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发布时间:2020-05-22 幼儿好习惯故事 幼儿园爸爸的教案 幼儿园好习惯说课稿 育儿知识: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不光是是妈妈,其实爸爸的许多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那么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1.【做事不耐烦】让爸爸去辅导作业,教了两遍就不耐烦了“我不是刚教过你吗?怎么又忘了!自己去想!”急于求成的态度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会觉得“我怎么这么笨,还学不会”,导致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邋遢不注意形象】早上起床太匆忙送孩子上学校,脸不洗,胡子不刮,头发不整理,乱糟糟的就出门,不注意细节的爸爸,孩子也会跟着爸爸一起学习,迟早会变成邋遢的孩子。
3.【出口成脏】爸爸在打游戏的时候,遇到坑人的队友会爆粗口:“这人是#@!!”“我***”,因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满口脏话,在孩子面前口无遮拦,不注重言行举止,受到爸爸的影响孩子也会跟着说脏话。
4.【把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在职场遇到压力,回家后把情绪发泄给孩子的爸爸,会破坏整个家庭的氛围,影响孩子的情绪。
5.【不懂得感恩】宝妈辛辛苦苦洗了一上午的衣服,爸爸说“你看看你洗的是啥,衣服都皱成这样,也不知道熨一下,要你何用?”,一个不懂感恩的爸爸,不体谅妻子并且把妻子的缺陷放大,会给孩子的心里埋下白眼狼的种子。
6.【不尊重人】作为父亲当着孩子的面反驳母亲的教育方式,是不尊重妻子的表现,比如:宝妈让孩子吃饭前要洗手不然会生病,宝爸就和妈妈对着干,说不用听她的,他懂什么,不洗手也可以吃东西。一个不尊重妈妈的爸爸,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况会让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导致妈妈的教育没有效果,影响孩子的成长。
7.【喜欢摆谱】当父亲做错事情,孩子指出来时,爸爸会强硬地说“我做事啥时候轮到你来管了,先管好你自己再说!”而不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孩子讲道理,摆出一副我是老大我爱咋滴咋滴的样子,这样容易教会孩子固执且倔强,做错事容不得别人说,并且还不会改正。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爸爸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爸爸永远都是他们的崇拜对象,有坏习惯的爸爸一定要及时改正过来,只有不断进步的爸爸,孩子的成长才会越来越健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行为习惯:做爸爸妈妈的,千万不要有这些坏习惯
整理了行为习惯:做爸爸妈妈的,千万不要有这些坏习惯,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当我们谈论到坏习惯的时候,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酗酒、抽烟、赌博等等,其实坏习惯还有很多。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爸爸妈妈的坏习惯其实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很多爸爸妈妈可能还不自知。
有坏习惯不可怕,大家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坏习惯,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坏习惯就更加多了。主要是因为孩子现在经验少,有时候无法真正了解意义上的对或错,所以这就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了。
如果爸爸妈妈仅仅跟孩子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是不行的,这样孩子还是会犯的。有的爸爸妈妈也存在着一些坏习惯,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引导孩子,因为孩子是非常擅长学习的。
1.总是开着电视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选择窝在家里面看电视,而且会一整天都开着电视,即使并没有人在看。这样是不对的,爸爸妈妈和孩子在周末的时候都会有自己要做的事情,电视机一直开着会产生背景噪音。
2.说别人坏话
可能你觉得在孩子不会说话时跟其他妈妈说脏话是没有关系的,但经过研究发现,蹒跚学步的宝宝非常容易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不会说话的宝宝更容易记得你说的话,就算是你不经常说。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你的宝宝会说什么。
3.危险驾车
