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性睡前故事-魔鬼的三根金发
发布时间:2020-09-30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幼儿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幼儿故事大全从前,有一个穷人,他只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在出生时,天上吉星高照,看见的人都说他这个儿子有红运,在十四岁的时候会和国王的女儿结婚。正巧,这个王国的国王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微服私访,他从这个村庄经过时,询问这儿是不是有什么新闻话题。
有个人说:“有的,这儿刚出生了一个孩子,人们都说这是一个很幸运的孩子,还说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命中注定要和国王的女儿结婚。”国王听了很不高兴,于是找到这个孩子的父母亲,问他们是否愿意把他们的儿子卖给他。
他们很坚决地说:“不卖!”但这个陌生人百般请求,又拿出一大笔钱。由于他们穷得几乎连面包也没有吃的了,所以他们最后同意了。他们想这孩子既然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他一定会安全回来的。
国王抱着这个孩子,把他放进一个箱子里面,然后骑着马带走了。当他走到一条很深的小河边时,他把箱子扔进了水流中,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小绅士永远也不会做我女儿的丈夫了。”
然而,神灵保佑着这个孩子,箱子并没有沉到水里去,而是漂浮在水面上,并且没有一滴水漏进箱子里。最后,这只箱子漂到离国王两里远的地方,停在了一座磨坊的的拦水坝上。不久,磨坊的主人看到这只箱子,便拿来一根长竿子,把箱子打捞到岸边。
他发现箱子很沉,以为里面会有金子,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里面竟是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孩子对他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像看到了亲人一样。因为他和他妻子正好没有小孩,所以他们非常高兴,很自豪地说:“这是上帝送给我们的。”他们非常细心地哺养小孩,又耐心地培养他。
小孩慢慢地长大了,长得真是人见人爱。
十三年转眼就过去了。有一次,国王偶然来到磨坊,他看见这个可爱的孩子,就问磨坊主,这个少年是不是他们的儿子,磨坊主回答说:“不是的,我是在他还是一个婴儿时,在一只漂在拦河坝上的箱子里面发现的。”国王一听连忙问道:“有多久了?”磨坊主回答说道:“大约有十三年了。”
国王马上明白这少年正是他装到箱子里面,又扔到河里的那个孩子。回想起以前的传言,他不甘心,又想出了个主意,他说道:“他是个多可爱的小伙子,能要他帮我送一封信给王后吗?要是乐意的话,我会给两块金元宝作为他的辛苦费。”磨坊主回答说:“谨遵陛下的吩咐。”
国王写了一封给王后的信,信中说:“这个送信的人一到达,就把他立即杀死埋掉,在我返回前,一切都要做完。”
少年人带着信出发了,可他却在路上迷失了方向,晚上竟撞进了一座大森林,他不得不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出路。透过黑夜,他看到不远处有灯火晃动,循着火光,他来到了一座小村舍。
房屋里有一个老太婆,老太婆看到他后很害怕,说道:“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你要去哪里呀?”“我要去见王后,给她送一封信,但我迷路了,很想在这儿过夜休息一下。”
“你太不幸运了,竞撞进这个强盗窝,要是那帮强盗回来看到你在这儿,他们会杀死你的。”他回答说:“我太疲倦了,管它哩,我已经走不动了,先休息再说。”说完,把信放在桌子上,躺在一条长凳子上,自个儿睡着了。
强盗们回来看到他,便问老太婆这个陌生的少年是谁。她回答说:“他是给王后送信的人,中途迷路了才走到这儿的。”强盗们拿起信,拆开一看,里面写的是要王后杀掉送信者。
不知是出于同情这个少年,还是想和国王作对,强盗头将信撕了,另外写了一封信,信中要王后在这个少年到达后,马上让他和公主结婚。他们没有惊动他,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他起来后,才由老太婆指给他去王宫的正确道路。
少年到了王宫,将信交给王后。王后看过信,马上为婚礼作了尽可能周到的准备。看到少年如此英俊,公主非常愿意嫁给他作妻子。过了一段时间,国王回宫了。
当他看到预言成为现实,这个幸运的孩子不仅没有在他的奸计中丧生,而且和他的女儿结了婚,很想知道事情怎么会变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他发出的命令完全不是这样的啊!
