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使用手机影响幼儿
发布时间:2021-08-28 幼儿园手机说课稿 使幼儿注意的活动方案 幼儿感恩母亲活动方案导读:出生前后过多暴露在手机使用环境中的幼儿在情感、行为等方面测试中,得分异常的可能性比其他幼儿高80%。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妇女怀孕和生产后过多使用手机,可能导致幼儿出现行为异常。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利卡卡菲茨博士负责这项研究,调查对象为13159名幼儿。
这些幼儿的母亲怀孕早期接受调查,在孩子7岁时填写问卷,内容包括孩子行为与身体状况、母亲孕期使用手机情况以及孩子使用手机情况等。
研究人员排除了母亲精神病史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最终调查结果发现,出生前后过多暴露在手机使用环境中的幼儿在情感、行为等方面测试中,得分异常的可能性比其他幼儿高80%。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手机产生的辐射对胎儿影响较小,但对婴幼儿影响较大,因为幼儿耳朵和大脑较小。同时,手机辐射对幼儿的危害大于成人。
一些研究报告认为,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但现阶段尚无确切的科学证据。
卡菲茨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流行病学》认为,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人们不应为此恐慌。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缺铁影响母子感情
导读:贫血的人对人会很冷漠,不喜欢与人交流。陈女士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跟宝宝不亲,不是自己没感情,而是因为自己缺铁。
刚出生的宝宝,本来是让妈妈疼也疼不够的,可是,有的妈妈跟宝宝的感情就比别人差。日前,记者从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大医院采访时获悉,产妇缺铁不但影响自身的健康,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在母子情感交流方面也会遇到麻烦。
妈妈缺铁不爱亲生宝宝
陈女士的宝宝是去年5月份出生的,可她对宝宝似乎不太感兴趣。有时候她也觉得奇怪,怎么别人疼孩子疼到入心,可是她看到宝宝却觉得一点兴趣都没有。宝宝如果哭了,她就抱一下;宝宝要吃奶了,她就喂一下;如果宝宝不哭也不饿,她就根本懒得碰。为什么自己心里总隐约觉得是个“小包袱”呢?
直到最近宝宝发高烧,去抽血时发现宝宝有点贫血,医生建议她也做个血常规检查,结果同样是缺铁性贫血。医生明确告诉她,贫血的人对人会很冷漠,不喜欢与人交流。陈女士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跟宝宝不亲,不是自己没感情,而是因为自己缺铁。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也就缺铁对母子的感情影响做过研究,实验发现,产妇缺铁影响母子亲情,不仅母亲受影响,孩子也会出现问题。
研究人员对85名分娩10周的妈妈进行调查,发现这组产妇中,64人轻度缺铁。研究人员让1/2的缺铁妇女服用补铁营养品,9个月后,轻度缺铁但没有及时补铁的产妇,对婴儿的各种表现不敏感,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明显少于其他组,并且在情感有效性测试方面的得分不如其他两组妇女高。而缺铁妈妈的孩子对妈妈甚至有些淡漠。
越是富裕越容易铁缺乏
“30%~40%的育龄妇女都需要补铁!”江苏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的袁宝君科长告诉记者,我国曾做过调查,发现全国不同地区的10万名妇女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3。3%。江苏省特别是南京市的妇女缺铁性贫血更为严重,患病率达30%。苏南地区的妇女贫血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个别地区达到61。9%。从调查结果看,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缺铁情况越严重。贫血如今成了一种“富贵病”。
袁宝君分析,经济条件较好的女性,往往对饮食的要求相应较高,不希望因为饮食而发胖,因此饮食清淡且精细,基本不食用猪肝、猪血、鸭血等铁含量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喜欢吃植物性食物。特别是喜欢吃菠菜等高铁含量的蔬菜,认为可以凭此来补铁。但菠菜等植物中的铁本身就不容易吸收,其中还含有草酸、鞣酸等抑制铁吸收的物质,结果可能出现越吃铁越缺的情形。
