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教案《沉与浮》

发布时间:2020-11-10 沉与浮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小班沉与浮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沉与浮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探索并记录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激发了幼儿对沉浮现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脸盆每组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张

重点难点:

探索记录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种物品)

2、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面,来看看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下去。

二、猜测

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分别记录幼儿对各种物体沉浮状态的猜测结果)

三、幼儿自主探索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旁边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检验猜测

将猜测结果跟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总结

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吗?

2、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水里面有一种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轻的东西举起来,让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东西,它就举不动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动建议:

1、记录表中多一行空格,让幼儿填写自己的猜测,当幼儿做完实验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对比。

2、在讲到沉与浮的时候要向幼儿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弄不清楚。

3、在幼儿实验之前,要引导幼儿去发现怎么样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这样幼儿在实验的时候会有条理一些。

4、实验的材料尽量做到每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儿钻空子。脸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让幼儿可以明确看到沉与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东西也会感觉有部分浸在水下。

自我反思:

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来”,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

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

幼儿百科: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浮浮沉沉》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知道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2、能在理解沉浮关系后并乐意扩想别的东西是沉还是浮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明白沉与浮的现象。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石块、钥匙、泡沫、纸张、木头、树叶、塑料玩具、鸡蛋、水杯各一个、水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能够认识以上物品。说出他们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浮浮沉沉游戏:教师向幼儿讲诉游戏规则:当教师喊浮的时候全体小朋友成立正姿势站好。当老师喊出沉的时候,幼儿安安静静的在位子上做好。老师这样不断地喊沉浮,这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力。

(二)、:教师出示教学材料

教师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好朋友,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认不认识他们呢

2、教师依次出示教学材料,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这些好朋友来做客,那我们是请他们坐下?还是请他们站着呢?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材料,用水杯装满水。

教师指导语:让幼儿猜想过会我们会请好朋友干什么呢?

2、教师出示教学材料:“小朋友看看我们首先出现的是哪位好朋友呢”

3、刚才我们的好朋友已经休息好了,现在我们请好朋友洗澡睡觉了。我们来想一想,有哪些好朋友是喜欢在水的上面洗澡呢?在水的上面洗澡的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浮。在水的下面洗澡的我们也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叫——沉。

4、在洗澡之前呢,我们先来猜想一下好朋友是沉还是浮呢?让幼儿大胆的想象。

5、教师先用一块布将水杯遮挡住,然后请幼儿将来作客的好朋友放入水中让它洗澡。注意当幼儿放进去的时候,我们要教导幼儿要轻拿轻放,

6、教师可充分吊足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猜想到底好朋友下水之后是沉还是浮呢?然后把结果展现给幼儿观看。看看幼儿猜想的是不是和他们看见的一样呢

7、教师依次把剩下的好朋友请到水里面洗澡?这样反复操作。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沉与浮。

8、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那些东西在水里面去洗澡会沉呢?那些东西会浮呢?

9、教师每组幼儿提供一些操作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教室里面哪些东西放在水里面会沉?哪些会浮呢?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一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

幼儿百科:浮沉是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浮与沉》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现象,学会记录实验结果。

2、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主实验探索科学现象,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沉浮的乐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水、毛巾、铅笔、记录卡、木头、塑料、泡沫、玻璃、金属、石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师:这个魔术袋里啊装了好多东西,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装了什么吗?

1、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把他们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

2、教师操作让幼儿仔细观看记录卡,引导幼儿看上下两个箭头,上表示上浮,下的表示沉下去的,告诉幼儿如何做记录卡的方法。

3、让幼儿自由讨论,叫兴趣较浓的幼儿上来操作,并提醒幼儿记录的方法。

二、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啊?

1、讲解操作方法与规则:要求幼儿操作完后,马上拿铅笔到记录卡做好物体沉浮现象的记录。

2、幼儿操作:师,小朋友在把物体放进水里时要看仔细了,看一下物体到底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的,认真观察水中的现象。

温馨提示:

①把材料贴近水面轻轻地放入水中;

②每次只放一种材料;

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现象记录。

④小组要分工,更要合作。

3、教师来回巡视,适时指导,帮助幼儿在观察沉浮现象时,如何做好表示“沉”和“浮”的记录,同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4、表达与交流

请个别组幼儿汇报、分享实验现象:在汇报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

三、教师验证、小结

将幼儿做的记录卡作验证与分析,按幼儿的记录进行讲解,并对幼儿错误记录再次进行操作,加深幼儿对物体“沉、浮”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讨兴趣。

四、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沉浮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物体放在水中会发生很有趣的现象,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动手去做做实验,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噢!

