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日记 篇1
你大概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吧?少女的日记本该是记载日常的奇思妙想,情窦初开的悸动。平凡快乐的“流水帐”是青春期的文笔产品。却同样是日记,她的便多了一分沉痛的悲哀,但蕴涵其中更多的是令人怜惜与尊重的情感。
初读[安妮日记],便觉得安妮是一个天生的作家,她的日记中并没有任何华彩藻饰,挚扑的言语中透露出早熟的气息,她在用一种勾魂摄魄的力量感染着读者,这便是青春的魅力。她在日记中描写的生活仿佛是我亲身经历的一般,感同身受,我触到了战争的可怕,生活的艰辛,同类的凄惨……这不是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怎能承受的住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书一页一页的翻过,心中的痛不断牵扯——安妮的坚强,安妮的乐观,安妮的活力抚平了我心中沉积的痛。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幼芽在密室中茁壮成长。
生活在与世隔绝,不见天日的密室中,处处不尽人意。因为战争的胁迫,在断粮的日子中,只能吃着土豆,而最不能忍受的是行动受阻,总要小心翼翼,生怕发出响声被打扫办公旧楼的清洁工发现——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对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姑娘来说,比在白天逼着她上床睡觉更无法忍耐。但安妮似乎随时都能找到乐趣,在不能随意活动的日子中,她沉迷于书中。书籍让她得以喘息,忘记战争带来的痛苦。回归现实中去,性格怪僻的牙医杜塞尔先生,她那说话带刺,没有耐心的母亲,好激动易生气的凡达恩夫妇挑剔着她的不是,她只想从父亲的眼中找到一丝心灵的安慰,却发现他更爱的是姐姐。这里似乎没有人能理解她的感受。不过很幸运,还有彼得——那个在她孩提时代就心生爱意的男孩。她梦见了他,这意味着她对另一个叫彼得的男孩滋生的特别情谊。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个孤单的少年,带着羞怯,走得更近了。在闲暇时,安妮总会走上阁楼,向他倾诉苦水。在日记中,安妮会写下彼得对她说的每一句赞美,并因此喜不自禁。青春中的一切都显得自然。
失去了自由的安妮,犹如折翼的小鸟,透过窗帘后的玻璃张望着蓝天和阳光。她渴望再过一次无拘无束的生活,哪怕只有一个星期,只有几天,只有一个晚上——那却只是奢望。面对种.种不幸,安妮失望过,但这并不意味着绝望,她总能乐观地想:我们是幸运的,比成千上万的人都要幸运,在别人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时,我们甚至自私地聊着“战后”。战争是如此残酷,当时仰望幸福都变成了一种“自私”的资本。在不幸中,安妮已经发现总还会剩下的美——在阳光中,在自然中,在自己的心里。她用这去寻找快乐的自己,还有上帝,去找回那些早已失去的平衡。“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从遥远的国度跋涉而来,为了看看世间的阳光降临到这里——虽然现实是残酷的;她从死气的天堂飞身而来,为了闻闻世间的气息降临到这里——即使生活是悲惨的。她不会一天到晚总吟苦难的诗,来寻找梦中遥远的安慰。她深信日益临近她的是美好,是快乐,是继续幸福和学习的生活。“我很想帮帮你。”她总对彼得说。“可你一直在帮我。”他告诉她,“用你的快乐。”不管是谁,只要她幸福,她也能令别人幸福。拥有勇气和真诚信念的人是永远不会在不幸中消亡的。安妮用她的快乐传递着幸福。
她说她要做一个强硬的人,我想她已经成功了,多舛的命运早以压不垮她的肩膀,她用坚强负担起幸福的责任,以蓬勃朝阳的青春扼制命运的喉咙,她用她的笑容向一切的苦难挑战,向全世界宣示着自己的强大。密室中的青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我祈祷和平,愿战争不再,愿苦难不再,愿天下的孩子可以幸福成长。
胁迫日记 篇2
接下来的几天真的没那么顺利,一天上班的时候,突然来了个陌生男生来找我搭话,刚开始出于礼貌我就说了几句,之后他就没完没了的问这问那的,还要我的号码说以后有时间一齐去玩。我没有理会了,刚好我手机就放桌上听着歌,问都没问就拿去看,然后拨了个号码。幸好我手机欠费了,估计他是想这样明白我的手机号码吧。最后听到上班的口哨声,他这才准备离开,走之前还说下班后带我去玩。我以为只是玩笑,下了班刚出厂门却看他骑着摩托出此刻我的面前,示意我上去。我没理会,继续走。他却一向跟着,还说个不停。正在这时,又看见我们线上的一个姐姐,见我有麻烦主动过来帮我解围。这才甩掉他。接下来几天,上班罅隙的时候他都过来了,我都没理会,之后我实在感到不耐烦了说了几句要他别再来烦我的话。因为我没遇见这种状况,也不晓得该怎样去发火赶跑这个人。由过去了几天,我一向持续冷漠,而他最后没再出此刻我的视野里。不管他的目的是为了交朋友还是别的什么目的,作为女孩子我总要有些戒备心的。而且对于这样的人我更就应远离,不然还指不定发生什么事。那里的每个人都只会是生命中的过客吧,我走了之后也不会再见到这些人了。所以不必要太去想他的感受,这是朋友教我的。出来了就要好好保护好自我,对于这些不明白目的单纯与否的人更要持续应有的距离才是,太近就会容易受到伤害。
