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藏起一半爱”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15 爱的教育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随笔真心希望家长们尝试“藏起一半爱”的教育,大胆放手,不要让我们过多的爱代替了孩子去探索、去发现、去锻炼的机会。
琪琪是班上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每次见到老师都会甜甜地一笑。但我和他妈妈交流时,妈妈总是说他胆子小,让老师多多锻炼他的胆量,因此我特别留心。
这一周,我园开展了家长开放活动,家长们都来幼儿园参观,琪琪妈妈也来了。看到妈妈来了,琪琪非常高兴,活动中表现得很活跃,还不时回头看看妈妈,表情非常自豪。
做早操时,琪琪踏着音乐的节拍精神抖擞地走着。突然,他的鞋子掉了。琪琪妈妈急忙跑过去,抱起琪琪并帮他穿上鞋子,不时安慰:“儿子,没事,没事。”可是妈妈一安慰,琪琪却耍起赖来,偎在妈妈怀里,非要妈妈抱着。一直到吃饭的时候,还赖在妈妈怀里。
我不禁想到:孩子真的是胆子小吗?还是家长没有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如果他的鞋子掉了,妈妈没有把他抱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穿上鞋子,琪琪还会这样粘着妈妈、还会“胆小”吗?
正是由于家长过度的保护,才让孩子显得“胆小”。小鸟长大了,就会飞,孩子和小鸟一样,为了让我们的孩子飞得更高更远,父母不能一味地把孩子往身边拉,而是要学会助推。真心希望家长们尝试“藏起一半爱”的教育,大胆放手,不要让我们过多的爱代替了孩子去探索、去发现、去锻炼的机会。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一起盖高楼
今天的户外活动孩子们分两组用砖块和泡沫玩具来盖高楼,每组都有一名大家推选出来的小组长:宋柯馨和任敬宇,游戏开始,任敬宇组这组每人自由搭建,每人将自己拿到的砖块垒成了正方形的围墙,然后将各种体的泡沫垒到院子里,五颜六色的高楼在院子里拔地而起;宋可馨这组在组长的指挥下用砖块垒出了方方正正的围墙,墙面平整,高度一样,拐弯的地方衔接的特别好,一圈的墙上垒上了半圆、三角、拱形等泡沫,墙里盖得是高低错落的城堡。两组搭建完后孩子们欣赏两座高楼,大家分别说说那组的高楼漂亮,那个地方漂亮?宋可馨组盖得楼房得到了小伙伴的一致好评,最后获胜组小朋友每人得到小贴贴奖励,孩子们开心极了。
在主题活动“妙妙屋”的开展下,孩子们对搭建房子特别感兴趣,他们在了解了各式各样房子的基础上,对房子展开了想象,在区域,户外及部室活动中他们画房子、粘房子,剪房子、盖房子等,在友好的氛围中,同伴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在合作中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他们还收获了开心和快乐。
教育随笔:和你一起“飞”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个个跃跃欲试。我没有一下子把孩子放出去,而是顺着孩子们的热情,对他们说:“你们想出去玩,对吗?”孩子们很期待,立马说:“我想去,我想去!”“孩子们,你们别着急,我知道你们想去玩,我们玩什么呢?”“滑梯,秋千,去树林、、、、、、”孩子们雀跃着。“咱们选几样玩,好吗?”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孩子选了玩滑梯,有的选了去树林。“这样吧,我们这次就先玩两样,去树林和玩滑梯,好不好?”“好好好!”“谁能说说,玩的时候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我观察到很多孩子在举手,但我故意请特别调皮一玩就疯的尹逊超、石嘉乐,孙文斌来回答。“老师,玩的时候不能跑,不能手里拿着树枝,拿树枝会戳着小朋友。”“在滑梯上不能推不能挤。”“不能扔石头,会砸着小朋友。”孩子们纷纷说出要注意的事情,这个过程加强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尤其是这些太活泼的孩子的安全意识。“老师,我想在树林里捡树叶!”“我想在地上画画!”“我想、、、、、、”
孩子们知道了在哪里玩,怎样玩,玩什么,这个时候,我带领着孩子们去尽情“放飞”了。
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幼儿园每天的生活中,玩耍是孩子们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安全,而不放手让孩子去玩。我们可以在讲清安全要求,玩耍地点,玩耍内容后,在老师的观察陪护下,放手让孩子做回自己,和孩子一起放“飞”。
教育随笔:大家一起玩
近来孩子们都喜欢把玩具带到娃娃家来玩,只有佑佑不舍得带玩具,还经常抢别人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时,他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文文不让我玩玩具还打我。”我把文文叫到面前询问缘由,文文委屈地说:“佑佑不带玩具来,总是抢我的玩,上次还把我的小汽车摔坏了。”听到这儿,佑佑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很喜欢文文的玩具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该怎样向他借哪?”佑佑不高兴的说:“我和他商量了,他就是不给我玩。”“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我再问,这时旁边的琪琪插话说:“两个人一块玩。”我又继续问佑佑:“你这样喜欢玩具,为什么不自己带呢?”“我怕别人给我玩坏了。”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玩具,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爱护别人的玩具,就不会玩坏了。”他想了想说:“我明天也带玩具来。”
