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新生保健小常识

发布时间:2020-09-19

幼儿保健活动方案。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幼儿新生保健小常识》,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幼儿新生保健小常识

营养篇:

六个搭配:米面搭配、荤素搭配、深浅搭配、甜咸搭配、干湿搭配、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搭配。

每天保证幼儿进食10-15种食品,每周荤菜品种不少于四种,每月品种不少于99种。蔬菜花色品种尽量多种多样,粗粮、杂粮都有添加。

午餐定量参考标准:粮食每人每餐55-70克,荤菜豆制品每人每餐65-70克,蔬菜每人每餐60-75克

卫生篇: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每天请为幼儿准备好干净的手帕来园,并注意服装的整洁,选择合脚的鞋子。

请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

健康篇:

体弱多病的幼儿(轻中度贫血、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哮喘、高热惊厥史等),可与保健老师联系,以便建立档案,跟踪观察。

幼儿如有不适,请在晨检时告知保健老师,如需服用药物请家长出示病历卡并在药瓶上写明班级、姓名、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及次数。同时应向班级老师简述幼儿情况,以便老师更好的照顾和观察患儿。

建议幼儿有38度以上的温度请尽量不要来园,尽早就医在家休息。

若幼儿因故离园三个月或外出一个月,回园前请先至区妇幼保健院重新体检。

若发生传染病后要及时通知幼儿园,告知疾病的名称、诊断医院,发病时间等,并严格遵守隔离日期,隔离期根据各种疾病而不同(水痘、腮腺炎21天,病毒性肝炎45天,菌痢7天)。以防传染。

安全篇:

为了幼儿的安全,请勿让幼儿携带食物(如糖果、果冻、蛋糕等)、锐利的器具(如图钉、刀片、火柴、硬币等)来园。

如幼儿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请及时告知保健老师和班级老师。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知识:春季小常识


育儿知识:春季小常识

春天气候渐暖,孩子仍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外面玩耍,有的鼻尖渗出了汗珠,有的热得小脸红扑扑的.年轻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会毫不犹豫地给孩子脱掉外罩衣.可年岁大的爷爷、奶奶却认为春天捂着点好,免得生病,硬是不让给孩子减衣服。春天到底该不该“捂着”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入春以后虽然气温转暖,但有时也会出现寒流,使得气温骤降,因此给孩子减衣服要慢慢减,并注意气温变化。当气温下降时应及时添加衣服,但也不要不管孩子的热与不热,一味地捂着。通常孩子手心、后背或鼻尖有汗时,说明穿多了,应减衣服。还要看率孩子是否在活动。当孩子不停地跑动时,可以穿的比成人少些。因为孩子活动时易出汗,穿多了一遇风吹,反而容易着凉感冒。

春季天气变化多端,春季又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能保证幼儿的健康,使幼儿在春季减少生病的机会,现介绍几种幼儿保健小常识:

1、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最好能根据天气预报来决定第二天穿多少衣服。

2、在春季传染病多发季节,注意家中空气的流通,家中有人感冒,请及时给孩子服预防药,并给孩子多吃大蒜。

3、教育幼儿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幼儿运动后容易出汗着凉,请在幼儿运动前先脱去一件外衣,在运动后在及时穿上。

5、一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6、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

7、饭后吃水果的观念是错误的,应饭前吃(水果是早上吃金中午吃银下午吃铁晚上吃铅)

8、喝豆浆时不要加糖,不要和鸡蛋一起吃,也不要喝太多。

9、空腹不要吃番茄。(饭后吃最好)

10、早上醒来先喝杯水,预防结石。(最好是白开水,不会对胃照成刺激)

11、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2、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营养价值可言。

13、刚出炉的面包不要马上食用。(油炸的饼也是)

14、远离充电器,切忌放在床边。(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多油脂的食物少吃(要花5-7小时去消化,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7、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吃(五点后身体不需要那么多能量)。

18、十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番茄、鸡肉、低脂牛奶、樱桃。

19、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0、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常识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常识

1、带孩子认识上学的路。上幼儿园时,要么由父母接送,要么由校车接送,孩子不会单独上学和放学的。上小学就不一样了,孩子长大了,父母应该带着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从而能够自己上学和放学,这也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好机会。

