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省自己,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发布时间:2020-10-21 力的教案幼儿园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暑假里,读了刘老师推荐的两本书《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和《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深有感触,同时也深深自责。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在生活上照顾好孩子,不让他做家务(也觉得他做不好),能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心无旁骛的去学习,学好习。可事实上,孩子在学习上被动,懒惰,学习成绩一跌再跌。由于我在生活家务上的包办导致孩子在生活上习惯得到,不知付出,懒散被动无责任感,进而学习上也很懒散,不愿学习,不想动脑有点难度的题目就喊家长。【分析得很正确!】与刘老师沟通后,我反省自己,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现在家里面的家务分了一些给孩子做(拿奶、拖地、倒垃圾等)孩子也很积极的去做了,希望能从生活上慢慢改变孩子,让他成长进步。【孩子大多是喜欢做家务的,只是因为经常被包办,所以就越来越不想做。】
几乎是从上一年级开始,孩子做的不好时,我都是严厉批评,很少鼓励表扬孩子。“你是怎么学的,这么简单都不会,上课听了吗?”“你看XXX,人家是怎么学的,你呢”这些都是我常常挂在嘴上的,甚至盛怒之下动手打骂孩子,我真的后悔,孩子现在表现的厌学,不自信都是我造成的啊。王修文的书给了我指路明灯,读王修文的书对我触动最深的是要“让孩子身心快乐”,他告诉我“孩子快乐,他的专注度就高,效率就高,因为能收获快乐,他就愿意不断重复所做的事情,而重复恰恰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他还告诉我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少批评、指责孩子,多表扬、鼓励孩子。我把这14个字作为我以后教育孩子的方向,努力的付诸与实践,希望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
非常感谢刘老师,让我看到了我以前教育的失败,重新找到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一切还不晚,更希望看到孩子的进步。【绝对不晚,高年级,您一定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儿子!】(WwW.Hc179.CoM 一起合同网)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对孩子来说,所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无非是自己吃饭、穿衣、独自安静入睡等。看来这是极其简单的事情,然而很难做到,这首先表现在家长方面。家长一怕反复地教麻烦,不如替他做来得方便。再怕耽误时间,不如替他做来得快当。还怕孩子吃冷饭、穿衣慢受凉生病,不如替他做来得保险。其次表现在孩子方面,一是他贪玩,不愿意慢慢学着做,二是他怕困难,学不会就丧失了信心,三是有依赖性,总让大人代劳。
要从小培养孩子生活独立能力,首先需要家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想到孩子要长大,要步入社会,他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将来会遇到极大困难。真正的爱孩子,应该是把他培养成善于自理的人。其次是家长教于正确的方法。再次是家长要善于启发、指导、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说教、机械、训练、训斥等。这些都要求家长有极大的爱心、耐心。
除了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还要家长一致的,一贯的严格要求。所谓一致,是指家庭成员都用同一标准要求孩子,切不可爸爸让孩子学穿衣服,妈妈且替孩子穿。包办啦!所谓一贯,是指始终如一,切不可家长有时间了,就指导孩子自己做事情。没有时间了,就剥夺孩子独立操作的机会。
别让孩子做自己的“接力棒”
很多父母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就为孩子设计了一幅理想的蓝图。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不顾孩子的爱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他们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专家指出,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其不利,甚至可能引发心理疾病和一些过激行为。
从开始上幼儿园起,秀秀耳边就常常响起爸爸妈妈“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争气!一定要考上清华!”的叮咛。为此,她在父母为她设计的框架里不断地努力着……
今年,12岁的秀秀不负父母的厚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一所市属重点初中。“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秀秀高兴地认为,自己没有辜负爸爸妈妈的苦心,考上了他们指定的学校。这个假期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
然而,事与愿违。晚上,妈妈下班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大口袋。秀秀急忙迎上前去,打开口袋,秀秀呆住了--里面全是初一的课本和辅导材料!妈妈并没有理会秀秀的惊讶,严肃地对秀秀说:“你呀,别以为进了重点初中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凡是考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尖子生,你要想出头,就得提前做准备。”秀秀说:“妈妈,我知道。可是,这个假期是不是……”妈妈打断了秀秀的话:“是不是什么?你还没到可以休息的时候。我和你爸爸早就打算好了,你的目标,就是清华!”见秀秀没有回应,妈妈缓和了语气,语重心长地说:“女儿啊,我和爸爸都是为你着想。清华是最高学府,如果能考进这所学校,以后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找工作,都是不费力气的!我们为你创造这么好的条件、替你操这么多心,对你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你考上清华,到时候你要想干什么,我和你爸都不再管你。”