中大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王净说,她在临床已经遇见过相当多的母亲缺铁,并且影响到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为感情淡薄,这样肯定会影响到与孩子的亲情。一般情况下,孕期妇女对于自身的营养状况比较注意,又会积极检查,所以不容易缺铁。但产妇产后就很少去复查,生产时的出血还会加大缺铁的可能,所以此时也需要补铁。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活动方案(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篇1
一、活动主题:
感恩母亲,母爱永恒
活动目标: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那是因为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在这温馨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激我们的妈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及培养孩子用行动去表达对妈妈的爱,通过幼儿给妈妈制作一张爱心贺卡,祝福妈妈身体健康,永远幸福,开心快乐;送给妈妈健康一餐,给妈妈们一个温馨的健康提示等这些浓浓亲情的礼物,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浓浓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xx日20xx年5月xxxx
三、活动参与人员:
全体大班教师和幼儿
四、活动负责人:
活动具体负责人:大班各班教师
五、具体活动内容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感恩母亲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给妈妈制作一张爱心贺卡”活动。(5月xx日)各班教师组织孩子给妈妈制作一张爱心贺卡,形式不限。
3、“送给妈妈的健康一餐”活动。(5月xxxx日)事先在家与妈妈说说怎样的饮食习惯会让自己更健康,并与爸爸一起查阅各种资料,鼓励孩子和爸爸在母亲节这一天一起动手制作送给妈妈的健康一餐,并和妈妈一起说说健康饮食,并祝福每位妈妈身体健康,青春永驻!希望家中每天都有健康一餐!组织幼儿画一张“绿色健康饮食食谱”作为送给所有妈妈们的母亲节礼物。●将绘画作品在展板张贴,主题为:“送给妈妈的健康一餐”。
3、下午活动:集体歌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感恩母亲的歌,学说对母亲感恩的话语。
4、鼓励孩子在母亲节这天回家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说上一句感恩的话语。母亲节只有一天,但爱母亲的心是永恒的……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备注:各班可以对一些活动进行适当调整。)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篇2
设计意图:
世界上有一种情感它与生俱来没有条件,绵绵不绝,它就是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五月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在这温馨的日子,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因此设计了感恩母亲节的活动,也是让幼儿体会母爱的伟大情感。
活动目标:
1、体会妈妈养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2、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3、幼儿能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妈妈养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难点: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活动准备:
1、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2、收集妈妈大肚子照片。
3、收集妈妈劳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宝宝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我们来听一听唱了什么?
(2)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
(3)因为妈妈的节日快到了,我们要给这个日子取个名字叫做“母亲节”。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图片——怀孕的妈妈
(2)你们看图片上的妈妈肚子怎么了?(肚子里住着宝宝)
(3)教师讲述妈妈怀宝宝的辛苦。
(4)教师出示图片——小鸟喂食。
(5)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小鸟妈妈喂小鸟宝宝吃食的母爱之情。
(6)出示图片——妈妈喂宝宝喝奶的情景,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7)出示图片感知妈妈一天的劳动的辛苦。
(8)请幼儿说说怎么样做关心妈妈的好孩子。
(9)幼儿讨论在家可以帮妈妈干哪些事情呢?
