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有想法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08-03 幼儿园的游戏有哪些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天公不作美,今天下雨了,所以原本的户外活动只能转移到教室里进行。我准备了一些垫子、皮筋、小火箭等器械让你们自由选择。这时候你跑过来打开装皮筋的袋子看了看问:“曹老师,这里面是什么啊?”我告诉你这是皮筋,你可以想想看可以怎么玩,于是你拿出一根皮筋开始拉扯着研究玩法。没过一会儿你就想到和小伙伴一起拉着,于是边找人跟你合作拉皮筋嘴上边嘀咕着:“等下我就可以从下面钻过去了,当你找到小伙伴拉皮筋后你发现你空不出手也就不能从下面钻过去了,于是开始犯愁,一度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我提醒说可以拿凳子帮忙拉皮筋,你很迫切的跑去搬小椅子,我先帮忙示范了怎么用椅子拉皮筋,你看来之后一下子就来劲了,招呼着小伙伴和你一起搬来了很多的小椅子,并动手将椅子和皮筋组合起来,接着你又学着解放军的样子在皮筋下匍匐前进。

老师的声音:

平时的你就是个很有主意的孩子,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办法,这次也不例外,你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到游戏中来,学着解放军的样子进行游戏,将原本看起来无趣的皮筋一下子玩得很有趣。还能主动的和小伙伴合作一起游戏。这是老师在你身上看到的有点。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孩子的想象力无法想象


午饭时间快到了,我让孩子们分组去洗手,很快,三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组和几个上厕所的小朋友,我站起来刚想到厕所里去看一看,孟令轩从厕所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说:“老师,你看王丽斐在往厕所里倒东西呢?”我赶紧来到厕所一看究竟,王丽斐站在测坑旁,正手拿洗洁精往厕所里倒。

我刚要发火,忽然发现厕所里有没冲干净的大便,我马上明白了王丽斐的用意,轻声地问:王丽斐你想干什么?王丽斐一惊,马上说:“老师,厕所很脏……”我说:“这是老师洗碗用的东西,洗厕所不能用这个,以后厕所脏了要告诉老师,让老师来擦,好吗?”他默默的点点头。

我让他用肥皂洗洗手回到位子上去。

就此,我向全班小朋友上了一堂不随便动老师东西的教育课。

通过这件事说明孩子年龄小,许多事他们不明道理,有些事只是模仿成人去做。

通过这件事也说明,幼儿做事只能凭着自己的主观经验或个人的情绪去做,这是幼儿固有的特点。

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

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指南》中之指出我们要学会赏识孩子,赏识孩子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当孩子想要向要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吧。

当孩子主动和你客人谈话时突然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要打击和压制他们,你应该说:“好吧,孩子,你也来说说你的观点吧。”

当孩子主动和你谈起某件事情的意愿个想法,不要不耐烦的敷衍了事,而应该对孩子说:“和老师聊一聊”因为我们知道孩子懂事以后,便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他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并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老师和孩子的世界确实不同,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一直在向老师靠近,他们对成人世界的事情发表意见和想法,说明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见,这是非常可贵的。

这时,教师和家长应该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赏识和尊重赏识和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用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

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要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说的不对,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独立需要指的是摆脱外部强制的自由需要。大班幼儿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范围扩大了,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又加上处于幼儿园中大哥哥、大姐姐的特殊地位,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较强的独立愿望。什么事都希望自己来安排、选择,每当这时,在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我们班的孩子真的长大了,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蒙台梭利教学思想强调的也正是这种自由自在的积极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积极自主,做自己的主人。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以满足孩子独立的需要孩子之间难免会有许多的冲突,有时我们很多老师图省事,每当幼儿有冲突时,总是把两个孩子叫过来,问清原因,让他们互相道个歉就完事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心里是很不服气的。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喜欢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蒙台梭利也认为,“在一般的情况下,儿童都喜欢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成人如果干涉太早或太多都是会有害处的。”这周我们正好上到“我想飞”这个主题,课间时孩子们试飞着自己制作的飞机,突然在这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我来、我来!”这次,我和同班老师没有像以前那样处理,而是把机会给了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件事情。当时辉辉很着急,一直望着自己的飞机并用自己的小手指着,接着他就对自己身边的好朋友说我的飞机,身边的小朋友喊着:“老师,嘉辉的飞机在上面,拿不下来。”我和另外的一位老师摇了摇头,说:“我们让他们自己试试。”孩子们看我许久不帮忙,纷纷自己动起了手,说着:“我来,我来。”孩子试着用自己手里的飞机,借助自己的飞机上飞,撞到辉辉的飞机,试用撞击让飞机飞下来,试了几次失败了,孩子们却并没有气馁,接下来孩子们想到了用长棒子打下来,这回孩子们终于成功了,教室里一片欢笑声,孩子们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我想,我班的孩子长大了。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满足了孩子独立的需要,还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只要我们相信孩子,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睡觉的烦恼,想办法让孩子们安静入睡