不管家距离学校远还是近,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带着孩子步行或者坐公交车从家到学校,如果是步行就可以到学校的话,要告诉孩子一些可以记住的标志,这样可以使孩子很快记住路线:如果要坐公交车去上学的话,要告诉孩子乘坐哪一路公交车可以到学校,到哪一站下车,学校附近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物等。

距离学校近的,刚开始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上学,等孩子渐渐熟悉路线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上学和放学了。距离学校较远的,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父母最好还是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等孩子上中高年级后再考虑让孩子自己上学和放学。

2、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和父母的姓名、联系电话,以防万一。

3、父母从现在开始要告诉孩子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不要在马路或有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和陌生人讲话,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除了告诉孩子上学和放学路上应该知道的一些事情外,还应告诉孩子一些在学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幼儿因时孩子都是由老师监护的,在学校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是没有老师监护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时候孩子们一般都会打闹嬉戏的,因此也会引发一些伤害事故,那么应该让孩子注意哪些事情呢?

1、不要离教室太远,以免上课铃响后来不及回教室,或者飞奔回教室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2、告诉孩子下课铃响后不要立即聚集到教室的门口或楼道,以免拥挤造成人身伤害。

3、课间时让孩子不要追逐打闹,因为在追赶过程中,前面被赶的人通常会回头看看后面追他的人,这样边跑边回头看是很危险的。一是容易撞着别的同学,二是如果同学手中拿着棒子等小物件,那么危险性就更高了。

4、告诉孩子不要和同学玩斗鸡,玩斗鸡时身体重心不稳,当向同学进攻时,如果是撞到同学身上,同学易受伤:如果没撞到同学身上,自己会摔倒或撞到教室的墙上等地方,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曾经有同学因为斗鸡摔倒把胳膊摔断的,这些你都可以和孩子交流。

5、不要让孩子带陀螺到学校玩,其实陀螺本身是没有危险的,危险在抽的鞭子。当孩子玩陀螺时。他的注意力会完全放在陀螺上,陀螺转到哪,手上的鞭子就甩到哪,危险也就随之而来了。鞭子抽到同学的身上还好,如果是脸上的话,要么留下血痕,要么伤害到眼睛或者其他部位,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除了以上这些要让孩子知道的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外,其他的父母可以在平时生活中慢慢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希望天下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快乐地成长!

父母要告诉孩子的生活小常识


第一:

万一被锁车内,门窗都开不了,车钥匙被拔,千万要记得方向盘上的喇叭是可以按响的,一定要想办法不停按喇叭!

第二:

夏天来了,防雷电,一定要告诉孩子:

1.不要在楼顶或树下避雨

不要继续在楼顶等建筑物顶部玩耍,也不能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大树下避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2.不要在水面和水边停留

在河里、湖泊、海滨游泳,在河边洗衣服、钓鱼、玩耍等都是很危险的;

3.不要快速移动

雷雨中最好不要奔跑,更不适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快速移动容易遭雷击;雨中快速奔跑也是很危险的。

4.远离金属物质

在雨中走时,不能撑铁柄雨伞,手拿铁等金属类的玩具最好收起来;避雨的时候要观察周围是否有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或电力设备,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5.不能玩手机

雷雨天气告诫孩子不能玩手机。尽量别拨打或接听电话,家里的座机也避免使用,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雨中听歌也是不对的……

6.雷雨天气注意穿鞋

在雷雨天气赤脚行走或避雨,会加大了被雷击的可能性。贪玩的孩子应该立即穿上鞋子,或者在脚底垫上塑料等绝缘体。

7.不要淋浴洗澡

行雷闪电时不宜淋浴洗澡,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住高层的,还要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告诫孩子不要把头或手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雷雨天气,在野外和家中洗澡都是很危险的……

如果刚好在户外雷区,请教孩子这样做:

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在靠近雷暴的危险环境,这时应该停止一切行动,并且这样做:

1.严禁奔跑,不要张嘴,应立即双膝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2.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仓内;

