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学着做家长
发布时间:2020-06-20 小班教育心得笔记 家长教育笔记 幼儿园做教案育儿心得:学着做家长
我的孩子是大三班的小杰,他今年6岁,已经是活泼的一个小男子汉了。小杰5岁半时才接到我们身边,之前一直由他外婆带。接过来之前我一直有些忐忑不安,不停的思考关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这大半年的相处中,有时也会因为遇到育儿困惑而苦恼,但是我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的改进我的育儿方法。以下是我这段时间和儿子相处时的一些心得,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注意与孩子的沟通。
小杰刚接回来时有事不太愿意与我们分享,为了让他愿意和我们交流,我每天在接他回来的路上都会问他:“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啊?今天认识了几个朋友啊?今天都玩了什么啊?”刚开始他就只会说:“不知道”。我就会说:“那你明天多注意注意看,明天问问你同桌叫什么名字?”经过几次过后,现在他每次在路上都会主动跟我说在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分别叫什么名字?在学校也比以前活泼。还有每次他犯了错,我都会让他坐在阳台的小凳子上反思一会,然后再去和他谈谈让他认识到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让他真心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在以后尽量少犯同样的错误。现在有时我生气不理他,他都会跑过来跟我说:“妈妈,我俩谈一谈。”
二、给孩子自己动手做事,让他独立自主。[精选范文网 WwW.547118.COm]
因为之前一直由外公外婆带,所以他的动手能力很差,所以我很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常常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晨起床,他自已刷牙、穿鞋袜、穿衣服裤子。我在做家务的同时还会适当让他帮忙分担家务,如帮忙擦桌子、倒垃圾和拖地。若是买他的相关用品,如衣服鞋子等,我们都会征求他的意见,看他是否喜欢,让他自己选择决定。现在每个星期天我都会给他提建议,上午他可以做什么,下午他可以做什么,晚上可以做什么,帮助他安排一天的时间。我相信坚持一段时间后,慢慢地他自己也可以学着安排好自己的一天。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杰有爱赖床的习惯,经常早上醒了赖在床上还在玩一会或睡一会,所以早上我都要叫很多遍才会起床。为了改掉他这个毛病,我从这个学期开始跟他说:“从明天开始我们早上7点20分超床,晚上10点睡觉,早上我只叫你一次,如果睡过了就自己跟老师解释为什么上学迟到。”第一天执行就迟到了,哭着去学校了。第二天叫一遍就马上起来穿衣服了。第三天又不愿意了,在床上磨了好一会儿才起来,结果又迟了。但我一直坚持着,虽然有时候他还会犯,但相信时间长了,他这个坏毛病一定能改掉。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我每天要5点才下班,所以只能让他爷爷、奶奶去接他,在些期间他都在他爷爷家看电视或玩玩具。我下班以后来接他回来,提前跟说好了,因为之前在爷爷家已经玩过了,所以回家以后吃了饭就开始学习。每天大概6点半开始,8点左右结束。才开始他很抗拒,现在吃完饭他就会主动去写字。他对字比较感兴趣,每天我都会教他先复习昨天学的字,再学习新的字。拼音也学了一段时间了,有些简单的拼音,我会在学新字时让他先尝试着去读,当他读正确后及时表扬,增加了他学拼音的兴趣。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见证,我觉得自己是和小杰在共同成长,他是一天一天在长大,我是一天一天在学着做家长,他的每一天成长都会给我带来新的课题。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家长育儿心得:不打不骂不着急
这次家长会让我有些意外。
因为幼儿园还邀请了何振老师做一个题名为“教育家长从家长做起”的讲座。时间安排在家长会之前的1个多小时。
何振老师并不陌生,冯德全老师在文二路杭州师范大学幼教大礼堂做了一个教育演讲,当时何振老师作为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实践专家出场,精彩地诠释了早教的经验以及成效。何振老师领出了他的儿子,那个其貌不扬的小男孩,在学校里是连跳几级的优等生,体育成绩优异。这些留在我的记忆里非常深刻。
没想这次又遇上了,而且是在开家长会之前。
这次何老师讲了两个问题:1.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2.早期阅读问题。
对于孩子任性无理哭闹的解决方法有关键性三点:1.不要训斥和骂。2.不要打。3.不要着急。家长用平和的态度和语气表明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继续哭闹就告诉他:你可以哭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总之不管你哭多久,这个无理的要求我都不会满足你。
因为家长不会任意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孩子在有需求时,为达自己的目的会想办法得到家长的支持。或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自己所想。或是通过赞美等语言表达获取父母开心,家长要适时肯定和鼓励孩子赞美他人的行为。这样孩子逐渐学会通过自己的劳动、通过赞美来他人达成自己的愿望,这两种才能需要培养。这与想要得到某种东西任性无理哭闹有天壤之别。
关于早期阅读问题,何老师讲到三点:
1.要提高认字速度,可以通过点读(也就是我平时说的指读,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的指过去)。
