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给孩子健康的金钱观
发布时间:2020-09-25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育儿观念:给孩子健康的金钱观
“用钱”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背后牵涉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的孩子也经常跟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购物,其实在这过程中可以有很多的东西可以让孩子学习。首先让其建立“有钱才能消费”的概念,当孩子吵着要买东西时,我们经常会说:“没带钱”。在一次次被拒绝之后,孩子会慢慢体会到,满足欲望是要钱来交换的,有钱才能消费的概念便逐渐形成。其次,要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明白钱的价值,因此买东西要考虑清楚。到了5岁之后,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零用钱制度,一起规划如何使用、如何储蓄,还要让孩子明白钱花掉了就没有了。然后,在家可以实施“家务有尝制”,让孩子懂得赚钱概念,工作了才有收入,才能买想买的东西。有些家长会担心了,孩子变得势力了怎么办?不必担心做家务给钱会让孩子变得势力,这是亲子之间价值观的分享,这更好的让孩子懂得家务是全家人的责任,比如妈妈做饭没人给钱,但传递了妈妈爱家人的信息,这样孩子不会因为得到钱而变得势力,反而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变得更懂事。【wWw.jAB88.COm 88教案网】
幼儿期的理财教育,目的是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不仅帮助孩子具备如何用钱的基本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对自己负责、有生活目标的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以钱作为理财教育的教材,灌输孩子健康的生活态度。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观念:给孩子适宜的爱
育儿观念:给孩子适宜的爱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一大群人呵护着,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所有的爱于一身。由此可见,现在的小孩有多么的幸福。每次我都会开玩笑的说:我现在有去儿童公园玩,有去游乐园玩,有去哪里旅游,都是沾我女儿的光呀!正因为有如此之多的爱,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把握好这个爱的尺度,不应该给孩子过分的爱,过分的爱那就是溺爱。当然无论是适宜的爱还是过分的爱那将都会对孩子的人生造成重大的影响。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母,经过几年的育儿经历,谈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不仅要把握爱的尺度,还要保证不偏爱哪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两姐弟吵架那是经常的事情,比如回家坐在车里面,姐姐喜欢站中间,那么弟弟也会抢着站在那里,这时就会发生冲突了,对此我们可能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让两姐弟轮流着站;2、跟姐姐商量,平时你站的时间多,弟弟不怎么站,让弟弟站一会吧;3、把弟弟抱起往窗外看,让他关注别的事物;4、两姐弟一前一后的站着。无论从哪种角度来思考,我们都想尽量保证不偏私任何一方。对于孩子来讲,大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如果偏向一方,另一方就会想爸爸妈妈不喜欢我,这样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二.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在幼儿时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新鲜,想法也很新颖,所以我们不应该限制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如画画一样,让孩子自由的发挥,不要按部就班的画,这样反而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个自由的空间也是相对的,孩子不知道哪个对他们是安全的,是正确的,所以在这过程中家长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引导。
三.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做。在家里简单的衣服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穿,简单的洗漱可以让孩子自己洗,简单的整理可以让孩子自己整……尽量试着自己动手做起来,到最后穿的不对、洗的不好,整的不好,家长再去改善。这样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对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四.家长应该将好的一面表现给孩子。幼儿时期的孩子很会模仿别人。我的女儿看妈妈穿着裙子,她就会说:他*的裙子好漂亮,我也要买一条这样的裙子;听着妈妈穿的高跟鞋的响声,她就会说:妈妈我也要穿高跟鞋。连我那两周岁不到的儿子都经常看姐姐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以上的种种说明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孩子都看在眼里,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着他们的人生,因此请不要把自己坏的一面表现给孩子。
总而言之,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肯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对此我们应该对好的事情加以肯定,对不好的事情及时帮助改正。幼儿时期的孩子还小,我们家长应该正确的指引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每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对孩子的爱不能没有限度、没有条件、没有前提,所以请选择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爱。
