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玩具我爱你
发布时间:2021-09-28 幼儿园玩具游戏 幼儿园游戏玩具 幼儿玩具分享活动方案小班《幼儿用书》上有首关于爱护玩具的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伴我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脏了给你洗一洗,玩具玩具我爱你,做完游戏摆整齐。
我边说儿歌,边用玩具做演示,又让孩子做了几遍,孩子学得很快,玩完玩具之后也知道把玩具收起摆放好。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总是会有玩具掉到地上,还有的孩子愿意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孩子自觉捡起玩具的次数很少,总是要督促好几遍才能磨磨蹭蹭的把玩具捡起。
一天孩子们收玩具的时候,我一边念儿歌,一边突发奇想,何不把儿歌改一改,把“脏了给你洗一洗”一句改成“掉到地上快捡起。”
玩具脏了一般都是由老师或家长来洗,孩子自己洗的次数很少。于是我就尝试着念了出来,孩子听完儿歌后的反应令我非常高兴,孩子们很自觉地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
以后孩子们玩具掉到地上的多了,我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大声命令孩子捡起地上的玩具,只要一念儿歌,宝贝们会马上知道该怎样做。宝贝们在玩玩具的时候有时还会不自禁的念起来呢!
其实教育孩子并不需呀一味的疾声厉色,多动动脑,发挥一下自己的小智慧,许多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玩玩具时间:地上的玩具快回家
每天早晨,爸爸妈妈把孩子送到老师的手里后,接下来就是孩子早晨的玩玩具时间了,每次玩玩具,总有一部分孩子把玩具丢在地上。每天我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提醒孩子玩具掉地上了,可基本孩子不太去主动检,有时只好自己出动帮着检。虽然每次玩玩具的时候,我都提醒孩子们:要把玩具放在桌子上玩,不要丢在地上,但孩子们基本都听不进去,效果并不明显,部分玩具还是被丢在地上。
这天,差不多到一定的时间了,我没有及时让孩子收玩具,这时又有好几组玩具“躺”在地上。看着“躺”在地上的玩具,我突发灵感。
“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老师讲过的《鸡妈妈和鸡宝宝》的故事吗?
“记得。”孩子们大声的说。
“那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啊?”我问到。
“鸡宝宝找不到妈妈了!”
“鸡宝宝调皮,走丢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
“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好。鸡宝宝跟着鸡妈妈出来散步,不听妈妈的话,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捉小虫,结果,不小心走丢了找不到妈妈了,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最后,小兔子帮忙把它送回家。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如果你是鸡宝宝,不听妈妈的话,走丢了,你会怎么样呢?”我问道。
“我会哭!”
“我会害怕!”
“找警察叔叔!”孩子们议论纷纷地说着。
“哦,很好,小朋友都很聪明,知道找警察叔叔。可是有一些玩具宝宝被小朋友玩的时候弄在地上了,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伤心的哭了,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朋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他们啊?”
“像警察叔叔一样,送它们回家!”
“把它们捡起来!”
“好,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好。那我们以后就当警察叔叔,看见玩具宝宝掉在地上就把它们送回家,好不好啊?”
“好!”孩子们快乐的说着。
果然,从那以后孩子们看到玩具丢在地上就捡起来,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而且玩玩具的的时候还互相提醒不要把玩具宝宝弄丢了,如果看见别人的玩具掉在了自己那边,也会主动把玩具宝宝送回家了,这样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玩具掉地上的难题,而且还使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与幸福。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不能一昧地说教、讲道理,教师应该开动脑筋,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静静的关怀、我爱玩具
他可以给你一种静静的关怀,像那毫不张扬的桂花向周围飘散那独有的清甜的香味。他也可以给你有力的支持,像那刚强的天堂鸟展示着同事之间的守望相助。记得有一天我突然感觉身体有点不适,早上到医院去了一次。眼看上班可能要迟到半个小时左右,于是我打电话给他说明了情况。他一听就在电话那头对我说“你放心吧!”。后来我到幼儿园时,发现他正耐心的指导孩子们游戏。看见我来了,他关切的我问怎么样。看见我脸色不好,他主动说“如果你今天上不动的话,我来帮你上好了,你休息一会。”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却让我感动了许久。谢谢你,像天堂鸟一样给我支持。
还有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和他换班。往往这时他会微微一笑说“没有问题,你去吧!”有时候换班的时间超过了预期,急急忙忙赶到班级的时候,他已经在为孩子们整理衣服,检查鞋子了。面对满脸歉疚的我。他也只是笑笑,像桂花一样向外飘散那独有的清甜的味道。
关于他其实还可以写上很多很多。工作细致认真,待人接物热情,还有就是在班级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点。
谢谢你给我静静的关怀。
我爱玩具
一个人冥思苦想了好久,也不知道该如何在班级的主题墙中很好的表现课题的特色。怎么样才能又出彩又实用。但在晨间活动中孩子们的一个举动让我知道,如何在小班渗透体育的点滴。因为每天的晨间锻炼中我们都会选择一种玩具供孩子们进行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能自己探索出很多不同的玩法。如玩圈,除了我们介绍给孩子们的跳圈,开火车等。孩子们还想到了转圈,把圈背在背上当小乌龟等。
小班孩子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而在玩中学无疑又能更好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我们如何开展对于体育玩具一物多玩的探索,让孩子们在玩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慢慢的渗透一些运动小规则等。让孩子们明白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己,如何遵守运动规则等。而在着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通过从旁观察孩子们对于体育玩具玩法的探索,帮助孩子们总结每一样体育玩具的新玩法,并用相机记录下来。在活动结束之后,将照片打印出来,张贴在体育主题墙上供孩子们回忆及学习。
这一系列的活动已经开展起来了,活动效果还有待于观察,但是姐妹们如果有更好的建议还是请您不吝赐教啊!
