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剥毛豆
发布时间:2021-09-03 幼儿园教案快乐 快乐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快乐教案早上,阿姨提来一袋子毛豆,交代说:“今天中午要吃毛豆,请你们帮忙剥一下。”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洗手的洗手,卷袖的卷袖,拿盆的拿盆……一副大干一场的模样。
剥毛豆并非所有的孩子想得那么简单。瞧!当当不知道毛豆的开口在哪,举着毛豆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静静用力抠着毛豆,可怎么也不见剥开毛豆的外壳;雄雄卖力地拔着毛豆外壳上的“毛”,可仍然不见豆子的出现;萱萱不停地扭着毛豆,“咯哒”,外壳断了,大叫:“我看到豆豆了。”……
看着他们的举动,觉得可爱,内心却有一丝的心酸。现在的家长,什么事都包干,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劳动权利。其实,孩子们非常乐意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着向大人证明“我长大了”!“我能行!”
“王老师妈妈,我们的毛豆快没有了。”我的思绪被涛涛的话拉了回来。“这么快?”我不敢相信。过去一看,涛涛剥毛豆的技术让我惊讶。“我教他们剥的。”他自豪地说。“涛涛教会了你们,你们愿意去教更多的小伙伴吗?”没等回答,他们各奔其他组,纷纷做起了小老师。
看着满满一盆的豆豆,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他们开心,可能是因为他们帮助厨房阿姨剥好了毛豆,可能是因为自己学会了怎么剥毛豆,可能……我也开心,是因为孩子们的开心。【wWW.968Ok.Com OK语录网】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小厨房活动案例:剥毛豆
一周一次的小厨房又开始了,每星期一次的小厨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活动,因为每次小厨房后,孩子们都能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午餐。
今天的小厨房活动的项目是:剥毛豆。在家中小朋友要吃毛豆了,都是家长处理好毛豆,不需要孩子来帮忙,所以剥毛豆对于孩子来时既是新鲜的游戏,又是提升孩子动手能力的机会。
在活动前夕,让家长帮孩子准备好半斤的毛豆和一个空瓶子(装剥好的毛豆)。第二天活动开始,请每位孩子没人取出一个毛豆进行观察:“你可以摸一摸,观察毛豆指什么样的,摸起来什么感觉?”孩子们纷纷去摸一摸,闻一闻:“老师,毛豆闻起来臭臭的。”“陈老师,毛豆摸起来毛毛的。”“陈老师,毛豆摸起来硬硬的。”“你们说的都对,毛豆闻起来臭臭的,摸起来毛毛的,硬硬的,那你们会剥毛豆吗?你们先尝试一下,等一下请你们来剥给其他人看一看。”孩子们纷纷尝试剥毛豆,30秒后大部分的孩子从毛豆的背部剥开然后将肉取出来,有孩子是将毛豆拧成两节然后将毛豆取出来,等孩子毛豆剥的差不多的时候,邀请王雨涵、胡宸瑜、王一帆进行示范,让孩子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操作。
“现在请你们自由的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剥毛豆,将剥好的毛豆放在空瓶子中,剥剩下的壳放在袋子中。”孩子们纷纷取出自己的工具和毛豆开始了剥毛豆。孩子们用大拇指从毛豆的背部先打开一个口子,然后毛豆从里面取出来,放入罐子中。有孩子比较霸道选择直接用手拧,将毛豆拧成两节,然后把毛豆从你里面取出来。
30分钟后,孩子们将大部分的毛豆都剥好了,并将不要的壳放在袋子中,把肉装在罐子里。这个时候,有孩子说:“陈老师,我的手疼。”我低头一看,王雨涵的大拇指的指甲红红的:“那你别剥了。”
等孩子们将垃圾整理好:“刚刚王雨涵对我说她的手指疼,我看了一下,是因为小朋友的指甲很嫩,毛豆剥久了,指甲受不了,所以指甲才会疼。”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在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能自由的探索剥毛豆的办法,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剥毛豆。有的孩子用拧的方法不太会剥,自己不断的尝试,逐渐的加强自己的手指技巧。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性
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手指精细动作,手部小肌肉动作逐渐发展,思维、想象、经验等更加丰富。在生活中让孩子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摘芹菜、摘青菜等。
2020剥蚕豆活动小记
最近是吃蚕豆的最佳时节,孩子们种植的蚕豆终于成熟了,可以采摘了。一大早,我和冯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厨房边的空地上,上面已经放好孩子们种植的几大盆带着豆荚的蚕豆。
剥蚕豆活动拉开序幕……剥着剥着,对话来了。
龙龙:“陆老师,蚕豆怎么和小朋友一样,有大的还有小的啊!”——哈哈哈,这个龙宝,还有胆大胆小的蚕豆呢!