2.家长坚持每天读书,以吸引孩子。主要是养成读书、读故事的习惯以及快乐的读书,当孩子不愿意听的时候,不要强迫。另外提到很多打斗情节的动画片,尽量不要让孩子看。
3.怎样选择合适的书给孩子读。何老师提到挑书的三标准:A:图画简洁、色彩不鲜艳的书。B:文字比较少,不要密密麻麻的文字。C:文字大。绘本比较适合幼儿阅读,何老师报了十几种绘本的名称,很幸运的,囡囡已经读了很大部分。
最后,何老师以这样的话语作为演讲的总结:一个家庭中,如果男人能主动承担责任教育孩子时,教育效果会比妈妈好的多,因为男人理性,说话会到点子上,孩子容易听取。而妈妈相对会啰嗦些,同样的事情会重复多遍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若爸爸不能承担更多责任,妈妈也不要抱怨,抱怨没有用,反而影响家庭和睦,影响孩子的发展。
小记:何老师的演讲很好,作为一个父亲,他能那么细致结合教育孩子的经历,作这么多场演讲非常的不容易,非常佩服他。我学到了有用的东西,也摈弃了一些观点。在早期阅读方面,我认为那些绘本和故事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点心,而不是主食。他介绍的那些绘本,囡囡读了大部分,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画面之精美绝伦,真的不是语言可以表达,我也非常的喜欢。
但是这些故事书和绘本,无法达到给孩子系统地蒙正养心。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从小给她扎德行的根。当天地初开,万物都还脆弱,孩子还不懂事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孝敬、善心、八德、责任心、正气……,这才是最关键的。
读国学经典,从德育入手,孩子的根养好了,做人的基础夯实了,识字的速度也不自觉的提高了。
这是我在给孩子做早教的过程中,走过很多弯路之后实践得出的结论。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做一个有爱心的家长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做一个有爱心的家长
光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婷婷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经的那个宝宝了,她有时也会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见,或是在心里质疑大人的心里了。
面对这个“小大人”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我们平常也要注意什么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欢给孩子设计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一但教育偏离了设计的轨道,就会认为孩子“笨”、“没有出息”,等一系列影响家庭气氛等不开心的问题也会急驰而来。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经给自己设计的未曾完成"宏伟蓝图"拿过来让孩子来替你去完成。曾经犯错改了就不是问题,相同的错误重演就是问题了。少年的时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
我们认为婷婷只是个平凡的小女孩,我们没有给她设计任何的远大理想,我们只是希望她开开心心上学,开开心心生活,健康的成长。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更多的是要帮助她找出差错的原因,而不是开口就责骂她,对于因粗心大意的小毛病偶尔提提,不是揪住不放。尊重她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选择,但也要监督她对自己的选择不要随便更改或后悔,培养她自己独立决定的意识是不可以冲动和随意的。要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和规则,由于家庭结构问题,老人都会把孩子当做“宝”来喜欢或讨孩子开心。如果祖辈和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联盟,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纪律感的最好教材。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要采用背靠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前争执不休。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不再盲目服从;平时我们多采用沟通办法,口气婉转,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减少居高临下的家长制批评作风。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她说话,让她感到父母对她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她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长了,我们采用“提醒制”,告诉她再过几分钟该休息了,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等等。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
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甚至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还是没兴趣,都得坐在书桌前把课本一遍又遍地看,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产生倦意的起因.