对于工作我完全进入状态,每一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每一天往返于公司与宿舍,完全没有能够自我分配的空闲时间。有时候难免会想这样的生活的好处在哪,是不是这样就真的充实了,流水线的工作确实会慢慢磨灭一个人意志,往日的激情斗志都因为长时间的线上工作慢慢淡去,没了想法才是最可怕的。值得庆幸的是对于我来说这都是暂时的,枯燥无味都是暂时的,也正因为这生活让我更明确了自我以后要的生活,至少不是此刻这样的。也让我明白回到学校后自我就应怎样办,怎样去充实自我的大脑思想,怎样样去适应社会里的种种。怎样样拥有自我的生活。突然不明白自我为什么坚持了,为了电脑?为了不闲?可能吧!能够收获的除了工资外就是与人相处的经验吧。什么时候我开始羡慕那些朝九晚五工作的人,认为那样的工作才是正常人就应拥有的。在这天这个追求效率追求产量的社会来说,哪里不需要日夜倒班呢?哪里会不用加班什么的?此刻只期望快些转班,也好过过正常人的生活,因为我并不是夜晚捉老鼠的猫。
胁迫日记 篇3
《安妮日记》是安妮写了自己从十三岁到十五岁时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记录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自己的喜怒哀乐,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些日记却震撼了世界的良知,成为了纳粹灭绝人性行为的罪证, 向世界展示了在纳粹的铁蹄下善良的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与残害,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期盼与渴望。
《安妮日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安妮一家为了逃脱纳粹种族毁灭的魔爪,他们藏身到了安妮父亲那家公司楼上的“秘密后屋”。在“秘密后屋”避难的不仅只有安妮一家。他们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相继收留了父亲同事范达恩一家共四个。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安妮一家可真伟大。”在长达二年的避难生活中,他们整天过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活动在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充足食物的几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时刻担心着被外人发现,被纳粹抓走。到后来,他们不仅食不果腹,衣不敝体,还经常受到盗贼的惊扰,空袭警报的惊吓,以及飞机炸弹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里,“秘密后屋”里原本温良恭俭的人变得敏感自私,你争我吵,而外面,忠厚善良的人也被特殊的环境被逼得去偷去抢,读到这里,我想在纳粹这样的统治下安妮也会变吧!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安妮却没有在纳粹的施压下变得自私敏感,她仍旧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读到这里我为她对生活的态度没有改变而感到高兴。然而由于告密者的告密,秘密后屋”的所有人都被可恶的纳粹抓走,最后除了安妮父亲以外,所有“秘密后屋”成员都悲惨地死在纳粹集中营,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泪眼模糊,悲哀万分。我为安妮这位花季少女的香消玉殒感到可惜,更对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感到愤怒。
看完这本书,我想在当前的和平环境里我们衣食无忧,备受呵护的我们确实应该珍惜这种幸福,并且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强盛,为人类的持久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因为未来的希望在我们身上。
胁迫日记 篇4
小巷中,走过的人们相视一笑,互问你好;凉荫底下,互相依偎着的老人嘴上挂着一丝笑意;和平广场上,和平鸽拥揽着一缕金色的阳光……这些安然的场景却不能让我忘记了《安妮日记》……
初涉《安妮日记》在上个学期,我花了很长时间在这本书上。好奇的我与一名犹太小女孩进行了一番心灵上的沟通。
正式这番不寻常的沟通是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与触动……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安妮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这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女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有那么悲惨的遭遇。二战爆发后,布拉特便对波兰突袭,便对犹太人进行大肆屠杀……安妮一家人躲到一个密室里,但是这有用吗?敌人发现他们后便把他们关进令人窒息的集中营。但小安妮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每天她都在发黄的床榻上悄悄记录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坚信,这么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小女孩有理由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出色。无奈的她还是喊着热泪倒在血泊中。但她的精神并没有倒塌,直到法西斯倒台了,他们才获得了重生……