3..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外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并丢弃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4.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千万不要跑动,应双脚并拢跳离。

如果是在屋内,关闭门窗十分关键,还要给家庭电器断电。

儿童孤独症的基础小常识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很多国家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我国尚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有关临床病例的统计中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5.1左右。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孪生子女中,单卵孪生子中若有1个患孤独症,另一个的患病率高达36%左右,而双卵孪生子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儿童患者脑中鸦片素含量过多,故常出现孤独、麻木症状和感情交流障碍等。到目前为止当前有多种病因学说,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儿童孤独症,尚未明确。

儿童孤独症常见以下行为特征:

(1)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独症患儿不同程度地分不清亲人或陌生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望对方的脸,回避眼光的接触。喜欢独处,一人玩反而自在,缺乏同情心。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对生活环境要求刻板,家具的移动,以至饮食起居的改变都会引起他们情绪变化,比如:发怒或恐慌,有些患儿严重得甚至连吃饭时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么地方,甚至上厕所用哪个便池都不能改变。

(3)言语障碍,儿童孤独症患者多言,但领会能力低,常用词不当。发音不正,发出怪腔怪调。

(4)孤独症患儿常坐不住,活动过度,以脚尖走路。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习惯东张西望,或作伸颈、装相等怪异姿势。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就可诊断为儿童孤独症:

(1)对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严重影响社会性相互作用;

(2)语词性和非语词性交往和想象性活动严重减少;

(3)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严重约束生活活动。通过治疗,可减少行为症状、促进发育,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游戏、拥抱、家庭、药物疗法等。

新生儿保健注意事项


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出生到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一段时期,一般为一月左右(28天)。由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不完善,易发生疾病,必须重视保健工作。

(一)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弱,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应每日测体温一次,低于30℃者,应予保温;高于38℃,应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寻找发热原因,进行处理。夏季宜进行散热,多喂水,以防发生脱水热。

(二)喂养 新生儿从皮肤、呼吸道有大小便中失去大量水分,应注意补充。可于两次哺乳之间喂5%糖水。一般可出生后6~8小时喂糖水,12小时开始哺乳,每次哺喂时间20~30分钟,间隔3~4小时,一昼夜可喂6~7次,对早产或体弱的新生儿,应每2小时哺喂一次。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背,使吞入胃的空气排出,以防吐奶。

(三)新生儿黄疸 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应检查有无败血症、母婴血型不合等所致的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肝炎等疾病。

(四)脐带 应每日检查,保持干燥。如脐部有分泌物,可用75%酒精消毒后撤上磺胺粉,再用消毒纱布包盖。干瘪的脐带多在3~7天内脱落。如分泌物有臭味或脐轮周围发红有感染现象者,应积极作抗感染处理,防止发生败血症。

(五)大小便 出生后第一天排出黑绿色胎便,哺乳后渐变黄色,糊状,每天3~4次,小便每天十数次。每次哺乳前应换尿布。注意大小便次数、性质,发生异常应即时处理。每次大便后应洗净臀部,除以10%鞣酸软膏,以保护臀部皮肤。

(六)皮肤 新生儿皮肤薄嫩,易擦伤感染,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尿布应经常更换。出生后应立即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擦去胎脂,以防其分解或脂肪酸后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糜烂,特别是颈、四肢、腋下及腹股沟等屈曲处。以后每日应洗澡或擦澡一次,于皮肤皱摺处撒滑石粉少许。

(七)眼及口腔 每日应检查眼及口腔。如发现眼有分泌物,可用0.25%氯霉素或其它眼药水点眼。如发现口腔有白膜,多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称“鹅口疮”,可用2%龙胆紫涂抹。

(八)免疫 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lgG,从而在出生后6个月内对麻疹、风疹、白喉等有免疫力,其自身主动免疫力则尚未充分发育。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力差,免疫反应不及时。由于体内缺乏lgA,故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又因所产生的lgM有限及缺乏补体和备解素等,致其粒细胞对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杀伤力弱,故易引起败血症。在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以预防感染。出生24小时后,须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育儿常识——幼儿园新小班入园须知,新生家长必看!