育儿观念:给孩子更多的爱
育儿观念:给孩子更多的爱
转眼孩子就六周岁了,也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了。相比较三四岁的时候,她现在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不是完全服从于大人的指挥了,也就是俗称的第一个叛逆期了。因为我跟她相处的时间较多,有段时间只有我和她两人,生活中难免会有争吵,多数是我希望她动作能快速一点,她却有点慢吞吞。其实,慢是孩子的天性,她没有那么强的时间观念,也不会理解为什么妈妈要那么着急。虽然我会责备催促她,但效果不大,该慢的还是很慢,丝毫没有因为我催促而有所改善。慢慢地我也发现,如果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采取鼓励和奖励的方式和她交流,她会更好更快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加上平时看到的一些育儿理念,讲到孩子就像一只蜗牛,而家长要适应带着她慢行。她慢有她的道理,她正一步步适应自己做人的方式、脚步,好的习惯并不是生来就会的。这一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家长可以理解为孩子的叛逆,不听话。其实不然,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应该是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对自己提提意见,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天吃饭时,孩子拿着一张纸,假装上面列了爸爸妈妈的缺点,她来读出来。其实都是她自己心里想的。大方向是爸爸没有缺点,妈妈有。从第一条开始,说出了妈妈十几个缺点,妈妈都要崩溃了。。。可是仔细一听,总结得很对。妈妈是真的要好好改改了。饭后陪她练琴,一般我会强迫她练多少遍,那天我改了,我说:“你累了就休息会吧。”她说:“真的吗?”我说:“是啊!你都指出了妈妈那么多缺点了,妈妈当然要改正了。”她很开心地说:“妈妈,我不累,我再练一会。”因为我们多了沟通,孩子学习起来也主动,家长也不用苦口婆心地劝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多沟通,多关爱,亲子关系会更上一层楼!总体来说,给孩子更多的爱,用爱解决各种难题,孩子会更健康快乐地长大~
跟孩子聊聊金钱观
跟孩子聊聊金钱观上次用了xx的四元钱,回到家他就跟在我的屁股后面,要我还钱。并且最近还发现,xx老念叨着,等什么时候存够多少钱就要去买什么玩具了。可能到了xx这个年龄段会越来越关注钱了吧!我想应该给他一些金钱观的引导和认识了。
这几天正好晚上的时间多些,于是在今晚利用在睡前的时间,我对xx说:“妈妈想跟你聊会天,你看怎样?”xx听了问:“想聊那方面的呢?不过有时间,可以的。”我问xx:“你对钱有什么评价,是不是感觉它是万能的?”xx思索了一下回道,不是,有许多东西钱也是买不到的。我听了心里有点乐,心想这小不点能这样想不错,那我得考考他,于是对他说:“xx这个说的真好,那你能否举例跟妈妈说说,什么样的东西是金钱都买不到的?”xx回道:“你想想,若一个人晚上作不了梦,那他想要有梦,用钱是不是就买不到了?”我听了想起这是三年前跟xx说的一些小故事,没想到他却记得这么牢。看来育儿真的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我不忘表扬xx,说得不错,不但梦买不到,身体的健康,人的愉快心情等等都是用钱买不到的。xx听了忙说:“是哦,若一个人若病得无法医冶了,那他有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回生命的。”我的一个小提示,xx就能举出一个例子来,看来他是真的理解这个问题了。
我接着问xx,那你说说,人靠什么来取财?xx脱口而出:“劳动。”嗯!不错,要靠自己的劳动付出换取钱财。那现妈妈举例说件事你看看这种做法对不对,我跟xx说,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新闻,有个人去银行取钱,结果看到取款机上有张卡,并且不用密码就可以取钱,于是这个人就试取了一次,成功了。他又取了第二次又成功了。结果就这样,他取出了五十几万。你说这钱算不算他“劳动”取出归于他自己的呢?xx回道:“不算,那不属于他自己的钱,他应该把卡归还给失主或交给警察。”我说是的,但这人没有这样做,结果被警察捉捕了,后不但要归还所有的钱,还判了刑。所以说钱有时很诱人,但我们得分清是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若是别人的我们就不能去动。
那妈妈问问你,若你在路上捡到了一些钱,那这钱是不是归你自己的了?xx回道:“不能拿,因为别人掉了钱,心里一定很急,若我拿了心里就会不安。”我说,是的,说不定别人用这钱有急用,若我们偷偷收起,那就是花这钱买什么心里都不会快乐,还会不安,人的良心会受到谴责。xx听了,说,明白了。但他是否真的明白,那还得靠我以后多点引导。
最后我对xx说:“那你总结一下,自己对钱的价值观是怎样认识的?”xx回应道:“没钱是万万不能,像我们出门没钱就坐不了车,吃不了饭,喝不了水。但有时钱也不是万能的,因为生命,心情都是用钱买不到的。还有钱要靠自己挣,不能想到不劳而获。”我说是的,并且挣钱也不能做有损害他人之事。
这次和xx谈,他的表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还以为他对钱的认识会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没想到xx没有这样想。想想xx应该是到了购物敏感期对钱多少有所关注,但不至于我想得这么糟,看来我是多虑了。当然引导是一定要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有必须有让对这些有所认识。
育儿观念:放在父母的面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观念:放在父母的面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学习内容:在孩子健康成长中,你会放下自己的面子对待孩子吗?请您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五卷P17页“放下父母的面子让孩子健康成长”,分享您的体会。
父母在斥责孩子之前,应该主动询问孩子的想法。有时候,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就会理解原先觉得“不可理喻”的行为,消除亲子沟通中的误解。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还有助子父母缓和情绪。
以下两个问题请家长诚实地回答:
