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交际礼仪常识(实用二篇)
发布时间:2025-05-06 学生交际礼仪常识学生交际礼仪常识 篇1
1、叫出对方的名字
真的真的很老套,但真的真的很管用。在潜意识里,我们真的喜欢别人知道我们的名字,无论是卡耐基的那本经典的书写着还是心理学,你一定要试试在私人对话里不经心地把对方名字叫出来。
唯一的嘱咐是,把对方名字念对了。
2、多笑
虽然我们现在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技术和计算机代替了人与人很多交流。但人类依旧都是活在以社会互动作为反馈工具的社交网络里,而我们也依旧是一个靠社会化谋生和牟利的动物。当有人提供巨大的真实笑容(即使是虚伪的),都会给你带来好心情。
这里还有个很隐秘的心理学游戏,当你的好态度传染给别人,别人就会喜欢你。
3、多听
所有的沟通都以倾听为中心,但听其实又是一件很消极的事情。你可以一边吃饭一边听歌,一边玩手机一边听你妈唠叨你。但你真正听了吗?
你要把听当成一种极大的肯定:专注,并进行口头确认。
4、多口头确认一下
很多心理学书籍以「口头确认」来作为积极聆听的标志。什么叫积极聆听?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说完自己的话,对方能以自己的方式重新确认一遍。
例如:
马克:我这周到啤酒节去了,喝了不少各样的啤酒!
你:那你一定喝了不少吧!
马克:当然啦!特别有意思,我最喜欢一种叫好东西的啤酒。
你:它是你现在的最爱啤酒啦?
马克:是啊,口感特别好!
如果你只看文字,感觉是个特别奇怪和刻意的对话。但在实景中,你真能凭着这样把对话延续很久。你只需要巧妙地重复对方的话,就可以让对方感觉你真的关注他。另外还有件很荒唐的事情:人们喜欢「听」,但只喜欢听自个儿的话。而当别人重复的话,他们能感觉到自我和自信。
5、多进行历史对话
我们已经讨论过倾听是多么重要的行为,更显示出有效倾听的重要性。不要在倾听时大脑打呼噜,或者无神地看着自己正给交谈的朋友发呆。
如果真要展示你的重视,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进话题。当你的同事上次谈了他儿子,这次再随口问下他的事情。当你的朋友上周末说自己去买了衣服,可以问下商场里有什么。在生活中,人们其实鲜少遇到什么大问题,因此那些小事才是人们的真正生活。你帮助对方回忆,而对方也会喜欢你,这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6、真诚大量赞美
这一点,其实卡耐基在书中就已经指出,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但这种肯定一定要充满真诚。大多数人不喜欢生搬硬套的拍马屁,也不喜欢撒谎般的夸奖。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都喜欢自己的工作和努力被看到和被肯定。
而赞美还有一个要素,那就是代表慷慨。当你不吝于赞美,其实也代表你是一个慷慨的人。而慷慨会带给人正能量。当一个人做了正确的事情,你作出了肯定,代表你不会忘记他做过的事情。这种感觉才是被肯定的核心意义。
7、巧妙地处理批评
你并不需要当一个好好先生。如果想让别人真正珍惜你的赞美,那么批评绝对是必要的,但批评的手段更重要。人的自尊心非常易碎,甚至很轻微的言辞都会刺伤到对方。你只需要知道三点,所有的批评都需要有一个目的,不要当面批评,批评要简短有力。
举个例子:
你上次邮件给我的模板,我已经看到了。还不错。但里面数据方面有问题,下次无论再发什么邮件的时候,都要自己再读一遍。除了数据方面,其余工作做得很好,我觉得你已经慢慢上道了。
或者,你可以再简略一点。直接说「你最近发给我的文件里数据有问题」,然后等待回复对方回复。如果他道歉,并作出下次改进的保证。你只需要告诉他们别担心,但要让他们记住自己的`话。对,促进别人自省也是绕过批评的好例子。
还有一种更柔和的批评方式,就是从自省开始。你自省,然后让别人自省。不过,温柔的批评也只是手段,你可以根据情形自我判断。
8、避免发号施令,多改用问句
没有人喜欢被颐指气使。你只需要多用问句,就可以避免僵硬的语气。
「波特,我今晚就需要这份报告。尽快给我。」这句话是否可以用,「波特,你觉得你下午的时候能把报告给我吗?我非常需要它。」
9、做一个人,而不是机器人
人们喜欢观察一个人的品性和性格。现在,很多商业礼仪书都写着:挺胸、抬头,强有力的握手。总之,在你掌握那些前,很可能在粗鲁和虚假礼节之中来回徘徊。
其实,事情不需要这么复杂,你不需要在礼节上无懈可击。只需要记住两点:自信,尊重他人。有些合作专家介绍了一些更拉近人距离的方法,比如当你和对方自我介绍的时候,你在握手时稍微低头。这些小举动能让人们感觉被尊重,也觉得你和他的合作会进行得更长久。
10、成为一个演说家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锻炼自己的口才,把自己成为一个演说家,而不是一个相声演员。
11、身体接触
这一点比较尴尬,但很多高手会自然而然这么做。
12、求助
要求别人帮你,实际上也是让别人喜欢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帮了你,他至少不会讨厌你。再重复一遍,你只要让另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他就会喜欢你。
13、避免无聊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大部分人都很讨厌无聊的人。我们都喜欢独特的、不寻常,甚至是怪胎。因此,你不妨培养一些属于你的「独特方式」。无论是独特的打招呼或者告别方式,或者更幽默点。
14、主动提问
主动提问能让人们谈论自己的问题,即使这谈话完全是对方在说,但因为你的聆听,他也认为你喜欢他。而他也自然会喜欢你。
学生交际礼仪常识 篇2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教育方法
