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给孩子更多的爱

发布时间:2020-10-30

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育儿观念:给孩子更多的爱”,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育儿观念:给孩子更多的爱

转眼孩子就六周岁了,也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了。相比较三四岁的时候,她现在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不是完全服从于大人的指挥了,也就是俗称的第一个叛逆期了。因为我跟她相处的时间较多,有段时间只有我和她两人,生活中难免会有争吵,多数是我希望她动作能快速一点,她却有点慢吞吞。其实,慢是孩子的天性,她没有那么强的时间观念,也不会理解为什么妈妈要那么着急。虽然我会责备催促她,但效果不大,该慢的还是很慢,丝毫没有因为我催促而有所改善。慢慢地我也发现,如果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采取鼓励和奖励的方式和她交流,她会更好更快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加上平时看到的一些育儿理念,讲到孩子就像一只蜗牛,而家长要适应带着她慢行。她慢有她的道理,她正一步步适应自己做人的方式、脚步,好的习惯并不是生来就会的。这一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家长可以理解为孩子的叛逆,不听话。其实不然,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应该是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对自己提提意见,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天吃饭时,孩子拿着一张纸,假装上面列了爸爸妈妈的缺点,她来读出来。其实都是她自己心里想的。大方向是爸爸没有缺点,妈妈有。从第一条开始,说出了妈妈十几个缺点,妈妈都要崩溃了。。。可是仔细一听,总结得很对。妈妈是真的要好好改改了。饭后陪她练琴,一般我会强迫她练多少遍,那天我改了,我说:“你累了就休息会吧。”她说:“真的吗?”我说:“是啊!你都指出了妈妈那么多缺点了,妈妈当然要改正了。”她很开心地说:“妈妈,我不累,我再练一会。”因为我们多了沟通,孩子学习起来也主动,家长也不用苦口婆心地劝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多沟通,多关爱,亲子关系会更上一层楼!总体来说,给孩子更多的爱,用爱解决各种难题,孩子会更健康快乐地长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观念: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育儿观念: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爱孩子是动物的本能,这种本能也让人类得以生存繁衍。但人类不同于动物,社会化程度更高,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怎样爱孩子才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能感受、会选择、有责任的独立的人,这需要家长的智慧,即爱是一种能力。

一、我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

通过亲子关系的建立,情感的表达,行为的体现,让孩子确信“我有天生被爱的资本”,不是因为我表现更好,或者成绩更优秀而得到了更多的爱。或者,如果我表现不好,我得到的爱就要被收回。那么,这份爱于孩子而言,就是一种不安全感的起源。他得到爱的同时,也是恐惧的,因为他知道这份爱随时会离他而去。

我们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让孩子确信他是值得拥有爱的,我们爱的是他本身,而且这份爱不是一种威胁。经常抱抱孩子,孩子缺抱比缺钙更严重。他可以通过爱的心理感受,去确认他在别人心理的存在,同时赋予自己独一无二存在的价值。这份爱会带给他一种天生的自信和力量,让他相信爱,同时也拥有真正爱别人的能力。

二、爱是无条件的接纳

接纳,甚至比付出,更加不容易。

我们有真的完全接纳过孩子吗?难道,我们不是一味地想要去控制我们的孩子吗?这份以爱为名的控制背后,其实是我们的恐惧,我们的担心,我们的以为。

我们恐惧,孩子没有我们的管教,会失控;我们担心,孩子的未来;我们以为,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去改变孩子。

但是,我们真的接纳过真实的孩子吗?可能,我们内心只是更能接纳正常的孩子的行为吧!

接纳真实的孩子很难,根源于我们不能和自身的不完美和谐共处。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身为父母当然也是不完美的。我们在改变、在突破不完美之前,首先应该深深的接纳自身的不完美,而不是压抑起来,因为那本身就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自己。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引领我们遇见完美的自己。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这份真实。尽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小孩”,但请带着这份欣赏,去观察、去倾听、如理解这个真实的存在。

我们也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对我们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他对于父母没有选择权,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家庭的所有情绪。但孩子给我们一个重新体验生命的机会,通过参与他的生命成长,也让我们反思自我成长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感恩生命。

三、爱是有界限的

有界限的爱,是一种负责任的爱,也是亲子之爱的本质。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但亲子之爱不同,它是一种分离之爱,是一种距离之爱。教育孩子的过程,是要不断去学习和体会分离的过程。

