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话“一语千金”
发布时间:2020-11-30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最近班里的小朋友特别爱向老师打“小报告”,面对孩子们喋喋不休的告状声,每次我都对他们说:“好的,老师知道了,小朋友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东西坏了,让他自己来告诉老师,好不好……”
但有一件事,让我触动很大,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徐雅诺小朋友跑过来说:“老师,老师,咱们的滑梯扶手坏了,小朋友们还从那边上!”“好,好,老师知道,告诉他们不要从没有扶手的那边上,危险。”我虽然听了也答了,但是真正的疏忽了。过了不长时间,一个孩子哭着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磕到了!”我一看,原来是因为这个小朋友为了省劲从没有扶手的那边上,导致没有站稳,所以才会磕到,我看这情况赶紧给孩子处理了一下,并无大碍。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原来我们应该尊重以及关注孩子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尊重孩子们的观察力,尊重孩子们“爱管闲事”的好习惯。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根据事情的本质来判别有些“小报告”该听还是不该听。因为有的时候,孩子们的话可是“一语千金”!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和孩子们的第一次晨间谈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和孩子们的第一次晨间谈话”!
今天要去大四班带班了,心里有些激动,一年多没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一起游戏、学习、玩耍了,不知道那些小家伙们究竟怎样了?看见我进来带班他们又会有些什么反应呢?我期待着,也猜想着。
跟孩子们的晨间谈话怎样开始是我首先考虑的一个问题,要不就跟他们说说我的心情吧!“从上个星期知道我要到大四班来带班,我心里一直很开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长大一岁了,进步了。
”——孩子们在肯定着自己的进步;“你喜欢我们班,小四班的时候你天天带班的。
”——看来还有人想念着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我们评上礼貌好了,你想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守纪律。
”——孩子们希望在文明班级评选中获奖。
。
。
。
。
。
他们争先诉说着自己的猜想,也表达着他们对我带班的一份心情吧!“可是现在我的心里有点失落?”孩子们的表情也跟着不再激动,“你们知道什么叫失落?”“是”居然都知道?那就请他们说说吧!
开心:“就是你心里有水了,不高兴了,因为刚刚哲宇和树豪在教室里跑着抢玩具!”(观察可真仔细,刚刚还发现他在认真拼七巧板,居然还看到了小朋友争抢的情况)“看来他们俩跑着抢玩具影响大家了,所以你觉得刘老师心里失落了!”趁机我观察了那两位小朋友,被同伴点到名字以后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两个人明显的进步了。
蓝蓝:“就是心里想的事情,现在不是这样了!”真了不起,能把这个词解释的那么好!
“你们想知道我昨天是怎么想的吗?”“我以为楚楚看见我会高兴的来亲我,辛欣看见我会亲热的来抱我,丫丫看见我会露出甜甜的微笑,开心、天天、豆豆、逸昕看见我会奇怪的问:刘老师,你怎么在这里?。
。
。
。
”一下子我几乎报出了原来我们小四班所有的孩子,“可是,今天早晨。
。
。
”还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叫了起来:“我们欢迎你的,我们心里很开心的!”“我知道你们高兴在心里,我也听说我们大四班的孩子最近进步了不少,相信今天你们会让我发现你们的进步的,对吗?”孩子们个个露出了自信而又甜蜜的微笑。
经过这样一场随意而又轻松的谈话,孩子们与我又亲近了许多,一上午带下来,感觉真的不错,记忆中的孩子也已长大了,懂事了!
不知道本文“和孩子们的第一次晨间谈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来自孩子们的对话
离园后又到了孩子们吃饭的时间,由于两个班的值班教师去给孩子们准备开水,这个时候我就负责起孩子们的洗手与饭前准备工作,当我组织好中班的孩子后,我走到了大班孩子们中间。一进教室,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问这问那,“老师,今天吃什么呀?”我边回答着孩子的话语,边指令着孩子们进行洗手、拿杯子、准备餐具……
当孩子们坐好后,还没等我发话,孩子们就抢着,“老师,我分餐具吧!”“老师,我拿勺子吧。”这个时候,最积极的唐振三和唐海洋小朋友占据了领先地位,由他们两个帮着老师拿餐盘和勺子。自己的分工就是:唐振三负责餐盘,唐海洋负责勺子。当他们两个真正到了各负其责的时刻,先到的唐振三搬着勺子就走,后来的唐海洋不紧不慢的说:“你拿错了,勺子是我拿的。”我本以为这个时候的唐振三不会把勺子给他,结果唐振三面带笑容的一边顺手把勺子放到唐海洋的手里,一边说着:“给你吧,我也是最后给你分餐盘。”这个时候接过勺子的唐海洋一字一顿的回着:“好吧,反正我就是拿勺子。”
在一旁的我跟餐厅的朱老师相对一笑,这就是我们身边可爱的孩子们!这就是每天叽叽喳喳不断围绕着我们,对我们不时诉说着一切的孩子们!
因此,不管随时随地,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展现出孩子们的心思,都会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所以,让我们一起谱写跟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让我们一起记录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倾听孩子们的对话心灵!