我们提出四个建议:
1、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
2、用近期的学习目标来鼓舞孩子。
3、改掉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
4、鼓励孩子暂时落后是为最后的冲刺保存实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做好榜样,带好头。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偶尔也以向孩子“请教”的方式培养孩子多读书学习、做一个有知识的人的自豪感。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长学习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经验,做一个有爱心、包容心的家长。
家长育儿心得
转眼之间,我家宝宝已经快四岁了。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和宝宝一起成长,宝宝给我们带来的有惊喜也有无奈……
我和爱人按照以下两点教育孩子,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不妥之处还希望老师和各位家长指正交流。
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其中包括生活、学习、品德。孩子两岁前在老家寄养,爷爷和奶奶的溺爱和农村的成长环境双重影响下,宝宝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不讲卫生、拖拖拉拉、有小脾气等等。来到芜湖之后宝宝妈妈买了一些关于儿童养成良好习惯的书籍,晚上的时候,宝宝妈妈会抽时间陪宝宝读这些书,一边读一边解释;平时生活也对宝宝加以要求。慢慢的宝宝的卫生习惯就养成了。并且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现在每天宝宝自己都会自觉的看一会儿书。最近宝宝妈妈又给宝宝买了一些儿童科普读物,增加宝宝的知识。当然孩子情商的培养也很重要,我们这方面也会引导宝宝。
二:培养宝宝的判断力。我发现宝宝两三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了,比如孩子犯错误了,这个时候和他讲道理,告诉他为什么批评他、为什么这样做是错误的、怎样做是正确的。刚开始宝宝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慢慢引导他。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他犯同样错误的次数越来越少,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要有耐心。举一个例子:我家宝宝平时非常喜欢甜点和水果。宝宝生病的时候医生告知吃药期间宝宝喜欢的这些食物不能吃,这些食物影响药效。刚开始宝宝肯定抵挡不住甜点水果的诱惑,我们就告诉他生病期间吃甜点和水果病就不能好,可能还会扎针,等病好了之后可以买更多的甜点水果给宝宝吃。这样几次之后,每次生病期间他就不主动要求者类食物了,甚至有时看到我们在吃水果,他会给我们讲:我生病了,现在不能吃水果,等我病好了就能吃了!
其实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我们一边要监督另一边还要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很多孩子和我们都要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我和爱人平时都极力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
育儿心得:学着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听话的宝宝虽然能让人省心,可是如果一旦遇到需要宝宝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让父母帮着做决定呢?
注重培养宝宝的自我决定能力:
宝宝的自我决定能力,只有在自我决定的过程中才能培养起来。这是父母必须知道和遵循的规律,但父母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宝宝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宝宝做选择。于是,宝宝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
当宝宝有了自主意识,就不再愿意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有了自己做决定的需求。如果宝宝的这种需求长期不被满足,自主意识就会被抑制,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影响宝宝对自己的评价,很可能导致宝宝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而这一点可能会深植于他的内心。长大以后,宝宝可能会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缺乏责任感,凡事依赖,缺乏主见。到那时父母再想让宝宝自己做主就很难了。
学着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让宝宝自己做决定的好方法:
1、放手让宝宝自己做决定
要提高宝宝的自主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放手”,让宝宝自己做决定,即父母给宝宝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让宝宝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宝宝。
2、让宝宝敢想、敢说、敢做
宝宝有不同意父母意见的权利,在对他们有影响的决定上具有发言权,同时,宝宝也有提出不同意见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职责。父母要让宝宝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宝宝敢想、敢说、敢做,而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
3、让宝宝自己做决定
静静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静静便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每天接送静静时,都会把她的吃穿安排好,就连喝牛奶插吸管这样的事,她也不让宝宝做,总是自己做或请老师做。
于是,每天早晨静静来幼儿园后,从不主动去玩玩具或进行户外活动,而是四处游荡,非要等老师指定她去玩什么,她才去;每当老师请她进行选择时,她便犹豫不决,事事都要由别人做决定,自己没办法做选择。
妈妈认为这样不行,同静静爸爸商量后,他们把静静接了回来。爸爸妈妈既不过多地干涉静静做什么,也不催促她做什么。当静静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时,父母就放手让她自己去做;静静洗澡时,爸爸妈妈让静静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吃饭时,爸爸妈妈让静静自己吃,而且不催促她,吃饱以后就不再让静静留在饭桌旁了;到了该睡觉、该外出散步或者该回来的时候,都让宝宝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静静妈妈说:我们的目的既不是把她娇惯成说一不二的“小皇帝”,也不是成为什么都不能自己决定的“小木偶”。现在,静静已经是个5岁的“父母”了,她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判断,不再是先前那个绝对听话,叫她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小木偶”了。
4、尊重宝宝的意愿