开车太快的爸爸妈妈请一定要放慢速度,在路上一直将油门踩到底是对孩子的安全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就算是你冒着触犯交通规则的危险安全地开回了家,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4.花很多时间玩手机
关于孩子和手机的问题,很多的爸爸妈妈都没有把握好。不过我们要知道的是,如果一天内超过7个小时对着手机,那么肯定会影响身体健康。
爸爸妈妈可以看一下自己使用手机的情况,如果你时不时就喜欢拿起手机,那么当孩子也开始玩手机的时候,你很难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机,主要是因为孩子也会反驳,你在玩手机。
5.睡懒觉
一些爸爸妈妈总是喜欢睡懒觉,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坏榜样。孩子也可能会养成睡懒觉的习惯,尤其是当孩子已经上学了,再睡懒觉就非常不好了。爸爸妈妈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自己要放弃懒觉,才有立场去劝孩子早起。
6.不自信
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让他有一个强大的自尊心和一个好的心理状态,所以爸爸妈妈最好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身材,体重,皱纹或者其他缺点。
不然爸爸妈妈的这些言语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听得多了,可能也会对自己的各方面感到不满意,如果自己没有及时调整的话,可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7.爱说八卦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高中形成的小组织毕业后依旧是会存在的。
如果各位妈妈没有办法做到和别的妈妈进行一些八卦会话,那么最好是能够放弃和这些妈妈交流。因为如果孩子看到你在和其他妈妈谈论别的孩子或妈妈的八卦,孩子可能会认为这样做是没关系的,孩子也会和别的小朋友谈论,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小八卦。
爸爸妈妈的坏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进行自我反省,尽快改掉这些坏习惯。
爸爸妈妈一定不能纵容孩子的这四个坏习惯
孩子从生下来,就需要父母的关爱,甚至每个孩子都希望爸爸妈妈多多宠着自己,想想自己小时候也希望这样,直到自己做了爸爸妈妈,当然对孩子多加呵护也是必要的!但是,爸爸妈妈要理智,千万别宠坏了,如果孩子出现了下面的行为,一定要制止,不能惯着!
1.大人说话假装听不见
一提醒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他就像没听见一样,直接漠视大人的话。
分析:事事做提醒,下指令,会让孩子养成被动的习惯,渐渐地还会厌烦,不想理会你说的话。这种习惯发展下去,会让孩子变得目中无人,不懂尊重别人。
纠正方法:说话时尽量走到孩子跟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轻抚他的肩膀,呼唤他的名字,关掉电视等行为都会有助于集中他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
2.得不到就发脾气,甚至动手
一要玩具,父母不肯,就大发脾气,看电视时只看少儿频道,转台慢了都要闹一番?
分析:在人前一闹,愿望就被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粗暴。将来遭遇拒绝、遭遇挫折,哪还有好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纠正方法:孩子发脾气时,应该默默地把他抱起来,或是平静地注视他,等孩子自己安静下来。妈妈们要知道,这种脾气暴躁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不要觉得孩子这是“变坏了”,去责怪、训斥他。
3.说大话,夸大事实
人家有2辆小汽车,孩子就说自己有5辆,人家考了90分,硬说自己考了100分,争吵起来,不依不饶。
分析:你可能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但如果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证明孩子的虚荣心越来越强。
纠正方法:了解孩子说谎的目的,告诉他即便是说谎,目的也不一定能达到。谎说多了,别人可就不信了。纠正这种现象,对比较小的孩子,讲故事是很好的教育方法。
4.过分依赖父母
早上等着妈妈帮穿鞋,晚上等着妈妈帮收书包,发现上学没带水彩笔,气急败坏地给妈妈打电话,“快送过来!”
分析:这样会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遇到一点小事就开始着急慌张,遇事从没想过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纠正方法:大人平时切忌过于代劳、过于保护;交流的时候,多向孩子提问,激发她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完成事情;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自信。
好的习惯就像一抹清新的阳光,照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孩子就会少走弯路了!
