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不要混,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

发布时间:2020-09-29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什么是幼儿园的游戏

家长不要混,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张牌,赢了可以光宗耀祖,输了则会前功尽弃。所以,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拼出个锦绣前程。

可是,如果你都在混,孩子凭什么拼?

孩子是复印件,你就是原件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请教沉寂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也不爱学习,怎么办?”法师反问:“你复印过文件吗?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是改复印件还是原件?”道理并不深奥,却是父母常常疏于自醒的问题。

都说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你若趿拉着拖鞋逛大街,你若旁若无人地高声喧哗,你若从不读书从不看报,你若总是抱怨生活嗟叹人生,如何苛求孩子完美无瑕?

别奢望坐等花开

养育是个种因得果的事儿,别妄想“小投入,大产出”,没有父母可以坐享其成。你在打麻将码长城,却让一墙之隔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想得倒美!就像养花,不施肥浇水就想坐等花开,那是撞大运。别总说谁谁谁没人管,照样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运气。

也莫要说你不懂浇灌滋养,我们知道“孟母三迁”,你可曾为了孩子思变图新?我们读过《傅雷家书》,你可曾有一封信是写给孩子的?

你不安身立命,他能出人头地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本书,他每天都在翻阅和效仿。你尚不能安身立命,吃完就睡,却要求孩子出人头地,是一件极其不公平的事儿。父母不必显赫不必腾达,却必须具备自食其力的生活态度,用你的诚实、勤奋、坚韧,影响孩子的人生。yjS21.COM

郑渊洁说,从孩子出生起,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我开始玩命写作,当着孩子的面,一个人把《童话大王》月刊写了28年。他说,这样做,就是要让他目睹,父亲是如何让一贫如洗的家变得富有。

孩子凭什么帮你弥补人生

有的父母爱把人生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苦口婆心:“孩子啊,爸妈这辈子只能这样了,就指望你有点出息。”你从小没拉上提琴,就让女儿帮你实现梦想;你一生没当上球星,就让儿子帮你完成夙愿。这都是孩子不可承受之重啊,儿女又不是来还债的,凭什么帮你弥补人生?

今生今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谁也无法拜托谁。

你才是照亮孩子的光

其实,父母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你若黯淡,孩子又怎会熠熠生辉?老布什的领袖范儿,就是小布什的光;六龄童的猴戏情结,就是六小龄童的光。

萍老师曾有个学生,父亲每日酗酒,母亲打牌为业,从不过问孩子课业,等到孩子成绩下滑,他们就暴跳如雷,从不自省吾身。他们不懂,要让孩子的世界明亮,父母先要有光!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不要责备孩子 孩子只是父母的镜子


孩子是父母精血的结晶,从生命之初,就自然承继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特征,无论是身形外貌还是性情禀赋,从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更是对其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人,也是他们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孩子在许多方面都在遗传或复制父母的特征,就像面对一面镜子,父母每做出一个动作,孩子总能反射出这个动作的影像。所以,不要责备孩子,孩子只是父母的镜子。

父母爱运动,孩子必定体力充沛、爱探索;父母性情温和,孩子必定情绪稳定、容易相处;父母较少挑剔,孩子必定宽容有度、不易抱怨。同样的,一个孩子性情急躁喜欢对抗,很可能是因为父母一方遇事缺乏耐心、不冷静;孩子自卑的背后,也一定有位自我价值感低下,不得不靠指责、批评别人获取心理补偿的爸爸或妈妈。

孩子有缺点,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你站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脸上有灰,会马上用纸擦脸而不是擦镜子。但在生活中,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却很少会积极自省。大多数父母仍愿意扮演“教育者”的身份,把成长的“自主性”交到孩子手里,出现问题,才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希望为他们指出正途。这一方面是因为逃避和推托的确比承担责任更容易,另一方面相对于自我成长,父母对教育孩子更感兴趣,这就阻碍了父母对自身问题的体察和认识。所以,当父母再为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束手无策时,有必要静下心来跟自己对话: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我在某些方面对他造成了影响?

