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他打我
发布时间:2020-06-24 幼儿老师故事 中班老师教育笔记 幼儿老师教育笔记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他打我”!
老师,他打我一天早上来园时,小熊的外婆向我们反映,说是孩子说,经常有小朋友打他,他都哭着不想来上学了,希望老师教育好小朋友,不要让他们乱打人。
我觉得很奇怪,虽然我们班是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但总不会严重到如此吧。
但我还是答应了老人家的要求。
在一节的集体活动中,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认真地跟老师学念儿歌。
我看了看四周的小朋友,突然发现小熊坐不住了。【977139.cOm 高分范文网】
我刚想出声制止他,只见他先伸出两只手,摸了摸坐在他旁边雅心的脸,正在认真跟老师念儿歌的雅心把头摇了摇,想把小熊的手给甩掉。
他见雅心没反映,又伸出手去摸,接着把嘴巴凑过去,想亲一口。
可是馨儿这回不高兴了,抬起手来刚好打在了涛涛的脸上。
他抬起头,看见我看他,马上用哭腔说:“老师,她打我。
”我对他说:“老师看见了,打人是不对的。
不过,小朋友不喜欢你这样子做,以后改过来,好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都认真地观察小熊的表现。
我发现,这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不是去摸摸小朋友的手、脸,就是突然跑过去抱住小朋友,但他们都不喜欢他的这种方式,才忍不住推他的,而并不是向他所说的那样,总是有小朋友去打他。
于是,我把我所发现的情况告诉了他的外婆。
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想对每位家长说,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长,手上脸上被抓伤的痕迹,就是他们的成长痕迹,孩子只有在争执竞争的交往中才能懂得如何去面对困难和矛盾,才能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希望家长们能理解,并能协助我们共同耐心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
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们就会闪闪发光。
作为家长不能相信孩子的一面之词,甚至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
我们老师更要以爱心、以耐心来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
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家园共同配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孩子。
不知道本文“老师,他打我”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老师,他打我” 随想
那天吃完副餐,区域游戏的时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找到我跟我诉说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拿了张面纸给他说:“别生气,哭成这样,像个红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着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没有立刻去质问琪琪,而是对佳佳说“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开玩笑的呢还是真的要打你啊?你有做错什么吗?”佳佳看着我说:“老师,我没有做错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为是我把她的发箍弄到她脸上的,其实不是我,是露露。”我又说:“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还哭,那你还生她气么。”“我不生她气,我觉得委屈才哭。”我鼓励她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去跟琪琪讲下事情经过呢,不然她还会误会你啊。”佳佳很主动的跑去跟琪琪解释,琪琪也主动跟她倒了歉,两个人又有说有笑的玩去了。
其实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表现。常见的表现不过是:“抓对方几下,打对方几下而已”并不会对自己或对方造成过多伤害,因此,作为我们老师或家长并不用虚张声势。并不必用各种方法来教训孩子,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后果会变得更严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其次,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后,还应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幼儿成长,就不能代替幼儿体验。
“老师,他打我!”——以心灵赢得心灵