王后说:“我亲爱的,你的信在这儿,你自己看看吧!”国王看过信,知道信已经被调换了,就问这位女婿他拿着自己要他传送的信干了些什么事情。他回答说:“我什么事也没干,一定是晚间我睡觉的时候,信被人做了手脚。”
国王听了,气得暴跳如雷,叫道:“任何要娶我女儿的人都必须下到地狱去,把魔王头上的三根金头发给我取来。只有这样,我才同意他做我的女婿。”少年说道:“我一定很快就会办到。”于是,他告别妻子,踏上了冒险之路。
他经过第一座城市时,城市卫兵拦住他,问他是干什么活的,他回答说:“我什么事都能干!”他们说道:“如果真是这样,你就是我们想要找的人。请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城市里,集市中有一口喷泉为什么干了,再没有泉水冒出来?要是你找出是什么原因的话,我们将给你两头驮满金子的驴。”
他说道:“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就全部都知道了。”不久,他来到了另外一座城市,那儿的卫兵也问他有什手艺,懂得什么。他回答说:“我什么事都能干!”他们说:“那就请为我们做一件事情,告诉我们那棵过去为我们结金苹果的树,现在为什么连一片叶子也不生了。”他说道:“我非常愿意为你们效劳,当我回来时,我就知道了。”
最后,他来到一个大湖边,他必须横渡过去。年青人找到一只渡船后,摆渡的船夫不久就开始问他是干什么的,懂得什么事情。他说:“我什么事都懂!”船夫说道:“那么,请指教我,为什么我总是在这水上摆渡,始终不能脱开身子去干其它的行当。你要是能告诉我,我将重重地谢你。”年青人说:“当我返回时,我会告诉你有关方法的。”
渡过湖后,他来到了地狱。地狱看起来既阴森又恐怖,但魔王此刻不在家里,他的奶奶正坐在安乐椅上。看到他后,她问道:“你来找什么呀?”他回答道:“魔王头上的三根金头发。”接着,他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她。
“你真是敢冒奇险啦!”她很同情,又很赞赏这个年青人,决定帮助他,就说道:“我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你的。”说罢,他把年轻人变成了一只蚂蚁,要他躲藏在她外衣的褶皱里。
他很感激地说:“太好了,不过我还想知道,为什么那个城里的喷泉干枯了?为什么结金苹果的树,现在连叶子也不生了?是什么原因使船夫老在那儿摆渡?”老奶奶听了说道:“那的确是三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但你在我给魔王拔金头发时,静静地趴着别动。千万留神听魔王所说的话。”
天黑不久,魔王回家来了。他一进来就开始用鼻子不停地嗅空气,大叫道:“这儿不对头,我闻到了人肉的气味。”到处翻弄察看之后,他什么也没找着,老奶奶责骂说:“我刚刚才收拾整齐,你为什么又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呢?”
经过这一阵折腾之后,他也累了,就把头枕在奶奶的膝上,很快睡着了,不久就发出了鼾声。这时,老奶奶抓住他头上的一根金头发拔了出来。魔王“哎哟!”叫喊一声惊跳起来,“你在干什么呀?”她回答说:“我做了一个恶梦,情急之中,抓了一下你的头发。
我梦见有个城市的集市上有一口喷泉干枯了,没有水流出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魔王说道:“嗨!要是他们能够知道,他们一定会欢呼的。其实,那只是喷泉里面的一块石头下蹲着一只癞蛤蟆,只要把癞蛤蟆打死,泉水又会流出来的。”
说完这话,他又睡着了。老奶奶趁机又拔了他一根头发,他惊醒后气冲冲地叫道:“你到底要干什么?”她说道:“别发火,我刚刚睡觉时梦见在一个大王国里,有一棵美丽的树,这棵树过去是结金苹果的,但现在树上却一片叶子也不生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魔王说道:“嗨!要是他们知道这个秘密,一定高兴得不得了。在那棵树的根部,有只老鼠在不停地啃咬树根,他们必须把它打死,那棵树才能重新结出金苹果。如果不这样做,那树它很快就要死去。现在让我安稳地睡觉吧,要是你再把我弄醒,你会后悔的。”
接着,他再次睡了过去,当听到他发出呼噜声后,老奶奶再次拔下了第三根金头发。魔王跳起来厉声喊着就要发作,但她还是使他平静下来了,说道:“我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船夫似乎命中注定要在一个湖上不停地为人来回摆渡,总是脱不开身,是不是有什么魔力困住了他?”
