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节奏的课件(实用7篇)

发布时间:2024-09-17

为了让您满意我们的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制作了这个“节奏的课件”,我们非常高兴地为您提供这篇文章希望能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 教案和课件的专业编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节奏的课件 篇1

(三) 游览顺序要先高后低

所谓先高后低是指导游员在安排一天的游览项目时,应先安排耗费体力大的登高项目,因为旅游者在游玩第一个景点时,其精神状态以及体力最为充沛。相反,如果观光半天后再安排登山活动,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游客因为体力不足而无法参加登山活动。

(四) 语言节奏要得当

当导游讲解任何景观是,不可能包罗万象,应该有选择。另外,我们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节奏。导游语言的节奏涉及说话的快慢和语句的停顿,节奏运用得当,不仅能使旅游者听得清楚明了,而且可以使他们心领神会,收到良好的信息传递效果。

(5) 把握解释的时机和地点

在把握旅游活动节奏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解的时机和地点,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灵活把握。比如游览临潼华清池,先介绍它的历史背景,让旅游者对华清池有个大概的了解,再到现场边看边讲,会使旅游者的印象更为深刻。那是在去饭店途中介绍呢还是在去景点途中介绍比较好呢?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时间进行解时。通常去景点途中做讲解比较好,与接下来的游览讲解紧密衔接。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导游在带团游览过程中应怎样把握旅游活动的节奏,这些是一个导游组织技能的体现。同时,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安排旅游活动,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所以同学们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游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组织技能,在课后还要多学习其他的组织技巧,为以后的能做好工作多积累。

九、作业布置

请大家完成教材上课后的复习题。

节奏的课件 篇2

《节奏训练教案反思》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节奏感,我设计了一堂节奏训练的教案。本文将详细具体且生动地反思这个教案。

首先,在教案的设计上,我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例如,我使用了鼓点和拍掌的方式,让学生跟随节拍进行敲击和拍手,同时结合音乐播放器播放具有明确节奏的音乐,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奏的魅力。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我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如“快速反应”和“跟着节奏做动作”,让学生通过参与互动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节奏。这些设计使得节奏训练不仅具有教学的功能,还满足了学生对乐趣和互动的需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教案的实施上,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使节奏训练更加生动有趣。在课堂上,我使用了投影仪和音响设备,将节奏图形、音乐视频等展示给学生。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节奏的含义和特点。同时,我还采用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都会有一位代表,轮流进行音乐节拍的测试。这种竞赛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再次,在教案的评估上,我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评价。除了平时的课堂观察和口头回答外,我还设计了一些评估题目,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和听力题等,以考察学生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我还设置了一个“节奏达人”的荣誉榜,将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记录下来,并给予奖励和鼓励。这样的评估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在教案的改进上,我会进一步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节奏训练中,我会增加一些练习和巩固的环节,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节奏。同时,我还会运用更多的动画和游戏元素,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另外,我还会加强与音乐教师的沟通和合作,从教学方法和资源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案内容。

综上所述,《节奏训练教案反思》详细讲述了我设计的一堂节奏训练的教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节奏、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趣味性、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和不断改进教案的方法,我相信这堂课将会对学生的节奏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将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体验。

节奏的课件 篇3

一、课题:美术的节奏

二、教材:山东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学生分析:

对于花边(二方连续纹样),学生并不陌生,三年级已有所接触,并初步掌握了绘制的方法,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已接触过的知识的兴趣和新鲜感,在教学设计上,把重点侧重放在掌握花边的排列规律并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尝试运用花边装饰生活用品,通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去布置房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发现美、运用美、表现美。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要创设良好的人文情境,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五、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花边作为切人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了解花边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熟悉的媒材和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参与学习,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民间美术的特殊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意识。本课体现了“美术·人文”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

教材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对花边有了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花边在形状、排列上的艺术特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欣赏不同排列方法的花边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其装饰美化环境的功能。对生活中不同美感的花边进行欣赏,调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创造的热情。这样的学习既贴近儿童的生活,又符合中年级学生的

审美心理特点和表现能力。

六、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感知花边与生活的联系,认识、了解花边的造型及装饰的特点,学会运用花边进行装饰。

2、能力性目标:通过剪、贴、画、印等方法,能利用花边的多种排列方法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并通过本课,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理解更上一个台阶。