听了妈妈的话,望着一堆堆的辅导资料,秀秀无言以对,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第二天,秀秀就离家出走了……
其实,生活中,像秀秀的父母这样为孩子设计好前途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把自己一生的理想或者遗憾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夸张的说,他们是在逼迫孩子往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根本就不喜欢。
也许这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懂,父母们为他们做出的选择对他们有好处。殊不知,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理想。孩子为了自己这些目标而努力的时候,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而且学得又快又好,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就会感到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压力太大了;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同时也会使孩子失去自己的成长空间和独立意识,这就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反叛与对抗的情绪,出现与父母关系紧张、厌学等现象,甚至走上歧路。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本无可厚非。但为了孩子能有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所以,父母千万不要为孩子设计发展的模式,不要让孩子做自己的“接力棒”。
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重播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从身边家务做起
因为让9岁儿子独自坐纽约地铁,提倡要少管孩子,Skenazy女士被评为“美国最差妈妈”。她的言论“让孩子发挥智谋才能让他更成熟”则引发了一场关于“家长过度保护症”的讨论。
不宜让小孩自己乘地铁
虽然赞同Skenazy女士让9岁孩子独自乘地铁的做法,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刘翔平教授认为,这种做法并不适合国内,例如北京上下班高峰期地铁和公交车很拥挤,成人挤车都很难,何况9岁的孩子。只有在家距离校园较近、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家长才不必亦步亦趋地接送孩子,让孩子自己走不失为锻炼孩子自主能力的方法。
从身边家务做起
刘翔平还指出,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务劳动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责任感,否则孩子会觉得事事由父母包办是很自然的,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中孩子还会形成依赖,最终导致孩子丧失掉全部的独立性。因此,建议家长先从安全系数高、风险小的身边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比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收拾房间、管理自己的零用钱、买礼物计划等。
让孩子做快乐的自己
让孩子做快乐的自己为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两个星期前,园长已经打过招呼了:你儿子,唉,一个动作都不做,老师让他向左,他向右,还捣乱!我回答:不勉强他,强迫他,就不想上幼儿园了.回来我还是告诉他:老师今天说你会做一个动作了,好好学,六一我要去看你们表演.儿子点头,可是又说:我不喜欢做,我不想做.
昨天看了表演,没轮到他们班出来的时候,他已经下楼了,估计是看一圈也没找到我,表演也不看,开始抠墙皮,(刷的漆,有些剥落).之后向台上扔,被人制止又钻出来,反复几次上楼去了.不一会又下来了,开始玩台边上垂下来的气球,东逛西转跟没事人一样.之后看到我,兴奋地走过来,指指他肩上的装饰,总之不愿意去表演.我郑重地和他说:妈妈今天来就是来看你和小朋友一起表演的,不然我会失望.他才又回到后台去了.
轮到他们班表演了,他真是一个动作都不做,他一直在边上到处走,看!而且踢地上铺的地毯,没一点组织纪律观念啊.一看这阵势,就会想起,正式上学,班上总会有几个捣蛋又学习差,基本坐在教室最后排,老师不管不问的孩子,我这儿子,上幼儿园已经开始有这苗头了啊!
我和老公都是比较呆板的人,文艺这块没一点儿细胞,对孩子也没要求.他长大的理想是当公交车司机,我很赞同,昨天又想开救护车,我也赞同.开车才是目前他最喜欢最渴望的事情,喜欢各种车,尤其对xx的棒车心心念念,开始自己攒钱买棒车了(每次帮我提垃圾收取费用,这钱约定好不能买吃的,冰淇淋之类的).
可是看到在集体活动中他这样的表现,我还是担心的,一个说明,他没有融入集体活动,这是明显的集体意识缺乏.这也让我想起开学一个月后和新老师交谈的时候,老师无意说出的一个现象,上课的时候,他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坐,总单独坐在教室的前面窗边位置,上课时面对小朋友,还喜欢管事儿,告诉老师哪个小朋友没坐好.不过上个月老师说已经和小朋友一起坐了.
文艺表演结束,每个小朋友都有礼物,有吃的,这下可好,啥事全忘光,立即全神贯注表演猪八戒吃人生果的场景了.他没有不开心,结束就是快乐.我闭嘴,不再提,不再评他的六一表演.只在这里如实记录,有图有真相.
不喜欢的事情就不做,只做喜欢的事情,这咋让我想起了许三多的:做有意义的事儿!哈,儿子:我只希望你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长大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