“老师,他打我。”在幼儿园里,类似的告状声常常不绝于耳,幼儿之间大大小小的矛盾与纠纷(摩擦)接连不断,经常有孩子泪眼汪汪地跑到老师面前寻求帮助,可是经过了解,无非是幼儿之间玩耍时一些轻轻的碰撞和一些随意的比划而已,很多泪眼汪汪的孩子只不过是看到旁边的幼儿对自己用手比划或者被轻轻地碰了一下就委屈有加,真正意义上的殴打其实很少。但,不可忽视的是。有时,幼儿之间也会发生真正的攻击性行为,作为教师,对孩子真正的攻击性行为要注意观察、分析原因,以进行有针对而有效的引导教育。让孩子真正接受、理解,从根本上改掉攻击性的行为。
如刚刚送走的那个大班上的褚毅瑞小朋友
,就是一个典型的霸道、爱攻击别人的小男孩。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谁违背或阻碍他的占有,他就习惯性地用手去抓别人的脸,或者打人、踹人。经常有小朋友被他打伤、抓伤,很多孩子不爱跟他玩。而当老师询问和教育他时,他根本就脸无表情不当一回事,让我们很头痛。。经过家访了解,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妈妈早就分开了。她是跟着妈妈奶奶生活的。妈妈在日资企业工作,特别忙。所以,平时都是交给奶奶带的。作为老人,又考虑孩子是单亲,难免较为溺爱,于是,就养成了他霸道、不讲理、不遂心愿就打人的个性。而家里人又都顺着他,所以一直改不过来,家里常用的教育方法就是责骂,但没有进一步的措施,使他形成被责备时就保持沉默且脸不改色的习惯。
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我进行了如下分析:
1.单亲家庭,妈妈又比较忙,平时对他的关爱比较少,与妈妈相处抚慰的机会也比较少,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成为他较大的乐趣,因此在占有时受到阻碍就无法接受,会以“暴力”为手段。
2.占有别人的东西最多就是让妈妈责骂一顿,只要保持沉默硬着头皮就没事了。
3.家人的教育停留在口头责骂上,没有进一步的引导和措施,所以没有明显的教育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我制定并实施如下措施对褚毅瑞进行教育和引导。
1.关爱和说理。平时我经常拉拉他的手、轻轻地摸摸他的头,以亲切柔和的声音和他说说话,使他体会老师对他的关爱,当他不再面无表情、愿意和老师亲近并向我展现甜甜的笑容时,我用温和的声音告诉他,幼儿园的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争抢和打人都是不对的,小朋友会不喜欢和你一起玩的,使他在被关怀的感觉下乐意地接受批评并理解占有共同和别人的东西以及攻击别人都是不对的道理。
2.鼓励和引导。平时除了特别的关心,我也特别注意观察褚毅瑞的表现,经常提醒他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才会更开心。发现他有点滴的进步
,都在全班幼儿面前给以及时夸张的表扬,并结合使用评比拦进行奖励,使他体会进步和做好孩子的快乐和意义,同时体会被关心被注意的幸福感觉,形成他自觉改正、乐意追求进步的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褚毅瑞渐渐地变了,逐渐改掉了霸道和爱攻击别人的坏习惯,也能与班上的小朋友友好地相处了。
从褚毅瑞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对于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这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从这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孩子是幼苗,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充满爱心,而且有耐心,他们都会成为最可爱的人。
老师,他亲我了!
下午孩子们都在认真的看书,这时奇奇拿着书跑了过来对我说:“王老师,这里有好多的小粘贴,你想要那一个?”这时我看到有好多的小朋友都在用书里的图案进行玩送小粘贴的游戏呢,孩子们都玩得非常的高兴,这时王佳瑄神奇地说:你们这小粘贴算什么,我还有真的小粘贴呢,并且还把小粘贴送给了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岳岳亲我了。”瑄瑄走过来对我说,这时看到瑄瑄的脸上表现出了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对我说:“我不喜欢岳岳亲我。”我轻轻的走到岳岳的身边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岳岳,你是不是觉得瑄瑄很亲切,就像小妹妹一样,所以才去亲她的呀?”岳岳说:“王佳瑄,送我小粘贴了,可是我想要和她互换礼物,但是我没有,我才去亲她的。”瑄瑄听了之后就对岳岳说:“我不生气了。”我转过身对岳岳说:“以后你要是谢谢别人可以说‘谢谢’,也可以去拉拉他的小手,好吗?”岳岳听了之后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平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伤及到孩子那幼小的心灵,要用比较轻松的态度去面对它、解决它,并且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你对别人好,人家也会对你好”的道理。”
老师,他们是爱我的