3、情感性目标:通过欣赏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壮锦等各种物品,促进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与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同学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树立互助、合作的集体观念。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了解民俗文化,珍视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七、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欣赏生活中不同的美术节奏,使学生能够利用二方连续或有规律的纹样,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布置带有民族特色的房间及物品。

八、教学难点:

如何将单独纹样有规律的排列或重新组合,创造性的设计出更多的花边排列方法,设计、装饰和布置具有民族特色的房间。

九、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彩色纸、剪刀、各种花边、音乐、有花边的少数民族物品等。

2、学生准备:彩色水笔、橡皮泥、颜料、腊光纸、剪刀、双面胶、制作好的各种花边等。

十、教学过程:

(一)、引导发现,舞蹈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跟着《兔子舞》音乐有规律的跳舞,增强趣味性,并在音乐和舞蹈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请1—2位学生根据兔子舞的节奏用图案或图形表现出来,感受美术中蕴含着音乐节奏的美。引出课题。

3、教师示范,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本环节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节奏感强的兔子舞,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有规律的音乐节奏去发现美术的节奏,认识到音乐美术的共性。

更好的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新理念。

(二)、学习交流,启发联想。

1、课本中“知识窗”的学习。

2、抢答游戏,让学生找出画面中出现的有规律、有节奏的景或物,并进行抢答。

3、展示具有广西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及物品,增加对广西民族特色物品的了解,增强审美意识。

4、设问:这些图案平时我们都见过,你们把它叫做什么啊?

花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本学习了解了音乐和美术的共性,并通过欣赏课件中展示的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有节奏的东西,进一步感受二方连续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感。灵感来源于生活,在欣赏完教师提供的实物之后,学生就有了把美融人生活的想法,这些也为后面学生进行设计花边的排列方法的环节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直观学习、开拓思路,合作探究。

1、教师通过实例(学生扮演兔子,以单独纹样的图案再现)让学生直观的复习二方连续纹样知识,并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的旋律用肢体尝试摆出更多的排列方法。

2、师示范把花边进行重新组合,学生动手尝试设计出更多不同的排列的方法:

(教师把花边撕开后,根据不同于兔子舞的音乐,把单独纹样进行重新排列,变化出更多的花边排列方法、启发、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排列方法,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3、赏课件,从课件中学习更多的排列方法并引出作业。

(设计意图)在欣赏完大量的花边图案后,学生对花边的多种排列方式就更有兴趣了,在这一环节中,采用了表演的形式,配以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白了二方连续排列的重要性,懂得了不同的排列形式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装饰功能、这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作业中,如果选择适当的花边排列方式来美化环境和物品,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也是解决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四)、小组合作,快乐表现。

1、学生去房间自由参观,对房间构造有个整体的了解。并把自己感兴趣的、想布置的东西记下来。综合全组意见,把本组最想布置物品反馈给教师。

2、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分小组分工合作布置本组负责布置的物品,讨论一下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设计、布置的人员,进行分工。)

3、学生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分组活动是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交流空间和平台、让他们在美术体验活动中增强友谊和合作,去自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协作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交流展示、教学评价。

1、学生自由相互展示评价,展示自我,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2、教师带领大家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体现“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教学理念,既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又注重对学生学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评判能力,同时有助于同学自己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节奏的课件 篇4

导读: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我今天说课的活动是中班音乐活动:《有节奏的声音》

一、教材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节奏型表现的不同声效,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节奏感和感受力。感受音乐的强弱快慢变化,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增强幼儿的对节奏乐的兴趣。因此我将本此活动的目标定为:1、分辨声音的长短,用线条画出来。2、分辨声音的高低,用图画出来。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三种不同的音型。

(一)延长音:弹延长音时,要稍微放慢,延长音的音是很长,幼儿很容易分辨出来的。

(二)高低不同的音:音的高低对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幼儿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容易理解,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联系时,抽象的东西也变的形象了,幼儿很容易就能运用动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现出来。

(三)半休止符:休止符的掌握是活动的难点,利用情境启发的教学方法由休止符联想到陷阱或障碍,需要停一拍,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节奏型。

