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虎和鼠教案收藏六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爬山虎教案。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已为您整理出“虎和鼠教案”的精彩部分。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便是准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编写教案课件的关键时刻。实施教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希望您能一直关注我们的网站,了解更多关于此话题的详细内容!

虎和鼠教案(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中《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本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能力目标

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其应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

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难点:

1、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用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与学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尝试探究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因为前面在学习求一个数乘分数的时候,就给注重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采用投影或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观察、类比、概括的方法,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初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借助于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的时候,要找准单位“1”的量.

(4)总结方法,推广应用。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解决一个问题上,而应该让学生再回头想一想,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注意方法的提升、推广和应用。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由一个实际问题: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引入:你能分别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吃了多少千克白菜?和还剩多少千克白菜?这两个问题。)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数形结合,理解题意.

运用示意图和线段图,来表示“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吃了多少千克白菜”这道题目的意思.

(1)操作.学生独立操作,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题意.

(2)指生汇报,说说示意图所表示的意思.

(3)评价:对学生的各种有创意的图,教师及时地予以鼓励,并在学生汇报图意时,始终注意让学生说说“吃了什么的4/5”。

3、明确解题格式

100×4/5=80(千克)

答:吃了80千克白菜

4、及时提问:这道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并说明题意:要求吃了多少千克白菜,就是求什么?(就是求100千克的4/5是多少)[励志的句子 djz525.com]

(2)类比联想形成体系

1、五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人数的2/11,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

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求44人的2/11是多少

44×2/11=8(人)

答:参加合唱队的有8人。

2、对比总结:

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

②一个数乘分数实际也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倍,习惯上把“倍”省去,就说求这个数的几分这几。

(3)、指导运用,巩固练习

基础题目

(4)循序渐进再探新知

题目难度少有提高

(1、一头琼长28m,一个人身高是琼体长的。这个人身高多少米?

2、人体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速度是50厘米每秒,在静脉中的流动速度是动脉中的五分之二,在毛细血管中的速度只有在静脉中的四十分之一,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每秒流动多少厘米?)

(5)拓展延伸启迪升华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长江比尼罗河的十分之九还长297千米。长江全长多少千米?

(6)小结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7)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以下是板书设计和时间分配

四、设计理念如下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类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联想、分析(观察几个具体范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3、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简单应用后,通过一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题组,逐题递进,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口述、互评、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分层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感说、感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谢谢!

虎和鼠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雷达、蚊子”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语文要素】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重点)

一、识字导入

1.教师板书“我会写”中的“蝙蝠”,出示蝙蝠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它吗?”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字音,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1)“蝙蝠”二字都是虫字旁,它是昆虫吗?

(2)蝙蝠会飞,那它是鸟吗?

(3)蝙蝠是什么类的动物?从哪得知呢?

2.刚刚我们认识了蝙蝠,那么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学习“系”的读音、“即”的书写。学生读词、写字,同桌互查。

(2)解说一个重要的双音节词:根据课文内容阐释“秘密”一词的含义。

2.了解课文大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吗?

课文大意:科学家在反复试验中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三、提问角度: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生1:为什么文章一起笔就写“清朗的夜空”中飞机在航行呢?(这是一种对假设的情景进行描写作为文章开头的方法,既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笔法,又顺利地引出了“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话题。)

生2:文中两次设问“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两个设问重要吗?(是的,它们很重要,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这两处设问前后关联,逐层深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生3:怎样结合“蝙蝠”的生理特点来解说“雷达”的科学原理呢?(原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2.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利用问题清单,发现提问角度:“大家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看来是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的。让我们去分享更多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并罗列问题清单。认真阅读自己小组的问题清单,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提问角度。”

虎和鼠教案(篇3)

一、 说教材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选编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然后写游击队消灭了敌人,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被安排在第四单元,本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取材,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课特点,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A类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类

1、整体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部分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类

从故事内容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 说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部分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本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同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开放讨论中理解体会文章中的语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五、 说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以王二小的故事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这里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故事导入,学生会对学习本课更有兴趣。)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在学习课文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既为学习课文作好准备,也加强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三板块——整体把握课文

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在新课标第二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这也是学习本组课文的一个训练要点。)

第四板块——学习每一部分

划出写小夜莺言行的语句,学生讨论理解,并指导朗读。 让学生读中品,品中悟。

虎和鼠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情感目标:

感受母爱,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母爱,从而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身为母亲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所有的一切,而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呢?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发生在妈妈和儿子之间故事,名字叫.(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请听老师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师配乐有感情地背诵全文,生细心听)

2.师:听完了这篇故事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我想知道为什么明明是三个儿子,这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生:老爷爷所说的这个儿子究竟是哪个儿子?(师根据提出的问题随机板书)

3.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特别好.这节课咱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104页,首先我们初读课文,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第一次读课文都要做到哪些?