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并且特意让我看:“老师,这是爸爸新给我买的小汽车。”我高兴的说:“呀,你的小汽车真漂亮,还是遥控车,老师很喜欢。”自由活动时,我请他向小朋友介绍展示小汽车的玩法,他自豪地对孩子们说:“我来教你们玩吧。”孩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跑到他面前,“我们一块玩吧。”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小汽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个玩具来。”从此,佑佑会把自己的玩具到娃娃家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在这里他不仅懂得了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还学会了与同伴共享。
教育随笔:爱的教育
镇瀚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大男孩,由于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爷爷抚养。在生活中老人给予的关爱很多,但在学习习惯方面关注的较少。在班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上课了,别的小朋友认真的听课,他一会儿趴在地上,一会儿用手扯扯女孩的小辫。课堂中随时会有告状的声音:“老师,他动我的书”、“老师,他又跑到门口了”,好好的一节活动,常常被他搅得“四分五裂”,大声的训斥,紧绷的脸都对他不起作用。
还好,他喜欢下课有事没事的凑到我面前,看着我的脸,悄悄的拉拉我的手,看我没有反应,就会得寸进尺地再摸摸我的脸,讨好地对我笑笑“嘿嘿……”,更有趣的是用双手挤着我的脸变成了“丑八怪”。看着他开心的笑容,我也不忍心责怪他。
或许是母爱的缺少,他对我有一种亲近感。
有一次我问他“想妈妈吗?”“不想”
“那我像不像妈妈?”“有点儿像妈妈”他拉着我的手。
“那你得听妈妈的话,那样妈妈会更喜欢你。”
“好”他答应的很干脆,“我听你的话,你送我一个小粘贴行不行?”他很聪明,又趁机给我提“条件”。
“行,今天听话5次,就得一个小粘贴。”他使劲点点头。
这一招很奏效,我以表扬为主,只要他有一点值得表扬的地方就累计一次。一天下来,5次“听话”达到了,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奖励。
以后,他喜欢围着我,喜欢摸摸我的脸,让我拉拉他的手,体验“妈妈”的感觉。特殊的孩子用特殊的方法——“爱”去温暖他幼小的心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教育随笔:我们一起演一演
最近开展了一次社会活动《陌生人敲门》,在活动中,我延续了社会活动的一贯作风,“观察图片”、“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你遇到了会怎样做”的三部曲式教学,幼儿在观察图片的时候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在说一说的环节,幼儿可能是由于经验不足,对于陌生人来敲门这种状况的反应并不是很高,来来回回就是在说“不能开门的”。
看着本节社会活动陷入尴尬,我想到了让幼儿了演一演的游戏环节。首先是我当陌生人,一个小朋友假装一个人在家,小黑板横在我们中间当做房门,我开始了表演“咚咚咚,我是修水管的,请打开门”,小朋友在小黑板的后面说“你晚一点再来吧”。这样的表演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共鸣,他们很起劲的都想上来表演。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幼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活动也从僵局中走出来了。、
经历过这一次,我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幼儿都是喜欢动起来的。
教育随笔:我们同在一起
教育随笔:我们同在一起
又一次来到憨兜家园,见到纯真的孩子们,心底一片涌动。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至今还在激动之中,孩子们的认真和耐心从始至终,孩子们的完美配合如此默契,孩子们之间的那种友爱毫无目的,孩子们倾情表演的那种投入让人感动。
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里,想的只是尽我所能的帮助他们,可以抛开一切。这次去支教的主题内容是鼓乐教学《玩具进行曲》。前期的时间,通过教师敲鼓孩子拍手拍腿等形式,用各种声势和身体节奏来熟悉两种不同的节奏。游戏《拉个圆圈走走》,教师打出节奏,并随机手指一名孩子,其打出相应节奏,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巩固节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大拇哥》的进行,让孩子们在儿歌与节奏的交叉进行中,再次巩固节奏,尤其将儿歌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之后,孩子们说着儿歌: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憨兜家园的宝贝!每一个憨兜的宝贝都露出甜甜的微笑。最后的开火车敲节奏环节,孩子们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在敲敲后背拍拍肩的笑声中,对节奏熟记于心,为接下来的鼓乐演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是鼓乐演奏时间,孩子们用最快的时间将属于自己的乐器取到手,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演奏。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小鼓的节奏孩子们自然的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正确的节奏,另一种则是稳定的节拍,我忽然觉得,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我们不能用同一种要求来对待他们,但可以让他们做的更好!我开始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将正确节奏教给孩子们,学不会就手把手的教,我相信他们可以!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有几个孩子开始对正确节奏有感知,开始慢慢有了感觉,我欣喜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小鼓和小镲合奏的过程,虽然漫长艰辛,但当听到整齐的鼓声,看到尽力的孩子们,那种喜悦真的是不由自主!
