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吗?

发布时间:2021-09-02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导读:家长与儿童的这些互动的游戏,儿童是从互动中去学习的。当然,他们也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学习,也就是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能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所以,我们尽可能的积极的邀请孩子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

我相信每一个儿童他们都有权利得到最好的发展,那么作为父母,我们也有权利去帮助孩子得以最好的发展。父母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我们父母所要做的是帮助我们的孩子从一个小婴儿长大成为一个成人。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作为父母真的需要做些什么和该做些什么。

1.互动——“发球与回发球”

大家都有打网球吗?我也是最近才听到这个术语,就是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中,就像是打网球——发球和回发球。这种一来一回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当婴儿很小的时候婴儿是不能说话的,但是事实上我们是想象婴儿能说话的,能听懂我们的话的,我们就跟婴儿说:“你好吗?你好吗?我是妈妈!”然后就做出一些这样的假设,婴儿能说话,做出一些回应。其实,我们知道小孩子因为还很小,他不能够说话,但是就是这种“发球与回发球”,父母就对小孩说你好吗?然后孩子就会看着你,然后,他会对你微笑,你就知道他是有反应的,就这样不停的,孩子的反应,给你的反应就是他们在微笑。虽然听起来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非常简单,但是这个互动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别的例子,也都是设想着跟孩子有一个互动,比如说我们会做这种拍手的游戏。其实,就是尽量的做与孩子有互动的游戏。

2.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家长与儿童的这些互动的游戏,儿童是从互动中去学习的。当然,他们也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学习,也就是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能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所以,我们尽可能的积极的邀请孩子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

在很多的情况下,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坐好了,不要摸任何东西。可是他们如果坐在那里不动的话,他们会学到什么呢?我们需要的是孩子与环境的互动。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25岁了,当我做妈妈的时候我29岁。孩子很小的时候,在家里,我会把非常贵重的物品,比如花瓶,放到一个特别高的他够不着的地方,或者把一本我很想读的杂志放在柜子,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让孩子尽情地、安全地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我确保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挪动,都可以摸,我可以尽量减少对他说“不”。因为,这样,孩子才能与环境尽可能地接触。

3.经验

对孩子来说,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研究表明,这些学业成绩的好坏与经验是有关系的。而所谓的经验,其实就是我们和孩子日常所做的——去图书馆,去公园玩,坐公交车等等。但是你只要想一想,其实小孩经历得越多,他的词汇量也增长得越快。在美国,我们有一个“头脑启动”(headstart)的项目,这个项目就是让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去体验更多的游戏娱乐。我们为什么叫它“头脑启动”(headstart)呢?并不是因为从大脑开始,而是因为我们想给低收入的儿童提供跟正常家庭儿童一样的机会,去弥补他们所错过的活动和所有的体验。

4.玩!玩!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儿童应该去玩。而作为大人,我们应该陪他们一起玩。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主要就是说,在儿童玩耍中,家长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陪伴者。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一点都不要害怕与儿童一起玩耍。

家长通常第一件事情就说,这些老师都在干什么?孩子们怎么都在玩,可能这就是家长不明白事实上儿童正是通过玩耍来学习的。他们在学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卡通上面,我叫他们小泡泡,冒出来的小框框,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大泡泡,有一个小男孩在喝茶,我就说你在干什么?他说我是在发展思维的流畅性。

下面有玩积木的小孩,这些小孩说脑子里面正在构思计划,或者说正在解决问题。另外有一个小孩说,他是在画画,他说我正在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我想说,你们在座的拿到这个图片也会问,这些小孩到底在学什么呢?我想要我的孩子去学习字母,学习数数。但是,他们在学习字母之前,但是他们在学习字母之前,他们必须要有这些基础,就像是一个网,你在编一个网的时候,你需要有相互的交织去支持这个网的构成。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去编这个网,那么它就会死掉,它会在空中悬着,没有基础。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些图片当中的儿童,他们可能是三岁或者四岁,他们正在做的事实上就是在编织这个网的基础部分。

大家环顾所有的对话,你们会看到孩子们到底在打一些什么样的基础。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看到这两个小孩在说,我正在发展更为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孩子在能够阅读之前他们需要有很多的词汇量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当我到一个幼儿园的教室里面,如果特别安静的话,我就会想,这些孩子在学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孩子是需要有很多的语言练习机会的,在他们能够阅读之前,他们必须要有很多的词汇量和语句。现在我们看一下左下角一个小男孩画画的图片,这个小男孩说我正在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举个例子,就跟鸡和蛋的比喻一样,是先有鸡才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蛋再有小鸡呢?这个自我意识就是先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再有好的学业成绩,还是先有良好的学业成绩再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呢?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让小孩觉得他们喜欢学习。

5.越好奇,学得越多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如果一个孩子他不热爱学习,他没有这个动机的话就学不好,事实上在美国很多这样的研究机构也是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去发展学习的动机。举个例子来说,孩子是怎样增长好奇心的呢?事实上就是你越好奇,某个事物你就会学得越多。一个方面是家长去做着的好奇心的例子,家长会鼓励这个好奇心,经常家长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他们真的很笨。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婴儿的心理发育你了解吗?