读完这本书,我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动、敬佩,有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伤,更多的是对黑暗独裁统治的憎恨,不屑与鄙视。我悲愤,为什么人要制造那么多不必要的不幸,难道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是维护利益的仅有手段吗?我百般不解、惆怅……
为什么文明不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样,像蒙大奇一样,像乌托邦也罢,至少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男女老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世界里,怎们就不能呢?是的,或许我觉得可能。因此,我希望,希望时间停止战争,希望白色和平鸽在这方乐土放下橄榄枝,希望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
知道今日,我仍不愿去回想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场全球性的恶战,一场可怕的战争,一想起它,脑中便会浮现出遍野的尸首和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不要让我想起那些人们不幸的眼泪,不要看到他们绝望无助的眼神,不要看到他们孤苦无依的身影。我要听到全世界人们高声朗诵和平的赞美诗,要看到渴望和平放飞和平鸽,而不是呻吟无助的咏叹调……
看看周围人,一切都是多么的祥和,盲童也不焦躁了,老人他们嘴上也洋溢着彩虹弧度的微笑。每一样事物,每一个人,甚至每个微生物都是那么自在,看起来是那么幸福。
让我们停止战争,爱护生命吧,让和平永远伴随我们左右,让世间没有那么多痛苦与不幸,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吧!
胁迫日记 篇5
看着醒目的书名、可爱的肖像,翻开崭新的封面,品读着里面通俗易懂的文字,起初我以一颗平常心去阅读这一本书,接着继续读下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同情、难过、愤怒、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安妮日记》是以犹太小女孩安妮的视角记录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追杀,一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用日记记录生活,就这样她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她在密室里白天不可以拉开窗帘,晚上不可以开灯;可以说她的生活是暗无天日又痛苦,她是失去自由的,只能在密室里活动,只能靠聊天、阅读、写日记打发时间。安妮,一位成长中的少女,花一样的年纪,但她却承受了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如果没有杀戮,她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以与同学朋友快乐地玩耍,可以享受生活的欢乐。然而现实没有如果,她生活在恐怖的密室之中,整天提心吊胆活着;即使过着如此恐惧的生活,她也没有放弃生活、放弃自己,做一个开朗乐观、理性的女孩。比起安妮,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幸福、和平的中国,不用担惊受怕,物质丰裕,生活快乐。可是一些同学经常抱怨学习太累,不按时完成作业。因此我经常告诫学生: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富强就要靠你们这一代,要清楚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从历史我们知道《安妮日记》是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种族灭绝政策的最有力的见证,纳粹党是冷血无情的,由于种族歧视,纳粹党硬生生杀害了600万犹太人,这惨绝人寰的杀戮让我想起了日本侵华的南京大屠杀,整整30万人啊,我们的同胞成为日本人比赛的载体,取乐的对象,夺去同胞们宝贵的生命;这手段极其残忍,极其野蛮,真是丧心病狂、令人发指;这是对生命的践踏、不尊重,日本人为何要疯狂地屠杀?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落后就要挨打呀,只有中国富强,才不被欺负。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安妮,让我们明白: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她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就像她所说:“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历史不能被改变,但可以被牢记。我们要吸取教训,友善待人,与人和谐、平等相处。
胁迫日记 篇6
