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发掘孩子的天赋潜能
发布时间:2020-08-17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教育孩子笔记在我们那个年代,总是会听到“你看看人家xxx家的孩子”,每逢考完试,这句话就在你的耳边围绕。当时就会想,为什么老是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呢。现在的孩子,都是“xxx会钢琴......”。家长们,不要为自己的孩子会什么,学什么而苦恼,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而已。
发现孩子的天赋
孩子的天赋不应该是被父母逼出来,家长们要发掘孩子的天赋和兴趣,但天赋不一定就是孩子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有一个引导,但绝对不可以强迫孩子去学,让孩子的天赋成为一种爱好。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些刚开始上学的孩子在上课时不习惯,看看那里,看看这里。在上学前,父母慢慢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上能够有一个学习的机会。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预留出一点娱乐时间。
童年是快乐的,是不能被摧残的,给自己的孩子保留一些童趣,也许长大后会有更好的发展,能力也会很强。送父母们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父母的改变,会让孩子更有创造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正确挖掘孩子的潜能
育儿心得:正确挖掘孩子的潜能“妈妈,为什么你化妆了,爸爸却不化妆呢?”女儿指着墙上的婚纱照一脸疑惑的看着我。
“因为妈妈是女人,化了妆就能变得漂亮;爸爸是男人,男人是不需要化妆的。
“为什么妈妈是女人,爸爸是男人呢?”
“因为……”
“为什么爸爸不能是女人?”
“因为……因为……”
“哼!妈妈你真笨,这都不知道。
这就是我家的宝贝“**”,一个爱提问题的三岁女孩,她每天都会用五花八门的问题来考我。诸如:为什么小狗不穿衣服,为什么小鸟吃地上的脏东西,爸爸妈妈结婚我怎么没有参加,我是从哪里来的……等等。
真不知道她怎么会制造出这么多的问题,难道是小脑瓜里藏了一个“问号精灵”在作怪吗?”
没办法,我这个不太笨的妈妈也只好去上“补习班”了。通过恶补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原来,**的表现标志着她进入到了成长的关键期——询问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通过不断的提问可以使她的语言和智力突飞猛进。
所有的宝宝在这个阶段都是问题专家,他们想用这把“问题钥匙”来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至于如何用好这把钥匙,能打开多少扇门,就要看妈妈的表现了。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妈妈都要认真对待,如果无法解答,可以查阅资料,再用童趣的语言编成故事给孩子讲解。还可以用反问的方式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当然,即使是敏感话题也不应该回避。
一次,**在上厕所的时候突然说:“妈妈,你知道为什么女孩子蹲着尿尿,男孩子却站着尿尿吗?”
我灵机一动反问她:“不知道,**老师告诉我为什么吧!”
“嗯,是因为男孩子有小鸡鸡,女孩子没有,你要记住噢!”
“噗嗤……”我忍不住笑了出来。孩子天真的言语提醒了我,一定要对他进行性别教育。
于是,我购买了几本相关书籍,给他上了一堂儿童生理课。书中采用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结合,以巧妙的描述方式展示了宝宝从孕育到出生的过程,男女宝宝的身体构造,使孩子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极大的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地地追究问题罢了。
因此,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作为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特点,正确挖掘孩子的潜能,让“问题宝宝”不再是个“问题”。
掌握儿童发育规律,挖掘孩子天才智能
3~6岁是孩子大脑智力潜能发展的关键期,适当地引导与刺激,能帮他最大限度地开发记忆力潜能。而且每个年龄段孩子所表现出的记忆潜能,都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由此,父母可按年龄段细化入手。
3岁
3岁孩子的特点是对什么都感到好奇,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丰富孩子的感知环境,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感知各种形状、各类色彩、质地、功用的物品,多带孩子体会房间里、街道上或公园的各种人文和自然风光,这样他的感官与智能通路才能是通畅的,多元的。
3岁宝宝挖掘智能小游戏:你曾经见过它吗
准备40张孩子熟悉的动物(食物或其他)卡片,每隔2秒左右出示1张,并让孩子大声地念出来,一回合出示10~20张卡片,孩子识记完成后,把卡片打乱,一边拿一张呈现给孩子,一边问他:“这一张我们拿过没有,你曾经见过它吗?”
