复几次。也可以把两手放在孩子两侧,用大拇指卡在腋下,其余手指托住头部,把孩子竖起来,让脚底接触桌面,孩子会做出踏步的动作。把手指放到孩子的手掌中,让他紧握,并轻轻地拉。还要经常适当地摇抱孩子,总之不要整日把孩子放在床上不动。
感觉能力
拿一个红球在孩子眼睛上方二十厘米处,上下左右慢慢移动,让孩子的眼睛追随红球。用铃铛在距孩子头部二十厘米处上下左右慢慢移动,训练孩子的听觉。也可给孩子听轻音乐。用浸过乳汁的毛巾放在孩子头部一侧,孩子会转过头来闻。孩子睡醒后,要抚摸孩子的全身皮肤,并和孩子说悄悄话。二十天以后,可以把孩子抱出去进行空气浴,可以在孩子两顿奶之间喂一些煮熟的菜水,让孩子品尝丰富的味道,刺激味觉。
言语能力
经常对孩子说话,但不要声音太大,因为新生儿的听觉很脆弱,但也不能太安静,或整天不理孩子。逗孩子笑,经常给孩子微笑的表情,注视孩子的眼睛。孩子发出咿呀的声音时,要给孩子积极的回应,还要经常让孩子适当地哭一哭。
行为能力
在孩子的床头上部,挂一些可以摇动和发出声音的玩具,让孩子四肢随之舞动。经常在孩子周围走动,让孩子追随你。定时把大小便,并发出“嗯……”、“嘘……”的声音,形成条件反射。
父母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父母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一、朱丹选择性教育的方式采取父母分工:
我从书店买了一本《人体奥秘》回来,打算跟孩子讲讲人的构造。6岁的老大望着书中18岁的女孩图画问我,“我们长大了是不是像她那样?”她手指着图上女孩的胸部,“也长出两块东西来?”3岁的老二问得更具体:“是不是长出两个波波呀?”我点点头,翻向下一页。
养育女孩和养育男孩是不同的学问。有了老三小儿子之后,我同太太商量,女孩的事情归她管,男孩的由我来负责。对孩子的性教育,父母责无旁贷,而分工却是十分重要的。
我不知道太太用什么方法同两个女儿进行性教育的,我只是发现大女的书架上多了一本《和妈妈谈悄悄话》,而二女儿常常翻看一本《小女生身体的秘密》。
二、在朱丹看来生活其实就是一大场性教育
生活是孩子性教育最好的素材。从小时候开始我会利用和儿子一起在公共场所游泳、在家里洗澡的机会,让他看到不同年龄的“裸男”,然后适当讲些男性的构造。孩子进了幼儿园,对于异性会有些好奇,诸如为什么男生站着尿尿女生却是蹲着的,为什么男孩女孩隐私部位都有不同叫法,等等,我会叫孩子将疑问记下来,然后我们一齐去科学馆、博物馆找答案。我记得有一年,德国有个神奇人体的科普展览在香港举行,我带着读小学的儿子去参观。科学展览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最好场所,有标本、实物、模型、图像等等展示比起干巴巴的枯燥味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三、男孩的性教育也是必须课,要知道男孩也是需要进行性保护的。
跟男孩子讲性教育是对每一个做爸爸的挑战。
有人担心男孩性教育,讲得不好会弄巧成拙;也有人觉得那是学校的责任与我无关;更多的人是不知从何下手,讲些什么?
我的提议:男孩性教育不妨从如何进行男孩的性保护开始。
一听到这,你可能提出非议,孩子性教育只会讲到女孩子的性保护,怎么男孩子也需要性保护?