最后是换了白班,过回了正常人的生活。线上换了一些人,流水线就是这样吧,来了一些是因为走了一些人。每一天都有新的面孔。我旁边的位置上来了个小男孩,看上去很小。聊了几句后才明白他确实很小,16岁不到。。十六岁不是就应在学校念书的年龄吗?既然不是暑假工那为什么?之后才明白个中原因。有家里经济条件供不起之外还有就是其本身成绩就不怎样理想。和他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思想上和我有太多不一样。青涩的面容,天真带些幼稚的话语,大多是比较不太懂事的。也难怪,这样岁数的男孩怎样会有什么社交的经验,又怎样明白去如何也人相处。总之,不说其他人了,就连我这个还没出学校的学生都觉得与他很难说到一块去,这难带就是代沟?还真是可怕了。虽然我很想告诉他我那些社会经历还有我感受和想法告诉他,但是有什么用,或许什么事自我经历了才会感同身受吧。这让我想爱你感到像这样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继续读书这么小年纪就要出来做事的人就应不会是少数吧。但对于我来说,除了感慨之外并做不了什么。自我还是个靠家人来养活的学生而已。和他交流还是比较放松。之后明白了像他这样的人还真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在这些电子厂,透过中介弄张假的身份证就能进来做事。这两天和线上人相处下来我发现不一
样的人思想层次也存在很大不一样。对于这些思想并不怎样成熟,看人处事也相当单纯的小孩来说,过早理解现实社会的熏染未免有些残忍。或许他们会早于其他人成熟起来。但因为这些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吧。感慨之余我庆幸,庆幸我不是这群体里的人。我能够理解高等教育,能够透过学习文化只是来强大自我,有更高层次的思想,以后能够自我走自我喜欢的路。他们有什么呢?不管怎样我还是尽我所能去帮忙他们,当然此刻也只是从思想上帮忙他们,给他们一些我的推荐,推荐他们去学习技能或者重回学校继续理解教育。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不愿意去学什么技能吧,很多地方因为其他原因不敢理解这样的未成年。
对于他们,我深深的祝福。也期望社会能宽容的对待!
胁迫日记 篇7
实践目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把知识用于实践。这既检验了知识,又让实践反作用于理论,有利于今后的理论学习。初步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增加自身的责任感。
实践时间:xx年7月10日至8月10日
实践内容:
站在六楼的窗口,无风的天气也变的有些凛冽,城市的车水马龙消逝在朦胧的雾霭里,一切都变的渺小。现在是下午六点了,城市霓虹初上,和着渐浓的夜色,一派水乳交融的景象;再过一会儿也就下班了。
由于我对本专业知识的不了解,加之工作的不好找,正好我表姐在工地工作我就在工地找了一份工作,虽然我的工作都很简单,但很多东西对于我都很陌生......
来到工地二十多天了,其间一直想写些什么但都没有如愿。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从楼上爬下来,躺在床上懒懒的一动也不想动。身体的疲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的工作,不依赖家人靠自己的双手过活。人就是这样,不经历变不能理解,不会懂得,在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才明白这个角色的苦衷,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省。作为学生,我花着父母给的生活费,毫无愧疚,但当我拿着浸满汗水的微薄薪水时,我才在要买一块钱还是一块五的饼前犹豫了,我想我开始懂得生活。
在工地的二十多个日子里,我走进施工现场,虽然没有学到很多精深的专业知识,但对工地有了总体的了解,像施工工序,施工机械等。即使这些知识与我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大,但不代表对我的未来没有影响。
首先,我来介绍工地的大体情况。我所在的工地,河南国基建设有限公司,是河南地区较有实力的建筑公司。公司在建的是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院的家属楼。楼高99米,地下两层,地下34层,属于中高层建筑。地上部分,一二层为商用,以上为住宅用。总建筑面积将近5万平方米,总投资5千万,各项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我到工地的时候正在施工第12层,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下面来介绍工地的施工组织情况。工地正门向东,进门向右为办公区和相关人员宿舍,项目经理、甲方、监理、技术员、安全员、施工员等的办公和生活都在此。楼主体为南北向,楼南和楼北为施工人员的宿舍。钢筋加工车间在西北角,材料堆积车间在西南角,简单的砌筑砂浆搅拌在材料堆积车间的旁边。施工用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强度有保障, 施工和易性好,方便施工,有利于泵送,在中高层施工中得到了极好的应用。在工地的这段日子里,我对施工现场的机械也有所认识,像钢筋冷弯机,钢筋对焊机,塔吊,混凝土搅拌机等。这些知识都是我在工地一点点学会的。有时候老问姐姐这是什么,姐姐都有点不耐烦了,确实自己的生活知识太差了。