魔王听了说道:“真是一个蠢东西!如果他把船篙塞到另外一个渡客的手中,他不就脱开身了吗?那渡客不就取代他的位置来摆渡了?让我好好地睡吧,再别打扰我了。”
到第二天早上,魔王起来之后出去了。老奶奶将蚂蚁变回成年青人原样后,把三根金发给了他,叮嘱他要记住那三个问题的答案。年青人在真诚道谢之后,步上了回家的旅程。
不久,他回到渡口。船夫看到他回来了,询问他应允自己的问题的答案,年青人说:“你先把我渡过去,我再告诉你脱身的办法。”当船到达对岸后,他告诉船夫,只要把手中的船篙塞到其他渡客手中,他就可以脱开身任意去留了。
接着,他到了那棵不结金苹果树所在的城市,他告诉他们说:“只要把那只啃咬树根的老鼠打死,你们又会收获金苹果了。”他们把很多财宝作为礼物送给了他。最后,他回到喷泉枯竭了的城市,卫兵请求他给他们答案,他告诉他们必须杀死石头下的癞蛤蟆,水才会流出来。他们很感激他,给了他两头驮满金子的驴子。
终于,这个幸运儿回到了家里,妻子看到他,又听到他把所有的事都办妥了,高兴极了。年青人把三根金头发交给了国王,国王再也不能反对他跟自己女儿的婚事了。当他看到所有的金银财宝时,激动万分地说道:“我亲爱的女婿,你是在哪儿找到这些金子的?”
年青人说道:“在一个湖边,那儿有好多好多的金银财宝。”国王连忙问道:“请告诉我,我也可以去那儿得到一些吗?”年青人回答说:“随便你要多少。你在那个湖上会看见一个船夫,让他把你载过湖去,你就会看到岸上的金子像沙子一样多。”
贪财的国王急急忙忙地起程去了。当他来到湖边时,他唤过船夫说要过湖去,船夫便要他坐上船来。他刚一上船,船夫马上把船篙塞到他手中,然后跳上岸走了,留下老国王在那儿摆渡。这就是对他罪孽的报应。
如果有人问:“那位国王现在还在那儿摆渡吗?”你也许会说:“是的!因为没有人会从他手中接过船篙,自己给自己添麻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孩子睡前的精彩童话故事
孩子在睡觉之前,家长给孩子讲讲故事是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非常有好处。以下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睡前童话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些故事里面,羽毛家穿上了漂亮的鞋子,小猫咪和小乌龟差一点掉到河里,还有一只笨笨的小象想念妈妈在哭泣,
穿着红鞋的小男孩:奶奶给豆豆买了一双红鞋子,真漂亮!你瞧,他要穿着红鞋子去幼儿园,给小朋友们看一看,和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妈妈提示:豆豆要和谁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长羽毛的小鞋子:羽毛一家要外出旅行啦!羽毛妈妈给羽毛爸爸买了一双蓝色鞋子,给羽毛宝宝穿上黄色鞋子,自己穿上红色鞋子。小朋友们,你看羽毛一家的鞋子漂亮吗?
驼背老奶奶:老奶奶七十多岁了,驼背已经很严重了,行动也不方便,要靠一根拐杖才能走路了!这不,她拄着拐杖去看自己的外孙女呢!