三、结束部分
表演活动——祝妈妈节日快乐。
(1)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们为妈妈唱首歌《感恩的心》。
四、活动延伸
(1)要求幼儿回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妈妈的幸苦感恩妈妈。
(2)回家送妈妈一个吻,并说妈妈您幸苦了!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幼儿通过观察图片里了解了妈妈养育我们的辛苦,并通过送祝福给妈妈使幼儿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最后幼儿唱感恩的心再一次体会了感恩,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涨,孩子也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本次活动幼儿还是有所收获的。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篇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2、让幼儿懂得体贴、关爱妈妈,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妈妈过一个开心的节日;
3、了解妈妈的辛劳,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制作花、贺卡、项链、画画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皱纹纸、剪刀、彩色卡纸、油画棒、等。
2、《我有一个好妈妈》、《感恩的心》音乐。
三、活动主题:"感恩母亲节"
四、活动形式:
五、活动范围:
全班幼儿六、活动时间:20xx年5月11日七、活动过程
一、介绍"母亲节"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你知道"母亲"是什么意思吗?(母亲就是妈妈的意思)"母亲节"是谁的节日呢?(是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这一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孩子都会为自己的妈妈过这个节。
(教学设想:以谈话形式开门见山的引出课题,易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题话语简短,目的性强,为幼儿进入后面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开展"母亲节感恩会"活动
1、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我的好妈妈》。
2、引导幼儿谈谈应该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妈妈小朋友的妈妈在家一定得干好多好多的事情,谁来说一说,你的妈妈在家里都要干些什么事?(做饭、煮菜、洗衣、洗碗、做卫生等等)原来妈妈们在家里还要干这么多的家务活儿啊,可真辛苦。所以小朋友平时应该听妈妈的话,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妈妈减轻负担。说到减轻负担,我想请小朋友说说看,你打算在家帮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回答:扫地、倒垃圾、整理房间等等)(教学设想:妈妈每天在家要做的家务,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了。教师从贴近幼儿生活的问题入手很自然地勾起了幼儿表达的欲望,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妈妈非常辛苦,小朋友要听妈妈的话,为妈妈减轻负担"的话题。)
3、在《感恩的心》的音乐伴奏下,幼儿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妈妈,并向妈妈说一句体贴、祝福的话。(活动设想:在熟悉的《感恩的心》的旋律下,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选择材料,结合已有的经验技能,制作送给妈妈母亲节的礼物。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幼儿体验独立创造的快乐,也为了让幼儿从这小小的行动开始,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
4、将礼物带回家送给妈妈,并鼓励幼儿帮助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延伸活动:
1、回家听妈妈讲述我成长中的故事。
2、回家为妈妈洗一洗脚,帮妈妈洗去一身的疲惫。并将礼物送给妈妈。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母亲节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学会感谢妈妈、关爱妈妈,但这并不是说只有在母亲节这一天才要特别去关心妈妈,而是每天都要坚持这样做,从内心对母亲感恩。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篇4
一、活动意义
母亲,是世界最伟大的称呼。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情感。从小我们就在母爱的滋润下无忧的长大。受伤时,母亲是我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倾诉和依靠的'对象。通过系列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关注亲情,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社区居民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在全社区范围内,举行光荣母亲的评选活动,并在母亲节前夕开展慰问辖区光荣母亲的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母子、母女之间的和谐交流,展示当代青年人积极向上精神风貌。
二、活动主题
感恩母亲节:妈妈您辛苦了!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x月x日。
四、面向对象
社区全体居民。
五、活动宣传
在社区公示宣传栏上张贴有关母亲节的由来及历年来各国各地庆祝母亲节活动剪影。
六、活动组织机构
x社区居委会。
七、活动计划
方案一:在母亲节当周(即x月的第二周),社区开展关于讲述母爱的励志电影播放活动,社区妇代会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观看。
方案二:由各个居民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长为负责人,分别在各小组中评选出x名光荣母亲。评选方式为推荐和无记名投票。
方案三:母亲节前夕,在社区辖区范围内,开展主题为感恩母亲节:妈妈您辛苦了!慰问活动。对辖区内评选出的光荣母亲和八十岁以上的优秀母亲进行走访慰问。
方案四:在辖区学校x开展感恩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十个一活动(即,为妈妈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洗一次脚。给妈妈写一封信或说说心里话、表演一段节目、沏一壶茶、送上一朵康乃馨、讲一个有趣的或有意义的故事捶一次背。陪妈妈散一次步。)。
方案五:动员x广大学生以感恩母亲、共建和谐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弘扬传统孝道文化。
八、活动倡议
1、继续搞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妇女的思想道德建设。
2、母亲节期间,动员学生为母亲做一件实事,动员居民群众为母亲办好事,如为妈妈做一次体检。陪妈妈出去旅游一次。帮妈妈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难题等。
3、借母亲节到来之际,开展争当八好,倡扬五情活动,在家庭中开展争当好妈妈、好公婆、好妻子、好子女、好儿媳、好妯娌、好姑嫂、好邻里,倡扬父母养育情、夫妻恩爱情、兄弟手足情、婆媳体贴情、邻里互助情活动。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篇5
目标:
1、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妈妈的欲望。
2、让幼儿初步尝试"访问"这样一种语言交流的形式。
准备:
活动前教师已经有过一次与访问有关的活动。
请幼儿带一张妈妈的照片来幼儿园。
活动过程
1、自由讲述
每个幼儿拿出妈妈的照片,和自己左右的同伴交流,谈一谈自己的妈妈。
2、集中谈话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情况。
3、教师提出问题:你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你的妈妈是什时时候生日?妈妈最喜欢吃什么?妈妈最开心的是什么?什么事情让妈妈最烦恼?
