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食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11-17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说课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一天吃午饭时,我发现其他小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吕冠华在那愁眉苦脸的,瞪着盘子里的茄子发呆。我看了之后很生气,刚想批评他,转念一想,不能只凭主观来判断这件事。
事后我与吕冠华的家长进行了交往,在谈话中了解到这个孩子特别挑食。
在家里都依着他,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什么。
针对田雨阳这种情况,应进行有效的指导时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经过反复思考,并和家长及同伴教师协商,共同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
我采取以下的指导策略:1、变花样的指导他吃茄子,如:把茄子且唱片,把肉夹到里边,但肉夹馍……这样,吕冠华开始吃茄子了。
2、开展一次“好吃的茄子”的生活活动,老师将茄子做成肉夹馍、炸片等。
让幼儿一同品尝,使孩子们的食欲大增,唤起吕冠华吃茄子的兴趣。
3、让家长做好榜样,鼓励孩子吃茄子。
4、讲解一下茄子的作用,利用环境创设,创设良好的氛围去感染他。
效果与启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引导,我发现吕冠华吃茄子了,还鼓励其他幼儿吃茄子。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教师在保教中要善于思考,正确地分析幼儿的行为并耐心指导,顺应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独特的需要,允许幼儿在自身水平上不断尝试和体验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纠正幼儿偏食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少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利用平时的家园栏和家访,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
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年龄偏小的孩子上大班该不该
首先来谈谈思维上的发展:中班幼儿跟大班幼儿年龄上也许只差一岁,但在思维特点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在大班孩子看来浅显易懂的东西到了中班孩子的眼里就变成了高深莫测了,我们总说:“跳跳就能够得着”,可是当孩子天天跳,时时跳却总也够不着时,他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兴趣了。
孩子从学不会到不会学,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力的发展。
再从技能发展水平上来谈谈:大班幼儿能根据主题较好地完成一幅美术作品,而中班幼儿则在涂色、布局、背景、画法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大班幼儿能认识更多地字,而大部分中班年龄的幼儿则在速度、数量上都相对吃力;再比如,大班孩子在自理上已经基本上完全不用老师操心了,而中班年龄的幼儿有时还常常需要别人或老师的帮助,所有的这些都让幼儿的自尊心受挫、有压力,从而产生失落感。
更严重的是:孩子会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所以我也不需要做好,反正我还小这样的想法。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孩子从内心深处就失去了各方面发展的动力和兴趣,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让自己处处落后于人。
当大班的孩子连中班孩子的水平都达不到时,是孩子的悲哀、老师的悲哀、更是家长的悲哀。
真希望这个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家长的负责,更是让我们不负于"老师"这个称号!
纠正孩子的挑食
午饭时间到了,今天幼儿园的食堂里做的饭菜是用肉炖冬瓜,我把饭菜一提到餐厅,有的小朋友就说:“老师,今天的菜好香啊。”“老师,我要多吃一碗。”我一面回复着孩子们的话,一面给他们盛饭。
饭盛好了,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老师,杨东润不吃冬瓜,他说冬瓜不好吃。”
“是吗,怎么能这样呢?”我走到杨东润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吃冬瓜呢?冬瓜的营养很多,又好吃,又美容。”
“老师,冬瓜不好吃,妈妈在家做的我也不吃。”
“你妈妈做的不如幼儿园里做得好吃,不信你尝一口。”我舀了一勺放到他嘴边
,可是他就是不张口。
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挑食的坏习惯吧。我随手拿起电话和他妈妈进行了沟通,通过沟通,我了解了杨东润出现挑食的现象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妈妈过分溺爱他,任由他任性,不喜欢吃的食物就不给他吃。平时又爱吃零食,最终影响了正餐,而导致挑食。
针对这种现象,在教育的同时,我还采取游戏地方法,依孩子的兴趣变换花样,和他说一句悄悄话:“你今天真棒,饭菜都让你吃完了。”“你把菜吃完,老师奖励你。”同时还要通知家长,在家里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准备,让他体验劳动的成就感,来提高孩子进食的兴趣。
个案分析:中班孩子的心理偏差
豪楠初到幼儿园时,婆婆带他走进活动室,老师向他打招问好,他不仅比回答,反而报以敌视的眼神,随后他扭头就往外跑,好不容易被他婆婆拉回来。他却象疯了似的乱踢乱跳,大哭大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老师发现他非常孤僻、离群,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从来不肯回答问题,下课也不和小朋友玩,还伴有攻击性行为。有一次玩积木,他莫名其妙的打了一个小朋友,当老师批评他以后,他却一下子钻到桌子底下,大叫着用积木敲自己的头,以后,老师发现他常常这样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无论和蔼的话语还是严厉的批评都对他无济于事,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就发脾气、打人,有时搅得整个班级都不能正常的上课,活动。原因分析:这是一个明显心理偏离的孩子,孩子产生心理偏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父母的素质、亲子关系、教养态度以及父母的性格等都能对孩子心理发育产生影响,如,父母感情不和或者离异,会对孩子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使孩子情绪郁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反过来,过分的溺爱容易使号召形成骄横、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外,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情绪压抑,影响身心发展。解决对策:绝大多数的孩子属于轻度的心理偏离,只要家长注意改变教育方式,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抚育孩子,就可以很快矫正过来。首先,家长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虽然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正是在吃,喝,玩,睡这些小事的背后隐藏着心理问题。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偏离时,家长首先要从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环境中寻找根源,应该多学些科学育儿的知识,了解不同时期幼儿发育的特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调整教育方式。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特别是有家长参与的游戏,克服胆怯、粗暴、不合群、自私等不良心理和行为,促进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不再吃零食的孩子
这天早上,我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燕秋的妈妈领着燕秋来到了幼儿园。我看到后,就走到他们身边亲切地对她说:“今天燕秋是第一个来到幼儿园,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燕秋就高高兴兴走进了活动室。
这时燕秋的妈妈走上前和我说:“燕秋每天早上只吃方便面,别的什么也不吃。不给她吃就又哭又闹。我对她说,常吃方便面对身体不好,里面没有营养。但她就是不听。所以,请求老师帮忙。”我说:“没问题,看我的吧”!
