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探访昆虫世界教学计划通用

发布时间:2024-12-10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探访昆虫世界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的语言幽默、生动形象,写得情趣盎然,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分享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学习中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及热爱之情。此外,学生要积累本课中的生字词,以及生动、诙谐的语句,为写作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昆虫的秘密。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认识“录、凡”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按照导读要求,自主合作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画面。整体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体验,交流最感兴趣的内容。能试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观察图片:你知道这些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昆虫图片: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目的:激起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2、资料链接:介绍昆虫的相关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

3、揭示课题:

问题一:这份备忘录记录了哪些昆虫,记录了它们的什么秘密?

问题二:备忘录是什么?

明确:指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4、走近作者:汪曾祺。

5、自主识字:出示“备忘录、凡是……”等生字词,学生自主朗读后,个别学生代表读,师生共同正音,最后学生齐读。

6、多音字运用:蚂。

(二)阅读课文

1、阅读提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介绍了哪些昆虫,它们的特点和习性分别是什么?

(2)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3)交流分享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体会有趣的语言。

2、概括内容:本文是一篇昆虫备忘录,是略读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部分内容组成,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

3、秘密探究:出示《复眼》部分的第一自然段,提问“作者的疑问是什么?你能帮助他解决吗?”

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复眼。

明确:蜻蜓的复眼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复眼成像时,每个小眼只形成物体的一部分画面,众多小眼形成的画面拼成一幅图像。

4、举例说明:出示《复眼》部分的第二自然段,了解复眼的作用。

(1)“噌”是什么词?课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2)文章举了例子来说明复眼的作用。

5、发挥想象:出示《复眼》部分的第三、四自然段,提问“如果人有复眼,会成什么样?”让学生大胆想象,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6、赏析句子:出示《花大姐》部分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

提问:这句话运用了和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效果?

明确:拟人和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瓢虫膜翅的美丽,以及款款落下时的优雅姿势。

7、句式运用:出示《花大姐》部分的`第二、三自然段,要求画出瓢虫的外形特征。

问题一:画线处作者用句式,这句话中表达了什么?

明确: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语句诙谐、幽默。

问题二:把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

8、小组合作:默读《独角仙》《蚂蚱》部分,要求在书上圈画出相关的语句,交流独角仙和蚂蚱的秘密。

(1)独角仙:名字外形

(2)蚂蚱:颜色习性

提问:体现了作者情感。

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9、交流分享: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交流。(为学生提供思路,激发学生表达分享的欲望。)

(1)想法天真;

(2)外形美;

(3)动作美;

(4)语言有趣。

10、小博士:出示课外昆虫备忘录,为接下来探讨昆虫备忘录的制作提供范例。

11、方法习得:明确昆虫备忘录的制作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提问:如何制作备忘录。

明确:

(1)表格形式:先做出表格,然后填入相关的内容。

(2)文字记录式:纯文字描述。

(3)图片文字说明式:文字内容围绕图片来写。

(三)课堂小结

1、我的收获:

(1)感受到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你的感受是____。

(2)知道了“蜻蜓、瓢虫……”等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3)积累了“距离……”等词语以及生动、诙谐的句子。

(4)掌握了备忘录的写法。

2、主题归纳:

本文是《昆虫备忘录》的节选部分,作者_______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向我们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习性,激发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随堂小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zuó zhuó)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2)瓢虫款(kǎn kuǎn)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chóu cóu)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2、按课文内容填空。

顺顺( )严丝( )

( )瓢虫收拢( )

( )作响( )扁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蜻蜓和苍蝇都有_____,视觉都很灵敏。

(2)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

(3)昆虫里的霸王是______,它的力气很___,据说能拉动一辆泥制小车。

(4)________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

(五)板书设计

昆虫类型特点

蜻蜓有复眼,视觉灵敏

瓢虫落下时姿势优雅,硬翅上有小圆点,圆点有定数

独角仙个头大,加壳深色、坚硬,头部尖端有角,力气很大

蚂蚱尖头蚂蚱:咯咯作响,膜翅桃红色

土蚂蚱:粗短,方头,色黑,吐褐色口水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摘抄优美的句子。

2、实践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探访昆虫世界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积累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总结它的特征。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你知道哪些昆虫?对它们有什么了解?(课件出示多种常见的昆虫图片)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昆虫,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来进一步了解几种昆虫。(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默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随机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三、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昆虫的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随机小结。

(1)蜻蜓有复眼。(板书:复眼)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板书:视觉灵敏)

5.查字典了解什么是复眼。(指名说,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复眼”的相关知识)

6.作者是怎么研究复眼的?