生:第一次读课文我们要把字音读准,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直到把句子读通顺为止。

生:第一次读课文我们往往都要标出自然段。

师:说得真好,咱们就按照这些要求来自由读课文吧。

4.师:同学们的读书习惯非常好。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观看老师制作的课件)请看大屏幕,蓝蓝的天空,一位天使手里拿着气球翩翩起舞,气球上写有汉语拼音,如果你摁住下面对应的生字,天使就可以继续飞翔。谁愿意试一试?(师指名上台)如果她读对的话,请大家跟着齐读两遍好吗?

5。师:熟悉了这些生字,相信我们会把这篇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请大家再读这篇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悟情

1.师:刚才看到同学们专注读书的神情,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的妈妈知道了一定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咱们现在来看看课文中的三

个妈妈是怎样来谈论自己的儿子的。请同学们找一找,并拿起笔画一画三个妈妈之间的对话,读一读。(生拿起笔找、画)

师:谁来说说他们在课文的哪几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如果你是妈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谈论自己的儿子?同桌先读一读,练一练。

2.师:谁来扮演第一位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师:请问这位妈妈你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

生:很自豪。

师:大家认为呢?你从哪些词看出妈妈自豪感的?

生:既聪明又有力气。

师:你真会抓住重点词来体会。请你写一下这两个词.。(生上台板书)

生:你能有朗读来表现出来吗?(找三四个同学读.,生声情并茂地读这句话)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师:自豪感在你的朗读中。这位妈妈真会夸自己的儿子,并且用了一个词“既…….又……”

师:谁也会用这个词说话?(找两三个说话)

师:说得真好,咱们再回头来读一读第一个妈妈的话。

2.师:听了第一位妈妈的话,第二位妈妈也毫不示弱,她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他儿子的特长是什么?

生:第二位妈妈更自豪,她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她儿子唱歌特别好听、妈妈非常骄傲的?

生:我从“好听极了”觉得他的妈妈很为他感到骄傲。师随机板书:好听极了。

师: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把这些词来重读,你说呢?(找学生读)

师:能听得出这位妈妈非常自豪。谁再来读一读 ?(找两三位同学说)

师;你们读得好听极了!谁还会用“。。。极了”说一句话?

生:我家的小兔可爱极了。

生:妈妈给我买的衣服漂亮极了。

生:看到同学们上台领奖,我羡慕极了。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你们真是棒极了!

3.师:听了前两位妈妈的话,第三位妈妈是什么反应? 生:她什么也没说。

师:在前两位妈妈的追问下,这位妈妈说了些什么?

生:这位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结:下面由我来做旁白,咱们来分角色来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师:难道第三位妈妈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带着这个疑问咱们接着学下文。

5.师:三个妈妈打完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慢慢的走着。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妈妈很辛苦。

生:我觉得妈妈太累了,我真想上去帮一把。

师:你们真是懂事的孩子!(师很感动)

虎和鼠教案(篇5)

一、说教材

《最后一头战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在生命终结前,再次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的埋葬自己的故事赞颂了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也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意

二、说学情

由于这次教学大赛是借班上课,(歙县行知小学五(2)班),在上课前我花了二十分钟和学生进行沟通,并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大意虽然我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他们,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减少授课难度促成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升华

三。说教学目标

1、创设良好的语境,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3、抓住文章重点段落, 聆听战象嘎羧的心声,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情;4。拓展写话,倾诉自己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难点:通过阅读,教师讲解,让学生学会抓事件品细节的阅读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战象嘎羧对话的过程,辅以图像等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内心以猛烈的撞击,深深的震撼,进而学生必然读出情感,诉出情感,写出情感

六。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讲述战象嘎羧的故事课件展示:“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冠,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自然引入课题,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然后尝试概括嘎羧临死前做了哪几件事这一训练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培养了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概括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娓娓道来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继续浸润在情意浓浓的学习环境中2、聆听心声,感悟战象嘎羧的情怀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教师与学生展开谈话:“学习课文就是与文中人物、动物、景物交流、谈话,在这里我们就是同谁交谈呢?(嘎羧)使学生意识到战象嘎羧就是一个有高尚情怀的“人”,它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适时抛出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快速读文,看看哪些字词最能拨动了你心弦,在这样的文字下划出真挚的情感线,用心听听战象嘎所在和你说什么呢?“这一问题,直接文章主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片断,重点词句来感悟战象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中配合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学生畅所欲言,由感而发,由感而读教师或情感诱导,或方法指导,或鼓励肯定,保证学生的动态生成,“对话也就成为一种思维碰撞,心灵共振的过程3、拓展阅读,深化单元的主题思想语文的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的结尾,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如《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斑羚飞渡》等优秀作品既全面、深刻的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又培养了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

