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情感教育,防止孩子说谎
发布时间:2021-09-30 怎样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笔记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读:净化孩子的心灵需要摆脱功利的教育机制,需要良好的平等的教育环境,更需要成人社会的言传身教。用良好的情感去净化孩子的心灵世界,让孩子告别说谎的坏习惯。
现在孩子说谎越来越难识破了,“坏孩子”说谎为成绩,“好孩子”说谎为关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次,某校韦老师因为生病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上班后碰到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小勤,小勤亲热地跑到韦老师面前问长问短,一句“您这一个星期没来,我都想您了”,让韦老师非常感动,于是对小勤特别关照。但后来,韦老师发现只要有哪个老师有一两天没来上班,小勤都会亲热地说上一句“我都想您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韦老师无意中听到小勤给另一个班的小姐妹传授经验:“这些老师就吃这套,他们不会在乎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他们,只要能和老师搞好关系,说点儿违心的话怕什么!”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所中小学,老师们反映,学生说谎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应成为一个引人关注与深思的严肃问题。
涉世不深的孩子为什么爱用谎言掩饰自己?笔者认为,这其中与情感教育的匮乏不无关系。
先说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由于忙碌和家庭教育认识上的偏差,许多家长不能给孩子一个真正精神幸福的童年,多是按照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如何如何,或用过去的优秀标准来要求孩子,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让孩子觉得父母除了苛刻要求外,亲情沟通很少,情感空间一片空白。而当父母的一些“成人化”要求和孩子的特有个性激烈碰撞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发生谎言。
再说学校。由于学校考评标准是要用学生的学习成绩说话,所以,分数和数据就成为学校工作好坏的最主要标准,使学校管理机制陷入僵化的数字化怪圈,只要结果而不要过程,只重成绩而不管原因。为了得到好的成绩,老师只得疲于应付,教育动机围绕着数字高低转圈,而对于学生的远景发展以及人生规划能力根本不予重视。老师和学生成为陷入功名利禄的机器,有的甚至谈心会成为总结会、家访成为告状、班会成为批斗会,孩子的精神需求成为奢望,精神发展沙漠化。所以,他们对教育竖起了高高的界墙,用谎言安慰自己。
还有社会。影视作品经常见到的谎言多多,一片残酷;成人社会的满不在乎,说谎不脸红,没有真诚竟然还能得到不错的社会评价,这无疑都在给孩子们强化“说谎也能成功”的观念,社会化的冷漠促进了孩子的精神钙化,进而产生说谎动机。
净化孩子的心灵需要摆脱功利的教育机制,需要良好的平等的教育环境,更需要成人社会的言传身教,不从这些方面改观,孩子说谎的现象就还会成为家长、老师们焦心的话题。
老秋点评:不说也罢。如果一定要说,俺倒是觉得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不可能有单独的诚实的小环境。在一个普遍缺乏诚实的社会里,如果有人一定要坦诚守信,那么他可能是大家攻击的对象。别说“从我做起”!我想表达的是:这仅仅是情感教育的软肋么?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防止孩子的自私心理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在现代家庭中,孩子不自觉地或不知不觉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这就提醒我们,家长在把希望和爱倾注于孩子身上的同时,又要防止他们滋长自私心理。
在家庭里,孩子应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衣食住行玩都应该由家长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的按排,切不可迁就他们的不合理要求。
现代的独生子女,统统处于4:2:1氛围,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呵护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观念增强,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要玩高档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要求,动则耍脾气,家长一见家中的“小皇帝”抖脾气了,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从孩子,这就是滋长儿童自私观念的温床。
要纠正孩子的自私观念,家长就不能不合理要求给予满足,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亦不可百分之百给予满足。台湾皇龙投资公司董事长黄任中,可称亿万富翁,他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一般只满足四分之一,可谓用心良苦。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对儿童,家长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独自一个享用,而是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则常常想到自己应该帮父母干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