(1)琢磨。琢磨是什么意思?(思考;研究)作者是怎样琢磨的?(“想必是”可推敲出作者是通过看书与猜想。)

(2)观察。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走近蜻蜓和苍蝇,发现它们视觉灵敏)

(3)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YJs21.com

7.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和思考)

8.再读课文,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9.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四、互相交流,学习第二至四部分

1.出示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分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2)解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问题。

(3)组长整理信息,派代表发言。

2.各小组自主探究。

“花大姐”探究小组。

花大姐的外形和特点:

①瓢虫的膜翅:黑绸衬裙,顺顺溜溜,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用词准确)

②外形: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有漂亮的小圆点,星点不同。(观察细致)

③习性:吃蚜虫——益虫;吃马铃薯嫩叶——害虫。(喜爱之情)

“独角仙”探究小组。

独角仙的外形和特点:

①笨重;②体长;③甲壳;④头部;⑤力气

“蚂蚱”探究小组。

蚂蚱的外形和特点:

①别称;②形态;③飞起来;④膜翅;⑤土蚂蚱

3.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再全班汇报。

预设1:使用“噌——”“呜——扑”等拟声词,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和独角仙的莽撞笨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预设2: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比如,“我说……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4.制作《昆虫备忘录》。

(1)各小组总结作者是怎样写的。(外形、特点、别称、习性等)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细致观察、善于思考、描写准确、修辞恰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做一做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汪曾祺了解了几种常见的昆虫,学习了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希望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也能写出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教学板书]

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复眼视觉灵敏

花大姐(瓢虫):星点不同有益有害

独角仙(甲虫):头部有角力气大

蚂蚱外形美(挂大扁儿)

吐口水讨厌(土蚂蚱)

细致观察描写准确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先以讲解“复眼”部分的学习方法,根据阅读提示拟出自学要求,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自学,完成信息整理,自主学习。本次教学充分发挥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学时,我进行适宜的引导与帮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访昆虫世界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经历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都生成了一些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能力。于此,我们想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推动学生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在本学期中,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以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个性,形成良好个性品质为总目标,而我们三年级教学的重点还在于培养学生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周围的人们,充分了解社区环境,体会感受自我的'成长。

二、活动内容:

1、班级小主人;

2、危险我知晓;

3、探访昆虫世界;

4、秋游去;

5、争做健康小子;

6、过年啦。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探访昆虫世界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学习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昆虫的特点。

2.品味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将这些特点表达出来的,学习作者活泼生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心与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昆虫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将这些特点表达出来的,学习作者活泼生动的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定都很熟悉昆虫吧!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碰见它们。谁能说说你最了解或最喜欢的一种昆虫吗?(学生交流)

看来同学们都对昆虫有所了解,不过,昆虫世界博大精彩,还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昆虫的文章——《昆虫备忘录》,相信我们会有新的收获。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翘舌音“绸”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巨—距(距离)—拒(拒绝)—矩(规矩)

周—绸(丝绸)—调(调整)—稠(黏稠)

莫—膜(隔膜)—模(模糊)—摸(摸黑)—馍(馍馍)

(2)多音字。

mǎ:蚂蚁蚂蟥

mà:蚂蚱

mā:蚂螂

辨析:“蚂”在组成“蚂蚁”“蚂蟥”时读mǎ;在组成“蚂蚱”(蝗虫的俗称)时读mà;在组成“蚂螂”(蜻蜓的俗称)时读mā。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用生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就是它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在每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复眼、花大姐(瓢虫)、独角仙和蚂蚱。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复眼”部分。

(1)这部分小标题叫“复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复眼是什么意思。

明确: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2)补充介绍关于复眼的知识。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多数昆虫的复眼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

(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复眼对昆虫有什么作用。

明确:复眼能让昆虫的视觉更灵敏。

(4)文中提到了哪些有复眼的昆虫?

明确:蜻蜓、苍蝇。

2.学习“花大姐”部分。

(1)在北京方言中为什么会把瓢虫叫作“花大姐”?

明确:因为多数瓢虫外壳的颜色艳丽,而且鞘翅上面有美丽的斑点,形成一种别有情趣的美丽图案,所以被俗称为“花大姐”。

(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把瓢虫的膜翅比作“黑绸衬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膜翅的颜色和质地,以及薄而透明的特点。

教师点拨:

暗喻的特征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有时不用比喻词。

(3)补充介绍关于膜翅的知识。

膜翅为昆虫中最常见的一类翅,膜质翅,其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草蛉、蝉和蜻蜓的前后翅,蝇类的前翅,甲虫、蝗虫和蝽的后翅等。

(4)这部分还有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把瓢虫的硬翅比作“瓷漆”。

(5)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

明确:根据圆点数不同,瓢虫的益害属性是不同的。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如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如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

3.学习“独角仙”部分。

(1)这部分第1自然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幽默地写出了独角仙的动作。

(2)独角仙为什么被称作“昆虫中的霸王”?

