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婴儿吃“手指”家长别打搅

发布时间:2022-02-22 婴儿早期教育 大班手指游戏 手指幼儿故事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李义民说,通常新生儿只会双手握拳,胡乱挥舞,其大脑尚不能指挥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到2-3个月时,随着大脑的发育,婴儿逐步学会两个动作:一个是用眼睛盯着自己的手看,另一个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对于他们来说,吮指是一种学习和玩耍。起初他们只是将整个手放到嘴里,接着是吮吸两三个手指,最后发展到只吮吸1个手指,从笨拙地吮吸整只手,发展到灵巧地吮吸某一个手指,这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大有提高。吮吸手指动作,促使婴儿手、眼协调行动,为5个月左右学会准确抓握玩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一时期的婴儿主要是通过嘴来了解外界,婴儿认为手也是外界的东西,所以总爱将它塞进嘴里吮吸感知。

对于婴儿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虑烦恼,更不用强行制止。如果孩子的行为实在过于频繁,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的小手进行抚摩、摆动,以转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会拿玩具时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摇动、摆弄玩具,把婴儿的双手占住,使他无暇去吮吸手指。yjs21.COM

专家提醒,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持婴儿小手干净,保持婴儿口唇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湿疹。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仍然经常吮吸手指,就可视为一种不良行为,需细心了解形成原因,耐心纠正。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爱吃手指心理有问题


近日,江门市民王女士带着3岁的儿子来江门市妇幼保健医院看病,她反映自己的小孩3岁了还不会说话。

据介绍,小孩两岁还不会说话时,王女士已经注意到儿子的这个问题,但听家里的老人说,小孩说话说得晚才聪明,王女士因此也没在意。但转眼间,小孩满了3岁,还是一样不能说话,这下王女士可着急了,连忙带孩子到

医院检查。

一检查,医生发现小孩的智力发育方面有问题,急需治疗。王女士十分后悔,称应该早点把儿子带来看病。

婴幼儿心理疾病发病率为8.7%

据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主任医师彭晓珊介绍:“儿童坐不住特别爱动,爱发脾气,不爱讲话,来回重复地做一个固定动作……这都是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很多小孩从小喜欢吮手指,习惯性的拿起手指开始吮,这其实是小孩焦虑行为的一种表现。还有小孩很大了还有遗尿的问题,这也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

据调查,江门婴幼儿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8.7%,虽略低于全国12.97%的平均水平,但仍需要引起重视,儿童多动症、孤独症、抽动症、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都是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家长易忽视婴幼儿心理疾病

记者了解到,婴幼儿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容易忽视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家长不容易察觉到,由于小孩还不会说话,无法与大人正常交谈,只能靠家长细心观察小孩的一举一动,有些粗心和没有经验的家长很容易忽视这些问题。

其次,就算有些家长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由于是心理问题,不是生理问题,家长往往也不知道该把小孩送到哪里去治疗。

专业心理咨询师指出,除了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外,高危儿童也应引起家长的注意,一些早出生、低体重、缺血缺氧的儿童都属于高危儿童,其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和智力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故在儿童管理中加强对高危的管理和监测很有必要,应该早发现、早干预和早训练,尽量减少智能缺陷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育儿知识:如何纠正幼儿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


我们总能发现班内个别幼儿有吃手指的现象,不停地提醒他们,有时还训斥他们。可他们依然在吃手指,有的幼儿还咬指甲,咬得手指很难看,指甲很少。如何纠正幼儿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呢?

一、吃手指、咬指甲的根源

吮吸是人类最初的一个本能的行为,当婴儿出生后,当嘴唇接触母亲的乳头时就会本能进行吸吮,而在吮吸母亲奶头的过程中,婴儿得到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感,即可以满足他机体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心理上的满足。在整个婴儿时期,婴儿吸吮自己的手指很常见,一般持续到两三岁后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其间,婴儿会因饥饿而吸吮手指,以期得到如吸吮母亲乳头般的满足;会因寂寞无聊、焦虑不安、身体疼痛等吸吮手指,以期自慰、减轻焦虑、转移注意力等。如果偶然出现这些行为或持续时间不长,应该是一种婴幼儿的正常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与外界接触的增多,这一不良嗜好大多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不过,若饥饿、疾病、孤独、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反复出现经常存在,则吸吮手指的行为就可能转化成咬指甲。并形成一种癖好,以致难以革除。成为一种较具顽固性的不良习惯。这一不良习惯形成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父母无法及时满足幼儿爱的需求。繁忙的工作令年轻的父母们无暇顾及幼儿,对幼儿关怀照顾不够。幼儿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缺少母爱。