虎和鼠教案(篇6)

一、说教材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词,它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的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探究过程体验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学法:1.“读、看、听、想、表达”等多种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赏析”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2.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四、说教学环节

本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鲜明地勾勒出来,语言清新秀丽,浅显易懂。为了让学生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我按照“读准、读好、读懂”的思路,一直把“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设计如下教学思路:

一、定向导学。

学生接触词很少,怎样让他们很快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我通过层层渗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制定目标,我引导他们慢慢完成目标,从而不断渗透我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评。

3、抽生读并正音。

读,是诗歌教学之魂。初读课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训练坡度:读准,字正腔圆;读流畅,表现韵律。首先,要求读正确,关注“剥”、“蓬”等字的发音,感受词的韵脚;

三、初读赏析,感悟词境。

古诗词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时,我尝试从再现诗的画面入手。

让学生说说村居的景色:“茅檐”、“溪上”、“青草”,接着再体会村居的人美:翁媪的相媚好,大儿锄豆,中儿正织鸡笼,小儿剥莲蓬。让学生结合画面感知词意,体会村居的无忧无虑,幸福自在。

四、总结提升,感悟词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寻常的田园生活,作者辛弃疾为何如此沉醉呢?此时,一段词人生平资料的展现,恰到好处,再次展现了国泰民安的内涵。

五、强化训练

课堂内主要设计了两个作业:一是背诵,一是小练笔。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词,并且把握的是诗词的精髓,再现的是诗词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词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才能写出美。

相信《虎和鼠教案收藏六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爬山虎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小老鼠和打老虎》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小老鼠和打老虎》反思”!一个是微不足道的小老鼠,一个是强悍威武的大老虎,作者让这二位成为好朋友,真是用心良苦啊!因了这个绝妙的设计,矛盾冲突波澜...
    2020-07-06 阅读全文
  • 小老鼠和大老虎故事5篇 幼儿故事一般是极具想象力的,可以开发小孩子的大脑思维,父母与教师最需要的就是细心与耐性,以最好的状态去教育孩子,很多时候,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与老师耐心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小老鼠和大老虎故事5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小老鼠变大老虎故...
    2023-03-04 阅读全文
  • 小老鼠和大老虎故事 1、小老鼠和大老虎故事 我是一只老鼠,看见了吧,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我身后那个又高又壮的家伙是大老虎。 我们俩是好朋友。 可是,怎么说呢,我们之间还是有点小问题…… 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戏,大老虎总...
    2021-04-20 阅读全文
  •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老鼠和大老虎》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弱小的老鼠和强大的老虎之间地位差异变化。 2、通过欣赏故事、观看表演以及讨论,知道朋友之间应该平等相处,才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3、积极参与亲子共读活动,感知体验...
    2021-11-06 阅读全文
  •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小老鼠和大老虎》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帮助下能读懂连续画面,理解故事的情节变化。 2、学习从细节判断情节的阅读方法,提高观察、推理、判断的阅读能力。 3、学习体会角色心情,知道真正的朋友需要相互体谅,友谊才能天长地...
    2021-10-02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小老鼠和打老虎》反思”!一个是微不足道的小老鼠,一个是强悍威武的大老虎,作者让这二位成为好朋友,真是用心良苦啊!因了这个绝妙的设计,矛盾冲突波澜...

2020-07-06 阅读全文

幼儿故事一般是极具想象力的,可以开发小孩子的大脑思维,父母与教师最需要的就是细心与耐性,以最好的状态去教育孩子,很多时候,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与老师耐心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小老鼠和大老虎故事5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小老鼠变大老虎故...

2023-03-04 阅读全文

1、小老鼠和大老虎故事 我是一只老鼠,看见了吧,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我身后那个又高又壮的家伙是大老虎。 我们俩是好朋友。 可是,怎么说呢,我们之间还是有点小问题…… 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戏,大老虎总...

2021-04-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弱小的老鼠和强大的老虎之间地位差异变化。 2、通过欣赏故事、观看表演以及讨论,知道朋友之间应该平等相处,才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3、积极参与亲子共读活动,感知体验...

2021-11-06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帮助下能读懂连续画面,理解故事的情节变化。 2、学习从细节判断情节的阅读方法,提高观察、推理、判断的阅读能力。 3、学习体会角色心情,知道真正的朋友需要相互体谅,友谊才能天长地...

2021-10-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