此外,父母自身也应以身作则。有一则笑话,一对夫妇对儿子千般呵护,而对父母万般挑剔,某一天,这对夫妇对父母的恶劣态度被儿子看到了,其子大声叫喊,“我记住了。”,其父母问他记住了什么,其子说“我记住了你们怎样对待祖父母,看我长大后怎样收拾你们。”,父母哑然。可见身正影不斜是何等重要的。
制止孩子说粗话
导读:说粗话严重破坏一个人的形象,孩子说粗话影响更是恶劣,大人要制止孩子的粗话行为,使其成为讨人喜欢的好孩子。
说粗话的孩子绝对不会讨人喜欢,但是如何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呢?有如下4个步骤。
一、如果不能接受孩子说的话或不能容忍他说话的语调,马上向他表明你的立场,可以这样说:“我们家每个人都尊重别人,我们从不像你刚才那样说话。
二、要注意受指责的应是粗鲁的语言,而不是孩子本人,同时要给他重新选择的权利。你可用开玩笑的口气说:“你真的要那样说吗?”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并加以改正时,要向他表示肯定,用你的实际行动教他尊重别人。
三、小孩子在生气、受挫折、失望或是感到无人疼爱时,就会说脏话,表现得粗野无礼,顶撞大人。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克制自己。
四、耐心向孩子解释不礼貌的语言会给1个人带来如下伤害:它能使1个人感到很伤心,很生气。平静地向孩子讲述他无礼顶撞你的内心感受,即使1个3岁的孩子也会明白他伤害了你的感情。
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
导读:当他有夸张、说谎的迹象时,就提醒你该注意孩子了,了解他们的心境,多关怀他们,解除他心中的焦虑、不安,也帮助他多展现自己的优点,得到别人的认,同。次外大人可以适当给幼儿戴高帽视,另外要以身作则,保证自己有正确的言行典范。
路路从小班开始一直中班第二个学期,出现了说谎现象。有一次早餐过后,她忽然趴在桌子上大哭不止,还一边揉她的肚子,我走过去询问,她说肚子好痛,我看了一下,她的肚子已经被揉得通红,问她是不是想上厕所,她说不是,仍继续哭,问了好久也没问出原因,我和配班老师商量后打电话叫来她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没过多久她父亲又把她带来幼儿园,说检查过了没问题,路路自己也说不痛了,可她父亲离开幼儿园时她两眼泪汪汪的。此后每隔一星期都要发生类似此类的事情。还有一次,路路妈妈带着路路气冲冲地来到幼儿园,说昨晚上发现路路没穿内裤,内裤全放在书包里揉成一团,问她,她哭着说是有一个小男孩把她内裤脱了,还把全班小女孩的裤子都脱了。我和配班老师一听,吓了一跳,没这回事呀!我说在幼儿园决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是不是路路因为尿湿了,不好意思跟老师和父母说,才编了谎话,一问路路终于承认果真如此。
老师和路路谈心,路路泪汪汪的说爸爸妈妈有了小弟弟,不理她了,我明白了。后来和她妈妈交流,原来她们家添了一个小弟弟,父母忙着照顾小弟弟,忽略了对女儿的关爱,所以孩子才出现了说谎的心理。
其实,孩子说谎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
第一:出于自我保护说谎。
第二:因为想象而说谎。
第三:想讨好大人而说谎。
第四:想博得赞赏而说谎。
第五:希望引起别人注意而说谎。
知道原因后,那么我们家长应如何减少幼儿的夸大其词或说谎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多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
借着参观、旅游、阅读、实际操作的机会。带领幼儿多看、多听、多接触不同的人、事、物、地。这样可以缩短幼儿的想象世界和实际生活的距离,说出来的话就比较真实可靠了。
二、不要刻意去戳穿孩子的“牛皮”或嘲笑他们的夸张
如遇到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强调:“不吃饭就不会长高喔!”这句话可能会激起孩子的想象,说道:“那我要长得向长颈鹿一样高。”对于这样的答案,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拉回现实,“胡说八道,哪有人长得和长颈鹿一样高,那不成怪物了吗?”而可以顺着他的话去:“对你要多吃点才会长得很高喔。”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也达到了家长要他好好吃饭的目的,还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从理解接纳或一笑了之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夸张或说谎,而不要以生气、责骂的方式逼他说实话,甚至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吹牛,想象游戏,带自己回到童真的年代,也帮助自己进入孩子的想象世界,还能和孩子关系更加亲密。
三、了解孩子爱夸张和说谎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引导他说出内心的感觉,心平气和的听听他说说自己的感觉和期望。针对问题的关键,才能解决问题。让幼儿明白何为合理的要求,也避免孩子遭拒绝时心理的不平衡。
搬新家、转学、换了老师等,都可能引起孩子不同以前的表现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当他有夸张、说谎的迹象时,就提醒你该注意孩子了,了解他们的心境,多关怀他们,解除他心中的焦虑、不安,也帮助他多展现自己的优点,得到别人的认,同。次外大人可以适当给幼儿戴高帽视,另外要以身作则,保证自己有正确的言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