引导幼儿回家以后访问自己的妈妈,增加对妈妈的了解。
活动评价
幼儿充满了对自己妈妈的感情,但是缺乏对妈妈的了解。介绍自己的妈妈时仅仅局限在照片的场景,内容非常的单调。对于教师提出的关于妈妈的问题也多半表示:不知道。但是他们对访问自己的妈妈还是非常感兴趣。
后续活动设想
让孩子先对妈妈作一次访问,增进对妈妈的了解。丰富幼儿的认知。在得到孩子们的访问情况之后,确定下一步活动计划。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篇6
活动主题:
“今年我长大了”我为家撑起一片天
活动时间:
20xx-5-10下午两点
活动地点:
青年学院教学楼107教室(暂定)活动参加人员:组织老师:
海报设想:
年轻有力的手掌将老年手掌包覆
活动主要内容及组织方式:
1、征文、征集微视频,5月4-9日下午17:00前接受投稿,5月10日进行表彰
文章需300字以上(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微视频需在一分钟以上,可独白,可场景模拟,要求画面、声音清晰。
2、节目表演
学工社同学、班干部代表、老师各表演一个节目,歌曲、乐器演奏、舞蹈皆可《感恩的心》手语舞蹈-老师节目
3、感恩母亲,爱无止境,短片欣赏及吐露心声感念母亲的辛苦付出,短片剪辑播放(妈妈由年轻变老的公益广告)感念母亲的'谆谆教导,严厉背后的落泪感念母亲的殷切期盼,凝视卧室的整洁,橱柜中自己常用的那套碗筷
每播放完一个视频,随机选三人谈感受。
4、今年我想为母亲做这几件事(呼应主题)
每人一套纸笔,写好,念诵。入场时即发放,告知呼应主题,写出来,到该环节主持人随机选人,令读出自己写的。
--主持人最后倡议大家回家给母亲打个电话。 5、我们是同乡
签领表写上家乡(省份相同即算),主持人宣读同乡姓名(事先由签到老师进行标注A,B,C…)该环节由同乡相伴共同上台向天下母亲送出祝福(每组1分钟)
6、做手工、学育儿经
在周日下午三点开始,已作父母的可以带孩子过来学做手工,最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分享
和学习育儿经验,还会有专业人士来分享国外的教育亲子互动邀请带小朋友来的同学携子共登台。
7、班级会议
各班主任老师露面和同学做简单互动,由其中一名老师进行班干部职责及班级群管理规定宣讲。
活动流程:(如两点时,人数不理想,顺延15分钟开始)
13:30-14:00短片循环播放(感恩母亲,爱无止境,短片欣赏) 14:01-14:30感恩母亲,爱无止境,短片欣赏及吐露心声
14:30-14:50征文及微视频表彰(依次朗读及展播,每人获奖名字不同,不分先后) 14:50-14:55节目表演(学生)
14:56-15:15今年我想为母亲做这几件事(亲子环节加入,主持人问孩子想为妈妈做什么)
15:16-15:20节目表演(学生) 15:21-15:35我们是同乡15:35-15:40感恩的心-老师表演
15:40---带孩子来的可以去楼上参加手工及听讲座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篇7
目标:
1、教师了解幼儿的访问情况
2、鼓励幼儿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访问情况,提高表述能力。
准备:
活动前部分幼儿已经对妈妈的访问活动。教师收回部分记录表。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教师组织全班听一听个别幼儿的.介绍。
指导重点:提示幼儿有条理的讲述。可以从自己的访问程序说起:也可以从妈妈和我的不同表现说起;还可以说一说自己特别的收获。
2、小组活动:幼儿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幼儿自由交谈。
指导重点:提醒幼儿有顺序谈话,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3、个别活动: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多与朋友交流。
活动评价
到今天已经有将近十人将"访问表"反馈到班上,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孩子们对这个活动还是很有兴趣,但是缺乏认真倾听的习惯,个别幼儿在访问的过程中似乎还不够主动。幼儿的讲述水平不一,个别幼儿的讲述缺乏连贯性,需要教师逐一提问,张茜玮、王宵的讲述比较连贯而且声音响亮、表达清楚
后续活动设想
进一步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访问过程,激发其他幼儿的访问兴趣。并考虑让幼儿开展"我的妈妈"的讲述活动,观察幼儿的讲述内容与访问前的区别。
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手语 篇8
一、活动目的