2、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伙伴。“小太阳”家庭模式下,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和放学回家之后,常常是一个人在家里独自玩耍,内心孤独、寂寞、乏味,以吸吮手指、咬指甲来排遣寂寞和孤独是最简捷的方法,久而久之便成为习惯。

3、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家庭中同龄人的缺乏既有益养成幼儿的独立性格但同时也极易造成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不会也不可能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懂的沟通,交流。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困难只有逃避或自虐。而咬指甲就成为一种逃避的方式。

4、紧张焦虑情绪也是一个成因,如受到父母的责骂或惩罚等。有些家庭中,父母当着幼儿的面发生争吵甚至家庭暴力,这些具有一定暴力性质的事情超乎了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另幼儿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让幼儿无所适从,而采取逃避的方式,进行吃手指、咬指甲来缓解心中的紧张情绪。

5、回避困难、问题。幼儿的各种能力还处于一个初创并不断健全的关键期,当幼儿遇到自己无能为力事情或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又不能够及时从监护人那里得到必要的支持,帮助心理压力无法缓解时就只有用咬指甲,吃手指来转移注意力,逃避面临的一切,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

二、如何帮助幼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

1、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卫生观念,知道什么是好的卫生习惯,什么是不好的卫生习惯,让幼儿明白吃手指、咬指甲是一个不卫生的习惯,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

2、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作用。创造一个祥和、温馨的家庭环境,满足幼儿足够的爱的需求。温馨幸福的家庭会给幼儿一种安全感、满足感,从而让幼儿远离焦虑、远离恐惧,良好的习性会让幼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

三、具体措施

1、我们针对这一现象将开展一系列的分年龄段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吃手指、咬手指的严重后果,如小班组织活动《手指好吃吗?》,中班组织活动《指甲长长了》和大班组织活动《长指甲,我不要》。

2、我们将推荐相关文章文章,请家长了解孩子爱吃手的原因,请家长在家注意观察,家园共育,在家要注意提醒幼儿保护手指,并经常洗手,保护手的干净,做一个爱清洁的好孩子。

0-1岁婴儿运动智能指标


郭建国老师基于多年的儿童运动研究和儿童减肥实践,建立了一套衡量1岁以前的宝贝是否肥胖的运动智能指标,从前庭器官、自控能力和本体感觉、四肢腰腹力量、颈背及身体协调等五个方面来衡量宝贝运动机能的正常,仅供参考。

如果达到以下各年龄段要求达到的运动机能,说明宝贝身体发展正常。如果宝贝身体过于肥胖,则完成其中的某些动作应该是有难度的。

前庭器官

0-15天横托抱摆有紧张感

16-30天竖托抱摆四个方向有紧张感

31-45天竖托抱摆四个方向紧张感减少

46-60天仰卧,眼追视,头有明显转动

3个月托腋左右摆无紧张感,

4个月仰卧上下左右追视,快速

5个月独坐,能左右转头

6个月托腋前摆无紧张感

7个月拉腕摆动下肢放松

8个月不同方向的摆动不紧张

9个月

10个月悬垂360°转,左右交换做

11个月托腋上抛离手不紧张

12个月提双脚头向下悬垂10秒

宝宝吃手指时 你是如何应对的


很多宝宝在3-4个月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手指放在嘴里吧唧吸个不停,真那么好吃?显然不是。看起来还让人担心会不会是什么毛病,很多家长就粗暴制止了,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

宝宝为什么吃手指?

宝宝吸吮手指,是正常的生理需求,跟你用安抚奶嘴是一个道理,爸爸妈妈们真的不要太介怀,更不要粗暴的打断他。这个习惯会在宝宝周岁之后渐渐丢掉。

吃手指还有好处不成?

①宝宝心里苦:如果妈妈没有更多的母乳喂养,宝宝得不到吸吮带来的快感,心里就有空虚感,而长在自己身上又能够得到的手指,就是最好的安慰剂。

②宝宝紧张害怕: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不分白天晚上,刚吃完奶也会莫名其妙啃手指,不必过分紧张。他就是在消除自己内心的焦虑感,尤其是晚上,黑暗是让人恐惧的,没有妈妈在的时候,吃手指就是最好的排遣方式。

该不该制止他?