1.确定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培养目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关注学生身上发生的细微小事,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确定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培养目标,例如:乐意与同学交往,与周围人能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能够主动与老师亲近等。
2.教师恰当引导,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帮助学生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正确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主题班会等方式向学生们传授具体的同伴交往方法,如主动介绍自己、问候并邀请喜欢的同学,制作并互赠个人小名片等。教师还要了解本班学生的交往类型,对特别内向、常被其他小朋友忽略的学生,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
(2)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接纳。通过小组合作、创设情境、课堂游戏或户外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与合作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3)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集体中为他们树立自信心。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斯洛说:“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小培养儿童自信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对群体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对儿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可以使儿童获得极大的鼓舞。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赞美等方式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促进儿童的集体人际交流。
(4)多亲亲抱抱,多身体接触。身体的接触是人类最原始最有效的表达爱的方式。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儿童来说,他们还只是六七岁的孩子,也很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和老师亲近,和伙伴亲近。教师可以主动和他们多一点接触,多一点抚摸,多一点亲近,这将大大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在交往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家长积极配合,为小学生人际交往提供支持
家庭是学校的合作伙伴,教师要经常向家长传授教育方法和经验,和家长携手努力,共同完成教育引导工作。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来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
(1)挤出时间亲近孩子。爸爸妈妈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交谈,引导孩子说说一天的学校生活、认识的新朋友,鼓励他们说一说有趣的、无趣的、生气的、沮丧的等各种事情。
(2)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家长可以在节假日或者吃完晚饭后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串门,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邀请班里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欢迎主动上门来玩儿的小伙伴,并为孩子提供交往的环境、游戏和感兴趣的玩具等。
总而言之,面对这些不擅长与人交往的学生,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支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爱,渴望与他人建立友谊,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所接纳,有归属感。学校应与家庭配合,改善学生与教师、同学及亲人之间的关系,满足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班集体的温暖,心理上有安全感,消除戒备心理,提高自信心,形成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
-
欲了解学生交际礼仪常识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学生交际礼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