今年的五月八是母亲节,学校为把母亲节活动作为学校感恩教育的继续与延伸,并以母亲节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学会尊敬和关心长辈,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三、活动主题
阳光、亲情。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利用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感恩母亲、母亲节由来等宣传教育。
2、各班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感恩母亲的活动。
3、各班根据不同年龄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感恩活动内容,让学生参与感恩母亲活动。
(二)具体实施阶段,活动内容参考。
1、帮妈妈洗一次衣服。向妈妈说一句真诚问候或祝福。给妈妈泡一杯茶。为妈妈洗一次脚。陪妈妈散一次步。为妈妈表演一段节目等等。
2、为妈妈写一张表示感谢的感恩卡(由我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以及母亲心语两部分组成)。
3、开展“阳光、亲情”主题征文活动。
4、学唱一首感恩母亲的歌曲。
5、搜集母爱的名言,编印名言集。
6、收集最感动妈妈的一张照片。
7、开一次感恩母亲主题班会。
8、走访三位同窗的母亲,填写调查表。
五、总结评比阶段
1、汇总学生活动反馈表。
2、评选优秀“阳光、亲情”主题征文。
3、评选“爱心小天使”,班级推荐,学校表彰。
父母言行影响孩子性格
导读:婴幼儿对父母的态度特别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久而久之化为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保持常态的、稳定的情绪。
一些家长觉得,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人的性格中除了气质与遗传有关外,绝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而其基础部分是在幼年时期奠定的。
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父母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婴幼儿对父母的态度特别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久而久之化为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保持常态的、稳定的情绪。
父母对孩子爱意的表达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对小婴儿的爱可以外露,使他感受到父母的疼爱和保护。对两三岁的孩子则应爱意不外露,对他既平等严肃,又呵护有加,这样孩子才能快乐、自信、开朗,而且独立性强。
和睦的家庭有助于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
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感情丰富、自信心强。所以,父母要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其次,要满足孩子的归属感,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活动,要保留孩子合理要求的选择权。
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事的最好老师。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合群时,家长要及时鼓励、强化。
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家长应鼓励他们“走出去”,多到同龄小朋友家里做客。也可以为孩子“请进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孩子尝到当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会兴奋、喜悦,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这样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增强了自信心,塑造了开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