你先听我讲个故事,今年暑假,小姨子带着两个小男孩从加拿大回来住在我家里。两男孩性格开朗很招人喜欢,尤其是老大,胖乎乎笑眯眯的。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哭着向妈妈投诉,小区保安叔叔拍打他的屁股,他妈妈紧张去了解情况。原来那叔叔看这个小胖子颠着屁股跑来跑去的,十分趣致,禁不住用手轻拍了一下。国情不同,对孩子的性教育也有所不同。小姨子告诉我,在加拿大,从幼儿园开始就会分别对男孩女孩进行性知识的分级制教育,其中核心内容是教会孩子们不准其他人接触自己的身体上的隐私部位,男孩子的屁股也属于私隐的区域。以前,我只知道教育孩子“不要同陌生人讲话”,现在还要加多一句,“不要同陌生的男人交谈”。同性,一般人会容易放松警惕。但近年国内外发生多宗男孩受性侵犯的事件,作案者大都是堂堂七尺的大男人。
对于朱丹来说,对孩子的性教育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隐私部位的发育过程,让身体生理健康成长;二是当成长中出现生理和心理问题时,知道如何找答案,懂得向父母讨教;三是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不受性侵犯。
如何进行幼儿英语启蒙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忙碌的我每天备课上课,给孩子讲故事书,逛绘本圈,看育儿书,看英语启蒙书,看鸡汤类的女性成长书,看感情婚姻经营书……每天都忙,但是却看不出自己到底忙出了什么。而现在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也迎来了安妮(我女儿)满2岁7个月,我也终于能坐下来静一静自己的内心,回望自己两年来在英语启蒙道路上和孩子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
Phase One 磨耳朵
如果说什么时候适合开始磨耳朵,我想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怀孕了就全职在家养胎的话,这时候就可以听一听童谣了。但是如果你上班族孕妈妈,我觉得就量力而行吧,休息好最重要。
安妮在0—6个月的时候也并没有看纸质书,更加没有看纸质英文书,只是每天在洗澡的时候听妈妈手机里播放的中文朗诵儿童版《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就是听妈妈怀孕的时候天天听的英语童谣,这些童谣有《Ten Little Fingers》《Rock A Bye Baby》《Ten In The Bed》《This Is The Way》《Rain Rain Go Away》 等等,还有安妮鲜花的磨耳朵的童谣,大家都可以下载来给孩子磨耳朵。
所谓磨耳朵我们磨的就是地道英语的语音、语调、语感。有的宝妈对自己的发音不自信,生怕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影响孩子以后的发音,这样的话可以选择童谣和韵律类的书籍给孩子听。让孩子多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孩子熟悉语言材料,这样孩子再遇到类似的情景才会自然而然地开口。《鹅妈妈》童谣是英语启蒙路上家喻户晓的童谣书,这本书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可以唱出来,而且书本图大色艳,孩子比较能接受。我家孩子都把这本书翻烂了,可想而知她对本书的喜爱程度是有多大了,尤其喜欢Shoo fly don't bother me这一页,也喜欢妈妈从头到尾一页一页地给她读。
磨耳朵的话,点读笔和点读版的书也是不错的选择,里面的发音,语音语调都是很地道的,孩子可以一面点一面跟读模仿,听得多了自然就会发音了。点读版的书安妮也很喜欢,现在几乎每天都拿来点。我们买了《小猪佩奇》的第一季点读书和《Super Simple Songs》 。
《Super Simple Songs》里面的儿歌童谣都是经典的英语国家的孩子唱的童谣,比如《The Wheels On The Bus》《Old McDonald Had A Farm》等等。这些童谣不仅好听好唱,还可以配以动作表演。
磨耳朵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输入(input)的量,再求输出(output)的效果。有的家长给孩子读了几本书,或者给孩子听一两个月的音频就想让孩子马上有输出的效果,就要考孩子是否会了哪首英文歌。我们先来想一个问题吧,我们的母语汉语在两岁之前基本上都只是听还不能说的,我们天天泡的母语环境里,汉语都要听了两年之后才开始慢慢的输出,那到了英语这个第二语言我们就要孩子速记并输出,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Phase Two 培养认知 把书当玩具一样玩
6个月以后安妮才开始真正地看书,因为6个月以后安妮很喜欢抓东西,而且对发出声音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就给安妮买布书,带有响页的那种布书,布书上内容是一些我们的日常用品,还有就是小动物的图片。安妮就每天拿着这几本布书抓啊,摇啊,咬啊,很喜欢听响页发出的沙沙的响声。
面对质疑