我也带玩具来
小班的孩子都喜欢把玩具带到娃娃家来玩,只有新威不舍得带玩具,还经常抢别人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时,他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文文不让我玩玩具还打我。”我把文文叫到面前询问缘由,文文委屈地说:“新威不带玩具来,总是抢我的玩,上次还把我的小汽车摔坏了。”听到这儿,新威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很喜欢文文的玩具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该怎样向他借哪?”新威不高兴的说:“我和他商量了,他就是不给我玩。”“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我再问,这时旁边的琪琪插话说:“两个人一块玩。”我又继续问新威:“你这样喜欢玩具,为什么不自己带呢?”“我怕别人给我玩坏了。”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玩具,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爱护别人的玩具,就不会玩坏了。”他想了想说:“我明天也带玩具来。”
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并且特意让我看:“马老师,这是爸爸新给我买的小汽车。”我高兴的说:“呀,你的小汽车真漂亮,还是遥控车,老师很喜欢。”区角活动时,我请他向小朋友介绍展示小汽车的玩法,他自豪地对孩子们说:“我来教你们玩吧。”孩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跑到他面前,“我们一块玩吧。”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小汽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个玩具来。”从此,新威经常带自己的玩具到娃娃家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在这里他不仅懂得了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还学会了与同伴共享。
我班的玩具店
常听教师们说起,最烦人的事莫过于孩子来园时自己带玩具。的确,各种各样的玩具带入园,不但会影像正常的教学活动,而且会由此产生孩子之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的教师干脆告诫家长,不让孩子带玩具入园。但孩子自己偷偷将玩具带来的现象仍时长发生。在入园时和教育活动前,我自己也曾没受过孩子的玩具,可这样处理后,有些孩子整天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甚至思维也不像平日活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幼教杂志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孩子生来最喜欢的两件事是吃和玩。有时小孩视“玩”比“吃”还重要。好动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不可缺少的工具。俺卷思索良久,使我深受启发。
一天下午,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每人第二天带一件心爱玩具来参加班里的玩具展览。第二天,许多孩子拿着玩具很早来到了幼儿园。我将大家的玩具一一标上记号,集中起来。活动开始后,我先让每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玩具的名称、玩法,并表演给大家看。然后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换玩具,是大家通过交换都能玩到许多玩具。
正当孩子玩的尽兴时,我问大家:“如果把这些玩具放在活动时的柜子里,那会怎么样呢?”我说:“老师,那我们活动室里不就有了玩具店了吗?”我说:“对,我们班就办个玩具店,好不好?”大家齐声叫好。就这样,这些各种各样的玩具,就成了“玩具店”里的第一批玩具。
以后,为了办好“玩具店”,我还给大家讲了一些制度。比如玩具可以借回去玩,也可从家里带新的玩具来换;玩具只能在课间活动、自由活动时玩,等等。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尽兴地玩到许多玩具,而且学会了有礼貌地交换玩具,提高了互相交往的能力。那种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偷偷的玩玩具的现象,自然也就销声匿迹。
教育随笔:我在玩玩具,你可不要打扰我
我们班里开展了值日生的活动,每一天孩子们都特别早的来进行值日生,今天和平常一样,值日生冉冉干的热火朝天的的,可是这时候有一个声音传来“我在玩玩具呢?不要打扰我”原来是淇淇的声音,他正在玩摞积木呢,原来他是不想让别人来打扰他,可是我们冉冉值日生也没有碰着他,积木一下就倒了,这时候我看到淇淇气呼呼的看着冉冉,而冉冉又一脸委屈的看着淇淇。
分析:
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每个孩子的性格开始表现出来,不礼貌自私。当这时候我们还是作为旁观者来进行观察,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反思:
我在旁边观察的时候看到冉冉已经开始帮助淇淇收拾好玩具,并且把自己没有动玩具的事情也说的特别清楚,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区角中增加人际交往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等待老师出面解决问题。在活动中也有许多像淇淇一样的小朋友总在喜欢的埋怨别人,这时候老师要进行个别教育,让幼儿在活动中想个大集体一样。
爱抢玩具的孩子
早上,潇扬带了一个变形金刚来到幼儿园,把它放在玩具角,子豪见了,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玩具角,拿起变形金刚就玩。潇扬一看急了,奔过来不让子豪玩,二人于是挣抢起来。一个大叫:“这是我的玩具”,一个大嚷:“让我玩一玩,让我玩一玩!”,场面顿时混乱起来,我连忙走过去制止,并教育子豪以后不能抢夺别人的玩具。他立刻点点头,表示以后改正。类似这样的事情已发生了好多次,每次子豪只要看到谁的玩具好玩,就随手拿来玩,以致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甚至打架。虽然,我已经告诉他一些交往的方式,也带着他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可当我找他谈话时,他都能准确地说出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商量不能抢夺等方式,但他的实际表现往往行动在前,而思维在后,因此造成与其他孩子的纠纷很多。见到玩具好玩,就“抢”,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小朋友身上也时有发生,但星星小朋友显得尤为突出!