我一定要孩子这样做,是为了他好,还是为了我的面子?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你有没有不顾他怕生,逼他叫人甚至要他当众表现特长?比如,一定要孩子学跳舞,而不愿意让她学象棋,是不是因为跳舞有利于“炫耀”?我采取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是为了他好,还是为了我的面子?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你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他考不好,自己心里也难过,但家长还要给他脸色看。如果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不理解他的心情,鼓励他,帮他分析原因?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父母在爱孩子、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能强迫孩子成为你想要他成为的人,而要帮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孩子的错误和成绩,父母如能做到坦然自若,这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还是以平常臼对待孩子吧,孩子的快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七岁孩子的金钱观
七岁的吕桑源不仅有实践,而且有理论,谈及金钱的概念,他说:“我就觉得钱是用来进行各种交易的一种道具。”
莎士比亚说: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的确,在金钱面前,一些人迷失了良知,堕入邪恶。即便是权力、地位、贞洁、名誉、人性、尊严甚至天理、良心等非商品,也沾染上铜臭之气,演变成待价而沽的商品。商品社会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课题。
在这方面,知名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为国人起到了最佳示范作用。他从培养下一代做起,从小就教育儿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他的谆谆教诲下,儿子吕桑源从七岁起就开始买权证,成为比很多成年人都高明的理财高手。吕桑源不仅有实践,而且有理论,谈及金钱的概念,他说:“我就觉得钱是用来进行各种交易的一种道具。”
谈及理财,他引用巴菲特的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认为理财不是从省钱开始,而应从“想尽各种办法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开始”,比传统上单纯的“勤俭持家”理财观念大大前进了一步。
有句俗语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的,挣钱是没有错的。中国的儒商们,自古就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正当手段成为富人,永远值得人们尊敬。所谓的“仇富”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人们的疑惑并不在金钱本身,而在于你这钱是怎么挣来的?怎么花出去的?金钱是什么?它只是你付出劳动后社会给你的报酬,没有善恶好坏之分。因为金钱走上了歪路,不能拉不出屎来怨茅厕,其关键还是世界观有问题,金钱观有问题。国人大可向吕随启老师学习,从小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向七岁的孩子吕桑源学习,把金钱看做一种“交易的道具”。道具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人为道具服务。
金钱与道德有矛盾吗?没有。在西方国家里,出现了那么多年轻的亿万富豪,富豪中又出现了那么愿意对社会提供捐助甚至裸捐的慈善家,难道不值得国人反思吗?可喜的是,中国也开始出现吕随启这样的父亲,也开始出现吕桑源这样的孩子,他们是中国未来出现巴菲特或比尔·盖茨的希望。但在中国有多少人的金钱观不如一个七岁孩子?这更应该令人反思。
育儿观念: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育儿观念: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尊重孩子,这是我在尹xx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里面学到的。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孩子的每一个决定、行为其实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无论是表现很棒的时候,亦或是故意捣乱表现糟糕让父母很尴尬的瞬间,他都是想好的。我们需要耐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哪怕是听起来有点离谱的想法,都不要打断和否定他,更不能大声地斥责,和表现出“怎么有如此可笑的想法”等,这样会让他不再愿意敞开心扉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失去自信心,我们也就没有机会去和孩子良性沟通。尊重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才能引导孩子走向自己的世界,拥有属于自己的蓝天!
尊重孩子还表现在父母须及时认错。记得有一次,我和齐齐爸爸因为穿衣服的事情忍不住大声地吵了几句,齐齐很不开心地说“你们因为衣服也吵架”,当时我立即意识到自己在孩子面前失礼啦,“对不起,妈妈错了,不应该大声地说话”,齐齐很快就回应了我,“妈妈,没关系,下次不要再这样啦”,自然他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至少不是不开心。
面对孩子,我们需要甩开疲惫,忘记工作,把自己变成孩子的好朋友,这点说的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有很好的EQ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足够的定力去面对周围的环境。就拿大家热议的兴趣班来说,他喜欢画画,报班涂涂画画,接触更多的小朋友,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他不喜欢,甚至反感某些兴趣班,那不如用这笔学费和大好周末出去旅游,亲近一下大自然。孩子的选择,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珍惜自己的金钱和时间!
