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婴儿学爬行阶段的六大重点

发布时间:2022-02-23 小学英语教案的重点 婴儿早期教育 幼儿园工作计划的重点

重点一:发展时机。

八至九个月。

重点二:发展状况。

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俯爬式以及狗爬式。一般而言,宝宝在八个月左右时懂得自然的爬行。在学习爬行的初期,几乎都是以同手同脚的移动方式进行,之后会以手肘往前匍匐前进,而且腹部贴在地面,爬行速度十分缓慢。在九个月大时,身体才能慢慢离开地面,采两手前后交替的方式,开始顺利地往前爬行。

意义:

爬行是所有粗动作发展的基础,让孩子爬行几个月的时间是有许多好处的。首先幼儿利用四脚爬行时,因为他的颈部需要抬高,并且还会左右转动,这样的浍对颈部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幼儿爬行时用手腕支撑身体重量,能手腕的力气,对孩子未来拿汤匙吃饭、拿笔涂鸦都有助益。在宝宝爬行的过程中,更可宝宝膝、臂动作的协调与四肢关节的灵活度。

重点三:关于骨骼的问题。

有些宝宝在爬行时出现用一腿爬行来带动另一腿的方式,如此容易让父母误以为宝宝另一腿发育不良,这样会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婴儿在刚开始学习爬行时,两只脚的力量并不平衡,经常一只脚较不灵活,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父母不须过度担忧,然而如过这种状况维持太久而没有改进,就要怀疑宝宝可能患了肌肉神经或脑性麻痹等异常状况。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教婴儿爬行?


婴儿的学爬小技巧:“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宝宝大动作的发育过程,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些阶段,看着宝宝一天天成长,父母在心里是怎样的喜悦啊。不过,现在孩子会爬的越来越少了。其实,宝宝的动作行为发育是需要成人有意训练的。以下关于训练宝宝爬行的小方法,可以给妈妈们参考。

教婴儿爬行方法一

1、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圆状。(席子有弹性,方便展开)

2、让宝宝趴在席子上,将席子一边压在身下。

3、妈妈推动席子,让宝宝随着席子的展开而朝前爬。

教婴儿爬行方法二

1、宝宝爬在地上或床上。

2、一个人在宝宝前面,一个人在宝宝后面。

3、前面的人牵宝宝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宝宝的左脚。牵宝宝的左手时,就推宝宝的右脚。

教婴儿爬行方法三

妈妈躺在床上,宝宝趴在一边,爸爸在妈妈的另一边,爸爸牵宝宝右手,妈妈推宝宝左腿,反之亦然,协助宝宝从自己的那边爬到爸爸这边来。

贴士:这几种方法都是先训练宝宝向前的感觉,父母要耐心,经常帮宝宝练习。多次训练后,宝宝就能自己朝前爬行了。每次练习成功后,父母要给宝宝鼓励或奖励,以保持宝宝对此的热情。

教婴儿爬行方法四

让宝宝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妈妈推动宝宝左手、右脚,前进一步后,换推动宝宝右手、左脚,轮流进行,训练宝宝手、膝爬行,在训练中要注意适时休息,并要多给宝宝鼓励。可以在目的地摆放宝宝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宝宝努力往前,并保持对这个练习的兴趣。以上方法你不妨试试,祝宝宝健康快乐!

学龄儿童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


孩子的成长历程很漫长。有人曾经问我,孩子多大了,才算是长大了?

我说,只要妈妈还有力气,或者更夸张一点说,只要妈妈还有一口气在,孩子就不算是真的长大了!

面对这么漫长的成长岁月,从6岁到12岁,也就是在行家的专业术语中所谓的学龄儿童阶段,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哪些特点呢?