导读: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随着脑的不断发育,皮质中的暂时性联系也日益发展起来。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5-6个月婴儿就可以再认妈妈,这是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婴儿出现的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时起,由于儿童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他的脑里,就在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建立起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再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并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信号,即第二信号儿童的语言或说出的词是从成人所发出的词或者语言的声音模仿开始产生的,因此,为了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给予语言刺激。

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应经常和儿童交往,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当的玩具,并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

你误解过孩子吗?


妈妈总是会认为,是自己给了孩子生命,是这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也一定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可是,孩子小小的心灵世界,其实有许多妈妈不了解的秘密。若非孩子发出委屈的声音使家长了解真相,家长甚至不知道自己曾误解了孩子,让孩子委屈、伤心。

我只是好心办了坏事

早上起床后,我照例先把女儿“收拾”好了,我才开始洗漱。我洗漱完毕走进厨房,问:“文文,你早餐想吃什么?”她脱口而出:“蜂蜜荷包蛋。”待我煮好荷包蛋准备去舀蜂蜜时,她说:“我要吃小瓶子里的,哦,要不先吃搪瓷盅里的。”我就顺手端过搪瓷盅,见茶几上有水迹,心里有些疑惑,迅速揭开盖子,定睛一看,半盅蜂蜜变成了满满的一盅水。我气不打一处来,把脸一沉,厉声吼道:“你过来!”正在沙发上玩玩具的女儿怯生生地站到我的面前。

“这是什么?”

“水。”

“谁倒的?”

“我。”

“哪只手?”

我话音刚落,孩子已经将她的右手伸到了我的面前,等候发落。我也就气急败坏地啪啪啪,给了她三下,可在收手的一瞬间,看着孩子那副很顺从的、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心里真的很后悔,我知道自己又犯错误了,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呢?

于是,我坐在一旁等孩子把鸡蛋吃完,叫她坐在我的身旁,心平气和地问:“乖乖,你为什么要把水倒在蜂蜜里呢?”她不假思索地说:“我想把它粘住。”我疑惑地望着她,又问:“为什么要把它粘住?”她接着说:“那天,大瓶子里的蜂蜜漫了出来,我看见你收拾了半天才弄干净,我怕搪瓷盅里的又漫出来,就……”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想帮我做一件好事,只是生活经验不足,才帮了倒忙。

妈妈反思:听完孩子的陈述,我更加后悔了。我把她揽入自己的怀里,诚恳地对她说了一声:“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我想,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妈妈应该:1、遇事多一分了解,多一分思考,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忍耐,多一分宽容。2、家长得知错就改,学会给孩子道歉。

我不是爱拖拉的宝宝

周六下午四点,是COCO去亲子教育中心上课的时间。眼看着就要迟到了,我催过她好几次了,她还在磨磨蹭蹭地鼓捣着拼图。我一股火上来,跑过去把拼图抓着就扔进了垃圾桶里。COCO眼泪汪汪地看了看我,低头换了鞋,跟着我出门了。一路上,我又批评了她几句,玩拼图可以,但是不能耽误了上课时间。COCO小声地说了一句,我就是想把它们放回盒子里,下次好再玩。虽然我后悔自己有点过火,但我真的很不喜欢孩子拖拖拉拉,这样下去会养成很不好的习惯。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朋友带着孩子来我家里玩。小家伙比COCO大上两岁,玩具乱扔不说,还不爱惜;COCO却每玩完一件玩具,就能随手收拾放回原来的位置,显得有条不紊。朋友见了,羡慕地对我说,你怎么做到把COCO培养成这么守秩序的孩子?

