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观后感 篇1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青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理想。
一个90后,观看着“九零后”的青春故事。他们是平均年龄90多岁的国宝级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联大辉煌历史的经历者与见证者。
这部纪录片,是“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90后、00后在新时代的一次交流对话,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为爱国而读书的信念,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在时刻面临死亡威胁、吃穿不齐全、战火遍天的困难岁月里,西南联大却大师云集、学术多元、精英荟萃、人才辈出,先辈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通过观影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学史增信的理解。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联大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触动我的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他们在国外学业所成,本来可以选择远离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但他们义无反顾回国报效,这种爱国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我们作为新一代90后,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心里一定要装着信仰,装着国家。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习党的历史,更加牢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人民做更多的实事,为了国家的越来越好,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放学后观后感 篇2
我参加过很多活动,如足球文化节,到东北抗联基地研学,英语比赛……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元旦联欢会。
在元旦前几天,老师说要举行一个元旦联欢会,听到这个消息全班都沸腾了,都在和自己的'同桌讨论元旦那一天要表演什么节目。在这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老师严肃地说:“安静,同学们先听我说,秦媛、颜令欣、付美铄你们三人来布置会场,在隔壁教室。”她们三人异口同声地说:“好的,老师。”老师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要准备一两个节目,联欢会当天还可以带点好吃的和同学们一起,你给我点我给她点一起分享。”
第二天,我从卫生间回来,我同桌对我说:“好好跳,我看好你。”我有点不明思索地看着她,刚想问她在说什么,可她却出去了。这时班长也从外面回来,对我说:“我们从明天开始排练舞蹈。”我猜同桌刚刚跟我说的应该就是这件事吧!等她回来我一问,果然是这个——舞蹈。反正我也学过,没什么问题,我没说什么就同意了。
在排练那段时间里,我既要抓紧时间复习,又要练习舞蹈,我很怕在演出时会出丑,我甚至想放弃这个舞蹈,但在那时我的同桌看到我犹豫不决的样子,对我说:“一个人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不会有做不成的事。”我听了她的话,再次鼓起勇气,每天复习加上练习舞蹈,要晚上九点钟才能上床休息,但是我不会再想着去放弃,因为学习是给自己学的,舞蹈也是我喜欢的课余活动,所以我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联欢会很成功,我们都很高兴。我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付出一切代价地去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成功!
放学后观后感 篇3
告别了炎夏的不安与躁动,凉爽怡人的秋天向我们展开了笑颜;告别了假期的安静与沉寂,期待的校园又充满了欢声笑语。九月一日,对于学校,对于教师,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新学期的开始,带着希望,带着憧憬,怀着激动,怀着兴奋。
作为教师,在新学期里,我们依然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立足于讲台,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奏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用和煦的道德微风去抚慰学生稚嫩的灵魂!力争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让我们用爱和智慧描绘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谱写出一曲曲美妙的乐章;让我们用生命之火点燃孩子们理想的明灯。虽然我们的名字不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但我们会骄傲地说:“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将在一批又一批学生身上得到延续和永生!”“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只要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就能实现我们中国人高素质、高修养的宏伟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早已做好准备,我们愿倾我们所有,全力以赴。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梦想荣誉都与你们连在了一起,你们是幸福的,我们就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就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才是优秀的。
放学后观后感 篇4
