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检验好爸爸的8个标准,你做到了吗?

发布时间:2021-08-12 幼儿园小熊你长大了吗说课稿 幼儿园爸爸的教案 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在孩子的心里,爸爸是山,是大树。面对困难,爸爸是依靠,是力量。

而爸爸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

自己手上拿着手机,却要孩子认真做作业;

自己歪倒在沙发上,却要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自己随地吐痰,却要孩子讲卫生;

自己总爱迟到,却要孩子守时;

自己总爱哄骗孩子,却要孩子懂得诚信;

……

这无异于对牛弹琴。

再好的物质保障也代替不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真真切切的爱。有人说中国家庭都是“单亲家庭”,只有一位多功能全自动的母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爸爸们如果不懂得用实际行动爱孩子,小心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后悔莫及!

孩子心中认为的好爸爸有8个标准,你做到了吗?

1、爸爸要爱妈妈

孩子非常害怕爸爸和妈妈吵架,很容易给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影响学习。大部分孩子会认为爸妈吵架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自己不乖,这无疑给他们扣上了摘不掉的紧箍咒。如果爸爸疼爱妈妈,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觉得心里开花,生活得非常幸福。

2、爸爸要有良好的心态

不管孩子成绩如何,请爸爸一定要记得不要以成绩定论孩子的好坏。曾经就发生过有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家长责骂而离家出走,也有孩子做不完作业遭受家长责骂而跳楼……这些可怕的社会新闻恰恰提醒了爸爸们,对孩子的问题,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孩子内心脆弱,需要鼓励的时候,切忌打骂。

3、爸爸要陪伴孩子WWw.YJS21.coM

从来没有听说过“全职爸爸”一说,因为爸爸就是为了家庭在外闯荡拼搏的男人!不管爸爸是否工作繁忙,应酬繁多,请记得不要忘记孩子渴望与你相处的眼神。他们需要你的陪伴和亲近。请爸爸们在工作之余多陪伴孩子,和孩子玩游戏,带孩子旅游,这些亲近的举动都会让孩子相信,爸爸就是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天空,永远不会缺席孩子的人生!

4、爸爸要耐心听孩子说话

发现了吗?孩子讲话的时候总是想一句说一句,思维也还不全面。这个时候,着急的家长总是想要打断孩子,替他“代言”。其实这是没必要的。

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前提就是要耐心听孩子说话。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相信,“原来大人也愿意听我讲话,看来我的话挺有道理的。”

如果孩子的想法有错误,爸爸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暗示他哪里值得再多加思考。这样的孩子,何愁不聪明?

5、爸爸不要束缚孩子的友谊

当孩子走进学校,他的周围就充斥着大量的同龄人学生。爸爸应该鼓励孩子多认识朋友,最好是有礼貌,有素养,爱好学习的同学,这样的交往才能相互进步,相互鼓励。

在大城市里,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容易觉得寂寞,自然更重视友谊。这个时候,爸爸就不要添油加醋,说“你的同学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一定要考赢他”或者“不要老是和同学玩,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和爸爸有代沟,以后更不愿意沟通了。

6、爸爸不要只关注学习

有些家长回到家,对着孩子说不出什么话题,每天就反反复复问:“作业写完了没有?考得怎么样?上课难不难?”这样爸爸不累,孩子都累。孩子更喜欢爸爸能关注更多学习之外的事情,比如班上有没有发生好玩的事情,最近有什么活动,甚至邀请孩子去看电影看演出,都是一种美好的交流。

如果爸爸忍心让孩子把学习当作一切,那么孩子变成了书呆子,就完全是你的责任了。

7、爸爸要尊重孩子

很多时候,爸爸会把孩子当做小屁孩,觉得他就是一个软弱的个体,时不时打趣几句没问题。这是绝对错误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更何况孩子。千万不要在孩子同学面前或者公众场合嘲笑或贬低孩子。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例,外人对爸爸说“你的孩子成绩真好!”结果爸爸不是点头,而是摇着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我这孩子什么都不会,只会学习。”那么,孩子听了心里会好受吗?

聪明的爸爸会说:“恩,他就是爱学习,这点我要表扬他!”那么,孩子绝对会在心里为您的话语而鼓掌!