4岁
3岁时孩子更多时候围绕在事物表面与细节上,当孩子到了4岁,则更多开始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和一些核心本质的内容。面对4岁小家伙的“十万个为什么”,父母一定要极尽耐心、认真的一一回答,再引导他们听懂之后,自问自答,及时鼓励他们把感兴趣的事情说出来,并尽可能用不同的描述语言,这对孩子开发智力及记忆潜能都颇有益处。
4岁宝宝挖掘智能小游戏:反应小速练
接连对孩子发出指令,要求孩子按顺序依次完成,完成后有物质奖励。比如“把红色圆积木放到紫色塑料筐里,然后把玩具熊放到床上,用你的蓝色帽子盖上。”
5岁
5岁的孩子绝大多数已经学会自主选择记忆内容。其实,当到了这个年龄,孩子开始习惯按照父母的指导去学习与记忆,学习的主动性会逐渐丧失,着实非常可惜。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可以多为孩子提供各类信息,引导他多自主观察事物,并给他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去选择认为重要的内容来学习。
6岁
实际上,记忆不仅可以让孩子用眼观察,用耳听,还可以在记忆活动中让孩子用双手、双脚去触碰感知,到了这一阶段,开发智能尤其是要引导孩子用语言来对事物描述、表达。因为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但能提高孩子记忆速度,给智力激活式体验,最重要的是能有较地开发孩子的全面智能。
6岁宝宝挖掘智能小游戏:任务大挑战
在平时生活里,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记忆任务,比如孩子记忆前,父母先提出一些记忆的要求,告诉他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事,然扣提醒他把有趣的事转述给父母。还有一种“任务”是,记忆前不提任何目的要求,然后记忆后父母问几个问题,帮助他把刚才看到和听到的回忆出来。这样做的用意是,通过让孩子自主把握记忆目标,来达到开发记忆潜能的目的。
育儿心得:挖掘孩子本身的内在潜力
育儿心得:挖掘孩子本身的内在潜力
真是“年年岁岁各不同”,回顾当初儿子刚入园那会,送儿子上学,成了我最大的烦恼,每天在他的哭闹声中,我担心的离开,总有一种于心不忍的感觉。可如今的他,显然已经爱上了幼儿园,总是和小朋友们打着招呼,手拉着手进入他温暖而熟悉的天地。因为我知道,他学会了“听从,遵守,表现,争取与分享……”校园真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里程碑。正因如此,我觉得家长更应该大力的支持学校,尽量配合学校的一切活动,为孩子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使我们的孩子都能度过一个快乐,天真,活泼,健康的童年。因此,我时常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孩子的选择,关注他的兴趣和爱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希望,所以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一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必须怎样,应当怎样”而不是鼓励他“可以怎样”,“怎样做会更好”。父母让孩子做一些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时间一长,为了应付,便养成了他们做事拖拉的坏习惯,这正是因为我们太专制,不尊重孩子的想法,甚至在他们不听话时,采用了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在我们的威胁下,被逼接受,但往往用拖延时间来反抗,久而久之,养成了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因此,我并不要求孩子在知识技能方面都要比别人强,而是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适当满足他的合理需要,促使他乐意去探索,并从中发现问题,陪他一起解决,并讲解其中的奥妙,一旦他在某方面稍有进步,就及时帮他建立自信心,只要能培养他对生活的乐趣,对美好事物的兴趣感,就足以了。
二、增强孩子独立性的能力
作为父母,总想着要帮孩子准备好一切,把自己的想法和规则强加于孩子身上,却抹灭了孩子的独立个性,所以,我会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安排他的一切,不是一味的依赖我们。因为我儿子的胆子比较小,不管做什么都会拖上我,记得第一次他要到隔壁小朋友家去玩,一定要让我送到家门口,为了培养他的独立能力,我是费尽了心思,用了大量鼓励的话,最后,总算达成了协议,就是必须让我在窗口看着他过去,虽然这样,但已经进步了,凡事慢慢来,直到现在,都不用我再看着了.所以独立个性是需要用时间来培养的,我要给他一个自由灵活的空间。
三、培养孩子“小男子汉”的气概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要培养孩子对自我的一种责任,在这之后,我还逐步提出别人的事也要帮着做,这是一种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在家分担家务来拓展他的责任感。儿子中班,虽还小,但也已经可以安排他自己的事情了,起床、刷牙、洗脸,整理自己的玩具等等,一系列日常生活了。以前,为了怕他把家搞乱,或是帮倒忙,而拒绝让他动手,后来,有一次,在我洗衣服时,我儿子也要帮我洗,看他挺诚心的,我便开了恩,结果,我发现他很认真,尽管肥皂沫都弄在外面,洗完后,儿子自豪的说:妈妈,我会洗衣服吧!我笑着,提了几个注意点,以表扬来结束。就这样,他开始喜欢帮助别人,也会关心人了,更是能体谅到别人的辛苦。
四、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些“小毛病”
由于,现代家庭,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要怎样,就怎样,时常惯着,所以,形成了他们很多“小毛病”,比如:傲慢无礼,任性而为,不理人,玩起来粗野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不容忽视,一定要用时间、精力、智慧、技巧和耐心去纠正它,但一定不能使用暴力,不能伤害孩子,我们往往是孩子渴望取悦和留下印象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好榜样,也许,一句“你好”,一声“谢谢”,都将成为他们懂礼貌的起步石。
其实,孩子身上的每一件小事,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心,并加以恰当引导,让它们成为孩子成长的新起点,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下,挖掘孩子本身的内在潜力,培养他们的好习惯,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并保持那一份童真、童趣。
如何挖掘孩子的潜力
如何挖掘孩子的潜力
潜力是指孩子在某方面的特殊才能,任何一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潜力。在潜力开发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
1、全面关注,勤于记录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知数,任何精密的仪器都没办法预测出孩子的特殊性,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们进行长期的细致观察。带孩子多多接触不同领域,选择自己的喜好和特长。
父母将蛛丝马迹记录下来,归纳出孩子性格的趋向和擅长的方面。多喝孩子进行交流,听听孩子的想法,问问他们喜欢什么?最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为什么?绝对不能够低估孩子的感受。
2、培养孩子的潜能之前,先稳定孩子的潜能
孩子的潜能其实是很不稳定的,很有可能发生转移。而且孩子的兴趣往往都以短暂的为主,所以在最初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先稳定孩子的兴趣,维护孩子的兴趣,然后再以他感兴趣的方式调动孩子的学习潜能。
3、正确认识和转化孩子的潜能
有时候,家长会紊乱潜能和爱好的概念。爱好其实是很广泛的,所以感性的因素偏多,而潜能则是对某一事物有更高层次的素质。
比如说,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只能说明他喜欢看电视,并不是潜能。这些爱好虽然不是潜能,但是却能够通过教育转化为潜能。利用片中的清洁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想象潜能,这样既减少了宝宝看电视对眼睛的伤害,也把不良爱好成功转化为正面潜能。
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是感性的,喜欢是天大的事情,不喜欢也是天大的事情。所以鼓励孩子从兴趣出发去学习一样东西,就能够让他享受其中的乐趣,并且发掘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