妈妈提示:老奶奶拄着拐杖要去干什么?......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的好处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的好处
1、亲子沟通
于春林认为,睡前讲故事的时间也是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比如,3岁的小敏特别好动,白天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想要一本正经地对她讲道理,肯定不见效。而在临睡前的这段时间,这个淘气包竟然乖巧得像只小绵羊,就是为了能听到好听的故事。因此,父母大可利用这个机会,通过讲故事以及讲解白天发生的事情,让孩子明白事理。
同时,睡前讲故事能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孩子产生一种安全感,这对儿童感情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在讲故事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他的反应,敏锐地捕捉他的兴奋点,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故事中的形象启发和诱导孩子,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2、启发智力
早教专家于春林表示,别小看这短短的讲故事时间,它不仅能让孩子安静入睡,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
通常,年幼的孩子识字有限,精美的插图难以全面地传达故事内容,而孩子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后天的培养,因此,父母的用心讲解就成了孩子扩大书本知识面最有效的途径。有时,孩子的领悟能力会让父母大吃一惊。所以,父母能较早地重视孩子的阅读需求、求知欲望,将对孩子今后的智力开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幼教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入睡前听故事有助于提高理解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增强与父母的感情交流,陶冶情操,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病根在哪
学前教育“小学化”以及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中国的教育之痛,也是中国的教育之病。病根在于不了解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在于违背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而不自知。
由于缺少对儿童世界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认识,中国的教育概念还停留在“教”知识、道德、技能的层次上,即从外部向儿童填输大量信息,这其实也是西 方传统教育的原貌。传统教育是教材本位的,想方设法通过教材将大量信息灌输给儿童,因而儿童显得知识广博。但它牺牲的是,儿童在其表现天性的生活中才能真 正实现的成长。
不过,传统教育让儿童显出基础知识扎实的表象,一直也在诱惑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每当看到有些美国人艳羡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此“扎实”而发起辩 论的时候,许多中国人便对自己的基础教育倍增信心,因而中国的教育改革便相应多了一份阻力。但是,美国国会和社会无论怎么辩论,都还是以儿童为本位、为中 心毫不动摇。他们的教育立场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可能撼动的。
在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主流背后,暗藏着些许具有“现代”气息的教育观念。先秦时期的《学记》中有“禁于未发”的观点,其实是说儿童的发展尚未 到位时,相应的教育是不能登场的。这是相当“现代”的教育观念,是一种主张等待的“消极教育”主张,是教育尊重儿童发展并以儿童发展为教育前提的观念。
中国的民间也有很“现代”的教育观念。目不识丁的老太太谈论孙辈什么年龄入学,她们会爱怜地说:让他“老傍老傍(江苏省丰县方言,就是再等等,让其悠然自在地再生长一段时间,直到充分成熟,多用于修辞瓜果、庄稼的成长),晚个年把再上学吧。”
这些老人的观点很了不起,她们的教育观点可能并不自觉和系统,但却暗合了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目前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 位的“儿童本位”或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观念。这种现代立场是尊崇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儿童的生活和世界;这种现代观念是教育即自然发 展,或教育即生长,是卢梭所说的“消极教育”。
反对传统的教材中心,将教育的重心从教材或知识转移到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强调教育适应儿童成长的自然节奏和速度;尊重儿童的天性、本能、 兴趣和需要;课程设计和内容主要是为了儿童天性的自我表现和潜能表达,尽可能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 同时将教育作为社会改造和国际竞争最有效的工具。
儿童本位的迷人魅力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尊重儿童的天性并帮助其充分表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天之予人者”即人与生俱来的最为珍贵的天性资源,最 大限度地保护了个体的创新精神。所以,一旦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成为某个国家的教育理论核心和教育制度基础,这个国家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并因而拥 有国内各民族每个个体的最珍贵的天赋资源,每个个体就能相应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从而这个国家就可以将自己的子弟培养成现代人才和现代公民。