8、爸爸要赞同孩子的理想

孩子容易脑洞大开,对未来充满想象。一会儿想当白衣天使,一会儿想当飞行员,一会儿想当冒险家,一会儿想当面点师……不管如何,爸爸应当赞同孩子的理想,告诉他每个行业的职责,让孩子了解更多知识。而不是拒绝孩子的想象,把孩子打击回现实。

爸爸们,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教育的失败。你是孩子离不开的人,这是每个父亲值得骄傲和幸福的事。行动起来!放下你的手机,离开你的电脑游戏和酒桌饭局,好好陪陪孩子运动、玩游戏、听他诉说…你会发现,孩子对你的崇拜和你带给孩子的快乐是母亲无法给的。

对照一下,以上8条好爸爸标准,你做到了几条呢?做到了四条以上的爸爸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中国好爸爸的8个标准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教养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事实上父亲如果肯多花时间,孩子的人格会更健全和优秀。虽然没有不想当好爸爸的男人,但你知道怎么做才称职吗?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列出好爸爸的8个标准,爸爸们可以对照看看是否合格。

1.多花时间陪孩子。培养感情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如果你能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们一起玩乐,听他们说话,他们会记住你的爱,感激你的付出。如果你总是很忙,无论你有何借口,孩子们都会觉得被忽视。

2.以身作则。一个好父亲会从点滴小事中给孩子展示什么是诚实、谦逊与责任,让他们明白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品德。

3.全家一起做饭吃。现今,做饭不再只是妈妈的义务,父亲也要学习烹饪,同妻儿共享其中的乐趣。餐桌也是全家交流的好场所,孩子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生活,家长也可以赞美他们并给出建议。

4.经常赞美孩子。男性通常不太擅于表露情感,但事实上孩子很在乎大人的关注和赞赏。多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拍拍后背、亲亲脸。

5.尊重孩子的母亲。无论你们夫妻关系如何,都应该给你的妻子以应有的尊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目睹父母相敬如宾,孩子也会感到自己得到认可、受到尊重。你和妻子之间的相互尊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择偶观。

6.定下规矩,奖罚分明。现代育儿观念的一大误区是,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明确界限。父母应该给孩子立下明确清晰且奖罚分明的规矩。既让孩子懂得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又能让孩子感受深深的父爱。

7.做个亲切有耐心的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从孩子很小时,就要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和难题,从日常事例中教给孩子基本生活经验。

8.给孩子读书。书本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最佳选择。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可以读故事给他听。培养其阅读兴趣有助于改善个性及促进身心发展。

孩子上小学,爸爸妈 妈准备好了吗?


孩子上小学,爸爸妈妈准备好了吗?对儿童来说,上小学是一件大事,也是儿童生活中一个大的转变。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面对这个转变,能顺利实现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小学教学阶段的过渡,父母们应该努力使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工作。

一、心理准备

1、培养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

让孩子知道我已长大了,要去上小学,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了。小学对幼儿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家长可以在入学前带孩子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告诉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真棒,鼓励他们喜欢学习,以此启发和引导孩子喜欢学习,乐于学,培养孩子向往小学生活。孩子入学前心理上要放松,家长的心理也要表现得轻松,给孩子一种安全的气氛,同时要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开心。

2、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告诉他"长大了,马上要当小学生了",要让他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很能干了。要让孩子有信心,想做一个好学生。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入学后,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家长要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平时要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并鼓励他们按时完成,比如扫地、整理衣橱、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物品等。同时,经常鼓励他说:"你真的长大了,瞧,这件事做的多棒啊!真像一个小学生。

3、注重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锻炼孩子的坚强的意志力,可通过一些活动,如爬山,远足或做一些比较有困难的事,让孩子从中感受并体会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当今时代,还要针对孩子生处优越环境却又经常独处的特点,家长将重点放在乐于合群,兴趣广泛,情绪愉快,胸怀宽广,敢于创造等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行为准备

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1、可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是文明、礼貌的行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训练,帮助孩子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克服冲动与攻击性,培养一定的礼仪规范。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适当减少游戏时间和延长学习时间,多安排棋类、拼图、听故事等安静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同时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如穿衣、洗脸、刷牙等。

3、安全意识的培养。可有意识引导孩子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玩”、“这样玩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要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

4、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还要孩子要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

5、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这样,让孩子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还要学会说"对不起"。

6、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助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做家长的必须提高自控能力,不絮叨,不说反话,不额外加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较宽松合理的环境下用科学的方法学到必要的知识。

三、物质准备

1、在家里准备一个固定的地方给孩子学习,地方一定要固定,别让孩子"打游击"。

2、准备书包文具,特别要注意简洁耐用、经济实惠,越简单越好,有利于孩子上课注意力的集中。

3、准备好课本和作业本,特别是课本要装书皮,并告诉孩子要爱护书籍,保持课本和作业本的整洁。

4、准备好手帕,孩子用手帕好处很多,诸如:吸水性强,适合孩子好动多汗的需要,还可乘机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