安全重于泰山,施工安全自然是重中之重。当今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施工的高效,但机械化也有与之相应的不安全因素。我在工地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经历还是耳闻,都让我对施工安全的认识更加真实,态度更加严肃。郑州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百业兴旺,在建建筑以中高层的框剪结构居多,塔吊和脚手架等这些有一定危险性的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就要求我们以更专的视角,更严肃的态度对待安全。 防患于未然,在繁忙的施工中,我们为了赶工期,往往忽视一些自以为没问题的安全细节,其实,只要我们在杜绝安全事故方面迈出一小步,收到的成效是意想不到的。工地是个免不了要爬上爬下的地方,安全不容小觑,比如打混凝土,我常见到那些打混凝土的哥哥伯伯们汗流浃背累得要死,虽然我远远地看着,但却深能体谅他们。打混凝土是个很累人的活儿儿,汗流浃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所以他们常把打混凝土放在晚上。楼顶是制好的模,周围只有简单的维护,稍有踏空便是万劫不复。混凝土从地面压到十几层,发出巨大的声响,在空旷的夜空中,与寂静显得格格不入。混凝土泵由塔吊吊着,泵口要三四个人抱着,力争把混凝土打均匀,提高效率。工作环境都是钢筋、脚手架什么的,稍有差池就会碰的红肿。我听说有一次打混凝土,由于脚手架上的竹筏拼接不严,工地的相关负责人郑工一脚踏空,差点从脚手架上面跌下来。为了赶工期,混凝土往往都要打到晚上两三点。我记得最晚的一次,因为商品混凝土供应不上,混凝土浇筑时续时断,他们从晚上十点一直浇注到第二天六点,当时真是累坏了他们,这是后来一位大伯告诉我的,想想就可怕。当他们顶着灰蒙蒙的晨雾从楼顶攀着脚手架往下爬时,我当时就想,也许一个趔趄生命就化为一滩血泊了。在工地的茶余饭后,我耳闻很多在工地发生的事故,它们听起来让人不悦甚至有些血腥,感觉很遥远,但又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也许下一个就是我们的其中一个工友,也许就是我们自己。这些血腥的事故我不想再提起,我觉得那有种胁迫大家的意思,我们要的是从心里重视安全,把安全记挂在心里时刻不忘。古人有云,千里之堤以一蚁之穴溃,百室之邑以突隙之烟焚,防患于未然,事故发生前如果我们付出一分的努力,可能我们得到的就是百分的收获。多一句温柔的提醒,多一个关切的眼神,我们就能把安全做得更好,就能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能让一个家庭永绽笑容。所以,我们需要更用心。21世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施工技术。现在的建筑不比从前简单的秦砖汉瓦雕梁画柱,它们越来越雄伟的矗立在大地之上。作为建筑界的三大建材,水泥混凝土变的不可或缺,现代的中高层建筑基本上脱离了砖瓦,混凝土浇筑开始普遍用于建筑。这就要求机械的进步,适应时代的发展,挖掘设备、起重设备等不断换代,挖掘机、塔吊等这些重型机械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又一方面测绘技术却发展的日益精准,给施工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使得我们的施工日渐完美。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丰富和进步,施工机械也肯定会日臻完善。这也要求我们的施工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每天都以一种新思维面对世界,敢尝试,勇创新。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专业都是相通的,像我们计科系不也是天天要面对技术的快速更新吗?我们也要改变,也要每天都以一种新思维面对世界,敢尝试,勇创新。
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建筑的节能日益受人重视。一套完善的供暖供水供气设施可以激活整个楼盘,敢于在环保节能方面迈出新步子是一个公司的大气魄、大手笔。我所在的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院家属楼项目采用了当下较为新潮的地温中央空调,外墙加覆保温隔热的聚苯挤缩板。这从产热到保热都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做法,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的名誉加了分。当然,在废旧建材的再利用上,公司还是有一定的缺失。拿模板来说,大家都知道,建筑模板都是高品质的压缩板,强度大、各向异性小、不易翘曲开裂,当然代价也很好。虽然公司在材料使用上有种种的规章制度,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不如,为了方便施工车辆通行,拿新模板垫地,对加工模板剩余的边料不能及时的加以收集再利用。另外,废旧模板的利用也是个问题。一个工程下来,往往会产生很多旧模板,在再利用方面,有关人员不能将旧模板归类整理,只是一揽子的加以处理,其结果是能用于其它行业,像家具加工行业,的旧模板和完全失去价值的废模板一股脑做了烧锅炉的柴火,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更有违社会提倡低碳的大背景。大国有大国的从容优雅,我国是一个大国,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自称大国不能单纯的靠gdp,更要在国民素质上下足功夫。环保节能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反映在我们的行为上。