幼儿百科: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幼儿园中班教案《沉与浮》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沉与浮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沉与浮的现象,幷会用语言描述。

2.幼儿学会操作,会用不同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茄子,土豆,菠菜(小青菜),蘑菇,胡萝卜,青椒

2.大水盆两只,记录单一人一份。

3.盒子,毛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提出问题

师:蔬菜宝宝要去探险,遇见了一条大河,这些蔬菜宝宝能安全过河吗?

谁浮在水面上谁就能安全过河。

2.介绍蔬菜

老师今天带了许多蔬菜宝宝,你们猜猜它是谁?

3.把它们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呢?你们猜猜看?这些蔬菜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能沉在水里呢?

二.认识“沉”“浮”学习用来表示沉浮现象。

1.小朋友,如果蔬菜浮在水面我们用“↑”来表示,如果蔬菜沉在水里我们用“↓”来表示。

2.交流猜测的情况

3.师:怎样来证明谁的猜测对呢?

三.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与浮的现象幷做好记录。

1.师:看老师先拿一个菠菜放在水盆中,猜一猜会怎样?你会用什么符号做记录?(学生边思考边观察边做记录)

2.自己拿一个蔬菜放在水里,看看会是什么结果,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3.交待操作要求:第一步,哪一个蔬菜放在水里,观察它是沉还是浮,

第二步:把蔬菜从水中捞出来放在盒子里,擦干手第三步:记录观察结果。

3.幼儿实验,教师观察幼儿的动手操作情况。

4.幼儿讲解操作结果。

四.拓展延伸,活动结束。

水真的好神奇啊,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浮力)做出了许多事情,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吗?轮船就是利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才能在海上行走。以后我们还要探索水的奥秘。

教学反思

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5.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拓展延伸时由于准备不足,孩子没能答出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都做了哪些事情。

6.以后还要多探究,并及时引导孩子为以后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幼儿百科: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


活动目标

目标一: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目标二: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目标三: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目标四: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目标五: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沉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把下沉的浮起来,把浮起的沉下去

活动准备

大水盆6个,篮子12个,纸、干木块、石子、钉子、塑料杯子、树叶、乒乓球、实心球、硬币若干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好奇心)

二:操作,请小朋友们把桌上的东西放在水盆里,看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

三:请小朋友们把沉与浮的物体分别放在两个篮子里,然后告诉别组的小朋友和老师,哪些下沉了,哪些是浮着的。(纸、干木块、塑料杯子、树叶、乒乓球是浮着的,石子、钉子、实心球、硬币是沉下去的)

四:为什么有的沉下去了,有的却浮起来了呢?

五:请小朋友们利用篮子里的东西互相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浮起的沉下去,把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把纸用石子压住,把硬币放在塑料杯里……….)

六: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会浮上水面.

教学反思

“沉与浮”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一个突然发现。活动紧密围绕“沉浮”这个有趣现象而展开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本次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物体的沉浮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玩一玩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物体沉与浮的原因,获取与物体沉浮相关的知识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发展开渠。活动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的发展引路。

幼儿百科: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浮浮沉沉》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知道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2、能在理解沉浮关系后并乐意扩想别的东西是沉还是浮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020-11-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浮与沉》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现象,学会记录实验结果。 2、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主实验探索科学现象,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沉浮...
    2020-10-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沉与浮》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能...
    2020-11-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 活动目标 目标一: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目标二: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目标三: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目标四: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目标五...
    2020-10-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浮沉》 小班教案《浮沉》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猜测、实验、记录中感知沉与浮,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浮沉》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2021-04-1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知道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2、能在理解沉浮关系后并乐意扩想别的东西是沉还是浮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020-11-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现象,学会记录实验结果。 2、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主实验探索科学现象,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沉浮...

2020-10-0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能...

2020-11-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目标一: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目标二: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目标三: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目标四: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目标五...

2020-10-03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浮沉》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猜测、实验、记录中感知沉与浮,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浮沉》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2021-04-1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