涛涛:“这粒是小密密蚕豆,没有长大呢,我知道它也长不大啦!”——还小密密呢!
一丁:“我剥了两颗蚕豆,等一会我就吃两颗!”(为了鼓励他们剥蚕豆,开始前对他们说剥几颗吃几颗)——一丁的的“小门槛”啊,等会看他吃几颗!
诗玉:“剥蚕豆,好辛苦啊,我手都疼了,但是我要坚持……”因为方法不太对,蚕豆壳一点点挖掉,很辛苦,但后面这句让人感动!
雨晨:“蚕豆怎么都是双胞胎啊,不对不对,还有三胞胎呢!”——晕……可爱
妮妮:“蚕豆壳不许乱扔,我都找不到蚕豆啦!”——够“厉害”吧!
在欢声笑语中,在有趣的对话中,孩子们剥好了两大盆蚕豆。中午,孩子们吃上了自己种的、自己剥得的蚕豆,这个味道别提多好啦!
毛线博物馆《快乐吾线》
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为豆豆毛线博物馆忙碌着,我们要准备各种毛线材料,各种和毛线相关的物品。家长们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很多家长都和孩子在家里制作了亲子作品,非常好看。这个月,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们的毛线博物馆建馆成功。
这是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坐落在豆豆班走廊拐角处,这里还要感谢丫丫班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让了这样一块足够的空间给我们利用。
地方有着落了,我们就要开始布置了,我们和孩子一起商量,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不会和真的博物馆一模一样,但是要像一个博物馆的样子,大家商量的结果就是,给博物馆做一个大大的屋顶吧。屋顶做好了,还要做什么呢?我们把收集到的材料摆在教室中间
,大家看着这些材料再来讨论一下。东西有这么多应该怎么摆才好呢。孩子们也想不出来啦,我给了孩子们一个提示:“我们平时这些衣服裤子都是放在哪里的呀?”冰冰反应很快,马上大声的说出来:“放在家里的衣橱里面啦。”其他小朋友也豁然开朗起来,有的说放在抽屉里,有的说放在柜子里,有的说挂起来了,于是,我们的豆豆衣柜诞生了,我们做了一个挂衣服的豆豆衣柜,上面有一个夹层,用来摆帽子,最下面也有一个夹层,把放不下的裤子衣服叠起来放好,很漂亮哦,小朋友们可喜欢来豆豆衣柜买衣服呢。
豆宝们还带来了很多的亲子毛线作品怎么办呢?小朋友说:“当然是把它们都贴在墙上,我们就可以看啦。”这个提议非常好哦,于是我们豆豆毛线博物馆的墙面用一块很大的KT板封住,做成一面漂亮的墙面,上面分别贴上了亲子毛线作品,和“线的发展”图示。我们的亲子作品除了毛线贴画还有一切其他的立体作品,这些我们利用了一个柜子分类摆放,有毛线瓶子、毛线玩具等。
最后我们还早博物馆里设计了一个手工区,这里摆上了两张小桌子,还提供了很多的毛线,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我们博物馆里的手工区也非常热闹哦,在主题《落叶飘飘》中用毛线绕绕小树叶,在《书香满园》活动中用毛线制作小书签等等,可受欢迎啦。
瞧,那个可爱的大家伙是谁?原来是喜洋洋呀,喜洋洋也被邀请到我们的博物馆中,他可是我们毛线博物馆的明星吉祥物哦。是我们大家一起用牛奶毛线制作出来的呢。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毛线博物馆终于建成啦,小禾说:“给我们的博物馆取个好听的名字吧。”这句话一下子就让豆豆班的宝贝们沸腾了,我们该取个什么名字呢?有的说叫喜洋洋,有的说叫玩具博物馆,有的说叫毛衣博物馆,虽然取的名字都比较普通,但是孩子们不亦乐乎,其实名字我和余老师已经想好了,我提示孩子:“到我们的博物馆有什么感觉呢?”当然是有趣、高兴、快乐啦。我又问:“博物馆里的材料主要是什么呀?”大家都知道是毛线。于是“快乐吾线”的名称就出来了。“快乐吾线”让我们快乐无限。
我也会说——早上好、剥豆子
雯雯是一个很内向的小女孩,上个月每天早上来的时候还一直会哭闹,可是这两天,她的情绪好转了很多,没有再哭闹了,今天早上进门真让我意外,她主动向我打招呼说:“老师早!”在她后面来的译译怎么也不肯和老师打招呼,雯雯在一旁看着,我对转过去对雯雯说:“今天雯雯进步喽,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了,来老师给你贴一朵小红花。”雯雯听着露出了笑脸。译译说:“我也会说,老师早!”我说:“原来译译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不过小红花是给进门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的小朋友的。如果明天你进门后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也能得到小红花喽!”译译点了点头。