在分离的过程中,也是孩子逐步形成自我,拥有自由之人格和独立之思想的过程。并且,这种分离越健康,孩子也会越独立,就越拥有更确信的安全感和信任。

基于这种分离的本质,我们也要学会去尊重孩子被分离后的独立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领域界限、身体界限、主权界限和情绪界限。允许孩子去尝试种种的不好,去犯错。知识可以经由别人传授而得到,而人生智慧必须靠体验才能获得。

四、爱是不含诱惑的深情和没有敌意的坚决

如何深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如何拒绝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这两个充满诗意的语句。前者即,我爱就爱了,无条件地爱,也不会诱惑产生一个让你需要我的境况。后者即,我不答应你时,我态度坚决,但毫无敌意,不会说你无价值。敌意与诱惑,都会让孩子迷失自己的心灵。对于孩子的需求,这两句话表达了最有力也是最温暖的关系。

我们用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带诱惑的深情,将爱以干净通达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不以爱之名戕害孩子的真诚、自由、尊严和信任;不以增加的优势地位索取心灵资源;不以自己的权势侵入别人的心理空间;不以“为你服务”的名义索要“为我服务”;不让人负有如蛆附骨的心灵债务。

我们应该坚持内心的坚定,爱孩子的同时放弃交换和功利,进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带诱惑的深情”的情感世界。这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最为需要的,也是现在最为迫切的。

育儿观念:尊重孩子,给孩子适宜的爱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父母也是孩子的永远的老师,爱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种爱把握适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地助推作用,将对其终身发展起着有益的影响。那么怎样给孩子适度的爱,让孩子能感受和理解你对他的爱呢。随着全国学前教育《3-6岁儿童发展指南》宣传月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学习,重温,反思“爱”的教育,把脉“爱”的温度。

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爱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父母觉得爱孩子就是处处呵护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来养,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有的父母觉得爱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给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在家还辅导孩子练习写字、认字给孩子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还会拿自家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生怕孩子会落在别的孩子后面。也有的父母觉得爱他就是给他吃饱喝足,由着他好了。这些都是出自父母良苦用心的爱,但是这样的爱给孩子带了什么呢?过多的帮助,呵护,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离开成人就变得焦虑不安。过多的学习任务,早早地剥夺了孩子的童真,剥夺了孩子探索发现世界的机会,过于放纵,孩子,唯我独尊,情感缺失。。。。。。

由此可见,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更是卓越的智慧,只有尊重孩子给孩子适度的爱,才能让孩子在爱的体验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习惯的多元发展。

1、爱孩子请尊重孩子的兴趣与想法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成人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家庭中,孩子的想法会很多,家长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肯定给孩子积极的想法,并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在孩子感受被关注的时候他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爱孩子请适度放手

孩子的学习经验不是在成人的说教实现的,更不是成人的帮助能替代的。孩子的学习经验是在不断的体验与自我建构中积累的。因此,爱孩子请家长要适度放手,做一个有心的旁观者、支持者,用心地去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一些困难,建构的新经验等。并适度地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去感受自我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爱孩子请给予孩子空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父母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所在,并给与鼓励和支持,给孩子适度的空间。切不可拿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弱点进行比较。更不可将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让我们用耐心、爱心和智慧,陪着蜗牛散步去!

育儿观念:家长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育儿观念:家长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说起爱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如何爱孩子。其实不然,怎样爱孩子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一门艺术。也许有的家长听了此话不屑一顾:“爱孩子嘛,这是连老母鸡都会的事儿,还有什么学问和艺术啊。”也有父母会困惑茫然:“我那么爱孩子,为什么还打动不了孩子的心呢?”

事实上,爱孩子并非像老母鸡护小鸡那么简单,但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深不可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得爱和是否会爱。

•原因与分析

第一,从家长角度分析:大人们工作忙,挣钱忙,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也很少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以为只要管孩子吃饱、穿暖,要什么给什么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想过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案例一)。

家长平时太忙,无暇顾及孩子,但有时静下心来想想又愧欠孩子,家长们常用的办法是“爱不够,钱来凑”,有时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把孩子宠坏了。

家长在爱孩子方面有如下误区:

误区一、惟有“读书高”。这是家长最普遍的心态。有位家长和我说:“我认为孩子的惟一任务就是读书,只要书读好了,什么家务事都不用他做。”但事实恰恰相反,家长越是有这样的想法,结果是许多孩子书也没有读好,家务事更没有做好。