九零后,在我的映像中,他们还是一群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年轻、勇敢、自信、充满朝气,穿着潮流,发型时尚;但影片中的九零后,他们是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古稀老人,他们经历了战火纷争的年代,他们是国宝级的大师,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两弹一星”之父、有院士、有人文大师;然而,在影片所呈现出的岁月中,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十八、九岁的年龄,同样年轻、勇敢、自信、充满朝气,在时刻面临死亡威胁、吃穿不齐全、战火遍天的悲情岁月里,一群年轻人仍然没有忘记学习,对学问的追求从未停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所了不起的'大学“西南联大”诞生了,《九零后》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就是这所大学中的人和事,这是一部关于年轻人、关于青春的电影。
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保住了珍贵的文化命脉;今天我们年轻人所面临的困惑,或许也可以透过读书找到答案,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放学后观后感 篇5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老师好》。该电影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群高中生与老师一起历经欢笑和挫折,最终坦然走向人生的十字路口——高考的故事。学生们的团结、友谊,老师的严慈、体贴以及自始至终所洋溢的一股温暖,都是一个集体乃至一个时代的美好回忆。
这是一部同学友情史。影片里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如主人公“我”王海,“富二代”女生关婷婷,插班的女生——班长安静等。同学们有时聚在一起捣蛋,但关键时刻,大家都是一起努力拼搏,共渡难关,这是全影片感人的一大亮点。其中有一点我印象最深:学生刘昊得了脑瘤,家里承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刘昊只能一边带病学习,一边卖小工艺品攒钱。班主任苗老师知道后,在班里举行了一场募捐活动,结果全班同学一共捐了三百九十六元钱。这时,教室门被猛地撞开,刘昊的两位同学上气不接下气地冲进来,把一沓钱重重地拍在讲桌上:“我们的,五十!”五十块!用课余时间拼命打工挣来的五十块!用汗水凝成的五十块!全班同学鼓起了掌,看电影的我们也纷纷动容。这种真挚的同学情,正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这是一部师生史。学生们的欢笑泪水总离不开老师的参与,剧中的苗老师就是一个典型。苗老师是他们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是位兢兢业业的老教师,他对学生严厉,严厉中又有着平易近人与慈爱。在学生们身陷青春的迷雾时,是他化作罗盘,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可以说,他是一位标本式中国教师,学生偷偷变着花样捉弄他,他没有过分训斥,而是理性处理;在同学们都认为“刺儿头”学生洛小乙的人生没有希望时,只有他依然没有放弃,竭力为洛小乙的未来增添一抹亮色。我想,他在学生眼里,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在他期待的目光下,学生们完成了青春的蜕变,迈入高考的考场。他的出现,为高中生活多了一份乳酪的香醇与甜腻,他是学生们共同的美好回忆。
这更是一部青春和人生的缩微史。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共同走完了青春的最后一段路程,自此各奔东西。毕业照放在床头,成了那段时光的见证与回忆,就连苗老师最后也选择了离开。岁月如歌,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当初的奔放少年,如今都已步入人生的壮年时期,而这时重见白发苍苍的老师,又会何等激动!当初的悲喜往事,经岁月的沉淀,如今再拿出来看时,每件事都是一首歌,一首诗,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拥有。
这,是回忆,是笑,是泪,更是那美好的却逝去了的青春。
放学后观后感 篇6
“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我这段最好的时光。”
——题记
1985年南宿一中,苗老师推着自行车走进校园。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即将走进的高三(3)班,会是他,以及他自行车噩梦开始的地方……www.yJs21.coM
苗老师课堂上十分严厉,私下却十分和蔼。他以他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觉影响着调皮学生王海,一次又一次地找回混社会的洛小乙,为需要手术的刘昊寄去了一个月的工资……而学生们却似乎和他的自行车过意不去,时不时就把他的自行车给拆了。
高三,苗老师帮助安静矿山中学的同学补课,同学们交不起学费便凑了几个鸡蛋送给苗老师,可被他婉言拒绝,“如果有需要补课的,尽管找苗老师来,苗老师这不收钱。”
他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他们补课,却被举报到了教育局。
苗老师送洛小乙去医院看望他摔倒地爷爷,出来时却发现自行车被偷了。高三(3)班的学生们就经常在苗老师不在的晚自习出去找车,他们认为能为苗老师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当他们在操场上将自行车作为奖赏给苗老师时,他却说:“别折腾了,你们现在应该在玩命地冲刺,都回去上课。”
学生们与苗老师相互的爱便体现于此。学生们为苗老师放弃了高三最为宝贵的时间,苗老师却指责他们“自行车没了,我还可以花钱去买,时间呢?”
“人生有好多个十字路口,重要的那么一两条,要选一个最合你自己的。”这是苗老师在高考前送给安静的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始终在为我们默默奉献。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语文老师,她从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即使有老师专用的教科书,她的课本上也记得密密麻麻。她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习也极为严格,她布置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有人说,老师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人说,老师是山间最清凉的山泉,用清香的甘露汁浇灌我们这些小树苗;有人说,老师是茂盛的叶子,用他那有力的身躯呵护着我们这些未来的花朵儿。
在此,我只想真诚地说一句:“老师们,好!你们辛苦啦!”
十年后的平常日子里,一间宽大的教室,我成为了你,站在讲台上继续您的事业,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长大后,我会成为你,终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会成了你,终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长大后,我一定会成为你!