也是这时候我迎来了周围人不同的质疑声,有的人说:“这么小就懂得看书了?”有的人说:“现在就买书没必要吧?你应该给孩子买的是玩具而不是书吧?”有的人说:“买这种书简直是浪费钱,你不觉得吗?”还有的人取笑说:“人家知识分子,当然和我们这种人不一样。”……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但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初衷,走上了买书给孩子当玩具玩的这条路,至今我们还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奔跑,不管周围的声音如何,我们一直在坚持买书看书。所以如果你也选择了这条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我相信在这条路上,我们和孩子都会收获很多东西,而且我们还会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收获很多惊喜。
关于孩子啃书这件事
说到把书当玩具,我觉得孩子啃书这件事是很正常的,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把书啃坏或者说书不卫生,然后就时时盯着孩子看,孩子一把书放嘴巴上就马上制止孩子,这样无形之中就毁了孩子对书的好感和兴趣了。其实孩子啃书就像啃他的玩具一样,只要孩子想啃就给他啃吧,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是用嘴巴在感知他所能抓到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把书放好,尽量不要把书弄脏。我以前经常提醒自己“爱书是从啃书开始的”,现在我依然记得安妮那时啃书的可爱模样,看着她那时的照片我还会不禁嘴角上扬。
后来,我家的书越来越多,安妮也越来越喜欢书这个“玩具”。有一段时间安妮很喜欢按键发声书,于是我给她买了四本发声书,这类书一按就有音乐,孩子特别喜欢,直到现在两岁半了她也时不时就拿来按,然后还跟着音乐一起跳啊跳,乐呵呵的。
玩具类的书我们可以选择翻翻书、机关书等等,这类书孩子可以自己动手翻页去发现翻页里的东西。这类书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孩子学习各种动物和事物。比如“小玻系列翻翻书”里用双语对照的形式展示了很多基础的生活用语;《Dear Zoo》 里有大象、蛇、青蛙、猴子等等很多种动物;《where is baby' s belly button》里有杯子、帽子、泡泡等等。不管选择怎样的书,只要是你的孩子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让孩子爱书像爱玩具一样这一点才最重要。
Phase Three允许孩子在读书过半的时候走开
很多妈妈都怀着这样的心态——坐下来看书就一定要把一本书读完听完才罢休。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三岁以下的孩子是否具有相应的专注力呢?有可能读书过半的时候孩子想到了其他的东西她就会走开了,又或者她实在坐不住了。这时候如果家长硬压孩子,会让孩子对书本产生厌恶的情绪,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尽量给孩子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这样孩子的思维才最为活跃,学习才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才更佳。
我给安妮的时间都是自由的,有的时候她读过半就会跑去玩玩具,这时候我会随她去玩。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妙招让她“回心转意”――我故意读得很大声,而且语音语调特别夸张,故意说妈妈发现了某样东西,还有什么什么呢!这时候她就会跑过来要看。现在她会讲话了我用的方法也比以前“更狠”了,等她过来要看书的时候,我故意把书歪过一边不给她看,而且还读得更夸张,她就过来用力抢书,这时候我就会说“不给安妮看,妈妈看,哇……”,她会很着急地说“安妮要看,安妮要看”,要是我再坚持一下下不给她看,她就哭起来了。就是要这样,要让孩子不得看书就哭,就像她得不到某种玩具就大哭一样。
Phase Four 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
因为安妮看不到她喜欢的书就会哭,很多妈妈甚至我的学生都说“你女儿这么爱看书,还看英语书,以后英语一定很厉害”。我听了这话只是笑笑,因为只有我知道我自己的孩子怎么样,而且谁也看不到她的未来。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的孩子小时候对书本很感兴趣,但是后来慢慢长大之后,由于父母没有坚持“对症下药”迎合孩子的兴趣去坚持给孩子提供“合口味”的书,孩子就失去了对书的兴趣。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说她儿子不仅不喜欢英语,而且还特别抵触英语,准备要上一年级了,现在什么都不会,着急死我了。我问她是怎么知道儿子抵触英语的?她说:“比如说,我跟他说It is time to have dinner,儿子就说,别说这种话,难听死了!每次我一拿故事书出来他就跑了,怎么叫都叫不回来。”