第一,孩子从上小学开始,才面临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而且这个竞争的结果是可以用考试的分数来量化的。

它并不像在幼儿园里那样宽松,虽然也有竞争,但成果的优劣只是由老师的喜好来评判。所以,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面对如此残酷、如此一翻两瞪眼的竞争结果时,他幼小的心灵绝对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保护的。而且,孩子在这个时期所建立的“自我图像”,也会对他日后面对竞争情境时的性格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第二,从幼儿阶段进入到学龄儿童阶段之后,孩子的生活从本质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前是“游戏性质”的生活,现在则转变为“工作性质”的生活。还没上小学之前,孩子不管是去上幼儿园还是在家里背古文,都是在游戏的氛围下进行,老师虽然也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但父母和老师都不会以太认真的态度去严格执行。可是上了小学之后,各种活动都变得严肃起来,上课得规规矩矩地坐着,必须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回家得按规定写作业,还得参加实打实的考试。所以许多孩子在这种生活本质上的转变中遇到了调整的困难,为日后的低成就埋下了伏笔。

第三,从认知和思维方面来说,学龄儿童已经从“直觉思维期”进入到“具体运用期”。

也就是说,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完全靠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来获知,而是可以从别人的说明、解释、举例中获取新知。这种认知和思维上的转变,意味着他的世界正在逐渐放大,知识结构也在逐步通过不同的触角而形成。所以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开发孩子的认知能力,帮他建立起良好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那么将来他在面对更为严苛的学习挑战时,自然就会容易得多。

第四,从生活和活动的范围来说,学龄儿童的活动重心已经从家庭扩展到社会。

除了日趋沉重的学习压力之外,又要开始面对除了家人以外的“复杂”人际关系,例如班上可能会有喜欢欺负人的同学,可能会有喜欢跟老师打小报告的同学,可能会有爱表现、争强好胜的同学,因此,许多孩子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会和在家里截然不同。如果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没能察觉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之间有互动上的困难,让他不得不独自承受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或情绪障碍,就有可能跟着他长大,甚至影响到日后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第五,孩子上小学之后,是最初开始和爸妈较劲的阶段,也是开始出现矛盾的阶段。

我曾经在一场对妈妈们的演讲中,弄哭了许多妈妈。我说,我们对孩子的“钳制”,大概最多只有6年的有效期。6岁以前,孩子总挂在嘴边的是“我妈妈说”;6岁到12岁,管用的是“我老师说”;12岁到18岁,变成了“我同学说”;18岁以后,又变成了“我女朋友(男朋友)说”;结婚以后,毫无疑问当然就是“我老婆(老公)说”了。

所以,孩子把崇拜的眼神转向他人,对父母来说是个令人难过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许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其实也就是“主权之争”下的衍生品罢了!

第六,孩子6岁以后,在“心性发展”上也有明显的转变。

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性蕾期”一度萌芽的对性的兴趣,到了学龄阶段会暂时被搁置一边。表面上,他们会开始排斥异性,喜欢和同性的朋友在一起,此外,也会表现出对性的厌恶。所以这个时期又叫做“同性期”或“潜伏期”。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会开始模仿父母中与自己同性的一方,建立起所谓的“同性认同”。因此,男孩和爸爸要好,一起去打球、钓鱼、看球赛,向爸爸学习男人的事情;女孩则跟随妈妈去买菜、逛街、打扮,向妈妈学习如何做女人。这些都是心性发展的特点,也都是为接下来的青春期做准备。所以孩子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充分地作好同性认同,对将来的性别发展会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孩子到了10岁左右,心性发展又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他们会表现得更排斥异性,甚至会出现嘲笑、捣蛋、捉弄等行为。其实,这些心性反应都是在为进入青春期而进行的自我防卫准备。在心理上,他们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会被喜欢的异性吸引,但与此同时,他们又被这莫名其妙的感觉吓到,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或处理它,所以就只好用更激烈的反应来隐藏内心的焦虑了。

另外,女孩的心性发展要比男孩快上一两年,身体的发育也来得较早,男孩在情绪和心理上多少会因此受到威胁,所以更会用激烈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但是,这些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却很容易受到师长或父母的误解。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不正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不仅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也能减少父母对自己“教子无方”的自责和挫折感。