育儿知识: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家里有熊孩子,家长免不了要伤肝动气,情绪一激动,一巴掌可能就落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年轻父母可能觉得体罚孩子的方式很解气,但是不明就里的体罚,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体罚也就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行为。
还可能使宝宝产生叛逆心理,性格逆向发展。但并不是说家长就要对孩子的犯下的错误视若无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可以惩罚孩子,但是要用科学的方法。
一.搞乱的东西自己收拾
案例:家里有熊孩子,你就别想着家里能整洁。宝妈这一秒刚收拾好的房间,可能下一秒就被宝宝搞成蛮荒之地。
惩罚方法:跟孩子说自己搞乱的东西自己收拾,不然自己乱丢的玩具就要被妈妈没收,以后就不能玩了。宝妈可以跟孩子一起收拾房间,这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熟悉自己房间的空间布局,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哪儿,就不要东找西翻了。
二.撒谎
案例:很多孩子犯错了以后,为了逃避家长的惩罚,都会选择跟家长跟家长撒谎。
惩罚方法:其实孩子撒谎就是对家长打骂的恐惧,为了消除孩子的这种恐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然后让孩子去反省。别急着斥责孩子的错误,先缓和彼此之间的情绪,等到情绪平复以后,家长再去询问孩子为什么要撒谎。
三.和兄弟姐妹争夺玩具
案例: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孩子争夺玩具的事情跟家常便饭一样,每天都在持续上演。
惩罚方法:家长要先放下手边的工作,走到孩子身边,让孩子注意到自己在关注他们。耐心的听孩子解释争夺玩具的原因,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说,“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让着弟弟(妹妹)。”
这样孩子内心就会愤愤不平,“我为什么什么都要让着弟弟”,而小的那一个也会觉得,家里所有的人都会让着自己,养成骄纵蛮横的性格。
四.到了饭点不吃饭
案例:孩子吃饭的问题,一直让很多家长头疼,每次吃饭都是吃几口就不吃了,让家长端着饭碗在孩子的身后屁颠屁颠的追着喂。
惩罚方法:孩子如果不吃饭,那就告诉孩子现在不好好吃饭只能等到下一顿才能吃,期间不要给孩子吃零食。等到孩子饿了、吵吵着吃饭的时候,要先告诉孩子,以后要准时吃饭,否则就只能饿着。
有了一次教训以后,孩子就知道要准时吃饭了。其实孩子不好好吃饭,多半是家长惯得,家里各种各样的零食,不吃饭了有人追着喂,才让孩子养成了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的坏习惯。
爸爸的坏脾气会遗传给宝宝吗
大家都知道,精子和卵子携带着遗传基因,在结合的时候,遗传基因也会结合,所以,孩子的基因是来自爸爸妈妈基因的融合。
孩子从样貌到性格都是爸爸妈妈遗传过来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去朋友家,看到他们的孩子,我们总是会说:“跟你长得好像啊”,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有人在训斥孩子的时候总会说,你这孩子脾气怎么那么差,说你两句就顶嘴,就发脾气,简直跟你爸爸一个德行,都是坏脾气!
那么,如果爸爸的脾气不好,是不是真的会遗传给孩子呢?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去一探究竟吧,希望以下的结论能够给爸爸妈妈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般情况下,男性的脾气会比较火爆,遇到事情也会更加不冷静,会更容易发脾气。比方说,男孩子相比女孩子会更加调皮,他们会经常打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基本上也是爸爸容易发火大怒,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男性的火爆脾气会遗传给孩子。
事实上,大家的这种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管是遗传,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爸爸的影响,所以孩子的脾气会跟爸爸的脾气有一点相似。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爸爸妈妈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1、坏脾气的表现?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发怒,生气,暴躁。比方在超市里,如果爸爸妈妈不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就有可能会突然哭闹起来,会跟爸爸妈妈吵闹。再比方说,在家中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虚心接受你的教育,反而会跟爸爸妈妈顶嘴,或者是冷战怄气。
在和同龄人玩耍的时候,总是和别人打架,吵架,这些都是孩子坏脾气的表现。事实上,所谓的坏脾气就是孩子的一种情绪失控,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可能是一种先天缺陷,也有可能是爸爸妈妈后天对他产生的影响。??
2、坏脾气会遗传?
如果爸爸的脾气不好,那么孩子可能会遗传爸爸的坏脾气基因,导致孩子的脾气也不是很好,而且这个遗传的比率是非常高的。
所以,在怀孕期间对孩子进行良好的胎教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丈夫发脾气的时候,为了孩子,暂时忍下怒意,远离丈夫,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尽量减少给孩子传递负面情绪。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3、父亲的坏脾气让孩子耳濡目染?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爸爸妈妈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通过爸爸妈妈的指导,模范。
所以,如果生活中爸爸总是发脾气,那么孩子也会模仿,慢慢地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差。如果孩子犯错误了,不要随意打骂孩子,要和孩子好好沟通,要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注意父母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孩子脾气的形成不单单是遗传的作用,很多时候也会受到后天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