四、健康的准备

要使幼儿有强健的身体,小学阶段是以学习为主,要求小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较紧张智力活动:只有健壮和精力充沛的儿童为能愉快地胜任小学阶段的任务。作为家长,应该知道这一阶段的孩子已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锌、铁、钙等微量元素要求相对较多,但是这一时期中的孩子饮食往往偏于单调,还有些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所以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多参加体育运动,使孩子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有健康的身体和气质。

只要父母重视对孩子幼小衔接的工作,提前做好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准备,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顺利度过人生第一过渡期,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孩子眼中“好爸爸”的八个标准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男性在外面打拼挣钱,女人在家里照顾孩子。你知道吗?如果父亲参与到家庭的教育中来,孩子将来会更加的优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好爸爸的八个标准,来看一下你是否合格吧?

1.多花时间陪孩子。培养感情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如果你能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们一起玩乐,听他们说话,他们会记住你的爱,感激你的付出。如果你总是很忙,无论你有何借口,孩子们都会觉得被忽视。

2.以身作则。一个好父亲会从点滴小事中给孩子展示什么是诚实、谦逊与责任,让他们明白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品德。

3.全家一起做饭吃。现今,做饭不再只是妈妈的义务,父亲也要学习烹饪,同妻儿共享其中的乐趣。餐桌也是全家交流的好场所,孩子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生活,家长也可以赞美他们并给出建议。

4.经常赞美孩子。男性通常不太擅于表露情感,但事实上孩子很在乎大人的关注和赞赏。多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拍拍后背、亲亲脸。

5.尊重孩子的母亲。无论你们夫妻关系如何,都应该给你的妻子以应有的尊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目睹父母相敬如宾,孩子也会感到自己得到认可、受到尊重。你和妻子之间的相互尊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择偶观。

6.定下规矩,奖罚分明。现代育儿观念的一大误区是,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明确界限。父母应该给孩子立下明确清晰且奖罚分明的规矩。既让孩子懂得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又能让孩子感受深深的父爱。

7.做个亲切有耐心的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从孩子很小时,就要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和难题,从日常事例中教给孩子基本生活经验。

8.给孩子读书。书本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最佳选择。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可以读故事给他听。培养其阅读兴趣有助于改善个性及促进身心发展。

以上为爸爸们介绍了好爸爸的标准,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爸爸,那么就朝着这些目标努力吧。

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入园,你准备好了吗?眼看九月即将到来,一批满三岁的小朋友就将结束他们无拘无束的放养生活而进入幼儿园了。爸爸妈妈们或许都要松了一口气了,这淘气的小子或闺女有人帮着管啦,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了。

可是,真的可以放松了吗?入园可不是找一所好的幼儿园就了事了哦。入园前的准备工作那是马虎不得哇,为了咱自己的宝宝能轻松地进入幼儿园,爸爸妈妈们,做好准备工作吧。

1.心理准备

a.孩子刚入园,十个估计有九个都不适应,都是从哭闹不肯上学开始的。怎样激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非常重要,不但可以让孩子很快适应离开妈妈,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的生活,也可以让妈妈们在家或上班时不再苦恼着孩子是不是又在哭闹。我们可以在入园时不时在在小朋友面前提提这个话题,告诉他们小朋友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是必须上学的。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带小朋友去即将就读的幼儿园,让他亲自感受好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热闹,让他们从心里接受上学并慢慢喜欢上学这个事实。

b.孩子入园,不但孩子要做好心理准备,爸爸妈妈们也要做好这个准备呢。平时孩子都是和自己紧紧粘在一起的,片刻都不离孩子,但是孩子入了园,爸爸妈妈特别是全职型的妈妈心里会觉得特别空虚,总想偷偷往幼儿园里跑,去看看自己的孩子。左担心他会不会哭,中午有没有吃好,有没有尿湿裤子,有没有被别的小朋友欺负,老师对自己的孩子重不重视等,往往这时候妈妈会表现出特别烦躁不安,精神紧绷。

特别孩子刚进入一个群体当中,有些孩子的抵抗力不强,比在家的时候更容易生病。有些刚上一周课就病了,发烧了,拉肚子了,这时做父母的会着急,心里想这幼儿园不好,为什么咱的孩子一进去就得了病,火急火燎地就不让孩子去了,转园什么的。

怎样安心愉快地过渡这一段空虚的时期,也是父母们的必修课。孩子总会有长大的时候,总要接触不同的群,渐渐离开自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成长,去学会群体生活,这样对他们的以后才是最好的。