这句话让我很得意,我便兴高采烈地向朋友介绍经验,从COCO两岁的时候开始,我们就给她准备了专用的玩具架,每次她玩过玩具后,都能自觉地把玩具归位。虽然她玩具很多,但是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位置,一点也不会乱。

说着说着,我猛然间想起自己扔COCO拼图的事,当时她解释过是想把拼图归位,我因为心急,根本就没过脑子,还误解成是她贪玩,不光责备了她,将她心爱的拼图扔进垃圾桶里了。

妈妈反思:当时一阵难受从我心底袭来,犹豫了一阵是不是该和她道歉。朋友和孩子走了以后,我把COCO叫过来,同她说起前不久因为拼图的事骂了她,向她道歉。让我没想到的是,COCO似乎已经忘了这事,听到我要再买拼图送她很高兴。但我还是庆幸自己能意识到误解了她,至少,以后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不经意间,破坏宝宝一直以来遵守得很好的守秩序的好习惯。

冰块里藏着爱的秘密

我已经警告过晓晓好几回了,别再不停地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的门,可她还是执著地不时跑到厨房里开冰箱。我想弄清楚究竟冰箱有什么好玩的吸引着她,打开了冰箱看,这一看可把我惹火了,小家伙用她办家家酒的锅和杯子、小碗,一概装满了水,放在冷冻室里,不用说是想玩冰块了。

看着晓晓冻得通红的小手,我既心疼又生气,为了让她不再玩冰块,那天下午,晓晓被罚不能吃她最喜欢的草莓奶油小蛋糕。

说来也凑巧,过了一个星期后,晓晓爸不小心崴到了脚,又红又肿的,我急着给他找冰块来止痛。我焦急地在冰箱找冰块,晓晓那些玩具杯子里的冰块派上了用场,我小心地将它们倒出来,装进袋子里,给晓晓爸敷上。晓晓蹲在爸爸面前,也很着急地帮着爸爸揉伤,看着我将她储藏的冰块用上了,开心地笑着,还告诉爸爸:“上次,我在幼儿园里,小蓝摔痛了,老师用冰块装在袋子里,给小蓝捂着。我也想做冰块,妈妈跳舞总是痛痛,我想用冰块帮妈妈捂捂。”

妈妈反思:我当时就愣了一下,原来上次晓晓做冰块,还是想着要给我消痛呢。可是我当时根本就没想到晓晓这么大点的孩子就知道冰块能止痛了!我心里既感动又愧疚,我在心里一遍一遍说,对不起宝贝,妈妈怎么当时就没问问你拿冰块做什么呢?

第二天,我带着晓晓去超市,选了几个专门用来冻冰块的小格子,回到家后,和晓晓一起在每个格子里装了水,放进了冷冻层,我告诉晓晓,这些冰块就像是我们的备用药,只有需要用时才能去动,可不能拿来玩哟。晓晓认真地点头。

原来,孩子小小的心灵里蕴藏着爱的宝藏,她想表达的爱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只有我们细心呵护,才会让这纯纯的爱如花朵般绽放得更美。

妈咪防误小攻略

1当宝宝在做一些反常的事时,妈妈先冷静,别急于发火,给宝宝为自己解释的机会,听取他的真实想法后,再来责罚也不迟。

2宝宝对妈妈表达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可能行动上出现偏错,造成不好的后果,妈妈不能只注意到后果,而应该充分肯定他做得好的部分。

3当误解出现时,需道歉。请拿出你的诚意,并且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以免造成下一次误解,伤及宝宝的自尊心。

你了解你宝宝的性格吗?


导读: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他的个性往往越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找准了这个“爆发点”,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们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去童装柜台买衣服,款式再怎么新颖可爱,售货小姐也无法说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颜色。

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他的个性往往越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找准了这个“爆发点”,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发现之一:粉红色-依附性特别强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欢漂亮的粉红色。如果您所爱的小女儿喜欢粉红色的话,表示您的家庭经济环境在一般水准之上,而且,也象征着双亲爱心的充分表现。

在爱心的保护下,这种女孩子多具备“高度审美观”、“细心体贴”,“优雅”,“柔顺”的物质,亦正是吸引人之处。

4~6岁的女孩中,也有特别讨厌粉红色的人。粉红是这样一种颜色,讨厌它的人特别讨厌,而追捧它的人,连枕头和漱口杯都要买“粉红色,上面有五瓣小花”的。大量的证据表明,热爱粉红的女孩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特别黏乎,在心理上特别依赖父母,大小事希望大人替她拿主意,站在前面替她做“挡箭牌。”如果父母拒绝当这个“挡箭牌”,让她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她的眼泪马上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关也关不住。蓉蓉就是一个例子,她的一切用品都是粉红色,人又胖,外号“粉红小猪”,但就是这么个高胖女孩,连同伴错拿了她的皮球回家,她都不肯去“交涉”,非要拖着妈妈去跟对方小朋友说。

妈妈常常叹气:这一朵温室小花,将来还能够移栽到野地里去吗?