然后我问这个同事你家买有英语绘本吗?她说以前两岁的时候买过,认识颜色的、认识汽车的都有,而且那时已经记得蛮多单词了,但是后来发现他不感兴趣了就不再买了,现在都六岁了对书一点兴趣都没有。当时我想到了这句话——每一个成功启蒙英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图书馆。家里一本英文书都没有就想让一个汉语如此强势的六岁孩子马上接受“It is time to have dinner”这句话,孩子不抵触那就怪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管这句话被我们所有的人都说腻了,甚至是说烂了,我也要说一下。孩子都只做眼前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他没有兴趣的事情你逼着她做,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而往往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做父母的要仔细观察孩子什么阶段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就投其所好买孩子喜欢的书。现在我的安妮就很喜欢小动物,比如monkey, spider, dog, cat等等,然后我就给她看Curious George(《好奇猴》),Biscuit(《饼干狗》) ,Five Little Monkeys(《五只小猴子》)这些书,几乎每天都看,读到我想吐了她还说“还要看”。
更小的时候她喜欢的是卡爷爷的绘本,有“熊系列绘本”《Brown Bear》《Baby Bear》《Polar Bear》《Panda Bear》。这些绘本文字少,而且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唱成歌曲,特别容易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孩子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孩子的年龄、性别、喜好都是我们在给孩子选书时应该考虑的,这也是需要妈妈们花心思和时间去慢慢挑选的。
Phase Five 不能让孩子死背单词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一样东西不能背,那就是单词。背单词是我们那个年代学习英语时用的死方法。也许你也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看见稀奇古怪的英语发音时我们背单词时的辛苦。因为记不住发音,于是我们的英语课本里曾经出现过这样恐怖又搞笑的一幕:
bus 爸死
mouse妈死
yes爷死
nice奶死
niece 你死
was 我死
school 死光了
而现在已为人父母的我们还无形中让自己的孩子重蹈我们的覆辙。你是否久不久又在心里掂量孩子这段时间到底记住了哪些单词?你是否刻意地让孩子去记一个独立的单词?你是否因为孩子说不出某个单词而觉得孩子没有足够的词汇量?
我们都知道单词应该放到语境里去学习,而因为我们的母语环境是汉语,在国内很难给孩子提供英语环境,所以绘本里的国外原汁原味的句子,生动形象的图片语境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一本一本的原版英语绘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记单词的途径,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可以一面读一面指着图片,或者给孩子做出相对应的动作。比如jump这个单词,与其单纯的让孩子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背“jump 跳,跳跃”,还不如和孩子坐下来读绘本《Five Little Monkeys Storybook Treasury》 ,然后在每次读到jump/ jumping 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站起来扮小猴子跳跳。这样不用给孩子解释jump 的意思他就自己知道了,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在读书和游戏中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这样的读书不仅学起来快乐,而且还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何乐而不为呢?
我自己亲身的启蒙经验告诉我孩子的对书的阅读是有阶段性的,那就是:
(1)认识书阶段
(2)自己找书阶段
(3)假装读书阶段
(4)自己看书阶段
你的时间在哪里,孩子未来的方向就在哪里。所以如果你已经在英语启蒙这条路上走了,但是还没有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一定不要着急。只要一直耐心地怀揣着初衷,不断地前进,静待花开吧,有一天你会收获很大的惊喜。
最后一点:我们还应该把“快乐学习”的理念融入英语学习中,激发孩子饱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