难点: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一)倾听是感知音乐的前提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处于他身边的声音,比如幼儿所熟悉的动物,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和人们活动多发出的声音等,如果能从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将会为他们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及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

(二)认识音乐作品中的表情作用音乐作品获得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的基础上,教育者应有意识地进一步深入引导他们认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艺术表现上的表情作用结合切身的音乐感受和体验,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从而巩固、发展和深化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能区分人声和乐器的音色各种不同的乐器因其构造不同而让其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三岁之前的幼儿对乐器和人声的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四至六岁的幼儿不但能区分人声和乐器还能学会用各种不同的音色来表现音乐。

(四)通过视觉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音乐是流动的,音乐的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教具、情景布置等来简单地演示音乐的意境,从而触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来了解明白乐曲的性质、情节、情绪,所以适当地调动视觉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是大有裨益的。

三、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支笔、一张纸、钢琴。

四、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教师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

第一个环节是通过观察让幼儿很容易分辨长与短的关系,引起幼儿更好的思考与理解.

第二个环节是可以加深幼儿对三种音型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以游戏为主,深入活动帮助了解.

五、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分辨三种不用的节奏型。

(1)延长音。如:5---。

(2)高低不同的几个音反复出现。如:1234543212345432。

(3)半拍音符半拍休止符的音型。如:50505050。

2、请幼儿边听边唱感知这三种声音的长短、高低,然后用线条或图画出来。幼儿绘画结果不做统一要求,只要幼儿能讲出道理并且符合要求就算可以了。

3、对于能力差一点的幼儿要求他只画音的长短,如教师唱5和5555启发他们画就可以了。一遍不行可多重复几遍。

请幼儿玩排排队的游戏。将幼儿分组,听到5的声音站成一直线,听到1234543212345432幼儿手拉手分开站成弯曲的对形,听到50505050幼儿站成一高一低(蹲)对形。反复几遍锻炼幼儿的灵敏性。

六、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内,听录音做画声音的游戏。

估量:基本上能用线条表示出音的长短。

评析:

通过画声音,能反映出幼儿对音长短、高低的不同感受。如有的幼儿能将5050画成■□■□,而有的幼儿画成╳〇╳〇,还有的幼儿画成,有个铅笔有头,有个铅笔没头。画声音对幼儿在音乐的感受力的表现手法中,位置是很重要的。

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探讨。

节奏的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听音乐打节奏、听音乐做肢体动作。

2. 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

活动准备:

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 教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

1、 教师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曲? 幼儿:节奏歌

2、 教师:在节奏歌里你都听到那些打击乐器? 幼儿:铃鼓、碰铃、木鱼。。。。。。

3、 教师:真聪明,那么我们就用打击乐器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

4、 教师先介绍自己—— × × ∣× × 我 叫 王 馨 请幼儿逐一介绍自己。 打破以往的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5、 教师:小朋友们的名字还有三个字的那用什么节奏呢? 幼儿争先恐后的练习,请幼儿模仿。

6、 教师出示节奏条:× × ×× × 请幼儿模仿打节奏 幼儿依次介绍自己。。。

7、 教师:“咱们一起说欢迎来做客,但是要求小乐师用好听的节奏说。” 幼儿自由练习。

8、 教师出示节奏: 设置疑问! × × × × × × × × 0 欢 迎 来 做 客 大 家 好 重点强调空拍

二、复习节奏 重点强调空拍,复习空拍

1、 教师:“啊,今天还有好多小动物坐着火车来参加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都有谁?请你仔细听一听.(教师播放带有小动物录音的磁带) 请幼儿模仿节奏。

2、教师:“你们都听到谁来了?” 幼儿争先恐后的回答:青蛙、布谷鸟、乌鸦 教师:那请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用手拍打节奏。 设置疑问激发幼儿思维。 幼儿练习。教师出示节奏条。

(1)×××× ×— 呱呱 呱呱 呱

(2)× × × × 布 谷 布 谷

(3)× × × × 哇 哇 哇 哇 请幼儿拍打节奏,教师指导。

三、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打节奏喜欢用打击乐器,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的本领用身体上面的打击乐器来拍打节奏,小乐师你都知道身体上有哪些打击乐器呢? 幼儿:拍手、拍腿、跺脚、拍肩、舌……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打击乐器真棒,还有舌响、唇响、捻指都可以用啊。” 幼儿练习。教师:“我们把刚才的节奏就用咱们的身体打击乐器来拍打。 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原有的拍手、跺脚,利用其它器官如舌响、唇响。 请幼儿用舌响、拍肩、拍腿分别打(1)~(3)根据情况幼儿多练习几遍。