上课的时候,我给小朋友编了个故事,讲给他们听。我说:“小朋友,昨天晚上老师看电视,看见一位小朋友每天早上只吃方便面、吃了几天后,变得又小又丑,也不长高了。们还要经常吃方便面吗?”小朋友们都说:“不吃”,就连燕秋也说不吃了。我说:“这就对了,常吃方便面不利于身体,小朋友吃了后,会影响长高的。”到了第二天,我见到燕秋的妈妈,我问:“怎么样,起作用了吗?”她高兴地说:“我家燕秋跟我说了,老师说常吃方便面会不利于身体健康,我不吃方便面了。”我听后开心极了。
教育随笔:挑食的孩子
最近,我观察了班级几位吃饭比较慢的小朋友,我有意吃饭的时候在他们身边转悠着,然后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端过来饭菜,但是在动勺子的时候,会左右拨动饭碗里面的菜,先将自己乐意吃的菜吃掉,接着另外一只手开始撑着自己的小巴,又或者勺子在碗里动来动去就是不往嘴巴里面去,又或者是将自己不爱吃的东西悄悄弄到桌子上或者是自己的脚旁边(防止老师看到)再或者还有些小朋友会一直看着老师,当老师问他怎么了,他会说肚子不舒服、头疼等等一系列的“借口”。
观察了一段时间,我开始想着办法来“对付”这些孩子们,第一次我想着孩子们总会觉得别人碗里的香的很,我告诉小朋友们关于午餐的饭菜有多香,让他们看着我吃着有多香,很多孩子都会说好想吃,试行了两天,这些挑食的孩子有了一些作用,可是过了两天似乎不起太大的作用,又开始挑食。我又想了个办法就是:我们大家来比赛。谁吃饭干净又有速度就会得到小红花,过了几天这个方法也不是很有效,我又开始想办法,这一次我想的办法是我要和他们一起吃,一个是老师与之根本的权威性,一个是以朋友的身份陪伴他们一起来吃这些个他们不是很爱吃的东西,实行了一段时间,孩子们挑食的情况还是有所进展的,另外就是放学后我会和挑食宝贝的家长沟通好,不能在家里喂养或者是买太多零食让孩子的嘴巴总是喜欢零食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营养。
帮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
今天我把香喷喷的饭菜端到小朋友面前,并介绍了饭菜的名字,孩子们都吃的可香了,但唯独只有旭航小朋友把菜吐了出来,露出不想吃的表情,这时我急忙走到他身边,我对旭航小朋友说:“怎麽啦?为什麽把菜都吐出来了?是不饿,还是不喜欢吃这个菜啊?开始旭航还有点做错事不敢说的语气和表情,我就摸着他的头边说,没事,是不喜欢吃吗?他喃喃地说:“是,我不爱吃,不想吃”,我蹲下来和旭航说:“咱们就吃两口好吗?这菜特别香,很有营养,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呀,旭航对我摇了摇头,露出无助的表情,最终旭航还是没有吃。
通过这件事我反思到我平时没有细心的观察旭航的吃饭情况,应该了解孩子爱吃什么与不爱吃什么,多和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饮食情况,只有充分了解,懂得孩子,这样我才能使孩子逐渐的把挑食的毛病改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及时与旭航的家长配合,帮助旭航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我相信旭航小朋友以后会更加健康的成长!
如何如面对挑食的孩子
下面是“如何如面对挑食的孩子”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本学期我刚刚接过大班,没想到这个班,挑食的小朋友太多,真的是手足无措,每到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就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不吃木耳”“老师我不吃鸡蛋,我不吃黄瓜……”不吃这不吃那,弄的我头都大了。
尤其是媛媛和政宇,尤为挑食,我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一是孩子正在长身体,不吃饭营养跟不上,二是班级没法管理啊。
于是,吃饭前。
我就先说饭菜多好吃,激起孩子的食欲。
再就是坐到她旁边跟他一起吃,慢慢的媛媛小朋友有了很大改变,可是政宇还是不吃,有一次,我只好说:“我来喂你吧,我就是这样喂我们家的小弟弟的。
”我就喂了他几口,并没有强制他把菜都吃完,又一次吃西红柿炒鸡蛋,他还是不吃,我又过去喂他,结果喂他吃了一半,他自己就把剩下的吃完了,慢慢的,从吃几口到自己把所有的饭菜吃完,政宇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政宇的爸爸妈妈也给我们打电话说,政宇回家会跟他们说自己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在家吃的饭菜也多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后来,通过观察。
我了解,也许孩子并不是不吃,而是刚开始看到菜的时候,他以为这个菜长的不好看,或者不喜欢他,就不吃,而家长就不给他做,也跑来找老师说,我家孩子不喜欢吃,别给他吃,结果孩子就变得挑食了。
当你让孩子慢慢尝试去吃的时候。
他会发现这个菜还挺好吃的,慢慢的就会喜欢吃了,也不再挑食了。
他意识里就以为这个菜不好吃啊,妈妈也不给我做,结果导致了挑食。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去观察孩子,去了解他的内心,也许他的表现跟内心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也一定要跟家长做好沟通,共同来照顾好幼儿。
关于“如何如面对挑食的孩子”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