明确:因为它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3)“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一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掉。 “可能”表示独角仙是甲虫中最大的是作者的推测,不一定是事实;如果去掉,就表示独角仙在甲虫中一定是最大的,不符合作者的原意和客观事实。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中“据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掉。“据说”表示甲虫会拉泥制的小车只是作者听来的,不一定是事实;如果去掉,就表示甲虫一定会拉车,不符合原意。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学习“蚂蚱”部分。

(1)文中提到了蚂蚱的哪些种类?分别找出描写这些种类的段落。

明确:

①尖头蚂蚱。提到它的地方在第1、2自然段。

②“土蚂蚱”。提到它的地方在第4自然段。

(2)第3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写蚂蚱飞行时的声音和膜翅的颜色。

(3)“土蚂蚱”有哪些特点?

明确: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一被抓住就会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课文第一部分介绍“复眼”,提到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昆虫;第二、三、四部分分别介绍了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这几种昆虫。

明确:蜻蜓苍蝇花大姐独角仙

蚂蚱

(2)课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2.总结。

这篇课文以有趣的方式、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多种昆虫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一定也有其他自己喜欢的昆虫,可以学习这种方式写一写。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探访昆虫世界教学计划 篇5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一、指导思想

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方案实施

1、课时的确保与安排

三年级每周3节综合实践课。

2、具体形式

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

②实践活动课: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

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

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⑥其他。

五、具体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学生自组研究小队,并起一个健康响亮、积极向上的队名,针对以后的活动,制定队规。

2、进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指导。

3、进行研究方案一般格式的撰写的指导。

十月份:

1、根据“诚信在我身边”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2、指导建立自己的诚信档案袋。

十一月份

1、展示“诚信在我身边”成果。

2、确立子课题,尝试研究。

十二月份

1、组织有关的录像的观看,参观,知识讲座。

一月份

1、对于未结束的活动专题继续组织开展好活动。

2、开展好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相信《探访昆虫世界教学计划通用》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学计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昆虫记小学读后感通用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专题:“昆虫记小学读后感”。以下是由编辑收集整理的《昆虫记小学读后感》。在阅读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到更多的快乐,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此等情怀,此等人物,无不让人想要写篇文章所记录。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2023-06-29 阅读全文
  • 昆虫记观后感通用 身为学生,我们要学习写作,写出好作文,写作促使我们更善于发现身边的一切,想要提高考试分数的第一步就是写好作文,你是否最近正在收集一些优秀作文?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昆虫记观后感通用,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昆虫记》,它是一部历史名著。由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他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来观察昆虫,今...
    2023-01-05 阅读全文
  • 小学生昆虫日记模板通用 你知道怎么撰写一篇标准的周记吗?周记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个过程,作为一名学生,写一篇周记是很常见的。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小学生昆虫日记模板,供您参考,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2023-04-22 阅读全文
  • 2024昆虫记读后感通用 你会写作品读后感吗?通过阅读作者所写的作品,我收获颇多。 撰写读后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关于“昆虫记读后感”的内容。...
    2024-07-12 阅读全文
  • 探索世界作文(精品)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探索世界作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人类是探索者,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这才...
    2023-06-14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专题:“昆虫记小学读后感”。以下是由编辑收集整理的《昆虫记小学读后感》。在阅读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到更多的快乐,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此等情怀,此等人物,无不让人想要写篇文章所记录。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2023-06-29 阅读全文

身为学生,我们要学习写作,写出好作文,写作促使我们更善于发现身边的一切,想要提高考试分数的第一步就是写好作文,你是否最近正在收集一些优秀作文?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昆虫记观后感通用,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昆虫记》,它是一部历史名著。由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他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来观察昆虫,今...

2023-01-05 阅读全文

你知道怎么撰写一篇标准的周记吗?周记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个过程,作为一名学生,写一篇周记是很常见的。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小学生昆虫日记模板,供您参考,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2023-04-22 阅读全文

你会写作品读后感吗?通过阅读作者所写的作品,我收获颇多。 撰写读后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关于“昆虫记读后感”的内容。...

2024-07-12 阅读全文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探索世界作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人类是探索者,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这才...

2023-06-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