教师:咱们的音乐会真热闹,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

1.播放乐曲 欣赏乐曲:大灰狼 幼儿兴趣很高效果很棒。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幼儿:凶猛的狮子、大象、老虎、狼…… 教师请幼儿随意表演

2.教师依次出示练习过的节奏(并将其组合)交代幼儿就是大狮子、狼……的音乐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与幼儿练习几次。 利用欣赏乐曲,请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

3.加肢体节奏。 提问:小朋友身上可以用身体上的打击乐器拍打节奏? 教师出示节奏条:与幼儿共同为节奏配肢体节奏

(1)× × × ×× × 重点是与音乐配肢体节奏。 捻指 击掌 拍腿 捻指 交代幼儿×就是用捻指,××用拍腿× ×用击掌

(2) × × × × 要求:分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 教师示范。 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 幼儿自由练习。将两小节连起来共同完成。 × × × ×× × × × × × 捻指 击掌 拍腿 捻指 拍头 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 锻炼并发展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

教师:“小乐师们真棒,又学到了新的.本领,让我们共同听音乐演奏”。 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几次。

教师小结:“小乐师们成功地将今天新的任务完成非常棒,让我们共同做《节奏拍拍》去休息。

五、结束、律动《节奏拍拍》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训练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形成了最后半规律性的节奏乐。 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活动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幻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与人脑意识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在这千千万万种节奏中,有的是有规律的,有的却没有。即使是同一事物,其节奏也既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意义。 因此,我在编配节奏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节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课程的进行中,我还发现只要孩子将节奏弄懂,整个乐曲的节奏不要总是翻来覆去的练习(在没有配乐的前提下),虽然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但反复的次数多了反倒失去了更好的效果。

孩子们经过打节奏、利用立体节奏拍打后、在进行打击乐器分工训练、到最后的配合音乐;虽然在配乐的时候有些慢,但经过几次的练习后效果很好,比单拍节奏效果要好。 节奏不是单一的,以后还要加强练习,例如:让幼儿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节奏、自然界中都有哪些节奏等,为幼儿日后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让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做肢体动作。

节奏的课件 篇6

内容摘要:节奏在音乐中的意思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训练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是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对节奏各因素敏锐的感受和准确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拍节奏感。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基本的乐理知识,有效又愉快地进行节奏练习、节拍感的训练等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关 键 词:律动游戏,儿歌法、模仿法

音乐的节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种方式。节奏运动往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相对应,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因而节奏不仅包含运动时间的长短—时值,还包含运动幅度的缓急—速度等因素。拥有良好的节奏感是形成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的条件和基础。节奏感的训练就是要培养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心节奏感,以达到加快识谱速度,形成节奏意识,获得基本的音乐体验及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深感到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唱歌课,学习歌曲,不懂得识谱,那么就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对于上乐理课学生又可能会因为枯燥、单调,往往只靠借助一定的死记硬背,一时的记忆在被动地学习。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儿歌法

把难记而又最基础的乐理编成儿歌,让学生容易接受。首先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学生,都应该在一开始就让学生能认识几个最基本的音符单位。几个常用的时值由长到短分别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着再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联与不同。

如在区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首儿歌:

音乐 妈妈 真粗 心, 取个 名字 调了 包。 又给 大家 添麻 烦, 请你 一定 记清 楚, 四分 音符 唱一 拍,

别看 八比 四要 大,

八分 音符 唱半 拍。

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又如,区分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教学时,用了这样一首儿歌:

四分 音符, 八分 音符。

加个 圆点要 记清 楚,

四分 音符 加圆 点,

等于 一拍 加半 拍。

八分 音符 加圆 点,

等于 半拍加 半半 拍。

当枯燥、单调的乐理知识化为一首首动听的儿歌并熟记于心时,学生会感觉音乐对他们而言不再是神秘。新鲜与好奇心主宰着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也不再是被动。

