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画纸是浪费
发布时间:2020-11-10 什么是教育笔记 幼儿园教案是怎么写 幼儿园什么是游戏 一天是美术课,照例给孩子分画纸,小助手瑞卿又过来了,他经常常帮着我给其他小朋友分,这不他又学起我来了,“小朋友坐坐好,保持安静才开始发。”不一会就完成了,我正想指导,却见仲仲小朋友面前没有画纸。
我刚要责问瑞卿,他却凑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他才不会画呢,他用是在浪费。
”我连忙制止说:“他不会画我们才要帮他,让他练习用呢。
”于是我给了仲仲一张,看到仲仲的眼神我突然想起,瑞卿刚才的那句话我好像前几天批评仲仲时说过。
他在添画时把一张纸全涂成了黑色,我当时生气……此刻我的心不仅一颤,不经意的责备造成了今天的结果,我这是什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呀,为了弥补这次失误,我走到仲仲身边,认真地辅导起来,希望孩子重新找到自信,为他日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作为幼儿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都必须三思而后行,因为面对的是懵懵懂懂的孩子。
在他们心中老师是神圣,老师的话是“圣旨”我们怎能不谨慎言行呢。
(寿光市营里单家幼儿园单爱云)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儿园随笔:老师你浪费纸
孩子们的心灵犹如清澈的湖水,在孩子们纯洁的童心世界里,有他们自己天真无邪的道德观。对错与否,也自有他们的评判标准。从事幼教十几载的我,一直想与孩子们如母子般心贴心的相处,虽付出了诸多努力,但似乎一直徘徊于孩子的心灵之外,未能真正走进他们那丰富多彩、纯真的孩童世界。
一次英语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学习有关颜色的英语单词。用油画棒演示各种颜色在白纸上让幼儿认知的过程中,我先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上了黄色让孩子认知。然后我又拿出了另一张纸,在上面画上了红色。这时,只听班上一位男孩子小宇大声地叫起来:“老师,你浪费纸!”听见一个人在叫,其他的孩子也跟着一起大叫起来:“老师浪费纸,老师浪费纸……”顿时,我被这样混乱的场景搞得措手不及,于是,我严厉地训斥了带头大叫的小宇:“小宇,你怎么能这样说老师呢?老师是在上课,你知道吗?这是在浪费纸吗?”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活动无法继续下去。小宇被我训斥得低下了头,眼睛里闪着泪花。看着低头认错的小宇,我的心为之一颤:为什么一定要采取这样的方法?是不是应该蹲下去问问他,说不定孩子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过了一会儿,我轻轻地把小宇叫到跟前,把他抱到我的腿上,亲切地问他:“你为什么说老师浪费纸呢?”孩子这才抬起头来,看着我说:“我们要节约用纸,因为老师说过纸是用木头做的,不能浪费……”孩子的言语如鞭子一般抽打着我的心。是啊,教室里有多媒体,为什么我事先没有想到使用多媒体来呈现颜色,或是如孩子所说的,在一张纸上呈现多种颜色。仅凭自己的随意性,使得活动有疏漏之处。我的孩子们啊,童真却执著,顽皮却真诚,而我却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此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无穷的愧疚。我紧紧地把小宇搂在了怀里:“对不起,小宇。老师明白了……”
蹲下来聆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要。这不就是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吗?直到今天,我终于找到了这把钥匙。只有关注孩子成长的每时每刻,了解他们的需要,从他们思考的角度出发,去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心灵之声,才能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去欣赏这个世界里的精彩。
此后,我努力地用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之门,于是,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觉得和他们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的轻松,孩子们也不再与我隔阂。他们有悄悄话愿意向我倾诉,有快乐也愿意与我分享,我们之间变成了零距离。我自然成为了了解他们心底秘密的老师妈妈,我的工作也因此而变得更轻松、更有意义!