发现之二:绿色和蓝色-讨厌竞争

热爱绿色和蓝色的小朋友都有回避竞争的倾向,绿色尤甚。喜爱绿色的孩子,个性上较随和开朗,没什么心机,具有包容宽恕的心胸及强烈的好奇心,而且颇有求知的上进心。此类型者,成人后适宜于领薪阶层,如能有恒心踏实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许多才气纵横的男孩多属此类型。

连小三轮自行车也要选择“青草绿”的卓珊,宁可在幼儿园植物角看一下午“蚂蚁大游行”,也不愿与一群小朋友玩“抢椅子游戏”。“她明明眼急手快,能抢得赢,不知怎么一玩这个游戏就要上厕所。”除了讨厌这个“8人抢6椅”的游戏,卓珊还聪明地避开与同伴的“残酷竞争”,比如要排演《白雪公主》没人想演“凶恶的王后”,卓珊就举手说愿演王后,因为白雪公主有12位小朋友想演,11个人注定要体会失败的滋味,卓珊说:我不想跟别人去争。又说,要是有一个童话,能让每个小朋友都分上一个角色皆大欢喜,就好了。

妈妈有这种忧虑:卓珊热爱的绿色,是否平息了她心中的骚动和表现欲,令她向往一个没有竞争关系的、和睦且各司其职的世界?孩子将来必须直面残酷的竞争时,会不会喉头发紧、两手冒汗,兴起“逃之夭夭”的念头?

发现之三:紫色和橙色-过度情绪化

偏爱橙色和紫色的孩子都有情绪波动剧烈的倾向,只不过偏爱橙色的孩子更乐观,情绪颠簸时会往好处想,比较善于自我开解。“橙色系”的孩子惟一的缺陷是,被坏情绪掌握时可能有攻击性。热爱紫色的小孩则完全相反,他的情绪失控不会向外,只会向内——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的语气,他都能在心里放大很多遍,非常敏感,你对他的态度有些许变化,都能左右他一两天的心情。父母和老师不得不经常尴尬地抚慰他:“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那个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喜欢紫色的男孩比女孩还多,这或许可以解释两个事实:第一,为什么神经质有成就的艺术家从来是男多于女;第二,为什么“生闷气”的怪男孩屡见不鲜。敏感的女孩会用眼泪来释压,男孩从小被教育“不许哭!要坚强!”男孩就只剩下“闹别扭”一种表达方法了。

假若发现热爱紫色的小男孩在“闹别扭”,千万别呵斥他,想一想如何有效安抚他那颗“容易受伤的心”吧。

相关推荐

  • 你的孩子,你了解吗? 你的孩子,你了解吗? 我一直以为我自己很了解儿子。现在看来,这样的自信未免盲目得可笑,尽管他还不到七岁。 今天,本来是要儿子就他昨天不礼貌的行为向我道歉的,他不肯。我便说,在你道歉之前,我不会理你的。...
    2020-11-23 阅读全文
  • 孩子心理的四大“需要” 你了解吗? “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长春市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教授莫秀芬认为,这些家...
    2021-11-24 阅读全文
  •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我想,这两句话也可以视为给家长们的赠言。不过,若想真正的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并不容易。 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如果以简单...
    2021-11-17 阅读全文
  • 你了解全托孩子的内心吗? 他不肯认真上学 凯是一个内向、拘谨、警觉性很强的孩子。初次看到他,他神情紧张,谨慎地坐在爸爸身旁。我用关怀的眼光看了看他,向他介绍了一下我自己。他才开始有点放松下来,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爸爸说:“我儿...
    2021-05-22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育儿心得: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说起读书,我很是惭愧,自从生过孩子之后,我很少读过一本完整的书。今年暑假,我拿起了这本孙瑞雪老师写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平时总是觉得没有时间,有的人说还是没有沉下心来不...
    2020-11-02 阅读全文

你的孩子,你了解吗? 我一直以为我自己很了解儿子。现在看来,这样的自信未免盲目得可笑,尽管他还不到七岁。 今天,本来是要儿子就他昨天不礼貌的行为向我道歉的,他不肯。我便说,在你道歉之前,我不会理你的。...

2020-11-23 阅读全文

“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长春市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教授莫秀芬认为,这些家...

2021-11-24 阅读全文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我想,这两句话也可以视为给家长们的赠言。不过,若想真正的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并不容易。 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如果以简单...

2021-11-17 阅读全文

他不肯认真上学 凯是一个内向、拘谨、警觉性很强的孩子。初次看到他,他神情紧张,谨慎地坐在爸爸身旁。我用关怀的眼光看了看他,向他介绍了一下我自己。他才开始有点放松下来,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爸爸说:“我儿...

2021-05-22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说起读书,我很是惭愧,自从生过孩子之后,我很少读过一本完整的书。今年暑假,我拿起了这本孙瑞雪老师写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平时总是觉得没有时间,有的人说还是没有沉下心来不...

2020-11-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