二、形象化,由生活、自然节奏启发音乐节奏的方法,

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心态中进入音乐王国,把丰富多彩的自然音响节奏融入在形象化的音乐节奏中,既直观明了,也颇有趣味性,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

1、动物音乐会。

在一年级学生听辨音的长短时,我让学生看图念儿歌:

×××× ×××× ×××× ×─ ×─

小鸭小鸭 嘎嘎嘎嘎 小猫小猫 喵─ 喵─

公鸡公鸡 喔喔喔喔 乌鸦乌鸦 哇─ 哇─

小狗小狗 汪汪汪汪 小羊小羊 咩─ 咩─

在念儿歌时,要求学生根据儿歌节奏敲击乐器或者用身体动作来表现。目的

是让他们通过语言节奏,动作节奏以及是乐器的声音进一步分辨声音的不同长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模声法。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节奏训练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生活中声音的长与短,加以综合。不同的节奏用不同的学生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拍出,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学生读节奏时,不同的节奏型用不同的读法,使学生必须动脑筋想“是什么音符”,应该“读什么”,不动脑筋则读不出音节。此法突出了读音的形象性,尽量做到读起来上口,降低了教学难度,例如基本节奏型与读法:

⑴ × × | × ×|| 读作:咚 咚 咚 咚 (模仿心跳声)

⑵ ××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

⑶ ××× 读作:哒哒哒(模仿马蹄声)

⑷ ××× 读作:咚咚咚(模仿敲门声)

⑸ ×××× 读作:沙沙沙沙(模仿下小雨的声音)

⑹ × ×· | × ×·||读作:嘀 嘀 嘀 嘀(模仿汽车喇叭的声音) ⑺ ×·× 读作:知·了(模仿知了鸣叫的声音)

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会比较简单一些。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说就一点也不难了。

三、划拍法,适合于中高年级。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其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四年级。因此,在低段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后,可以在中高段尝试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及其运用。

节奏练习时,可用“哒”字来念节奏,同时用手划拍,为了节奏正确,拍与拍之间的速度平均。我采用过渡的方法,先用低年级的读法读两遍,以后发展到用“哒”,让学生们习惯了这种方法后,再直接用“哒”读节奏。例如: ⑴ ×× │×× ××│××│×─‖

走走嘀嗒 嘀嗒 走走 慢走

哒哒哒哒 哒哒 哒哒 哒─

⑵ ×·×│×·×│×× ××│× 0‖

知 了 知 了 嘀嗒 嘀嗒 走 空

哒 哒 哒 哒 哒哒 哒哒 哒

⑶ ×·× ×·× ×·× ×│×·× ×·××·× ×‖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哒 哒 哒

这种方法节拍感比较强,在音乐课中也是常用的方法。

四、 节奏律动游戏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从低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看到不同的节奏卡片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1、简单的律动

例: × 用走表示(或敲锣等)

×× 用跑表示(或打鼓等)

× - 用下蹲表示(或击钗等)

练习:

× ×│ ×× ×│× ××│ × -│

游戏可分小组、个人、男女等、卡片数量也可由少到多,也可在速度上加以变化。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2、节奏的镜子练习。

教师利用手、肩、臂、腰、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的不同节奏,

请生把节奏象照镜子一样重复一遍,把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丰富了节奏内涵,增强了趣味性。

例:师生之间 × × × × |× × × × |

(拍手)(打肩)(叉腰)(拍腿)四个动作一拍连贯的进行。

又如:生生之间

生甲 × × × | × × ×| × × × |× - -||

拍手 拍膝 拍手, 叉腰 拍手 拍膝 ,点头

生乙× × × | × × ×| × × × |× - -||

拍手 拍膝 拍手, 叉腰 拍手 拍膝 ,点头

五、在故事中通过律动亲身感受各音符的时值

以前在学习“× —,×,×× ”时,总是让学生用“走,跑,跳”动作来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虽然学会也能很快的理解,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课后我就想怎样让学生既感兴趣,又很直观形象的学懂呢?生动的故事很容易吸引住低年级的学生,于是我就把“× —,×, ××”融入到故事当中。