如果宝宝在半岁以内经常吃,大可不必太上心,这不仅不是坏习惯,恰恰证明了宝宝手、眼、口已经能够很协调的工作了,是智力发育走向更成熟化的表现,妈妈应该高兴才是。如果你粗暴打断,会伤害宝宝的心智!平时注意经常给他修理指甲和洗手就好。

如果宝宝1岁以上这个习惯不仅不丢掉,还变本加厉,甚至有的宝宝3-4岁还一直吃个不停,就要注意了:宝宝很可能长期焦虑,最明显的就是影响他语言功能不正常。应该及时纠正。

再者,宝宝越来越大,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的细菌,吃手指会引起跑肚拉稀,同时呢,长期的吮吸动作,会让宝宝牙齿发育参差不齐,形成豁牙、龅牙。纠正牙齿事小,被人长期嘲笑伤了自尊就不好了。

如何正确有效的纠正宝宝?

①奖励有度,限制他吸吮:具体就是,跟宝宝协商好,每天吸吮手指的次数不得高于N次(低于平时的一半),如果吃一次就给他用画板画个红圈,达标就奖励好吃的或者玩具。

②玩点其他的,转移注意力:比如趁机培养1岁宝宝阅读绘本的习惯,既有好玩的色彩,还能讲故事,在用手来回翻阅的同时,既学了知识又转移了注意力,一举两得。

③指尖游戏,让手指不闲着:妈妈需要给宝宝更多的关爱,让他知道不需要吃手指来排遣,比如带宝宝一起玩积木,学绘画,甚至做简单的数数(宝宝1岁左右已经有了数学的概念了),时间一久,吃手指他自己就会觉得无聊。

相关推荐

  • 手指游戏: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双手运动食指), 下敲鼓咚咚(双手运动小指)。 上下一齐敲(食指小指同时运动)。 中间开了缝(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小指向下运动)。 你敲鼓我敲锣(械手上下运动食指,右手上下运动小指...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手指游戏: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双手运动食指)下敲鼓咚咚(双手运动小指)。上下一齐敲(食指小指同时运动)。中间开了缝(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小指向下运动)。...
    2019-12-19 阅读全文
  • 手指游戏:手指一家亲 手指一家亲 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 (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向下按) 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 (双手食指单伸出来,做搓衣服的动作) 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 (双手中指单伸出来...
    2019-12-3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吃手指 教育随笔:吃手指 瑶瑶小朋友活泼、可爱,老师们很喜欢她,可是,最近我发现她没事的时候总爱把手指放进嘴巴里。是新添的毛病还是原来就有呢? 经过与其家长的一番谈话得知,孩子从小就有了这个习惯,家长多次说教...
    2021-05-10 阅读全文
  • 再也不吃手指了 我班里桂孝威小朋友论个头数一数二,论年龄偏大一点,在各个方面还比较好,但有一个坏习惯上课时总是把手指含在嘴里,每次上课组织活动时看到他那个样子,心里总有些不耐烦,因此,我下定决心帮助他改掉这个吃手的坏...
    2020-11-20 阅读全文

上敲咚咚鼓(双手运动食指), 下敲鼓咚咚(双手运动小指)。 上下一齐敲(食指小指同时运动)。 中间开了缝(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小指向下运动)。 你敲鼓我敲锣(械手上下运动食指,右手上下运动小指...

2019-12-19 阅读全文

上敲咚咚鼓(双手运动食指)下敲鼓咚咚(双手运动小指)。上下一齐敲(食指小指同时运动)。中间开了缝(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小指向下运动)。...

2019-12-19 阅读全文

手指一家亲 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 (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向下按) 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 (双手食指单伸出来,做搓衣服的动作) 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 (双手中指单伸出来...

2019-12-3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吃手指 瑶瑶小朋友活泼、可爱,老师们很喜欢她,可是,最近我发现她没事的时候总爱把手指放进嘴巴里。是新添的毛病还是原来就有呢? 经过与其家长的一番谈话得知,孩子从小就有了这个习惯,家长多次说教...

2021-05-10 阅读全文

我班里桂孝威小朋友论个头数一数二,论年龄偏大一点,在各个方面还比较好,但有一个坏习惯上课时总是把手指含在嘴里,每次上课组织活动时看到他那个样子,心里总有些不耐烦,因此,我下定决心帮助他改掉这个吃手的坏...

2020-11-2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