当代的一个管理学大师曾说过,21世纪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一个蒸蒸日上的团体肯定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精神生活也有了极大地丰富,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管理者必须改变原有的狭隘的管理方法,不断求索,探寻科学、人性的管理之路。不如说,我工作的工地,杂工存在严重的磨洋工现象,公司领导看在眼里却无计可施。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说,我觉得公司待遇低只是一方面,可能即使待遇上去了工作效率仍然不会有令人满意的改观。为什么?我觉得这跟公司现行的工资制度也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在今天,我所在的国基集团,杂工的工资制度还是最原始的计时工资制,工人的生产热情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我想我们可以给每个工人一定的固定工资,然后,再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工人。这样,工人会觉得生活有保障,并且劳动积极性也得到了正面的激励。再者,我们可以走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相结合的道路。我们可以在原有计时工资的基础上,每天由相关的管理人员分配给工人相对合理的任务,任务完成给予奖励或者没有完成给予惩罚,这样工人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改善。另外,公司缺少人性化管理也是工人消极怠工的原因。公司和工人之间仅仅是雇主和被雇佣的关系,这不利于工人主人翁精神的发挥。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如和工人多交流沟通,和工人共进晚餐,在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集思广益听取工人的意见,广开言路等。这些举措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工人觉得自己受重视,收到很好的激励效果。领导,不仅仅应该是权利的代名词,更应该是领导艺术的载体。一个好的领导是一个公司能否蓬勃发展的关键,作为21世纪的管理者,我们任重道远。有句调侃白居易的古话说“长安居大不易”,在我们生活的今天,这句话已经不能单单指昔日的长安了,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复杂,想要立足有口饭吃已经很难了,更不用说想要出人头地,拥有像“一亩地,两头牛”这些古人说的小资产了。但,我们不是没有机会。不是有句话说吗,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会用心,肯吃苦。我在的国基集团是郑州颇有声誉的施工单位,在郑州市的工地就有数家,在驻马店、平顶山等也有工地,每年利润逾千万。但也许你们不知道,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公司在二十年前名不见经传。二十年前,在外做泥瓦匠的高氏四兄弟回到郑州老家,靠积攒的微薄收入,他们成立了自己的一个施工队。从承包别人都不愿干的市政项目开始,他们修公厕,修花池,一点点的坚持下来。期间他们曾很长时间承包不到活儿无事可做,经历过资金短缺,但他们不放弃。岁月沧桑,几年下来,他们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一夜暴富,甚至收入甚微。但,他们手下高质量的工程让老百姓牢牢记住了他们和他们的公司。郑州二七广场,他们凭借良好的口碑和施工技术竞标成功,从此迈向了腾飞之路。我说这个故事不是宣扬他们的伟大,只是想告诉你我,只要我们肯弯下腰,我们就有机会。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每个人却有不同的境遇,有的人香车宝马,有的人穷困潦倒,只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有的人肯干,肯弯下腰,有的人不肯。
时光最易把人抛,二十余天,经历时度日如年,回首时弹指一挥。这段日子里,我成熟了很多,想了很多,注定忘不了那些峥嵘。我告诉我自己,加油!
实践总结: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20xx年度暑假饭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我初步学着于工作中应用在学校获得的理论知识。这在巩固我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在每天的工作中,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真切的了解。本次社会实践是富有意义的,是成功的,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