好习惯,慢慢养成,急不得
作息习惯,齐齐保持的不错,其实也是我们做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有段时间,齐齐让我们讲故事,经常讲完一本了还没有意愿睡觉,开始我想孩子好奇喜欢听就依着他吧,反正也没有浪费时间,后来我才发现,晚睡会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上火,生病,抵抗力差等。齐齐爸爸就想了个办法,每次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他就说“谁来当灯管?负责熄灯的重要工作”,齐齐争着上前,“我来我来”,熄灯了!别放松(⊙o⊙)哦,这是第一步,躺下来,齐齐又说“妈妈,我睡不着,我想聊天”,我就得赶快配合“装睡”,他看见我不理他,他也就开始进入美梦啦!早睡会增强抵抗力,并且晚上休息好第二天精神很好,早饭吃的也不错。
吃饭,我简单地说几句,因为这个真是需要父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首先,我们要做些孩子喜欢吃的饭菜,且要饭菜多样化。可以想象,天天东坡红烧肉,次数多了谁都不想再吃了。其次,饮食以清淡为主,经常给孩子炖汤喝,不易上火且吸收好。最后,吃多吃少自己吃,吃完要自己收拾饭碗和洗碗。让孩子意识到吃饭是为了自己不饿肚子,让自己长得更健康,以及家务劳动,人人有责!
日常行为习惯,刷牙、洗脸、大小便自理。我几次让齐齐小朋友自己洗脸,他都说“妈妈你给我洗不是挺好的吗?我长大了再自己洗不可以吗?”我就开始给他解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不可能一直陪伴你,感觉略有改善,偶尔自己玩玩水“洗完了”。后来我就和他说“求人不如求己”,还故意让他最后洗脸,他就有点着急啦,想当第一吗?自己洗吧!果然见效,照例,洗好洗不好,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洗!今天写心得,我故意问齐齐,为什么洗脸要自己洗,他说“求人不如求己”呀!我顿时茅塞顿开,原来如此!O(∩_∩)O哈哈~
和小朋友相处。齐齐目前表现的还是较自我,不过正在慢慢地意识到“有舍才有得”,学会宽容和理解!这点应该是我自己做的不到位,总是喜欢掺合,特别是在他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同样是今天,他很好地和同学果果玩耍和解决了两个人的矛盾。他们两约好了一起玩,可是只有一个玩具飞机,齐齐和果果都喜欢,争执不下,果果就走了,大概几分钟后,齐齐拿着飞机说,“果果给你玩吧”,(⊙o⊙)哇,我想,他在几分钟里面想了很多,是要飞机呢还是和好朋友果果一起玩?孩子,独乐了不如群乐,你已经知道和体会到了!
以上习惯和未来好习惯养成,我坚信没有一个是很轻松的任务,急不得,放松心情,顺其自然(不是放任哦,是疏导有方)!对了,齐齐爸爸最近的“自我管理”法不错,特别提一下(今天是父亲节,表扬鼓励呲牙笑),早上去幼儿园前,齐齐总是不紧不慢,我们都急得很,可又不能催这只上帝送给我们的“小蜗牛”,爸爸就想了个办法,“你慢慢地吃饭、洗脸没有关系,反正时间是你自己的,晚点去,有可能玩不到玩具,还有可能迟到哦”,果然,他开始神速吃饭和穿鞋,孩子绝对关注自己的那些事(小贴纸、玩具、被表扬:))!
因材施教,多亲近大自然
齐齐很喜欢科普类的电视节目,《我爱发明》、《大真探》、《原来如此》等,所以我就给他买些科学全景图来一起阅读。阅读是段美妙的过程,这个过程他学到了不少知识,且很愉悦和享受,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快乐学习!用心地观察孩子的兴趣是育儿很重要的一部分,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能引领孩子克服困难,勇于挑战,且收获颇丰!
亲近大自然,多陪孩子走出去看看!我们安排多些时间去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奇、色彩、感动、美丽和壮观!至真至善,用大自然的美去熏陶我们的孩子!在水泥钢筋屋里学到的是有限的东西,而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却是无穷尽的,了解自然,学会真正地善待生活,热爱生活,保护环境,让孩子从小就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
如果说阅读是让我们想象自然,那么走近自然就是让我们触摸自然,感受不一样,但同样妙不可言!
就说这些吧,育儿路上,斗智斗勇,任重而道远......无法一一道尽。参天大树,需要我们给他足够的空间成长!
感谢幼儿园举办的这次活动,让我们能有机会和老师、家长分享交流育儿经验!孩子身上还有很多不足,如过于自我,缺乏耐心,推推打打。。。我们会认真学习其他父母和老师提出的育儿心得,努力帮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再次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用心观察和耐心教导,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祥和、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