2.物质准备

去幼儿园报名的时候,大多数的幼儿园都会给父母发一张纸,上面写明学校会给孩子准备哪些物品,而家长们又要给孩子准备哪些物品,一目了然。但也不是所有的园都会写得这么详细,下面列举一些常用品,不足的请有经验的妈妈帮忙补充。

校服书包一般是学校备好,家长交钱就OK

薄被一床,小枕头一个,衣服袜子两套,鞋子一双(放在园里备换)

四五条小手帕

水杯(学校一般会有餐具,但还是备一个孩子经常用的较好) 

孩子喜欢的玩具一到两个(初期用)

以上用品均得标上孩子的姓名,班级等

3.行动上的准备

幼儿园毕竟人多,孩子年龄相差不大,老师也没有办法能帮到每个小朋友。所以为了让自己省心,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园里的生活,必须在孩子入园前就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比如自己吃饭,自己脱衣服穿衣服,上厕所等。有些孩子很怕生,人一多就胆小不敢说话,这样的孩子父母更应该早点锻炼孩子,多带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鼓励他与别的孩子交往,训练孩子的胆量与社交能力,才不会让他入园之后久久不能适应或逐渐被别的孩子孤立。

总之,孩子上幼儿园是他一生当中真正走出去的第一步,做父母的应该起好导航作用,帮助他们尽早地适应这种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

中国的爸爸“弱抱”了吗?


前一段时间接受记者采访,谈论“中国爸爸弱抱了”话题,在网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网友给我发来了邮件,或者微博留言:一些网友表示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应该提升与孩子的陪伴质量,学会更好的表达爱;有些家长,应该是孩子的爸爸,非常直接问我应该如何抱孩子!忍俊不禁之余,还是对这位父亲的改过态度深表欣赏!事实上,很多中国的年轻父亲他们缺少现实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唯一的印象便是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我在采访中也说了,中国式父爱充满了深沉与内敛,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庭文化,父父子子,父亲与孩子之间似乎还存在着一种等级的隔阂,父亲不愿意或者说不习惯走下神坛,与孩子成为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这也是导致父爱缺位或父教缺位的深层原因。

虽然是一位中国的父亲,但是我非常喜欢和孩子亲近,我不仅通过拥抱的方式表达对女儿的爱,我还会陪孩子一起聊天、一起阅读、一起游戏、一起做家务、一起撒欢……在互动中才能体现出父亲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爱。我为什么会抱自己的女儿呢?这个问题其实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我的父母是做彩扩与名片生意的,在我四五个月的时候,父母便将我托付给了我的爷爷奶奶。他们工作很辛苦,我与他们一周只能见1-2次面,这种情况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才缓解。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三四年级时,我总会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丁字路口,向西远眺,每一次看到自行车的车把,我都默默许愿,希望那辆自行车上坐着爸爸或者妈妈……当我讲到这个故事时,我的母亲总会发出啧啧的感叹,然后说道,当时确实忽略了你的感受。事实上,阿德勒说的没错,受到的挫折,总会补偿回来。正因为我缺少陪伴,所以我努力争取给我女儿最好的陪伴,正因为我意识到了陪伴的重要性,我才坚持了8年做一件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亲子教育。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曾经在景点合影的时候将我抱起,在公交车下车的瞬间将我抱起,在生活中是很少有拥抱的镜头的。而父亲呢?父亲一次都没有抱过我!他像大多数中国父亲一样含蓄而深沉,他们爱的那样静悄悄,沉甸甸,就是“看不见”!所以在小学、甚至高中阶段,我与父亲的对话很少,他不知道和我说些什么,我也不觉得应该和他交流什么。直到大学,我开始学会正视他的双眼,向他询问人生的道理,他也变得愿意交流,但仍然显得不那么自然。如今,他成为了爷爷,他可以轻松的拥抱自己的孙女,向孙女询问幼儿园的生活——可是,他却不知道,我,他的儿子,至今也在渴望着他的拥抱。我在一个角落里,撇着嘴笑,心想有多少父亲不了解孩子的渴望呢?