新的学期,我们又迎来了一群好动可爱的孩子们,由于孩子们刚刚离开父母对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都不怎么熟悉,玩得时候好好地等到睡觉时孩子们就会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忍不住哇哇大哭,一个哭影响到其他宝贝,瞬时间午睡的寝室就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个老师身边抱两个,搂三个的总感觉胳膊不够用。

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总是闲不住,每天教室里总是在一片嘈杂声度过,一上午我们两位老师会想尽办法带孩子们玩这玩那,转移注意力,总觉得孩子们上午都玩得很累,中午孩子们肯定能睡一个好觉了,我也能利用中午的时间好好准备一下下午的课。我的“如意算盘”可谓是打的叮叮响,可是真正到了中午午休时,请跟我一起来看看我们班的战况吧:几个不喜欢午睡的调皮的孩子,在床上扭来扭去,像小虫子一样。尤其是的新来的茗淇小朋友每次到午睡时,他就会和我大眼瞪小眼,只要我不盯着他了,他就会“伺机”制造各种声音或者自己在那里抠小床影响到别的小朋友。

我想可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孩子们现在还小在上小班,等上了中大班以后他们精力旺盛就更不能睡觉了,于是我想一定要想一个办法能让孩子们安静入睡。首先我会告诉他们每天中午只要睡前没有声音,老师就会奖励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故事”那可是宝贝们的最爱,所以多数高兴的答应了。在温馨的音乐背景下给他们讲故事,慢慢平复他们焦虑的心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觉环境,在故事的吸引下没有说话的,只有一个个躺在床上静静的成为倾听者。慢慢的多数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睡着,但是还有及个别幼儿没睡,我会答应他们睡醒以后奖励给他个小贴画,或者我会轻轻的抱一抱那些需要安慰的宝贝们,一会的功夫他们也都乖乖的睡着了。

这时就剩下茗淇宝贝了,只见他把自己的袜子脱下来,套在手上。在那玩得不亦乐乎,我急忙走过去把他的手轻轻握住放到被子里,可他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睡觉,问他原因,他说;“我就是睡不着,我就想去多功能活动室玩。”三岁的茗淇宝贝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他一门心思就是想着玩,在幼儿园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多功能室里面的那些大型智能玩具。于是我俯下身在他身边躺了下去说:“宝贝,只要你中午好好睡觉,起床后老师答应带你去玩智能玩具。“真的?”茗淇兴奋地睁大眼睛问。我点点头。“那咱俩拉拉勾”宝贝又不放心的跟我说了一句。我两伸出手来拉了一下,他开心的笑了。接下来他轻而易举的带着满足睡着了。于是我就坐在小床旁边看着他睡觉,结果茗淇还真的睡着了。这一中午我就像是在战场里跟这帮小家伙斗智斗勇,不过今天我赢了,我的心里不免有一点自豪感。

通过这件事情我发觉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待任何事情要认真分析原因,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对他们我们老师要变成一个医生,大多时候要对症下药,并且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适时表扬,这样事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小便的孩子