在西方,随着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的生成和成熟,反过来对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反哺,为西方社会提供了现代人才。从这一角度来看,说教育就是生产力,毫不夸张。
美国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
在美国,父母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是很看重的,年轻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在美国,父母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是很看重的,年轻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有时因为颜色花样的缘故,她们还会不放心地向营业员询问,生怕搞错了。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婴,已穿上了正式的男装三角裤,尽管三角裤里还裹着纸尿布。他们的母亲说,应该让他知道自己是男孩。
在众多的托幼机构里,幼儿的厕所也是分男女的。在一个扎着小子女孩坐厕姿势的图案和一个男孩坐厕姿势的图案的标志下,幼儿们分门进出。厕所里面的设施完全按正规男女厕所设计,只不过比例缩小而已。为了便于幼儿识别,有的女厕所的墙、瓷砖还用粉红色,男厕所则用浅灰色。幼儿到园的第一天,认识厕所便是第一课。幼儿上厕所老师都会提醒别走错了。有时孩子好奇,如男孩跑到女厕所探个究竟,老师一般不批评,只问他们看清了有什么不一样。
教男孩要有男人气,教女孩更细心,这在美国父母心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育儿观。假如母亲送儿子上幼儿园,孩子缠着妈妈不肯放,妈妈只要对儿子说:“不能哭了,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男孩就会强忍着哭,松开手。
把孩子交给“魔鬼”
很多家长对“魔鬼”这个词颇为忌惮,其实“魔鬼”的定义在某个概念范畴里,我们理解为“磨难”。对于孩子来说,它是可怕的、恐惧的、不想去招惹的;然而对于家长来说,必须理智地认同它是无可避免的。既然是非人力可以阻拦的,不如在它到来之前,把我们的孩子锻炼成“钢筋铁骨”,足以和它抗衡。
小时候特别火的一个节目叫《正大综艺》,介绍一间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教会孩子认识棺材、墓碑,甚至是骨灰,教他们正视死亡这件事。我父亲对这个环节反应很大,痛斥他们神经病,吓坏孩子,叫我不要继续看下去。
是的,这就是我父亲的过度保护,在我对死亡这件事情充满好奇,有求知欲望的时候,阻断了可怕真相对我的惊吓。但是这样的做法真的可以保护我一生吗?后来我出国求学,第一次直接面对死亡这个其实很常见的事情时,我的反应过度,因为它给我的惊吓大于常人,心里留下很深的阴影,这应该是父亲始料不及的。他本能地对我启用了防护罩,但是那个防护罩并没有一直随我成长,没有陪我踏出国门。
所以,当我遇到“魔鬼”的时候,它没有保护到我。
在我自己有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之后,我坚决地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所惧怕的“魔鬼”。大人的观念里,孩子们是可爱的、懵懂的,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但是,家长们,当你们勇敢地放开孩子,让他们去直迎磨难的时候,他们的小宇宙爆发出来的能量,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原来,孩子们的能量远远大于我们所以为的。
儿子5岁的时候,机缘巧合参加录制了一个当时非常火的儿童行动类纪实节目,这个节目让我们全家都受益良多。5岁的孩子,和一个同年龄的小伙伴只身从自己从小成长的城市出发,到另一个城市寻找早已隐身好的妈妈。这两个小家伙仅仅依靠身上的一点零钱和一张讨喜的嘴巴,到处求助,一步步找到寻找妈妈的方法。那天拍摄气温高达41℃,两个孩子在烈日下步行,这是平时习惯空调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的。经过一天的奔波周折,孩子们疲惫至极,在半夜抵达以为的目的地,才发现找错地方了。一连串的打击,孩子们没有挫败,决定找个酒店入住,第二天精神抖擞地继续寻找妈妈的踪迹。当儿子准确找到我们的藏身之地时,小脸上满是汗水、污渍,这和平时精致造型的帅小伙截然不同,但是依然帅气无比,因为自信的光芒远远超越了平时藏匿在妈妈身边的乖巧可爱。
一次旅行让儿子迅速成长,也让我坚定了“为难”他的决心。后来在他的成长轨迹里经常可以看到妈妈出的各种难题、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对儿子过于严厉,然而每次经过“为难”的洗礼,儿子的战斗指数就会精进一级,性格也就越发开朗。天生乐观的儿子开始喜欢享受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为难”,尝试在“为难”中照顾妈妈和妹妹,这些都是他日后铮铮铁骨的坚实基础。
最近和一位幼教专家策划了一场孩子们的拓展训练,非常艰苦。筹备前,我本能地开启妈妈模式,替孩子们各种担心、各种做PlanB,专家坚定地告诉我:“相信孩子,他们会回馈你更多!”事实确实如此,孩子们完成艰难训练计划的同时,也对这个过程回味无穷,对自己小宇宙爆发出来的能量非常自豪,再次验证了,“魔鬼训练”绝对是孩子成长强化的催化剂。
“魔鬼”不可怕,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时候,小时候所谓的“魔鬼”会是他们最难忘,也是最感恩的回忆。事实上,可怕的是住在大人心里的魔鬼,因为它会影响大人对孩子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正视魔鬼,接纳并把孩子交给它,也许魔鬼和天使就是一线之间,跨越这一线距离的是我们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