做父母的应尊重宝宝,要尊重宝宝在家庭中的地位,把他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来对待,任何涉及宝宝的事情,都应尊重或听取宝宝的意见。要尊重宝宝的见解,甚至当父母不同意时,也要以商量的口吻表示对宝宝的尊重。例如,在和宝宝对话时,不要中断或反驳宝宝,不要干涉宝宝自己喜欢的方式等。
家长育儿心得:学会家园共育
家长育儿心得:学会家园共育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家鑫鑫在幼儿园已经学习、生活了一个学期。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我看到了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进步。这离不开两位老师的关心和细心照顾。
孩子出生以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现在他已经上了幼儿园托班,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爱好,经常会问“为什么?”等问题,伴随着他的成长,作为家长希望能给予他幸福的生活,但更希望他能快乐、健康地生活。
有时真得感到很惭愧,我家孩子在幼儿园是最会哭的那个,都快一个学期了他还是经常性地要哭,这个也是让我们家长感到最头疼的地方。可能是孩子从小太依赖我们家长了。但我还是坚持天天送孩子来幼儿园,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才会慢慢的喜欢上幼儿园。其实孩子在哭也是他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心软,只有我们家长坚持下来了,孩子也会坚持的。
还有宝宝吃饭可是最让我们家里人头疼的一件事,一日三餐,每一餐都吃得很少有时还是人家一餐吃得多,要么不肯张嘴,要么就是嘴里包了一口饭要等很久才肯咽下肚去,有时为了让他快快张嘴吃饭,外公外婆还要在宝宝面前想尽办法表演节目,一家人围着他团团转。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有点好笑,不过相信许多家长可能也都有这样的经历。但自从宝宝进了幼儿园后,我们发现宝宝开始慢慢养成了吃饭的好习惯,虽然还是很挑食,但在家会吃饭了,每次吃饭的时候,他总会说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把粮食种出来,老师让我们不能浪费,而且饭吃得多,才有力气能够像奥特曼那样打败怪兽。直至现在,宝宝在幼儿班里每次吃饭都还是比较快的。为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十分关键的,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宝宝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了,不仅自己学会自己穿裤子,整理玩具,而且还能经常主动帮助我们大人做家务,所以在家我们经常夸赞宝宝长大了,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宝宝从小生性活泼,比较好动,为了能让孩子好动的性格有所修正,家里就买了很多智力拼图和积木的玩具,宝宝对此也很感兴趣,并且经常能够很认真、很投入地拼装完成。慢慢地,宝宝就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会控制物体,并进而能控制自己的行动。因此,我觉得我们家长在平时,可以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玩具,这样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会有积极作用。
鑫鑫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他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们家里人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他,他平时在家也喜欢涂色剪纸,可他拿着笔又不知怎么涂,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涂”,我就把笔拿在他手上,鼓励他说“你一定会涂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他会很快的涂起来了。现在他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涂涂画画,家里的墙壁都是他的杰作了。但我们也很开心,孩子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鑫鑫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他帮我端把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育儿心得-如何做一位称职的家长
育儿心得-如何做一位称职的家长
孩子五岁了,吹了五岁的蜡烛就觉的孩子长大了。不再是哭哭啼啼在父母面前撒娇要糖吃的小孩了,有自己的思想,会讲道理会辩解了。如何做一位称职的家长,引导孩子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顺利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在幼儿时就给宝贝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下面来讲讲我的育儿心得。
一、加强沟通、做好配合
在幼儿园期间,按照老师每天布置的要求做好配合我认为相当有必要,我们首先做好与老师的沟通与配合工作。可能大多数孩子在家一个样,在园一个样。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让家长知道在幼儿园孩子是什么样子,让老师知道在家孩子是什么样子。弥补孩子性格欠缺的地方,鼓励优秀的亮点;建立孩子的自信。对老师布置的课后手工,要尽力抽时间陪孩子完成到最好,锻炼孩子的执行力,责任感,让孩子养成老师说了的事情就要做并且要做好。再忙也要准时参加家长会,关注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成长。
二、点滴培养、做好榜样
在幼儿园老师教孩子上下楼梯怎么走,在和孩子外出去超市,走在楼梯的中间,孩子就会在一边嚷嚷:“妈妈,你走错了,老师说要靠一边走”。骑车过马路,即使是晚上没人也要等绿灯亮了再走。做父母的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答应孩子没做的不要找借口掩饰,错了的要给孩子道歉。我们希望有个诚实的孩子,孩子们也希望大人是诚实的。点点滴滴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做好榜样,不要让孩子来批评我们。
三、培养爱心,健康成长
在注重孩子学习教育的同时,我们也非常看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以身作则给孩子最直观的教育,我们把孩子当朋友,平等对待。注重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家庭生活中,培养他尊老爱幼,谦虚礼让。为了开拓孩子的视野,每年都带孩子外出旅游,让他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做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尽力而为这都是应该做的,到是老师的淳淳教导,无私付出了太多,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其实每一对父母都有一本难念、难忘的育儿经。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做父母的殊荣,我们也想做称职的父母,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