事实上,绝大部分孩子的成长都是在健康平和中度过的,而且只要我们稍微留点心,适当地关注一些,就能听见很多爸爸妈妈以过来人的身份,带着五味杂陈的心理,先叹口气,然后告诉你这句话:“孩子的成长真快,一眨眼,他就长大了!”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尤其重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词语,训练儿童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并培养孩子的朗读、默读和复述的能力。

③教给孩子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小学阶段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他最容易掌握的那些能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的特征。十岁左右到十三四岁,孩子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掌握没有直观形象作支柱的概念,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比如,一二年级在学习简单的词汇时,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到了五六年级,孩子不需要借助图片都理解诸如社会、制度、纪律等较为抽象的词汇了。

小学阶段儿童想像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的想像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小学阶段儿童想像发展是向正确地、完整地反映现实过渡。6-8岁低年级学生的想像与学龄前儿童有点类似,仍以无意想像为主,而中高年级学生再造想像趋于完整,有意想像的成分大为增加;

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

③想像的形象还具有片断、模糊的特点;

④高年级学生想像的创造成分增多。随着他们的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想像力具有更多的创造成分。

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想像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孩子的全部印象和感受都与现实联系着,都是来源于生活。比方想像力丰富的孩子能单独一个人玩复杂的游戏,如建房子、机场、战壕,也能玩有一定主题的游戏,如想像自己是教师、医生或解放军战士,在自己周围看到与游戏发展相切合的背景。一根树枝,既能被孩子当作冲锋枪,也能代替马去骑。想像力丰富的孩子学习起来会更省劲一些,能较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相关推荐

  • 婴儿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研究证明胎儿就具有有限的心理活动,但是只有在胎儿出生成为婴儿,心理活动才得到大大的发展,因为实践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第1阶段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基础。 新生婴儿(...
    2022-03-11 阅读全文
  • 如何教婴儿爬行? 婴儿的学爬小技巧:“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宝宝大动作的发育过程,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些阶段,看着宝宝一天天成长,父母在心里是怎样的喜悦啊。不过,现在孩子会爬的越来越少了。其实,宝宝的动作行...
    2022-02-23 阅读全文
  • 超强总结!孩子每个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 孩子在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不同,我们把4-18岁分为五个阶段,并对五个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进行概括总结。只要把握好这些阶段的关键点,孩子的英语成长将没有悬念。 (一)启蒙阶段 学龄:学龄前 重点培养...
    2021-06-07 阅读全文
  • 小学阶段儿童想像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的想像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小学阶段儿童想像发展是向正确地、完整地反映现实过渡。6-8岁低年级学生的想像与学龄前儿童有点类似,仍以无意想像为主,而中高年级学生再造想像趋于完整,有意想像的成分...
    2021-10-30 阅读全文
  •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
    2021-10-30 阅读全文

研究证明胎儿就具有有限的心理活动,但是只有在胎儿出生成为婴儿,心理活动才得到大大的发展,因为实践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第1阶段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基础。 新生婴儿(...

2022-03-11 阅读全文

婴儿的学爬小技巧:“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宝宝大动作的发育过程,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些阶段,看着宝宝一天天成长,父母在心里是怎样的喜悦啊。不过,现在孩子会爬的越来越少了。其实,宝宝的动作行...

2022-02-23 阅读全文

孩子在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不同,我们把4-18岁分为五个阶段,并对五个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进行概括总结。只要把握好这些阶段的关键点,孩子的英语成长将没有悬念。 (一)启蒙阶段 学龄:学龄前 重点培养...

2021-06-07 阅读全文

小学阶段儿童的想像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小学阶段儿童想像发展是向正确地、完整地反映现实过渡。6-8岁低年级学生的想像与学龄前儿童有点类似,仍以无意想像为主,而中高年级学生再造想像趋于完整,有意想像的成分...

2021-10-30 阅读全文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

2021-10-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