“老师,我要小便”安静的午睡教室里突然穿来了一阵清脆的声音。“去把”我应声道“老师,我也要去”“去吧”我。。。。。“老师。。。”“去吧”我嘴上应着,心里缺嘀咕起来。。。“一定是学别人样子,瞎起哄”果然,一下子又有许多小朋友要求上厕所。我看了下表,才睡了20多分钟,会有那么多孩子需要小便吗?于是我下了死命令“一个都不许去,别人去小便也要有样学样吗?不准说话,全部闭上眼睛睡觉”孩子们大概是听出了我的怒意,便不再吱声。午睡教室里有恢复了安静。我心中一阵得意“我就知道他们是瞎起哄的。”果然,后来就没有小朋友要求去厕所了。午睡过后。“小朋友,起床了。。。!”我催着孩子门起床。收拾床铺的时候,发现晨晨的床铺湿了一大片。他尿床了。他为什么会尿床呢?为什么尿床了也不告诉我一声?我回到活动室。责问晨晨。晨晨埋着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角。无语。我看了更生气。开始数落来。“是老师不让我们说话,不让我们去上厕所小便的。”旁边一个小朋友弱弱的声音。确实。我想起了午睡时的情景。孩子年龄小,从众和模仿心理比较强。有一个带头,就会有很多小朋友起哄。但这不是故意捣乱。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干什么。对于这件事,是我有点想当然了。一棒子打翻了一船人。现在证明,这样有可能伤害到其他孩子。如果我能冷静地观察,思考,分析,对其个别化处理,就不会有晨晨尿床了。

孩子教育的法则


(一)赏识:求知上进的源泉-赏识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心理还很幼稚,他们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赏识。-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特别是父母的鼓励。事实证明,父母用行动表现出来的爱和赏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莫大的推动作用,是孩子求知上进的动力之源。而一个孩子如果缺少赏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个性的发展,甚至导致他一生的个性缺陷。-(二)梦想:创造奇迹的翅膀- 童年是梦想的故乡,梦想是明天飞翔的翅膀。教育心理学显示,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孩提时代是多梦的季节,一个懂得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呵护孩子的梦想,并用行动和孩子一起设计未来的蓝图。这样,梦想的种子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三)知识:自立成才的杠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曾说:“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知识,是孩子自立成才的有力杠杆,有了它,孩子才能撬起自己美好的人生。-

有技巧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一步一步从兴趣发展到乐趣,增长更多智慧和才能,是父母的重要课题.

想生病的孩子


每天早上,我一早就来到教室,看着一个个孩子高兴地入园,心情特别好,他们的笑容就能给我带来好心情。但有一个小魔王却能把我的心情从高山带到低谷去,那是我们班上的“调皮大王”宋志翔,平时他总有使不完的精力,每天爬高爬低,把玩具扔满地,还会在上课的时候发出尖叫声,就是他所谓的动听歌声。我对着他可是苦恼极了,不知该如何让他乖乖地坐着上课。今天他像往日一样,跟我说声老师好后,还拉着我讲他星期天的开心事,说到高兴时还要亲着我来说。我边听心里期盼着他今天能乖一点,别惹什么麻烦。宋志翔讲完后,走回位置坐了下来。小朋友们都在玩玩具了,宋志翔却坐在我的身边,一会问我渴吗?一会问我累吗?渴了给我斟水,累了给我捶捶背。我心里想:今天宋志翔真好!上课了,我发现宋志翔的脸蛋红红的,但眼睛却认真地看着老师,还积极地举手,没有唱他的动听歌曲,也没有捣乱,我一连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他两次,他非常高兴。我心里特纳闷的。下课后,我走到宋志翔身边,摸摸他的头,老天啊,好烫啊,我明白了,原来宋志翔发烧了,难怪今天这么安静,他是没啥力气动来动去了。当宋志翔爸爸来接他去看病时,宋志翔不愿走,他对爸爸说:“老师今天表扬了我两次哦,我不走,我还要表扬!”我心里瞬间有些难过,摸摸他的头说:“宋志翔乖,你回来后老师还要表扬你!”宋志翔这才听话地走了。这是一个渴望被老师表扬的孩子,因为他平时给老师与小朋友添了麻烦,我没办法看着他的捣乱来赞扬他,但是,当孩子生病了,却表现得那么讨人喜爱。这是我的疏忽。后来,宋志翔爸爸对我说,宋志翔愿意天天生病,我想对宋志翔说:“老师愿意天天找到你的优点,天天表扬你。”