误区二、惟有“开心好”。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经济负担不重,部分年轻家长只图自己惬意,不想花太多心思和精力去管教孩子,觉得只要让孩子开心就好,所以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尽量满足孩子。一位孩子尚在读幼儿园的家长说:“如今只有一个孩子,宠点娇点也算不了什么。孩子爱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我们也懒得给他做规矩,自己乐得省心。因为一给孩子做规矩他就不开心,我们心也烦,所以想想也犯不着。”

还有的年轻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干脆把孩子丢给老人教养。结果是这些孩子长大后有部分不会尊重别人,没有好的生活习惯,自由散漫,“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误区三、惟有“攀比强”。现在家庭生活条件日益向好,部分家长助长了社会上一些攀比之风。有位家长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他说:“我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条件读书,所以文化水平低,为此吃了不少苦。我发誓不能再让孩子走我这条路了,所以我觉得只要别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些家长有什么名牌或高档玩具就买什么。结果是满足了家长的虚荣心和好胜心,但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心愿却不得而知。

第二,从孩子的角度分析:

1、从孩子具有冒险心理的角度讲:

幼儿时期,是最富于幻想,最具有冒险精神的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各种媒介的影响下,幼儿喜欢模仿,寻去刺激,只想找点新鲜好玩的事干干,干完了自认为所谓的“大事”,却不知道已经触犯了错。或者说,即使知道自己犯了错也无所谓,因为他们认为反正有父母可以靠。

2、从孩子的自我意识角度讲:

幼儿时期正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他们往往只体会自己的感觉,不顾别人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不假思索,冲口而出,很容易伤害他人。不易体会到父母对他无私的爱,以及为这些爱所付出的心血。

有位家长感叹道:“我们父母尽心照顾自己孩子的生活,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琢磨孩子的爱好,有时说话也加倍小心,但不知什么时候你就上了他所谓的“自尊”,他就误解了你,你对他的好就像是在害他一样。你严厉一些他就拒绝和你沟通,你对他的好像是在害他一样。你严厉一些他就拒绝和你沟通,你对他放松一些就上网没完,真是的,做父母难呀……”

•方法与建议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不是花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去顺应孩子,去关注孩子。而是花有效的时间、有价值的精力去帮助孩子尽快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1、让孩子体验挫折

现在城里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在农村,最多也只有两个孩子,所以,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受到全家人的呵护。尤其是和祖辈同住或请祖辈帮助带孩子的人家,更是呵护有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有个孩子曾和我说:“从小全家都护着我,我提什么要求他们几乎都能满足。如果不能马上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学孙悟空大闹一通,他们拿我没办法,最后还是得满足我。”如此一来,孩子的私心不断膨胀,变得霸道无理取闹起来。

还有,现在不少孩子有一种“输不起”的心态。比如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如果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或让同学嘲笑了,他都会长时间不开心,回家就对大人发脾气。此时大人应好好与孩子沟通和共情,谈自己小时候同样遇到过此类事件,并教育他该如何对待。要不然无原则哄着他和让着他,不想让他体验挫折,长此以往,宠坏孩子,到头来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应该让孩子体验一些挫折,使孩子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事事一帆风顺,碰到困难和问题不要逃避,要敢于面对,用于解决。让孩子明白有许多人生经历每个人必须要自己面对,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2、爱在心里要有“度”。

爱在心里要有“度”,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要懂得如何爱。下面就说几个事例。

①把爱藏起一半。这是一位懂得怎样爱孩子的母亲所讲的意味深长的话,很精彩。对孩子“要把爱藏起一半”,意即要求父母亲学会节制地爱、理智地爱。如果父母为了疼孩子,从孩子小时起就什么事儿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什么时候都不想松手放开,那么一旦孩子大了,离开了父母,到那时父母的爱将会鞭长莫及,最后受害吃苦的还是孩子。

②将爱寓于无声。在与孩子情感交流时,亲吻、握手、抚摸、拥抱以及目光接触等都是沟通方式。这些动作看起来似乎不值一提,但对那些需要慰藉和鼓励的孩子来说却弥足珍贵。

生活中,做父母的应学会并善于运用这样“无声胜有声”的爱的语言,让它们取代令孩子们头疼的唠叨和训斥。

③“硬”心肠的背后是什么?许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只要孩子读书好、成绩好,能考上大学,什么事都不需要孩子做,自己再苦再累也值。我认为这句话本身并没错,但遗憾的是,家长这种良苦用心未必都能见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书没有读好,事也没有做好。