有人说,孩子能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
那年,我带的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女孩儿叫小远,她的听力很弱,需要借助助听器。班里的孩子们都不太愿意和这个怪怪的小女孩儿做朋友。午睡时,助听器是要取下来的,每当小远取下助听器的时候,孩子们就热闹开了。他们喜欢一遍一遍地叫她的名字,可小远又听不见,于是大家就跑到她跟前叫,从口型小远可以看出那是在叫她的名字,她便同样兴奋地一遍一遍大声答应,孩子们把这当成了午睡的乐趣。
我试图制止小朋友们这么做,但是小远兴奋的反应又让我于心不忍。毕竟,这段时间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啊。有一天,无意中我发现有个小朋友在叫“聋子刘闻远”,我--惊,慌忙起身去阻止,还未开口却意外地看到小远对着这个小朋友大声地说:“我也爱你!”小朋友们轰的一声都笑了,原来小远看口型,以为小朋友在说“我爱刘闻远”呢。我的心里忽然感觉到一股莫名的酸楚。虽然我几经制止和批评,但还是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不时地叫一声“聋子刘闻远”,而小远也总是会高兴地回应他们:我也爱你!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当小朋友们渐渐喜欢上小远的时候,她却要转学到外地了。临走的前一天中午,她悄悄地说:“李老师,您帮我个忙好吗?”,她说想在中午午睡时戴着助听器,她喜欢听小朋友高兴地叫她,可她还没有听见过呢。
我开始担心,怕再有小朋友淘气地叫她“聋子刘闻远”。
像往常一样,午睡时,孩子们谁都没有注意她有没有取下助听器,都还是一个劲儿地叫她:“刘闻远、刘闻远!”她高兴地答应着。忽然,传来一个声音:“我爱刘闻远!”小远这下更兴奋了,恨不得跳起来也叫道:“我也爱你!”这时,小朋友们都纷纷嚷嚷起来:“刘闻远你别走了,我做你的好朋友,你还留在咱们班吧!”“我爱你刘闻远,我要每天都和你一起玩!”看着低头满脸流泪的小远,再看看那帮淘气又可爱的孩子们,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临走前,小远对我说:“老师,我真的不想走,我喜欢班里的小朋友。他们说“我爱刘闻远”的时候,我怀疑他们是在叫我‘聋子刘闻远’,但是现在,我知道是我错了,他们是爱我的……”(作者李文倩)
托班随笔:老师打我
我们班有个聪明听话的乖宝宝叫豪豪,他非常招人喜欢。由于他比我们托班的其他小朋友大两三个月,所以,他的“本领”相对来说比其他小朋友多得多。例如:能和老师聊天,会聊的五花八门,好玩极了。能自己玩自制玩具,自己钻研各种玩具的玩法。也能和别的小朋友抢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其他东西。但是,有一样本领我没发现,那就是说谎。
豪豪是坐校车来学校的。周一早上,所有小朋友都到了,就是没见好好的踪影。我跑去问跟着老师,才得知原因。跟车老师说“豪豪早上一靠近车就哭,哭得很厉害,她妈妈问他原因,他说老师打他了,不想上幼儿园了,所以她妈妈就把它抱回家了”。听到这个原因后真的是让我百口莫辩,犹如晴天霹雳,我不知如何解释。我只好回教室了,后来,我还是给豪豪妈妈打去了电话。我想把这个天大的误会解开,我首先问了好好在家的情况,她妈妈说他平时很娇惯,想法很多,理由很多,不想干的事会有很多种理由。我又慢慢解释了打人事件,她妈妈笑着回答“我自己的孩子,我清楚,昨天他姥姥来我们家了,豪豪估计是想和姥姥在家玩,不想上学,才说的理由”。她妈妈多次说道“没事,没事,我们的孩子,我了解他,你放心吧老师,下午他姥姥回老家了,我就送她去学校”。这下子我心里轻松了好多,而且,下午豪豪妈妈果然把豪豪送回了学校,他不仅没哭还高兴地和妈妈说了再见。
最后,我终于理解了孩子“善意的谎言”,其实童言无忌,说过的话都是心里最善良的话罢了,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实话但又不要扼杀了他们的天真无邪。
他是老师的孩子
课间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到操场上去做游戏。孩子们一个个兴趣高涨,有的在玩切西瓜,有的在玩老鹰捉小ji,还有的在做拍手游戏,场面非常热闹。
正当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着急地说:“颜老师,雷雷的鼻子出血了!”只见雷雷仰着头,鼻子还滴着血,被小朋友簇拥过来。我边给他处理边对他说:“天热后,以后要多喝点水。”雷雷咬了咬唇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样子很神秘,搞的我也莫名其妙。这时,快嘴的明钊小朋友说:“老师,雷雷的鼻子不是干破的,是让晗晗用手打的。”另一个小朋友忙说:“晗晗是高老师的孩子……”听着他们的话,我明白了:小朋友们开始没告晗晗的状,是因为它是高老师的孩子。平时,对于我们老师的孩子我们都比较照顾,要求也比较松,即便做错了事,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不想对其他小朋友要求那样严格,时间久了,我们自己倒不觉得怎样了,但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我仔细问清了原因。原来,晗晗和雷雷做老鹰捉小ji的游戏时,雷雷当ji妈妈,晗晗当老鹰,晗晗不小心用手打到了雷雷的鼻子,给弄破的。弄清原因后,我让晗晗向雷雷道了歉,并告诉他以后做游戏时要注意安全,不小心碰到别人要道歉,受伤了要及时告诉老师。晗晗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通过这件小事,我认识到:对孩子要一视同仁,对老师的孩子,也不能偏爱,否则时间长了会使老师的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也会对其他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应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老师,他太孤单了