雯雯的行为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她自己会更自信,同时也激发了译译向同伴学习的欲望,争做有礼貌的孩子。
剥豆子
今天在玩角色游戏时,妙妙是“豆豆家”的妈妈,她排好队到“银行”领了2元钱,然后跑到“菜市场”,菜市场的老板是航航,航航看到妙妙说:“你好,你要买什么?”妙妙说:“我要买扁豆。”航航说:“一块钱一个。”妙妙拿出两块钱对航航说:“我要2个。”航航接过钱把扁豆给了妙妙,说:“欢迎下次还来哦!”妙妙回到家后,把扁豆上面的豆子一颗颗的剥了下来,我说:“怎么把豆子都剥下来了呀,”她说:“豆子要剥下来烧的呀。”几个孩子看到了,也学着把豆子剥了下来,放在“锅”里烧。我在一旁看着他们开心的玩着。在整理游戏的时候我引导幼儿把豆子贴回去。
作为老师对游戏材料过分的保护,孩子们会失去游戏的兴趣。既然是角色游戏,就要还给孩子们自由,让孩子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和游戏经验。
“毛线博物馆”收集快乐多
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正在筹备开展中,近几天,我们豆豆班发动了所有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的毛线材料,材料丰富多样,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收集到了很多的东西。
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毛线团,颜色也十分漂亮;还带来了毛线衣、毛线裤、毛线帽子、毛线围巾、毛线袜子和手套。
见过婴儿穿的毛线小鞋子吗?我们的芸芸带来了婴儿小鞋子,实在是非常可爱,一双黄色的,鞋带是两个小樱桃。一双大红色的小鞋子。这可是我们芸芸小时候穿过的哦。它们可是有故事的,下次我们还要讲讲收集的故事呢。
小博带来了一个毛线球玩具,可以用小脚踢着玩,这样的毛线球玩具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下次我们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一个毛线球玩具制作比赛吧,不仅增加亲子间的互动与交流,做好的玩具还可以放在班级中供给我们小朋友玩呢。
小怡带来了两个毛线制作的娃娃,娃娃带着漂亮的毛线帽子,身体都是用毛线编织而成,也十分漂亮,像这样的玩具其实有很多,比起那些塑料制品的玩具,卫生又环保,建议更多的爸爸妈妈给孩子玩这类玩具。
我们把这么多的毛线和毛线制品一起摆放到了柜子上面,和孩子一起给这些东西分类,我们学习怎么样把它们摆得整整齐齐,每一个种类摆在一个格子中间,等我们的博物馆正式开出来以后,我们还要把衣服挂起来,这样参观起来多好看呀。
我们还乘机学习了折衣服、折裤子等,锻炼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下次我们还要进行比赛,看看谁折得又快又整齐。
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正在逐步成形,我们还在继续收集材料呢。希望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能够成为很棒的博物馆。
快乐岛“真快乐”
本月开学的时候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在这个主题中,幼儿再次感受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和情感,愿意与朋友一同分享自己的快乐,知道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感受菠萝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健康活动“快乐岛”也是根据主题设计的活动,活动的重点是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练习了身体的平衡。