中班:费纸利用
升入中班后,孩子们喜欢上了折纸。但是教室的地上到处都是孩子们扔的废纸。于是,我告诉孩子们,“谁的座位干净老师就喜欢谁”,“谁能把废纸扔在垃圾箱内就奖给他一个小贴贴”,“谁的卫生好就排第一”……
但效果并不明显,每次都是我一提醒,孩子们就趴在地上捡,刚捡不一会儿,地上又一片。甚至还有的孩子玩起了“踢球”游戏,一团废纸被孩子们踢来踢去,谁也不承认是自己扔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天,一博小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老师,你要这么多废纸干什么呢?每天都让我们捡,真麻烦。”原来,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随手扔纸有什么不好,但捡纸却成了一项负担,他们也并不了解废纸的价值。
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一天早上,我故意没搞教室的卫生,教室里乱七八糟的,孩子们来园后,都很惊讶,“今天怎么这么乱呀?真不舒服。”我故意问。“教室为什么这么乱呀?”孩子们不吭声了,我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教室就是小朋友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责任爱护它。如果家里乱糟糟的,客人来了不喜欢,我们自己也不舒服,时间久了还容易生病。接下来,我又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废纸的用处。
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用我特别提醒,孩子们都会主动把废纸扔在垃圾箱了。
仔细想想这件事,我明白了:好多时候,我们自以为采取了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其实不然,我们只有从孩子们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他喜欢画画了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他喜欢画画了”,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欣然是个喜欢唱歌、讲故事的小男孩,可他最愁画画。
当小朋友们专心致志地画画时,他却磨磨蹭蹭,一直挨到下课,然后边用眼睛瞟着老师,边慌忙地走出教室,直到老师把画贴到展览栏里,他这才舒了一口气。
有时他干脆不画,把纸偷偷地放到自己的橱里。
怎样才能使他喜欢上画画呢?
我想,孩子不喜欢画画,主要是没有掌握画画的基本技能,画不好,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故而失去了画画的兴趣和信心。
只要他能够练习,掌握了基本技能,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和鼓励,就一定对画画产生兴趣的。
于是,每当集体画画时,我便特意注意欣然,经常走过去看他画,开始时,他不愿动笔,我就心平气和地督促他,并手把手地教他画一些难度较大的画,完成一幅画后,他就高兴地看着,开心地笑出声来,然后举着画一蹦一跳地贴在展览栏里。
记得在一次手印画中,他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尽管画得不是太好,但我决定在"特色展示"中展览他的画,让他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的绘画热情,当我告诉他要把它的画展览时,他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自豪。
孩子需要真诚的鼓励和赞许,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成功。
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爱,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每个孩子都会不断进步,而且都会非常出色的。
不知道本文“他喜欢画画了”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巧治幼儿浪费
因活动的需要,我布置幼儿每人带一面小镜子,可是有的孩子总是忘记带。一天下午离园前,我便用圆珠笔在忘记带的孩子的手心画一面小圆镜,以提醒孩子不要忘记了。没想到被画的孩子都特别开心笑嘻嘻地对我说:“痒痒的,真舒服。”没被画到的孩子着急地说:“徐老师,你快帮我画吧!”我边帮孩子画边想:最近班上孩子浪费纸的想象很严重,虽然讲了好多的道理,但是效果不明显,我何不趁这个机会,利用孩子具有“泛灵”的心理特点,再一次触类旁通地教育孩子呢?