细听孩子们的心里话
在幼儿园与孩子们打交道真的要有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特别是小小班的孩子,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于是我蹲下来细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从中发现教育的契机。
1、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
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
当孩子表达不清时,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的谈话内容,可以使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2、要鼓励孩子大胆发表意见。
在课上,在活动中,你不能永远一言堂,只是你说孩子听。
小小班的孩子喜欢插嘴,不管孩子讲什么,老师都要鼓励他让他把话说完,尽量给孩子提供说话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多赞美,少批评。
有时我们老师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可能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
“你怎么越来越不乖?”……这些话会让孩子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但是恰到好处的赞美、欣赏则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
所以我们老师要对孩子要多了解、欣赏、赞美、鼓励。
世界上最纯洁的地方莫过于孩子的心灵。
在那里充满了奇妙的幻想,萌生着天真的希望。
在工作中我与幼儿靠得更近了,细听孩子的心理话让我更加了解孩子,也从中找到了更多的快乐。
我对孩子们说的悄悄话
午睡时间又到了,孩子们和往常一样,上完厕所,脱好鞋,进入午睡室。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好像特别兴奋,你一言我一句地说个不停,我在一旁着急着,连说:“安静、安静!”可孩子们好像听不见,仍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可怎么办?
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然后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句悄悄话,他也很配合,笑眯眯地闭上了眼睛。不试不知道,一试还真有用,我的这一举动一下子把其他的孩子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老师,你对他说什么?”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哈哈,谁闭上眼睛,我就告诉谁。”我对孩子们说了同样的悄悄话——快快闭上眼睛
,老师真喜欢你。你会做一个好梦的。”
就这样,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虽然他们不可能一会儿就睡着了,但是我看见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大概都在期待着甜甜的美梦吧。
当孩子们吵闹的时候,或许老师的“安静”可以感染他们,而不需要像“河东狮吼”般的乱吼一气,到最后孩子们还是大吵大闹,而自己也累得“一败涂地”。和孩子们一起,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多多尝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爱站第一的孩子们
开学有段时间了,我发现带着我们班的孩子去户外活动时,总是有部分小朋友欢占头排,喜欢插队,目的是和想站得更前一点,这样一来就出现你拥我挤的现象,我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就想了一个办法。一天,我站在对面,对孩子们说:“老师仔细看看你们的小脸,好吗?”孩子们都很认真站好,我走到了他们的身边,一一的认真仔细看看摸摸孩子们的小脸,并且亲切地在他们耳边说:“老师在前面也能看到你甜甜的笑脸哦。”或者说:“你的笑容很美哦。”孩子们笑了,很高兴的也在我耳边对我说:“老师我也能看到你笑容。”随后露出得意和满意的笑容,之后,我说:“排队”。孩子们就个个找到了位置,很快就排好了,经过几次抢排头的现象变好了。其实,孩子们抢排头是主要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的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重视,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缩短教师与孩子的距离,是亲近孩子愿望的好方法,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想法。
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孩子的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这是一种正常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最近发现班里有的孩子比较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比如:老师的说话语气、说的什么话、在穿着方面等这些小细节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时常也会听到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宝宝在家喜欢模仿老师的样子给家人上课,在幼儿园有时我们刚说完了一句话,不一会儿就会听到从孩子的嘴里说出,就像是一面小镜子一样。明哲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小男孩,每次排队的时候都是跟着小女孩走,记的有一次在小男孩在排队尿尿的时候,明哲又忘记了排队,这时一旁的健睿跑过去拉着明哲的手说:“明哲你又忘了,你是小男孩,要跟着小男孩走!”听到这话感觉好熟悉,因为每次我们都会这样来提醒明哲。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向父母介绍,在班里也有的小朋友会模仿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在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我们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不会分辨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爸爸妈妈也一样,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来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孩子是我们的一面明镜
在一次午睡起床后,林林的鞋子不见了,他找了好久,哭着走到老师面前:我的鞋子不见了。老师耐心的找了一找没找着,忽然发出一句“真讨厌,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不久边上的小孩子就你一句真讨厌,他一句真讨厌。当时老师就反省自己刚才当着幼儿的面所讲的话了。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孩子们在一点点的进步
自从冬季以来孩子们穿的衣服多了,一层又一层。为了让孩子的小床看上去更有序,从两周之前午休时都要求孩子们自己尽量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叠自己的衣服。那时老师一说咱们自己叠衣服吧,孩子们说了我妈妈不让我叠,我奶奶不让我自己做.......说实话孩子的确有些小能自己去叠好衣服是不可能的,但有几个孩子还是自理能力很强的在没有老师要求之前就会自己去有意识地整理衣服,像是丹宁、佳瑞、雪洁、熙雨、静仪、焜焜、朵朵、铭泽。这说明在家一定是大人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自己来做过的。但也有几个孩子自理能力不是不好是懒于去做像是然然、毛毛、清杨、姗姗、欢欢喜喜、格格等。记得第一天教孩子叠裤子时我都说:“两条腿变一条腿中间切一刀就好了”孩子们记得很快以后中午叠裤子时会边说边做。可上衣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有难度。在这段时间自理能力进步最大的应该是天麟了,之前可是等着老师来穿脱衣服的,现在套头的毛衣都能自己穿脱了。为了能让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还希望家长在家尽量引导孩子自己来做,也许第一次第二次做的不好但第三次也许就会给您一个惊喜的,要知道当孩子能自己把衣服整理的让大人来说你做的真好时,孩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也会激发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更加的自信。所以我们该放手的时候就放一下手,也许只是会耽误一点时间或是多做几次,但对孩子们来说可是一次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