谨言慎行,不如完善自我。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谨言慎行,处处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自然会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益。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提供一个复制的样本,而非自我要求,便又走上了歧途。孩子复制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这些言行背后的心境、态度、思维、品格。意识层面的言行,不足以掩饰潜意识层面的实质内容,在孩子面前惺惺作态是没用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洞察父母的真实想法。而做父母很重要的一个境界是,既能够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也明白“我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位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家长,真正在意的是自我完善,而非教育孩子。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都会惊讶于宝宝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被孩子的言行举止“吓到”,然后感叹一句“孩子成长地真快”,亦或是“孩子真聪明啊”。

但这些“天才”之举,真的是无师自通吗?当然不是。有一次奶奶生病了,孩子跑过去跟奶奶说:“你一定要好好吃药,这样身体才会好起来。”我们都欣喜地发现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啊。可是仔细一想,这个话不是他生病的时候,我们一直告诉他的吗?他现在逮到了机会,总算可以说给大人们听了。想至此,大家不禁莞尔。

其实,只要我们足够留心孩子平日里接触到的各种环境,我们就会清楚地联想到,孩子是在哪里学来的这些知识。可是孩子们是懵懂的,他们的模仿仅仅是天性使然,并没有是非之分。有的时候,我会因为孩子乱发脾气而苦恼。而孩子发脾气时候的一些“口头禅”也总是让我惊骇莫名,甚至会勃然大怒。但是当我静下心来,问问孩子,你的这个话是跟谁学的啊。孩子总会诚实地告诉我,是爷爷、奶奶、爸爸或妈妈。这样的回答又让我哑口无言,不得不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如何。

这样一反思,我才觉得,原来问题是出在我们家长身上。孩子就是一面镜子,总是反射出家长的言行举止,甚至惟妙惟肖。我们的“口头禅”,或许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又或者是,我们是在一个相对轻松诙谐的语境中在使用,但是孩子却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于是潜移默化当中,他就会形成一些语言习惯。比如,妻子总是喜欢笑骂“你给我走开”。孩子学会了,在发脾气的时候,也来一句,“你给我走开”又或者更简短有力的“走开”两字,我就会觉得对长辈使用这样的措辞实在是太没礼貌。于是我就会批评孩子,但是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是非对错吗?这个不是妈妈经常说的吗?

孩子在快速成长。在这一时期,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尽量清晰地去了解他或她学习模仿的轨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古语云: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作为家长,我们也要知道“以孩子为镜”。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引导他们树立早期的行为习惯,培养基础价值观。同时,也促使我们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次塑造自己。总之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

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不要推卸责任


常常听很多管不住孩子的家长说:“等到了学校就好了,自然会有老师管着他!”

有的家长去开家长会,回来说自己一直在睡觉,老师废话太多了……

听到他们这样说时,我总是在为那可怜的孩子担忧,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遇见这么不负责任的爹妈!

老师保证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老师很少主动找家长交流

一般家长被请到学校,那孩子的问题就有点严重了。所以,孩子的小问题,老师一般不会找家长沟通的,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发现这些问题时,如果能跟老师积极主动的去沟通,那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这件事上绝对是帮助很大的。

老师给孩子传递不了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不要指望让老师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老师给不了孩子上进心

很多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跟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相背离的,他们主张快乐教育,不主张让孩子刻苦学习,认为那样孩子会很累。殊不知中国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不自觉的挤进了竞争的行列,而你灌输给孩子的思想,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受不到老师的赞扬,得不到同学的钦佩,你以为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只要孩子自己觉得不苦不累,完全可以应付自如,为什么不能让他多学点东西呢?

老师给不了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你对孩子的影响力永远大于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育儿反思: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育儿反思: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虽然为人妈妈已不是姑娘上花轿头一遭,但是当面对两岁多的儿子的各种成长表现,我依然觉得,即便再多当几次妈,我也依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不断成长。

儿子两岁两个多月了,每天跟他同吃同睡同起,亲眼目睹他的各种成长变化,虽然因为自己有过当妈的经历和经验,乃至我在养育儿子方面算是多了几分心思,但依然避免不了很多不良习惯的影响。

平日里,虽然我和儿子他爹感情甚好,但是缘于俩人的性格截然相反,乃至矛盾和冲突一直再所难免。我性格随行不拘小节马大哈一个,而娃爹是个心细如发心思缜密事事讲究的主,这样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在生活琐碎里相处着,矛盾着,化解着,包容着,相爱着。一般情况下,每次结束战争的方式都是我的那句:神经病,不理你了。