都画完了以后,我对孩子们说:“刚才老师在你手心里画画时,你觉得怎么样?”孩子们齐声说:“有点痒痒、很舒服、就想笑。”我接着问:“你们每天都喜欢在哪里画画?”孩子们回答说:“在纸上,在本子上。”我又问:“你在纸上画画的时候,纸也会觉得怎么样?”孩子们说:“纸也会痒痒、也会笑、也会很舒服。”我马上说:“对了,当你在纸上画画的时候,纸也会觉得很舒服,你的画画得越漂亮纸就会越开心,对你咯咯笑。如果有的小朋友往纸上胡乱画一下,甚至一张雪白的纸还没来得及画画就撕了或者扔纸篓里了,纸就会很伤心、很生气,不再对你咯咯笑了。画完画的纸也不能胡乱撕,我们可以再用来折纸、撕贴、剪贴,让它一直对着我们开心地笑,多好呀!”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孩子乱撕乱扔纸了。灵活地运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教育孩子,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是坏孩子
又到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孩子们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器械玩起来,我来到玩球的小朋友中间和他们玩起来,“你是坏孩子,我不和你玩,”我吃了一惊循着声音望去,只见洋洋坐在翘翘板上,小琪站在旁边想玩的样子,我急忙走过去问:“小琪,你想坐吗?”他点了点头,我又转向洋洋说:“洋洋,跷跷板是两个小朋友一起坐才好玩,来,你一边小琪一边,”说着我就去抱洋洋,可是他却说:“老师,他是坏孩子,我不和他玩,”我一顿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于是我问:“你为什么说他是坏孩子,”洋洋说:“你不是说和小朋友打架,抢玩具,不遵守纪律,就不是好孩子,小琪经常和小朋友打架,抢玩具就是坏孩子,”这时其他小朋友也过来争着说他的坏处,听了孩子们的话使我想起我平时对那些调皮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再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乱跑就不是好孩子”就这句话,在孩子们心中形成了像小琪这样调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今天的事情都是我平时教育的不良结果,为了消除小琪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印象,我结束了户外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坏孩子与好孩子的区分。
回到活动室他们什么是坏孩子,他们说:“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不听老师的话等等,”我又问:“我们班里有吗?”他们举了小琪、义涵、果果等平时几个调皮的孩子,虽然那几个小朋友不高兴,但他们也没说什么,好像默默接受了。看来我今天的讨论时多么的及时。我又请小朋友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做过好事,孩子们想了想说:“小琪经常帮忘记推小椅子的小朋友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义涵抢着帮老师拿东西,果果还帮小朋友背书包,大家争着说出他们做的好事,我赶紧说:“你没看,他们也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就不能说他们是坏孩子,以后他们不会再打小朋友了,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我们跟他们做好朋友好不好?”大家高兴地说:“好,”只见那几个小朋友也骄傲地抬起头,看到他们的表现,我感到这次的教育非常重要。在交流中,使孩子们发现,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认为是坏孩子的小朋友也有很多好的地方,那些调皮的孩子也会从中学会,那些事是小朋友不喜欢的,那些事是小朋友喜欢的,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变成小朋友心目中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样招惹其他小朋友了,大家也都愿意和他们玩了。
孩子的一张画画纸
今天一大早,我正在打扫卫生,盖盖小朋友双手捧着一张画画纸,对我说:“老师,这是我昨天晚上自个儿画的。”当时,我瞥了他一眼,心想这孩子平时就比较调皮,不讨人喜欢,便随口说了一句:“噢,不错,放那儿吧。”
等过了一会儿,我回头收拾东西时,看见他的画画纸脏兮兮的,就顺手把它揉成一团,扔到了垃圾篓里。
没过多久,孩子们都陆续入园了,盖盖每看到一个小朋友就会说:“我把昨天晚上画的画带来给老师了,老师把它放起来了。”听到这话时,我并没把它当一回事。没想到没过多久,他突然跑到我跟前,对我说:“潘老师,我要把我的画画纸给小朋友看一看。”当时,看着他那急切与期盼的目光,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但又及时以一种老师特有的居高临下的气势,瞪了他一下:“去去去,坐到位置上去,自己玩去。”
后来,我组织小朋友到户外活动时,我发现盖盖小朋友一个人伏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我很好奇,一个平时十分顽皮的孩子今天怎么会不出去玩。于是,我走到他跟前,问:“你今天怎么了?”当时他没做声,但我发现他眼眶里含着泪,我便又接着问,结果他委屈地哭着说:“老师,我要我的画画纸。”看到他的样子,我才想起刚刚的一幕,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我连忙走到垃圾篓旁边,把他的画画纸找了出来,可是它已经皱巴巴的,不成样子了。盖盖拿着作业纸,难过地低下了头。一时间,内疚、羞愧、负罪之感,迅速传遍了我的全身……