怎样才能让子豪小朋友改掉这一“霸王”行为呢?为此,我先翻阅了一些资料,分析了一下他之所以抢玩具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见到玩具好玩就抢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此一年龄段的孩子的好奇心强,见到好东西就渴望拥有的心理有关。子豪小朋友”抢玩具”这一行为的对、错,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见到好玩的玩具就渴望马上玩,这种渴望常常使他忘记了“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再加上学前期孩子的道德认识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刚刚开始,所以行动在前、思维在后的表现在所难免。另外,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我决定好好地和星星的妈妈进行交流,实行家园同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插片玩具
五颜六色的塑料插片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之一,因它功能的多变,可任意摆弄,塑造他们想象中的事物。在孩子们刚开始玩时,我首先出示示范作品引起孩子兴趣,激发学习拼插的愿望。然后让孩子认识插片的特点。再让他们按结构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认识,后再拼插。等孩子们完成一件作品时及时表扬鼓励。并放在区角中供其观赏。在孩子基本掌握了拼插技能以及较熟练地操作后,启发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去拼插,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插出来,采用一种变多种,就是学会插一种事物后,稍加变化就可以成为另一种物品。如小马变长就是长颈鹿等等。少讲多问,就是围着孩子转,开拓和诱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巡回指导时问问他们插的是什么,从不包办代替,限制规定。让他们对“发明创造”更加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假造性。指导孩子玩插片,既发展了小肌肉群的精细动作,又锻炼了手、脑、口并用的本领。而且还是一堂很有趣的综合课,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玩可以检查孩子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认识能力,同时也复习了老师所教的各种知识。
他抢我的玩具筐
家长会中,我们向家长们阐述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年龄小,交往能力不强的小班幼儿而言,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发生矛盾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因此逐步提高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除了教师正确解决、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以外,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引导对幼儿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我为家长们放了一段视频《他抢我的玩具筐》:一天清晨,宇宇较早地来到幼儿园,开始玩起了结构游戏,由于其他幼儿还没来,他就把玩具筐放在了自己面前,尽情地开始搭起来,没过一会儿,舟舟和萱萱也来了,由于舟舟和宇宇是面对面坐着的,相距较远,因此,宇宇把玩具筐放在面前,让舟舟拿起来很困难,于是,舟舟一把将玩具筐拿到了中间。宇宇一下子愣住了,随后,就开始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听,怎么劝也不行。我问宇宇发生了什么事情,宇宇说:"舟舟抢我的玩具筐!"舟舟说:"不是的,是他把玩具筐放在他自己那里,萱萱拿不到了,我也拿不到,应该放在中间。""可是,我拿不到了。"老师问:"那请你想想怎么可以拿到中间的玩具筐呢?"舟舟说:"可以站起来拿!"
宇宇还是摇着头,不肯答应,但是已经不哭了,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友好相处?"他摇摇头;老师问:"愿不愿意做小朋友都喜欢的小朋友?"他还是摇摇头……
随后教师便对幼儿进行冷处理,让宇宇自己单独坐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当宇宇这一组的小朋友都来齐的时候,宇宇和其他幼儿继续玩起了结构游戏。老师问:"宇宇,你们现在玩得真好,你们的玩具筐放在哪里啦?"宇宇说:"放在中间。"我继续追问:"为什么要放在中间呢?"宇宇说:"因为都能拿到。"我打趣道:"那你现在能拿到筐里的玩具吗?"宇宇一本正经地说:"能!"说着站起身来手伸长了拿,一边伸一边告诉我说:"就是站起来拿。"我说:"你真棒!"教师通过幼儿自己讲述矛盾发生的过程、自己想办法怎么解决,同伴的想法是什么,同伴之间的交流是怎么样的,通过这样的过程,不断冲击着幼儿自己原先的想法,逐渐调整成符合大家认同的行为方式。
家长们在看视频的时候,被孩子连续摇头,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把筐放中间,拒绝做小朋友的好朋友,拒绝做乖宝宝的行为而忍俊不禁。真实的视频让家长朋友们倍感亲切,同时,也引发了家长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视。如何协商、商量、劝说,是孩子们急需学习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