转眼到了8月下旬

有这样一批爸爸妈妈

寝食难安、坐立不定

一想到

“下个月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

就感到恐惧

他们,就是新小班家长

为了孩子入园担惊受怕、费尽心机

可是,一不小心就会说错话

为了防止入园被破坏!

为了守护幼儿园的和平!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想要孩子顺利入园

有哪些注意事项

幼儿入园须知

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家长们都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和焦虑,为了能够让宝宝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家长要了解以下相关事项。

1、幼儿初次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会产生惧怕心理或种种不适,这是正常的请家长面对幼儿的哭闹会不忍心、会担忧,这很正常,请家长不要慌张,以免影响幼儿情绪。

2、 由于初次过集体活动,孩子会感到紧张疲惫甚至不安,请家长准时接送孩子。

3、 幼儿入园前,家长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吓唬孩子,使孩子产生惧怕心理。

4、 生活要开始有规律性,早睡早起,保证孩子每天能以饱满愉快的心情入园。

5、 提前向老师如实介绍您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性格特点,需要帮助的可以与老师商量解决。

6、 入园前请逐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

7、 入园时孩子会因为分离焦虑的不安心理而哭闹不止,希望家长信任老师,能够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幼儿入园准备

1、心理准备

家长要充分信任幼儿园的教育,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家长要与孩子谈论上幼儿园的话题 告诉他(她):宝宝长大了,要上幼儿园,幼儿园有老师、玩具、还有小朋友和许多好玩的东西等等。以此来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

孩子刚到幼儿园一定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二、三天就哭着闹着不想去上学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第一天还比较有新鲜感,等到接下来几天“反应过来”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肯定是要哭闹的。这个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猜测,而是要尽量相信幼儿园,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幼儿园的喜欢,这样孩子慢慢也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的。

2、生活准备

(一)培养孩子独立吃饭。家长应鼓励孩子去试着自己吃饭,不必过分担心孩子会把饭洒得到处都是,当孩子初步学会自己吃饭后,成人就应该在一旁指导,鼓励孩子自己吃饭。

(二)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 孩子要学会上厕所。首先要解除他的紧张心理,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自己上厕所了。

(三)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方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

(四)建立孩子的午睡习惯 在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中有午睡,这是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对于在家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能让孩子养成午睡习惯。

幼儿入园常见问题

1、我的孩子不会吃饭怎么办?

孩子不会吃饭这都不是问题, 针对刚入园孩子幼儿园老师全程都是喂的。慢慢适应后或大点的孩子老师会启发引导他自己吃,时时的在喂几口,孩子自己吃饭也是在培养他的小肌肉协调训练及手眼协调训练。另外就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会互相影响,容易激发自己吃的欲望。同时可激发孩子的食欲。

2、我的孩子不会自己大小便怎么办?

大部分刚入园的孩子基本上都不会大小便,年龄也都很小,幼儿园都有一定的作息时间。孩子都是有一定生物钟的。但是对刚来的孩子幼儿园老师会经常提醒,慢慢老师会掌握孩子大小便规律并且会逐渐养成孩子良好大小便习惯。

3、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吃几餐饭?

我园是三餐两点。早上7:50早餐,中午10:50中餐,上午下午水果点,下午三点半晚餐。请您放心,我园坚持合理配餐,保证孩子的营养。

4、孩子入园需要带什么?

孩子入园要带以下物品:2套换洗衣裤(如果孩子大小便在裤子里了,老师会及时给孩子换上)即可,其他物品(水杯、手巾等)均有幼儿园为宝贝准备哦!