“小宝的家中养了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鸡,一天,小宝去上学了,小鸡在院子里很孤单,又很想自己的妈妈,它看见院中没人,就偷着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它找了很久,也没看见妈妈,但院子里有草、有虫。它就在草丛里捉起了小虫。晚上小宝放学回来发现心爱的小鸡不见了,就去问爷爷奶奶。这一下,一家人可忙坏了。

奶奶拄着拐杖去寻找 × — ︱ × — ‖;

爷爷弯着背急忙跟上 × × ︱ × × ‖;

心急的小宝跑着到处找 × × × × ︱ × × × × ‖;

小鸡看见这么多人都来抓它吓得到处乱窜‖; 院子里这下可热闹了”。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分组编排故事剧。老师一边讲故事,一边给学生头戴不同角色并标有音符名称的头饰,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就初步了解了这四个音符的时值是不一样的,哪个较长些,哪个较断些,在学生理解角色速度变化的基础上老师再次出示节奏。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不同音符的时值长度,学生通过

节奏的课件 篇7

感知歌曲前后节奏的音乐欣赏教案《大路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筑路工作的劳动,感受歌曲的情绪是坚定、明朗、有力的,表现工人紧张劳动和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

2、感知歌曲前后节奏,重点学习×·×××节奏型,并能用动作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大路歌》录像带,各种节奏图和沙盘。

2、三幅反映劳动的图画,分别是:打桩、拉船、拉石滚。

活动建议:

1、听音乐进场。

2、复习歌曲“嗨唷嗬”,要求精神饱满、有力度。

3、欣赏《大路歌》,看图了解节奏。

(1)看打桩图用声音打桩: ×·×  

(2)看拉船图用声音学拉船×·×  ×

(3)看拉石滚压路图用声音学×·×××  ×·××× 

(4)欣赏第一遍: 提问:这首歌曲讲了什么事情?听了觉得怎么样?

(5)欣赏第二遍,同时欣赏录像。 提问:这首歌哪些节奏和节奏图上是一样的?

(6)第三遍欣赏: 玩“听听找找”的游戏,让小朋友听节奏找节奏图卡。

(7)欣赏第四遍: 请能力强的幼儿用动作表演,其他幼儿伴唱。

(8)欣赏第五遍:全班幼儿表演,强调幼儿按节奏表演。

4、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红红的哩》、《小星星》。

5、随音乐出活动室

   中国儿童教育网致力于提供给广大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当天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广大老师轻松备课。

大家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谢谢大家的支持了,因为你们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_^

喜欢《节奏的课件(实用7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节奏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2024节奏的课件分享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课堂反应会在教案中映射出来。出于您的请求我们编辑了“节奏的课件”,这将是你需要的!...
    2024-03-17 阅读全文
  • 利率课件实用7篇 如果您对“利率课件”还不太熟悉我们推荐阅读这篇文章。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制定好教案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素养。点击进入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2024-03-25 阅读全文
  • 2023赤壁的课件(实用7篇) 我们给大家推荐一篇网络上优秀的“赤壁的课件”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在开学前,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教案课件,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教案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每位老师都需用心考虑自己的教案。欢迎各位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05-22 阅读全文
  • 音乐节奏课件教案10篇 我们整理了音乐节奏课件教案,并分享给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2023-04-10 阅读全文
  • 巴金家课件(实用7篇) 我很荣幸地向您介绍一篇有关“巴金家课件”的文章,并热忱欢迎您阅读,希望大家会对此感兴趣。在每位老师的日常教学中,教案课件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老师们应该认真撰写每一个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2023-06-29 阅读全文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课堂反应会在教案中映射出来。出于您的请求我们编辑了“节奏的课件”,这将是你需要的!...

2024-03-17 阅读全文

如果您对“利率课件”还不太熟悉我们推荐阅读这篇文章。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制定好教案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素养。点击进入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2024-03-25 阅读全文

我们给大家推荐一篇网络上优秀的“赤壁的课件”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在开学前,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教案课件,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教案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每位老师都需用心考虑自己的教案。欢迎各位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05-22 阅读全文

我们整理了音乐节奏课件教案,并分享给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2023-04-10 阅读全文

我很荣幸地向您介绍一篇有关“巴金家课件”的文章,并热忱欢迎您阅读,希望大家会对此感兴趣。在每位老师的日常教学中,教案课件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老师们应该认真撰写每一个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2023-06-2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