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两地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读后感 篇1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在何方,他们身上总会牵系着父母的心。暑假里读了一本《两地书父子情》,书中父亲沈喜阳先生用键盘将这份“父母心”写在邮箱里,让爱化为电邮,一封封寄往远在外地读书的儿子沈晏齐。
古人云:“番思苏台月,照女夜绩纺,此时父子情,两地同惚恍。”那百封电邮中展现出他们父子俩和谐的关系。他们在电邮中,小到谈论日常生活,大到谈论人生哲理。他们如朋友一般,彼此交谈,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是众多父子关系中十分罕见的一种,很令人羡慕。
每个人都有一个爱自己的父亲,无论家财万贯的老板,还是劳苦耕作的农民,他们一样伟大和令人钦佩。
我的爸爸就是我最崇拜的人,他不像妈妈,只会在家里跟我讨论学习。他经常带我去外面吃宵夜,去各地玩,我们可以一边玩,一边探讨……
文中的百封电邮中,我对第四十三封电邮印象特别深刻。里面介绍了许多名言,更多的是出自于孔子,这又让我想到自己和父亲的`读书趣事。(JYm1.cOM 句怡美)
最近,妈妈给我新买了一套历史书,书中不仅内容有趣,也非常令人深思。我想了想,决定找爸爸谈谈。
“嗯,你想知道啥?你老爸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父亲在那“吧吧”地说了一大堆。我连忙说:“行了,爸,我们来聊聊中国历史,你知道多少?”
我心里有些沾沾自喜,因为我刚看完那一套书,书中的故事我全知道。我正想开口向他展现出我的才华,没想到他一开口,我就蒙了,不敢相信地望着父亲。只见他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而且句句有理。我目瞪口呆,傻傻地看着他,原来他知道的比我多多了。
父亲说完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说:“书不仅要多看,还得精看,长路漫漫,学海茫茫。
那一晚,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两地书父子情》里父亲以读书、探讨、创作对儿子道出了人生哲理,让我也明白了很多……这就是所谓“读到有用书,幸福一家人”吧。
第二天早上我又情不自禁地拿起书读起来,此时却有了另一种感觉。是触动、是感悟……也许这就是书的魅力吧,如品清茶、顿时精神爽!
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读后感 篇2
“你老是怕对父母不尽心,我老师怕成为你的包袱。”这是跨越两地的父子情,使流传至今的深沉爱。
《傅雷家书》是用一封又一封书信格式,为我们展示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真切的教诲,更多的则是一种父子间,最为深切而真挚的爱。他是如此纯洁,又令人动情。这书信是大人物用最深沉的语言,书写出来的爱与关怀。每一个文字,每一撇,每一捺,似乎都有血液在流动,有心脏在跳动。这就是父子间最深沉的情谊,他跨越多年,到如今,读之,依旧动容。
在一个深了的夜,四周已静,而无杂声,风声掠起,无扰他人。傅雷正点着那盏老旧的台灯,坐在书桌旁,用有些微微颤抖的右手,拿起了笔,在纸上一字又一字的书写着,他有些弯了的后背,似乎有几分苍老。她轻咳两声,却仿佛没有看到桌旁的热水,他在纸上写下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傅雷的眼角已淌下泪水,他赶紧试干眼泪,怕留在纸上让孩子分心。
傅聪接过父亲寄来的.信,便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他慢慢地读着父亲留下的一行又一行,深沉的话语,上下嘴唇不自觉的抿在了一起,时儿点头,时儿又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他的手紧紧地握着书信,可双手却又不禁颤抖起来,泪水也在那一刻夺眶而出,久不能平息。
这是父子间最真挚的情与爱。《傅雷家书》传的是信,递的是真情。文字背后是深沉与温暖,是浓浓的父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