缺少拥抱的第一个特点,便是缺乏安全感与自信心。虽然自己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但根本无法“根治”这个心理缺陷。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我对孩子的陪伴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修复。我为她发明了120种亲子游戏,其中的第一个游戏便是“爸爸游乐场”!我便在这里回答了那位年轻父亲的提问——如何拥抱孩子?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玩具,要想让孩子喜欢你,首先你得豁的出去!我把几种抱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1、熊抱与公主抱。这是最基本的两种抱姿,不用过多解释。

2、骑马马。父亲欠我一个,而且就我现在的份量,恐怕他已经无法补偿了。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安全。曾经有一个爸爸没有扶稳,孩子从他的身后脱手,导致孩子摔成重度残疾。可以说任何亲子游戏都是建立安全原则基础上,如果没有十足的保险,或一个人没有能力操作时,就不要尝试任何有难度的动作。

3、千慧抱。我的女儿叫千慧,这个姿势的发明是我和她的“专利”。这种抱的姿势是孩子与大人面对面,孩子的双腿挎着大人的脖子,大人搂住孩子的腰部与臀部。当我与很多家长描绘这个抱姿时,他们都觉得不可能完成,事实上孩子们通常都喜欢这个姿势。

4、海盗船与人工摩天轮。父亲首先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我是孩子的最佳玩具”状态。海盗船就是父亲将孩子“公主抱”,即将孩子捧在胸前,然后左右摇摆,幅度从小到大。人工摩天轮是双手抱住孩子的腰部,在身前“画”大圈。一边做动作,一边可以唱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让孩子仿佛身临其境。

5、攀登爸爸。这个游戏已经成为了我的“代表作”儿童脱掉鞋子,爸爸双手拉住孩子的双手以确保安全,孩子从父亲的腿部蹬踏,直到前胸,最后站在爸爸的肩膀上。游戏的收尾动作是爸爸要把孩子抱下来,抱在自己的怀里。

希望我的方法能够给爸爸们一些启发,爱孩子,从拥抱开始……

相关推荐

  • 中国好爸爸的8个标准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教养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事实上父亲如果肯多花时间,孩子的人格会更健全和优秀。虽然没有不想当好爸爸的男人,但你知道怎么做才称职吗?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列出好爸爸的8个标准,爸爸们可...
    2021-09-06 阅读全文
  • 孩子上小学,爸爸妈 妈准备好了吗? 孩子上小学,爸爸妈妈准备好了吗?对儿童来说,上小学是一件大事,也是儿童生活中一个大的转变。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面对这个转变,能顺利实现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小学教学阶段的过渡,父母们应该努力使幼儿做好入小学的...
    2020-11-12 阅读全文
  • 孩子眼中“好爸爸”的八个标准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男性在外面打拼挣钱,女人在家里照顾孩子。你知道吗?如果父亲参与到家庭的教育中来,孩子将来会更加的优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好爸爸的八个标准,来看一下你是否...
    2021-08-28 阅读全文
  • 你来到娃娃家做爸爸 大区域活动时间,你来到娃娃家做爸爸。你拿了一大叠的钱,来到小超市,看到了一个章鱼毛绒玩具。你兴奋地说:“哇!章鱼!还是红色的!”你赶紧将它拎在手里,又去了超市的“水果区”,你拿了一串葡萄,说:“家里好...
    2021-04-24 阅读全文
  • 宝贝入园,你做好准备了吗? 孩子即将入园,家长该做哪些准备,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1.和宝宝讲讲幼儿园 在宝宝临上幼儿园的前1个月,妈妈就可以告诉他:“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你下个月也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好玩的...
    2021-07-14 阅读全文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教养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事实上父亲如果肯多花时间,孩子的人格会更健全和优秀。虽然没有不想当好爸爸的男人,但你知道怎么做才称职吗?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列出好爸爸的8个标准,爸爸们可...

2021-09-06 阅读全文

孩子上小学,爸爸妈妈准备好了吗?对儿童来说,上小学是一件大事,也是儿童生活中一个大的转变。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面对这个转变,能顺利实现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小学教学阶段的过渡,父母们应该努力使幼儿做好入小学的...

2020-11-12 阅读全文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男性在外面打拼挣钱,女人在家里照顾孩子。你知道吗?如果父亲参与到家庭的教育中来,孩子将来会更加的优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好爸爸的八个标准,来看一下你是否...

2021-08-28 阅读全文

大区域活动时间,你来到娃娃家做爸爸。你拿了一大叠的钱,来到小超市,看到了一个章鱼毛绒玩具。你兴奋地说:“哇!章鱼!还是红色的!”你赶紧将它拎在手里,又去了超市的“水果区”,你拿了一串葡萄,说:“家里好...

2021-04-24 阅读全文

孩子即将入园,家长该做哪些准备,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1.和宝宝讲讲幼儿园 在宝宝临上幼儿园的前1个月,妈妈就可以告诉他:“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你下个月也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好玩的...

2021-07-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