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地落下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变化,体验秋天带给我们的美丽,我请孩子们收集了一些柳叶来做树叶粘贴长颈鹿。
示范讲解后我请孩子们自己动手粘贴,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粘起来,长颈鹿长长的脖子高高的腿都被孩子们表现得特别突出。
粘贴完成后我请孩子们写上自己的名字交上自己的作业。
孩子们陆陆续续交上了自己的作业。
这时李金燕走过来问我:“老师,长颈鹿它太孤单了,他不高兴!”我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作业,嗯确实有些太单一了,于是我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李金燕发现了一个秘密,她发现我们的长颈鹿太孤单了!那我们给它添画些朋友怎么样啊?”“好好…”孩子们一个个眼睛里充满了喜悦,于是我把作品还给大家继续添画,孩子们认真仔细地画起来。
不一会工夫,太阳、白云、小朋友、小草、小蝴蝶、小蜜蜂等都成了长颈鹿的好朋友。
果然,整个画面饱满而丰富起来,不再单一乏味。
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画面也很漂亮,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我读到了他们对自己这幅作品非常满意。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的东西,而孩子们天真的脑海里有着最单纯的想法,他们能够由衷地告诉老师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孩子们的话有时会让我们恍然大悟,适时听取孩子们的意见,我们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保护并激发孩子们内心的闪光点,用真诚的心与孩子们交流沟通,我想是一名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
教育随笔:老师 你帮我表扬表扬他
早晨,王**的妈妈送下他,给我说:“老师,麻烦你个事情,你帮忙表扬一下王**”妈妈说着,脸上带着笑容。“今天,王**是自己穿的衣服和鞋子,我给他说了,让他再接再厉,请老师帮我夸一下他吧,好让把好的习惯他坚持下去”。“好的,这是好事情吗,没问题”。
因为在这里,小班时的他们是中午接回家,一切的生活自理方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家里完成的,进入中班后,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问题就是,衣服不会自己穿,被子不会叠,这些穿衣叠被之类的事情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包办在先,之前家长反应的都是早上从床上拽不起来啊,王**妈妈在今天之前也跟我反应过:“在家我给他穿上衣服了还不愿意动弹,早饭也不吃”,我想长此以往不是什么好事呀,更不利于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提高,于是对王**这种表现的好的孩子我也适时提出表扬,而且在生活活动的时候就给孩子们说:“你们现在是小班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对不对?那样样事情我们能不能比他们更棒?”“能”“好,那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我要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了,要自己学会穿衣服,脱衣服,叠被子,这些能不能比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做的好呢?”“好,那老师就看谁是第一个表现的最棒的宝宝”在接送的孩子的时候我也在有意识地家长说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像开家长会那样给家长下命令似的的通知,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慢慢地不再依赖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了,在生活自理方面变得积极了许多:早晨来了自己脱下外套放到自己的小厨子里,傍晚放学的时候穿衣服也都能自己以最快的时间完成。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好习惯就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信我们的宝贝们会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