5、宝宝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1)无论宝宝如何哭闹,家长们首先要做到也是必须做到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接纳孩子的表现。上幼儿园,是宝宝与父母的第一次分离,宝宝的哭啊、闹啊都是正常的,所以家长们一定不可以发火。

(2)拥抱孩子,尤其是孩子哭闹比较厉害的时候,其实是宝宝内心缺乏安全感和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爸爸妈妈的拥抱是最好的抚慰。

(3)在孩子大哭的时候,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用具体的玩具,或者述说一些好玩的趣事等等,建议此时不要提及任何有关幼儿园的事情。

(4)在孩子情绪稍微平和时,可以慢慢开始渗透幼儿园的种种好处,有小朋友一起玩啊,有滑滑梯可以做啊等等,起到积极地心理暗示作用。

(5) 与老师沟通,宝宝第一天在幼儿园的表现如何,包括吃饭、睡觉、以及与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情况,询问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改善。

(6) 当宝宝哭闹不止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欺骗孩子,“你不哭了,我们就不去上学了....”,不哭了真的就不会送到幼儿园吗!此外,就是以各种礼物作为交换条件,不反对不支持这种做法,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说到就一定要做到。

(7) 无论孩子如何哭闹,都要按时送孩子去幼儿园,不要让孩子产生错觉,我苦了我恼了我的目的就能够达到了,绝对不可以!而且,送到幼儿园立刻就走,不要拖拖拉拉。有时候,家长走了,没了依靠,孩子自动就停止了哭泣!

(8) 最后,就是一点要按时接孩子,一定要按时,一定要按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当孩子看到别的家长来接宝宝却看不到自己的家人时,内心是非常委屈的,所以一定尽量早点去排队接孩子,而且最好是爸爸妈妈去接!

幼儿入园温馨提示

1、孩子入园后,家长须立刻离开。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

2、认识新朋友。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手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开学前几天,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老师会及时表扬你的孩子,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3、新生入园宜早接。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

4、谈论幼儿园的活动。全家人以乐观的态度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认识他(她)谈论在幼儿园参加的活动;认识的老师、小朋友,共同欣赏孩子带回来的作品和奖品。

相信《幼儿新生保健小常识》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保健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夏季育儿小常识 夏季育儿小常识 漫漫炎夏,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做为家长为孩子考虑周到:冷饮是小儿喜欢的食品,一定要摄进量。过多摄进冷饮会惹起小儿胃肠道疾病,也可损伤牙齿。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二、三十度。胃黏膜遭...
    2020-08-04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春季小常识 育儿知识:春季小常识 春天气候渐暖,孩子仍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外面玩耍,有的鼻尖渗出了汗珠,有的热得小脸红扑扑的.年轻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会毫不犹豫地给孩子脱掉外罩衣.可年岁大的爷爷、奶奶却认为春天捂着点好...
    2020-07-22 阅读全文
  • 秋季幼儿保健常识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随着秋雨的降临,气温在慢慢下降,空气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在早晚温差较大的秋天,如何预防宝宝的感冒问题恐怕是老师和家长们较为头疼的问题吧,更何况宝宝本身的适应能力...
    2021-10-15 阅读全文
  • 幼儿春季保健常识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这个季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多端,幼儿抵抗力低,容易使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导致幼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如何有效预防呢?一、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幼儿园和家庭一起培养幼儿良好的...
    2020-10-1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急救小常识》 大班教案《急救小常识》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活动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简单方法,帮助幼儿丰富多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救的重要性与方法,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
    2021-04-01 阅读全文

夏季育儿小常识 漫漫炎夏,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做为家长为孩子考虑周到:冷饮是小儿喜欢的食品,一定要摄进量。过多摄进冷饮会惹起小儿胃肠道疾病,也可损伤牙齿。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二、三十度。胃黏膜遭...

2020-08-04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春季小常识 春天气候渐暖,孩子仍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外面玩耍,有的鼻尖渗出了汗珠,有的热得小脸红扑扑的.年轻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会毫不犹豫地给孩子脱掉外罩衣.可年岁大的爷爷、奶奶却认为春天捂着点好...

2020-07-22 阅读全文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随着秋雨的降临,气温在慢慢下降,空气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在早晚温差较大的秋天,如何预防宝宝的感冒问题恐怕是老师和家长们较为头疼的问题吧,更何况宝宝本身的适应能力...

2021-10-15 阅读全文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这个季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多端,幼儿抵抗力低,容易使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导致幼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如何有效预防呢?一、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幼儿园和家庭一起培养幼儿良好的...

2020-10-15 阅读全文

大班教案《急救小常识》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活动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简单方法,帮助幼儿丰富多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救的重要性与方法,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

2021-04-0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