我们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们也同样需要我们尊重,渴望得到我们的欣赏和肯定。可今天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有意无意中漠视、压抑甚至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假如我当时能注意一点,并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一点表扬与鼓励,那情况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孩子的一张画画纸,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他是老师的孩子
课间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到操场上去做游戏。孩子们一个个兴趣高涨,有的在玩切西瓜,有的在玩老鹰捉小ji,还有的在做拍手游戏,场面非常热闹。
正当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着急地说:“颜老师,雷雷的鼻子出血了!”只见雷雷仰着头,鼻子还滴着血,被小朋友簇拥过来。我边给他处理边对他说:“天热后,以后要多喝点水。”雷雷咬了咬唇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样子很神秘,搞的我也莫名其妙。这时,快嘴的明钊小朋友说:“老师,雷雷的鼻子不是干破的,是让晗晗用手打的。”另一个小朋友忙说:“晗晗是高老师的孩子……”听着他们的话,我明白了:小朋友们开始没告晗晗的状,是因为它是高老师的孩子。平时,对于我们老师的孩子我们都比较照顾,要求也比较松,即便做错了事,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不想对其他小朋友要求那样严格,时间久了,我们自己倒不觉得怎样了,但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我仔细问清了原因。原来,晗晗和雷雷做老鹰捉小ji的游戏时,雷雷当ji妈妈,晗晗当老鹰,晗晗不小心用手打到了雷雷的鼻子,给弄破的。弄清原因后,我让晗晗向雷雷道了歉,并告诉他以后做游戏时要注意安全,不小心碰到别人要道歉,受伤了要及时告诉老师。晗晗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通过这件小事,我认识到:对孩子要一视同仁,对老师的孩子,也不能偏爱,否则时间长了会使老师的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也会对其他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应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浪费将节约进行到底
昨天中午政治学习的最后,吴老师请黄亚萍老师讲了一件她学《弟子规》的时候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黄老师娓娓道来,配上生动的表情,形象的肢体语言,让我们也深入其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义工将听课者没有吃完的饭盒子一个个重新拿起来全都吃掉,一批吃不下了换另一批,一点都不剩下。而且他们还把听课者不小心洒落在地上的饭粒全都捡起来,吃掉。
这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吃别人剩下的饭菜,多脏啊!多不卫生啊!居然还把地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难道不怕病从口入吗?大家听后全都不置可否,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有点“走秀”的感觉。
晚上回家还在想这件事情,静下心来,我不觉想到:虽然我并不认同义工的这种做法,但是这件事对我们难道真的没有启发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浪费的习惯愈演愈烈,就拿自己来说吧,每次吃饭都是装满满的一碗,也不管自己吃不吃得下,往往最终有一半左右的饭倒入了垃圾桶。菜也是,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基本能吃完,如果不太好吃的或者自己不喜欢吃的,往往是整碗都倒掉了。
其实我们从小就学过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何尝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也记得小时候似乎掉了一粒米饭,妈妈总会让我捡起来吃掉。外公还常常说:“浪费粮食会被雷劈的。”现在这些话又似乎在耳边回荡。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浪费”这个名词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觉得自己的倒饭倒菜行为是如此的理所当然。其实我们不必像义工那样“鞠躬尽瘁”,但我们可以做到“不浪费”,继续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节约”进行到底。
我对自己说:以后宁愿先少盛点饭,不够再添,什么菜都要吃一点,尽量不要浪费!遇到自己实在不想吃的,可以请喜欢吃的人吃掉。每个人都节约一点,倒掉的饭少一点,说不定每个月还能为幼儿园省下很多米呢!
所以让我们谨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