孩子们一致要求给我们表演他们排练的节目《苔》,我们欣然点头答应。听着柔和的音乐,看着孩子们面带表情,一步步走上舞台,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我在一旁听着,感受着,不禁慢慢落下热泪。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匆匆溜走,却还未感受到结束的到来,存于孩子们之中的爱、温暖、感动、坚韧……会永远铭记!如同孩子们表演时所唱到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孩子们,由衷的祝福你们!祝福你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幸福满满!
孩子们,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我们从来没有离开!
我们同在一起!
教育随笔:一起来下棋吧
我班区角活动区有一个棋吧,名字叫做:棋乐无穷。孩子们很喜欢下棋,为了让孩子们尽快熟悉棋类的规则,我们请家长在家里先教幼儿学习棋类的规则,再请幼儿在用餐后和区角活动时进区角游戏。这让我们班的幼儿很兴奋,每天吃饭如同比赛,最先用完餐的五名幼儿进入棋吧下棋这件事让他们感到很荣幸。但我发现孩子们都不太喜欢玩象棋,为此我想了一个方法。
在区角活动游戏开始时,我主动邀请了罗**:“我们一起玩象棋,好吗?”罗**起初并不感兴趣,告诉我,他不会玩。我就鼓励他说:“没关系,其实玩下象棋并不难,我可以教你,我们一起学吧。”罗**的脸上少了些焦虑,顿时提起了兴趣:“那你告诉我怎么玩吧,我们先试一试。”接下来,我一边讲解一边玩象棋,刚开始,由于象棋的棋子规则太多,而大班的幼儿还不识字,所以学习象棋的规则有些困难,于是我采用了象形字的方法帮助他认识象棋的棋子,再利用故事的方法教他学习象棋的规则。如:象走“田”字路,因为大象的身体很大,所以他必须要在更大的空间里活动,“田”就是他活动的范围。很快他就学会了象棋的基本玩法。我们的活动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关注,不知不觉中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幼儿,他们都很专注地看着我们游戏,有的幼儿还跃跃欲试地说:“左老师,一会儿我也想玩玩。”待棋局结束,我站起来说:“既然你们都学会了一点儿,我就去看看别的区的,你们继续玩,不会的可以问问罗**。”后来,我又悄悄地观看了他们一下,棋乐无穷棋类区的“战斗”正激烈地进行着,罗**也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样子。在以后的几天里,幼儿对下棋一直充满着兴趣,我也不时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幼儿还逐渐学会了其它棋的下棋方法,棋类区不再冷冷清清了。
幼儿年龄的特点让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但是没有成人对棋类游戏的引导,他们会失去方向性,无从下手,当然也不会注意棋吧这个乐园,这时教师就应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幼儿。因为对于合作游戏而言,除了教师的言行引导,还要制订一些必要的规则,以保持和延续幼儿的兴趣。我的设想是,让幼儿自由结合,按小组进行比赛,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强化他们的合作行为,对幼儿终身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教育随笔:关爱每一位幼儿
教育随笔:关爱每一位幼儿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哭闹是常见的事,千惠就是其中一个,哭得特厉害,经常把小眼睛哭得又红又肿。(这个小朋友有点早熟,一般比别的小朋友懂得的要多,想的也多)
一天早晨,千惠在门口又哭又闹,而且抱着妈妈不肯下地。她妈妈着急地说:“听话!你长大了,妈妈下班第一个来接你。”我也帮忙哄她逗她……
她妈妈走后,千惠一个劲地追问老师:“老师,妈妈怎么还不来,什么时候来接我?”刚开始,我有耐心地告诉她说:“千惠,妈妈下了班就来接你。”后来,面对她一个劲地询问,有点耐不住性子了,便对她说:“你如果再哭,妈妈就生你的气,不来接你了。”她听了,哭的更厉害了……
第二天,从她妈妈那里得知,她回家后就不停的问妈妈:“妈妈,如果你真的不来接我该怎么办?”我顿时感慨万千,没想到不经意地一句话,竟在千惠的心里形成了一道阴影,伤害了她那幼小的心灵。我不禁为自己的行为反思:的确,当幼儿离开温暖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他们是多么希望能看到自己身边有亲人!又是多么希望从
老师那里找到归属感,得到关爱呀!我想对每一位老师说:让我们多付出一份爱,来温暖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