前几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又为一事争执不下,这时,宝贝儿子xx忽然跑到我的身边来,自言自语的说道:爸爸神经病,爸爸神经病。我一听顿时石化了。这话咋会出自俺家两岁多的儿子的嘴巴里呢。平日里,儿子最爱说的话不是那句甜言蜜语:爸爸,我爱你,我爸爸最棒吗?今天怎么如此口出狂言呢。我纳闷不解来不及思考,就对着儿子严厉的说道:小xx,你不能这么说爸爸的。赶快跟爸爸道歉。很快,儿子就知错就改,很快向爸爸道歉了。

事后回想此事,我忽然被莫名的后悔感徐饶周身。其实这真心也不能怪孩子呢,人家这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吗?他的自言自语每个行为习惯不正是我和他爹的行为习惯的折射吗?我应该感谢他的及时反馈让我了反思的机会才对呢,怎么还那么严肃的批评他呢。想到这里,我赶紧把儿子抱在怀中,跟他说:小xx,妈妈跟你说哦,那天你跟爸爸说爸爸神经病这是不对的。你及时道歉了,妈妈觉得你做的很好。但是妈妈批评你妈妈也觉得不对,我们俩以后都要做到不说神经病了好吗?儿子点点头,似懂非懂的回答着说,好。

这事虽然来的快去的也快,但是给我带来的反思和反省却一直没有远离。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内心都明白和理解做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的重要和深远,但是我们却往往在自己的言行举止里没能很好的控制和把握。总是把各种不雅之语脱口而出,总是希望孩子要做到如何如何,却忘记了,孩子如何做不正是做父母的如何做的反馈吗。这几年,到处流行着一句话: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特别当自己遇到这样的活生生的例子的时候,我对这话的理解也越发深刻和透彻了。

感谢儿子的成长,也感谢儿子的“犯错”,让我可以从他的犯错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乃至及时反思和反省。尽量做到,每日三省自身,给孩子做个正面的榜样。因为我已经深度的明白着:父母就是孩子一面镜子的道理!

相关推荐

  • 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孩子的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这是一种正常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最近发现班里有的孩子比较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比如:老师的说话语气、说的什么话、在穿着方面等这些小细节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时常也会听...
    2020-10-10 阅读全文
  • 孩子是我们的一面明镜 在一次午睡起床后,林林的鞋子不见了,他找了好久,哭着走到老师面前:我的鞋子不见了。老师耐心的找了一找没找着,忽然发出一句“真讨厌,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不久边上的小孩子就你一句真讨厌,他一句真讨厌。当...
    2021-12-08 阅读全文
  • 不要责备孩子 孩子只是父母的镜子 孩子是父母精血的结晶,从生命之初,就自然承继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特征,无论是身形外貌还是性情禀赋,从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更是对其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人,也是他们模仿最早、最多...
    2021-03-08 阅读全文
  • 孩子的榜样是家长的“镜子” 今天是我园的第九届亲子运动会。在进行袋鼠跳的游戏时,游戏的规则是:当宝宝站进袋子里的时候,家长捏住袋子的两角,同时和幼儿从起点往前跳,绕过障碍物跳回原点,最先到达者获胜。游戏正有趣而激烈地进行时,轮到...
    2021-09-18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都会惊讶于宝宝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被孩子的言行举止“吓到”,然后感叹一句“孩子成长地真快”,亦或是“孩...
    2020-09-11 阅读全文

孩子的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这是一种正常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最近发现班里有的孩子比较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比如:老师的说话语气、说的什么话、在穿着方面等这些小细节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时常也会听...

2020-10-10 阅读全文

在一次午睡起床后,林林的鞋子不见了,他找了好久,哭着走到老师面前:我的鞋子不见了。老师耐心的找了一找没找着,忽然发出一句“真讨厌,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不久边上的小孩子就你一句真讨厌,他一句真讨厌。当...

2021-12-08 阅读全文

孩子是父母精血的结晶,从生命之初,就自然承继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特征,无论是身形外貌还是性情禀赋,从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更是对其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人,也是他们模仿最早、最多...

2021-03-08 阅读全文

今天是我园的第九届亲子运动会。在进行袋鼠跳的游戏时,游戏的规则是:当宝宝站进袋子里的时候,家长捏住袋子的两角,同时和幼儿从起点往前跳,绕过障碍物跳回原点,最先到达者获胜。游戏正有趣而激烈地进行时,轮到...

2021-09-18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都会惊讶于宝宝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被孩子的言行举止“吓到”,然后感叹一句“孩子成长地真快”,亦或是“孩...

2020-09-1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