放学后观后感 篇7
九月一日是我们开学的日子,但太阳偏偏躲进了云层里。一大清早,小伙伴们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校门。8点整,开学典礼最后开始呢!瞧!主席台上,校长、主任、学生代表正面带微笑地向我们招手呢!不一会儿,只听见廖主任振振有词地报幕:“实验小学开学典礼此刻开始。第一项,升国旗。”王主任用宏亮地声音宣布:“全体立正敬礼。”无数只右手高高地举过头顶,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国旗,我们的心紧紧地和国旗连在一齐。操场上安静极了,只听见国歌在校园上空回荡着,只听见微风吹拂着国旗发出“沙沙”地声音。我望着国旗,仿佛看到战场上,一个个战士英勇地与敌人搏斗,争夺了一块块被敌人霸占的领土……国旗渐渐的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在教学楼的衬托下显得多么庄严,多么鲜艳!国旗升上了祖国的天空,也升在了我们的心里。
之后,胡校长精神抖擞地把少总部旗帜授予少总部总大队长谢晓晨同学。紧之后学生代表尹晗·夏露分别作了假期总结和新学期打算的发言。那甜美的语调真把大家的神思带到了一个美妙的境界。最后,王主任热情洋溢地作了新学期工作安排……
开学典礼就这样结束了。展望新学期,我必须不会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让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放学后观后感 篇8
西南联大这段历史真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尤其是在当下这种流量至上娱乐至死的年代,当初这种学子满怀赤诚想学以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我有认真思索过怎样的纪录片才是优秀的纪录片呢,我想应当是有内容、画面美、配乐好。这部纪录片的内容主要有西南联大的九零后们的`访谈和配音演员们配的那些过往历史及已逝先生们的文章话语,再配上赏心悦目的祖国大好河山画面、珍贵的历史影像记录、虽短却精良的美术动画,配乐也都来的恰到好处。
最后说一下戳我的笑点与泪点吧。最好笑的肯定是理工科与文科对于联大教学方式截然不同的态度那里。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杨苡女士回忆她的丈夫赵瑞蕻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是穿越时光还能被人感受到的浪漫。我的泪点可能是有些奇奇怪怪的,这部纪录片给人的感动不是很激烈的感情,而是莫名就让人红了眼眶。我的第一个点是大家兵分三路往昆明汇合成立西南联大,第二个是联大学子从军,第三个是朱光亚号召海外学子回国,第四个是两弹一星的画面那里。
纪录片里有不少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名字,也有好多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名字,但他们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去记住的人,特别是在这个国士们陆续离开我们的月份。“他们如日月星辰一样伴随我们,却又与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
放学后观后感 篇9
今天晚上元旦晚会圆满结束了,这个晚会是大家集体参与 ,集体付出的,我梳理一下, 写下这篇元旦晚会始末 ,留作纪念,
其实这个晚会最早源于班主任说的, 主要节目都是文艺委员负责的, 到每个宿舍游说, 后来节目单我仔细排了一下 ,后来证明还是不够好,后来话筒的电池没电了,唱歌的效果不好,还是经验不足啊。还有那些干果水果之类的, 也是他出去侦查的,那天刚下了雪,地上全是雪水,还很大风。啤酒是我和阿杜到超市买的,路上走着走着,只听啪的一声,我还没反应过来,阿杜就侧倒在地上了。饺子是女生包的,女生包的'真快,200个饺子,不到半个小时就完了!
30号那天,天放晴了,似乎在预祝这次晚会的成功,那天下午,三点多钟,到浴室洗洗澡,回来换上衣服,阿杜还给我头发上了发胶。
虽然准备了好久,但还是出了好多差错,最要命的是,我带过去的笔记本不能和书吧电视连接,所以还得用书吧电脑重新缓冲歌曲,所以中间有人没歌唱,我们带过去的音响回音好大,也没怎么用,这些提前都没想到,多亏了小敏,后台的伴奏都是他控制的。
阿伦的那个双节棍,伴奏是前一天晚上才下好的,耍双节棍要配节奏,节奏没配好,所以后来双节棍飞了出去,这个节目原来准备很好的,后来效果没达到预期。
其它节目都还好,最最大的问题就是伴奏,话筒。好几个节目没做好都是因为这个问题。
为了这次晚会大家都付出了,在搞这次晚会的时候,我也发现了,咱们班真的挺好的,像这次晚会,大家在一起玩开了,挺好。咱们都是一个班级的,能聚到一起就是缘分,这才大二,以后的路还很长,大家加油吧,为了咱们班,为了大学生活,为了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