教孩子做事的方法


“老师,明明哭了。”安安跑到我跟前说。我走过去问:“明明,你为什么哭呀?”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不说话。噢,我明白了,原来是鞋带开了,自己不会系急得哭了。我便蹲下去帮他系上,他这才不哭了。事后,又有一个小朋友跑来让我帮她系鞋带,我刚要弯下腰帮她系,转念一想,这样虽然省事,可孩子并没有真正学会,下次,还不是要靠别人帮忙吗?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孩子真正的学会自理呢?大人们的包办,势必增强他们的依赖性,让孩子不能得到锻炼,不是真正的帮助和爱。但一下子什么也不管,让他们全做,孩子会接受不了,我何不自己先做一半,让他们做完剩下的一半呢?

那天午休起床,丁灿灿小朋友怎么也系不上鞋带。我想,抓住这个教育时机,不是很有意义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学习系鞋带,孩子们兴致很高,兴奋地学习着。开始由我示范,让他们仔细看,剩下的一半由他们自己完成。结果,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几下便学会了,我立即表扬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为了更好地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我还在活动区域里设置了动手区,如系鞋带、系扣子、穿衣服等。另外,我重视了家庭的配合作用,和家长取得一致,对孩子提出统一的要求,不包办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对孩子的事情,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比代替他们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真正的爱,是教育和锻炼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学会做事的本领。

相关推荐

  • 孩子的想象力无法想象 午饭时间快到了,我让孩子们分组去洗手,很快,三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组和几个上厕所的小朋友,我站起来刚想到厕所里去看一看,孟令轩从厕所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说:“老师,你看王丽斐在往厕...
    2020-11-20 阅读全文
  • 用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上个月刚升大班时候问过老师儿子上课的情况,总得来说是不错的,因此很久也没有在和老师沟通,昨天下午接他时候顺便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老师说孩子上课说话多了,举手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而基于我对孩子的了...
    2021-04-05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育儿心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只需要引导他说出他的想法,并帮他判断他的想法好不好就行了,没有必要帮他出主意,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一点对培养孩子的独...
    2020-11-19 阅读全文
  • 这五个方法让你了解孩子的想法 01 孩子的一言一行之所以模仿父母, 就是希望借由这种方式强调自己的存在, 有的孩子听父母的话,用乖巧的行为获得父母的关爱;有的孩子刻意暴露自己的无能,设法引起父母的注意。这些目的是一致的——强调自己...
    2021-11-25 阅读全文
  • 让孩子有自己的看法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为了使一个孩子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要他采取我们的看法。” 孩子的自信心和决断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要想让孩子早具备这种能力,父母应早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
    2021-12-09 阅读全文

午饭时间快到了,我让孩子们分组去洗手,很快,三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组和几个上厕所的小朋友,我站起来刚想到厕所里去看一看,孟令轩从厕所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说:“老师,你看王丽斐在往厕...

2020-11-20 阅读全文

上个月刚升大班时候问过老师儿子上课的情况,总得来说是不错的,因此很久也没有在和老师沟通,昨天下午接他时候顺便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老师说孩子上课说话多了,举手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而基于我对孩子的了...

2021-04-05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只需要引导他说出他的想法,并帮他判断他的想法好不好就行了,没有必要帮他出主意,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一点对培养孩子的独...

2020-11-19 阅读全文

01 孩子的一言一行之所以模仿父母, 就是希望借由这种方式强调自己的存在, 有的孩子听父母的话,用乖巧的行为获得父母的关爱;有的孩子刻意暴露自己的无能,设法引起父母的注意。这些目的是一致的——强调自己...

2021-11-25 阅读全文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为了使一个孩子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要他采取我们的看法。” 孩子的自信心和决断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要想让孩子早具备这种能力,父母应早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

2021-12-0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