首先是一个热身运动,小海龟们在大海里快乐的游泳,教师扮演的鲨鱼发出口令“我要吃掉小海龟”,小海龟们便要迅速的结伴手拉手,大鲨鱼则没有办法追逐找到伙伴的小海龟。热身运动以后就要进入游戏“快乐岛”的环节。教师把旧报纸瘫在地上,每张报纸表示一座快乐岛。教师带着幼儿在海里围着快乐岛游泳,教师发出指令“海浪来啦”,小海龟们迅速的找到快乐岛站上去。每个快乐岛只能站两只小海龟。海浪越来越大,海水涨高了,小岛变小了,幼儿把报纸对折,表示小岛小了。然后教师再带着幼儿进行游戏,游戏数次,快乐岛越来越小,幼儿站上去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只能紧紧的抱在一起。有了合作的能力。并且能感受到朋友的怀抱。
在这样一个多合作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及时的进行指导幼儿的行为。因为人数以及幼儿个人的主观原因,难免会有个别的幼儿落单,没有找到朋友一起游戏,只是单独的站到了岛上,教师应该参与到游戏中,主动的拉起孩子的手,让他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还有老师和我一起游戏呢。教师若忙于指导,也可以让落单的孩子参与到其他的小组里,虽然要求是两个小海龟站在一个岛上,但是对于特殊的情况还是可以做出特殊的调整的。记住一句话,千万不要让孩子落单,对于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不要剥夺孩子学习的乐趣
我班的彬彬是一位性格非常倔强的小男孩,下课之后老师带所有的幼儿到厕所小便的时候他从来都不进去,只在外面等着。当老师问他仲一彬你为什么不进去小便呀?他总是说我没小便。但是他会成你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解决在草地里或大树后面。有一次我看到之后问他“仲一彬,你小便的时候为什么在草地里而不上厕所去呢?”他告诉我说:“老师,那个厕所里很臭,我不要到那里面去。”我告诉他:“你看沈爷爷每天都会冲刷厕所,根本就不会很脏,而且你看所有的小朋友都到厕所去小便,如果总是随地大小便的话,也是不礼貌的。”但是他还是没有进过一次厕所。于是我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他妈妈。他妈妈的话让我明白了原因他妈妈告诉我说“在我们家里上厕所都是蹲马桶,从小就没锻炼他上公共厕所,而且,我本身有点洁癖,孩子干什么我都阻止他像在地上爬呀,玩泥巴呀等”。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很多的家长不让孩子干这干那剥夺了孩子很多的乐趣,也阻止了孩子很多能力的发展,比如上面说到的上厕所大便就可以锻炼孩子下蹲的能力,坐马桶是很干净,坐着很轻松,可却剥夺了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不要怕脏怕累,就剥夺孩子学习的乐趣!
快乐着孩子的快乐
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
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当我和幼儿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从一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幼儿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记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一个劲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泻了气。“没关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着嘴,气呼呼的样子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经过一场草地混找之后,幼儿可有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看到了两个字:快乐。
在幼儿的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那么我想这就是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