3、让孩子学会独立

常听到许多家长不时发出感叹:“别看我儿子长得比他爸还高,可还真是个小孩,什么事都不懂,也不会体谅父母。我在他那个年龄,都已独立地工作了,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独立?”“是呀,甭说我女儿都读高二了,除了任性,遇事一点主见也没有,还都依赖着我们”。为什么孩子依赖性那么强,缺少独立主见?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可从小事做起。比如孩子的房间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自己整理;孩子上学有时忘记带文具什么的,不要给他送去,让他自己跑回家拿。这样他才会长记性,而且能养成不依赖他人不责怪别人的好习惯。

4、不刻意“塑造”孩子,就是较好的教育和爱护。

记得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孩子需要的不是贵重的玩具,不是鲜花,也不是蛋糕,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活泼的童年。”

①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心理空间。只有当父母不想过多地控制孩子和不刻意地“塑造”孩子时,孩子才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心理空间,孩子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②给孩子一个发泄情绪、表达不满的通道。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孩子的负性情绪往往是不由自主地向父母发泄。此时的家长若要把他的“势头”压下去是最简单的方法,但也是最差劲的做法。比较好的做法是暂时以不和孩子争辩的方式“示弱”,让他发泄,表达他的不满。等他的“激烈言辞”过后,找个适当的时机和他谈心和沟通,让他自己认识到刚才的行为举止有什么不妥之处,这样孩子才会慢慢成熟起来。

③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当孩子学习有进步的时候,或当孩子回家后自觉完成作业的时候,及时表扬他。并告诉他:“爸爸妈妈做好自己的工作,你读好自己的书,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也就为我们的家尽到了责任,那我们的家就是个幸福的家。”孩子听了这番话,他会感到自己和大人一样在为这个家“出力”,在尽到自己的责任,心里理会感到高兴,有一种被肯定、被信任的感觉。此后“读好自己的书”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加以强化。请思想,它的效果能代替家长多少叮咛和唠叨啊。

育儿观念:爱,要让孩子知道


育儿观念:爱,要让孩子知道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的节日,为了让孩子们能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昨晚我让家长帮孩子们准备一个节目,让孩子们来展示一下自己。今天早上我刚来幼儿园就看见源源小朋友已经到了,他阿婆正在叮嘱他别忘了今天要表演的节目。而一旁的源源一边说知道了,一边说阿婆再见,似乎有好多的不放心,一边继续叮嘱着,一边离开了教室……一会儿小烨也由阿婆送来了:“呆会要举手,要好好表现,知道吗?”“别忘了用这个……哎呀,我们的快板怎么没带啊,别急,奶奶回去拿。”只见奶奶回去没多久,又气喘吁吁的来了,烨烨,奶奶帮你把快板拿来了,呆会要好好表演哦。”可是烨烨并不喜欢那快板,硬是要奶奶拿回去,而奶奶却拿着快板很坚持,看着这祖孙俩……我的心里惊起一阵阵的波澜,而这些似乎也曾在我身上发生过,当时的我就和现在的烨烨一样,不懂这就是爱,一种长辈对于我们无私的爱,最弥足珍贵的爱,而今我已经失去了这份沉甸甸的爱,我不想让我身边的孩子也想我一样因为儿时的不懂珍惜而现在后悔。于是我接过这一块不一样的快板:呀,这块快板真漂亮,烨烨,是你的吗?他点点头。谁买的?他小声的说,是奶奶。我故意拿反了快板,敲了起来……烨烨说:不对,郭老师,你拿反了。哦,是吗?我反问,疑惑的看着他。只见烨烨变的很有成就感的教起我来了,他阿婆看了也很满意的离开了。

家长真的很容易就会被我们的孩子满足,总觉得我们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担心的是不能把爱全给她们,却从不考虑孩子们是否知道了我们给予了他们多少爱,以至于不少孩子不知道感恩,只把家长当成索取的源泉,我沉思了……这样的问题能全怪孩子不听话吗……其实在我们爱孩子的同时,也该让看看我们对他们的爱,了解我们对他们的爱!

而作为我们教师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乐施好善一点,给孩子多一点信心,给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孩子多一份理解,给孩子多一次机会,相信我们定会“用心灵赢得心灵”——赢得孩子的心灵,赢得家长的心灵。

育儿观念: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晚饭时间到了,饭菜已经上桌,5岁的儿子一休在玩具角落玩积木,爷爷叫到:“宝贝,快来吃饭了!再不来饭就冷啦!”儿子边玩边说着:“哦,知道了。”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积木。我轻轻的走过去,问到:“宝宝,你是想现在去吃饭还是玩一分钟?”儿子看着我的眼睛,笑眯眯的说:“妈妈,我想再玩一分钟去吃可以吗?”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放下手中的玩具,边走到餐桌边说:“妈妈,一分钟到了吧,我来吃饭啦!”

天气变冷,我回到家,发现老人在追着儿子穿外套,一个追一个逃。儿子见我回家,一下扑到我怀里,我抱着他问:“宝贝,天气冷了,你是要穿这件黄色外套呢,还是穿新买的红色马甲?”他想了想说:“红色马甲吧。”于是自己噔噔噔的走到房间去拿衣服了。。。。。。

回想曾经的一幕:吃饭时间到了,家里总要经历一场争吵,孩子磨蹭,一次次提醒他吃饭却仍在玩玩具,于是我一次次大声的叫他,接着没收玩具,哭闹,生气。。。。。。于是闹得一家人心情不快。似乎每个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命令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却总是不听,甚至和你唱反调。于是家长生气,孩子哭闹,结局总是不能圆满收场。面对这样的场面,大家都会把责任放在孩子身上,都是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其实,家长只要动点小聪明,适当的尊重一下孩子,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来选择做主,这样会助长孩子的娇气,是对孩子的溺爱,家长也会失去权威。其实,孩子只要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反而会回应给你更多的尊重。从小事做起,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权利,比如吃饭时用筷子还是勺子?今天吃苹果还是橙子?现在去睡觉还是再玩5分钟?你想画画还是搭积木?每一次的选择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平等的对话,每一个的提问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成人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避免成人和孩子的冲突和矛盾,让家庭更加和睦。让孩子从小在自己的小事上学会做决定,那么,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人。所以,让孩子成长,先让孩子来选择吧!

家园共育《育儿观念:给孩子更多的爱》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育儿观念: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爱孩子是动物的本能,这种本能也让人类得以生存繁衍。但人类不同于动物,社会化程度更高,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怎样爱孩子才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能感受、会选择、有责任的独立...
    2020-09-2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尊重孩子,给孩子适宜的爱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父母也是孩子的永远的老师,爱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种爱把握适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地助推作用,将对其终身发展起着有益的影响。那么怎样给孩子适度的爱,让孩子...
    2020-09-02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家长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育儿观念:家长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说起爱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如何爱孩子。其实不然,怎样爱孩子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一门艺术。也许有的家长听了此话不屑一顾:“爱孩...
    2020-09-23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爱,要让孩子知道 育儿观念:爱,要让孩子知道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的节日,为了让孩子们能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昨晚我让家长帮孩子们准备一个节目,让孩子们来展示一下自己。今天早上我刚来幼儿园就看见源源小朋友已...
    2020-10-16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晚饭时间到了,饭菜已经上桌,5岁的儿子一休在玩具角落玩积木,爷爷叫到:“宝贝,快来吃饭了!再不来饭就冷啦!”儿子边玩边说着:“哦,知道了。”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积木。我轻轻的走过去,问到:“宝宝,你是想...
    2020-10-2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爱孩子是动物的本能,这种本能也让人类得以生存繁衍。但人类不同于动物,社会化程度更高,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怎样爱孩子才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能感受、会选择、有责任的独立...

2020-09-29 阅读全文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父母也是孩子的永远的老师,爱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种爱把握适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地助推作用,将对其终身发展起着有益的影响。那么怎样给孩子适度的爱,让孩子...

2020-09-0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家长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说起爱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如何爱孩子。其实不然,怎样爱孩子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一门艺术。也许有的家长听了此话不屑一顾:“爱孩...

2020-09-23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爱,要让孩子知道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的节日,为了让孩子们能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昨晚我让家长帮孩子们准备一个节目,让孩子们来展示一下自己。今天早上我刚来幼儿园就看见源源小朋友已...

2020-10-16 阅读全文

晚饭时间到了,饭菜已经上桌,5岁的儿子一休在玩具角落玩积木,爷爷叫到:“宝贝,快来吃饭了!再不来饭就冷啦!”儿子边玩边说着:“哦,知道了。”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积木。我轻轻的走过去,问到:“宝宝,你是想...

2020-10-2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